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覆盖可分式齿轨道岔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志辉
杨吉忠
+2 位作者
舒睿洪
张海涛
周文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8,46,共8页
山地齿轨铁路作为国内新兴轨道交通,首条工程示范线目前已开工建设,但针对齿轨道岔设备的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较少。基于国内既有齿轨线路的具体形式与技术参数,提出山地轨道交通齿轨道岔系统的工程设计原则,以50 kg/m钢轨、1000 mm轨距...
山地齿轨铁路作为国内新兴轨道交通,首条工程示范线目前已开工建设,但针对齿轨道岔设备的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较少。基于国内既有齿轨线路的具体形式与技术参数,提出山地轨道交通齿轨道岔系统的工程设计原则,以50 kg/m钢轨、1000 mm轨距7号单开道岔为例,在传统成熟轮轨道岔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区间齿轨结构及参数,进一步提出具体可行的覆盖可分式齿轨道岔结构设计以及整体布置方案,完成岔区分叉及可动齿轨的结构及参数具体设计。针对岔区分叉及可动等特殊齿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实际约束条件,开展模态及振型分析,最后探究极限服役载荷在不同啮合作用条件下岔区特殊齿条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1)齿轨道岔全长参数需与齿轨齿距相协调,以7号单开道岔为例,全长19200 mm,前长9556 mm,后长9644 mm;(2)岔区齿条需围绕直/侧股分叉需进行渐变设计,齿轨/钢轨交叉处需进行分段可分设计,以保障不同股道轮齿的正常啮合;(3)在齿轨车辆牵引齿轮极限加载情况下岔区齿条最大应力、最大变形以及螺栓受力均符合安全设计要求。该型齿轨道岔目前已应用于国内首条齿轨试验线,齿轨列车在股道转换时轮齿啮合状态良好,车辆行驶安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齿轨铁路
齿轨道岔
匹配设计
岔区齿条
模态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滚动接触模拟研究
2
作者
郏殿祥
么超凡
+3 位作者
杨吉忠
陈志辉
赵鑫
温泽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2-3956,共15页
一般铁路轮轨黏着牵引受限于黏着极限,爬升坡度有限,齿轨列车以齿轮齿条啮合驱动提供更大牵引力,可爬升上山地更大坡度。基于显式有限元法,建立120‰平直坡道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结构几何、弹性变形和...
一般铁路轮轨黏着牵引受限于黏着极限,爬升坡度有限,齿轨列车以齿轮齿条啮合驱动提供更大牵引力,可爬升上山地更大坡度。基于显式有限元法,建立120‰平直坡道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结构几何、弹性变形和系统振动等复杂因素考虑在内,瞬态接触由基于罚函数的“面−面”接触算法求得,于时域内重现齿轮驱动模式下齿轨列车与轨道间瞬态动力相互作用模拟。基于设计型面,分析不同牵引力与运行速度下轮轨接触/轮齿啮合力、齿面应力及接触斑内相对滑移等的时变规律,提出基于解析有限元法的齿轮齿条系统动态时变啮合刚度求解方法,通过与渐开线齿轮特性和解析法啮合刚度结果对照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齿轮驱动模式下平稳运行时,坡道法向力主要由轮轨接触提供,牵引力全部由轮齿啮合提供,轮齿啮入啮出冲击给系统以持续性动态激励,从而制约着齿轮牵引模式下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轮齿啮合刚度因单/双齿啮合转变而呈现周期性变化,齿轮侧啮合刚度比齿条侧更大,齿条离散支撑造成了齿条侧啮合刚度呈现另一个相对低频的周期性变化,齿轮齿条总啮合刚度在1600 MN/m和600 MN/m间动态波动。啮合力、接触面积、齿面应力以及啮合刚度均与牵引系数正相关,牵引系数从0.1增至0.3,齿面接触面积均值增加20%,总啮合刚度均值仅增加4%。未来可进一步在本模型中引入齿面磨耗和疲劳损伤,为研究非理想齿形下轮对−轨道系统瞬态啮合行为提供有效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变啮合刚度
齿面应力分布
山地齿轨列车
轮齿瞬态啮合
显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及其附属设施综合维修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阳
王孔明
+1 位作者
钱科元
吴柯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架空建设,内部空间极为狭窄,不便于人工检测维修,国内外尚无低成本、快捷、高效的轨道梁综合维修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综合维修对象、维修内容及关键设备。研究建立了"维修制度-快...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架空建设,内部空间极为狭窄,不便于人工检测维修,国内外尚无低成本、快捷、高效的轨道梁综合维修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综合维修对象、维修内容及关键设备。研究建立了"维修制度-快速综合检测、自动化检查、综合工班人工维修"的综合维修体系,提出采用轨道梁内部和外部智能巡检维修车的悬挂式单轨轨道梁自动化综合维修技术方案,实现对轨道梁、桥墩、道岔、供电、通信、信号设备设施自动化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智能巡检、维修作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专业人员及设备整合,本研究提出的悬挂式单轨综合维修体系相对于地铁提高效率约30%、降低定员约70%。并以大邑空铁试验线项目为例进行工程应用,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轨道梁
综合维修体系
维修内容
维修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研究
4
作者
杨阳
李芾
+3 位作者
魏德豪
鄢红英
徐银光
张茂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6,共7页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准。齿轨车辆与轮轨车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分析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点,结合国内山地齿轨旅游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提出车辆在大坡度运行能力、大坡度与缓坡贯通能力、轴重、观光性能等方面的特殊性需求。研究米轨及标准轨在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适应性,分析轨距对车辆结构、限界以及轨道结构的影响,明确在运量较小的线路中应优先采用米轨形式。提出车宽分别为2.65,2.5 m以及2.3 m的三种谱系化车辆技术指标体系,明确车辆外形尺寸及载客量,提出运能在486~7320人/h范围的列车编组形式。分析齿轨线路特点,提出齿轨旅游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指标应介于高速铁路车辆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山地旅游轨道交通
车辆
轨距
轴重
载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形式齿轨车辆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兆玮
袁密奥
+3 位作者
李世辉
易虹雨
杨吉忠
陈志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4-1574,共11页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爬坡能力,齿轨车辆在传统轨道车辆的基础上加入了齿轮-齿轨啮合系统。针对目前世界上的齿轨铁路系统种类较多,其配备齿轮-齿轨啮合系统多样性所导致的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差异的问题,本文在解析齿轮-齿轨啮合激扰产生机...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爬坡能力,齿轨车辆在传统轨道车辆的基础上加入了齿轮-齿轨啮合系统。针对目前世界上的齿轨铁路系统种类较多,其配备齿轮-齿轨啮合系统多样性所导致的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差异的问题,本文在解析齿轮-齿轨啮合激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考虑齿轮-齿轨啮合冲击,建立了两类Strub系统、双排齿Abt系统以及Locher系统四种不同形式的齿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齿轨车辆以不同速度在坡道啮合路段运行时的齿轮-齿轨啮合行为,并探究了线路不平顺对齿轨车辆齿轮-齿轨啮合中心距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齿轨车辆的轮轨作用以及车辆加速度,由此分析了齿轨车辆的安全性与平稳性。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存在显著差异,Locher系统齿轨车辆动态特性最佳;同轴Strub系统与双排齿Abt系统的齿轮啮合行为较差且受线路不平顺影响明显,齿轮-齿轨啮合力最大冲击值达20.3 kN,啮合中心距误差达3.73 cm;同轴Strub系统与双排齿Abt系统车辆安全性较差,双排齿Abt系统的轮轨垂向力最大达51.7 kN;异轴Strub系统的车辆平稳性最差,最大车体垂向加速度为0.033 m/s2,平稳性指标为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车辆
车辆动力学
齿轨铁路系统
齿轮-齿轨啮合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墩沉降下齿轨-超大坡度桥梁系统适应性及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陈兆玮
张梦琪
+4 位作者
王浪
李世辉
袁密奥
陈志辉
杨吉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3,共11页
我国规划了多条含有超大坡度桥梁的齿轨铁路线路,随着服役时间增长,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易造成齿轨结构局部应力过大,严重时还会导致连接螺栓断裂,威胁齿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该问题,详细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轮轨...
我国规划了多条含有超大坡度桥梁的齿轨铁路线路,随着服役时间增长,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易造成齿轨结构局部应力过大,严重时还会导致连接螺栓断裂,威胁齿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该问题,详细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轮轨非线性接触行为以及桥墩沉降等复杂因素,建立桥墩沉降下齿轨车辆-齿轨(轨道)-超大坡度桥梁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列车通过时桥墩沉降对齿轨垂/纵向变形、应力、加速度以及连接螺栓应力的影响,最终提出山区大坡度齿轨铁路桥墩沉降安全控制值。研究表明:在齿轮齿轨啮合作用和轮轨作用等多荷载综合作用下,桥墩沉降极有可能导致齿轨连接螺栓发生断裂;当桥墩沉降量达到6.76 mm时,连接螺栓剪切应力达到其许用剪切强度235 MPa,可能发生断裂,严重威胁结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齿轨结构应力远小于齿轨抗拉强度;齿轨最大变形量可达桥墩沉降量的140%;齿轨振动主频位于70~80 Hz;桥墩沉降对连接螺栓应力和齿轨变形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齿轨振动、应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桥梁相互作用
齿轨铁路
超大坡度桥梁
桥墩沉降
运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轨道交通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被引量:
16
7
作者
杨吉忠
颜华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5,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减振型轨道结构在低频域(<30Hz)范围内因共振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基于扩展定点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利用最优同调和最优阻尼条件,得到抑制浮置板轨道1阶模态振动的最优刚度和阻尼...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减振型轨道结构在低频域(<30Hz)范围内因共振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基于扩展定点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利用最优同调和最优阻尼条件,得到抑制浮置板轨道1阶模态振动的最优刚度和阻尼。以短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为例,建立车辆-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可有效抑制13 Hz(短型浮置板1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加速度,质量比为0.2时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13Hz处振动降低12dB;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弹簧支点反力在13Hz附近的峰值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传递至周围建筑物的低频振动;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质量比越大,其对1阶模态振动的减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低频
被动减振技术
共振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道岔车辆动力学指标研究与过岔计算
被引量:
13
8
作者
李金城
丁军君
+2 位作者
李芾
牛悦丞
杨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高速道岔是高速线路中的重要组成设备,拥有比区间线路更加复杂的结构,岔区结构不平顺使车辆过岔时存在较大的轮轨冲击,威胁车辆过岔安全。为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车辆过岔性能进行评价,总结了国内外动力学标准对车辆过岔指标的相关规定...
高速道岔是高速线路中的重要组成设备,拥有比区间线路更加复杂的结构,岔区结构不平顺使车辆过岔时存在较大的轮轨冲击,威胁车辆过岔安全。为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车辆过岔性能进行评价,总结了国内外动力学标准对车辆过岔指标的相关规定,从平稳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方面对车辆过岔动力学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取适用于岔区的动力学评价指标,以高速动车组直向和侧向通过18号道岔时动力学性能为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辆过岔动力学性能均在道岔动力学评价指标内,车辆过岔性能满足动力学指标要求。在进一步的道岔动力学仿真研究中,应理论与试验相结合,制定更为完善的岔区动力学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结构不平顺
动力学性能
评价指标
过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桥墩沉降下山地齿轨车辆基本振动特性
9
作者
陈兆玮
张梦琪
+2 位作者
王浪
陈志辉
杨吉忠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2-1921,共10页
齿轨铁路线路存在大量超大坡度桥梁,而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这将导致齿轨线路平顺性下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和齿轮动力学,建立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和轮轨非线性...
齿轨铁路线路存在大量超大坡度桥梁,而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这将导致齿轨线路平顺性下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和齿轮动力学,建立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和轮轨非线性接触行为的山地齿轨车辆-齿轨(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探究3种不同桥墩沉降形式(单桥墩沉降、连续桥墩沉降、间隔桥墩沉降)下齿轮-齿轨啮合行为以及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形式桥墩沉降对齿轨车辆振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沉降对齿轨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车辆垂、纵向加速度方面,其振动主频分别位于1~2 Hz之间和8~9 Hz之间;单墩沉降工况与双墩沉降工况对齿轨-桥梁系统基本振动特性的影响相似,但相比于双墩沉降工况,单墩沉降对齿轨车辆纵向加速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其啮合频率波动也明显增大;桥墩沉降会造成齿轮偏移量增大,进而导致齿轮-齿轨啮合不稳定,在桥墩沉降量为6 mm时,开始出现脱啮问题,严重威胁齿轨车辆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齿轮-齿轨动力学
桥墩沉降
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方案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东平
蒋尧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2-957,共6页
为确定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机合理的布置方案,分析相关因素对防灾通风的影响规律,合理简化防灾通风计算,以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利用SES程序建立防灾通风计算模型,对风机仅布置于正洞、横通道及同时布置于正洞和...
为确定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机合理的布置方案,分析相关因素对防灾通风的影响规律,合理简化防灾通风计算,以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利用SES程序建立防灾通风计算模型,对风机仅布置于正洞、横通道及同时布置于正洞和横通道内3种方案进行比选,并研究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等因素对救援站防灾通风的单一及其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左右分离式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将风机布置于救援站前后两端的正洞内时,满足防灾通风要求的风机数量最少,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各因素均会对防护门处风速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隧道纵坡;同时考虑自然风和火灾因素作用时,最不利工况下需要的风机数量约为不考虑其影响时的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紧急救援站
防灾通风
自然风
火灾规模
火灾位置
隧道纵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低速磁浮线F型钢轨轨道接头伸缩调节器结构设计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中低速磁浮线既有的轨道约束方式和一般接头结构无法适应轨缝伸缩量超过40 mm的轨道设计要求。本设计的轨道伸缩调节器结构,将纵向间隔设置的钢轨枕单元,通过纵向连接板和筋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在纵向连接板上考虑地脚螺栓式、弹条...
中低速磁浮线既有的轨道约束方式和一般接头结构无法适应轨缝伸缩量超过40 mm的轨道设计要求。本设计的轨道伸缩调节器结构,将纵向间隔设置的钢轨枕单元,通过纵向连接板和筋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在纵向连接板上考虑地脚螺栓式、弹条扣压式和扣板式三种约束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既有轨道结构及其约束方式。轨道伸缩调节器结构可使桥梁和轨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释放桥梁过大的纵向伸缩变形,从而减小大跨度桥梁伸缩量对行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线
轨道伸缩调节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低速磁浮轨道F型钢轨新型接头的设计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8,79,共6页
中低速磁浮交通采用有缝线路、非对称形状复杂的F型钢轨,F型钢轨接头是磁浮列车安全、平稳和快速运行的关键。基于既有JI型和JII型接头出现的竖向不平顺、振动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接头方案。新型JI型接头中新设的导向限位槽、燕尾键...
中低速磁浮交通采用有缝线路、非对称形状复杂的F型钢轨,F型钢轨接头是磁浮列车安全、平稳和快速运行的关键。基于既有JI型和JII型接头出现的竖向不平顺、振动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接头方案。新型JI型接头中新设的导向限位槽、燕尾键、U型连接板等结构增强了接头横向对中性能、抗扭刚度和防高差错位能力,且适应于0~30mm的轨缝变化。新型JII型接头中新设的主副限位扣和弹性复位元件等可有效适应主F型钢轨的温差伸缩变形,并实现副F型钢轨纵向自动对中性能;其防转垫圈实现了直线段和曲线段F型钢轨的自由伸缩,可适应0~4()mm的轨缝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轨道
F型钢轨
钢轨接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渝中线高速轨道交通制式选择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李艳
徐银光
+1 位作者
任冲
鄢红英
《中国铁路》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成渝中线是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间的高速客运核心通道,是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和标志性工程。基于成渝中线的功能定位、既有高速轮轨交通运营速度和试验速度现状、国内高速列车发展现状以及高速磁浮交通制式发展现状,从既...
成渝中线是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间的高速客运核心通道,是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和标志性工程。基于成渝中线的功能定位、既有高速轮轨交通运营速度和试验速度现状、国内高速列车发展现状以及高速磁浮交通制式发展现状,从既有线网、运行速度、运输能力适应性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等方面开展了高速轮轨交通和高速磁浮交通的制式选择研究,提出高速轮轨交通制式更适宜于成渝中线、速度等级400 km/h的高速轮轨交通制式更利于引领新时代高速客运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中线
高速轮轨
高速磁浮
制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统计特征的轨道交通站点乘降量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姜梅
牛琳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4,共4页
针对现有预测方法因未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乘客的随机性,致使乘降量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客流量预测方法。依据日期、时段、天气、突发事件等因素将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基于乘降量统计特征的分布模型,根据其...
针对现有预测方法因未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乘客的随机性,致使乘降量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客流量预测方法。依据日期、时段、天气、突发事件等因素将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基于乘降量统计特征的分布模型,根据其预测客流的统计特征,结合随机数产生算法,产生的随机数即为客流乘降量预测值,最后结合算例予以说明,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乘降量
预测算法
统计特征
随机数产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快速峭度图与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的轮对轴承复合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健
李凤林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2,77,共7页
轮对轴承是铁路车辆的关键动力部件,其健康状态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开展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研究对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峭度图是最为著名的定位故障频带的方法之一。然而,快速峭度图仅对复合故障中低密度冲击...
轮对轴承是铁路车辆的关键动力部件,其健康状态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开展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研究对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峭度图是最为著名的定位故障频带的方法之一。然而,快速峭度图仅对复合故障中低密度冲击故障敏感,无法定位高密度冲击的故障频带。针对这一缺陷,将最新发展的冲击性测量指标,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引入到快速峭度图中,依据快速峭度图的滤波结构计算每一个滤波频带的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建立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将快速峭度图和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值相结合,分别实现复合故障中低密度和高密度冲击故障的频带定位。通过对定位频带的包络解调实现复合故障的检测与判定。最后利用仿真信号和试验测试信号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轴承
复合故障
快速峭度图
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准零刚度理论的悬挂式单轨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陈志辉
翟婉明
+1 位作者
朱胜阳
吕凯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7,40,共6页
二系悬挂系统是保证悬挂式单轨车辆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基于准零刚度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二系悬挂装置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垂向模型,推导了悬挂式车辆垂向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系悬挂准零刚...
二系悬挂系统是保证悬挂式单轨车辆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基于准零刚度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二系悬挂装置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垂向模型,推导了悬挂式车辆垂向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系悬挂准零刚度系统与传统线性刚度系统隔振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既有垂向弹性元件并联斜置弹簧的方式,可实现悬挂式单轨转向架二系悬挂系统的准零刚度特性;相对传统线性刚度系统,二系悬挂准零刚度系统的车辆垂向动态响应在时域内明显降低,在频域范围内的低频段隔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车辆
二系悬挂装置
准零刚度
隔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滑窗子空间算法的桥梁运营状态预警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董俊
陈列
+1 位作者
杨国静
曾永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4,共7页
以某典型斜拉桥振动台模型试验为研究背景,采用滑窗技术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对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进行研究。为实现在时域上对桥梁模态参数进行实时跟踪识别,将滑窗技术引入子空间法,提出一种滑窗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以某典型斜拉桥振动台模型试验为研究背景,采用滑窗技术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对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进行研究。为实现在时域上对桥梁模态参数进行实时跟踪识别,将滑窗技术引入子空间法,提出一种滑窗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而后基于滑窗子空间算法识别结果,参考各国高速铁路桥梁相关规范的状态评价指标,提出基于频率值和频率变化率的铁路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实现铁路桥梁的实时状态评估。运用模型试验各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对该模型桥的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预警分析,并将状态预警结果与模型桥实际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桥梁结构的运营状态预警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子空间算法
滑窗
状态预警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三级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杨长卫
童心豪
+2 位作者
连静
何华武
高芒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针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中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问题,设计完成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缩尺模型、列车-无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及列车-有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列车的脱轨现象,并用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
针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中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问题,设计完成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缩尺模型、列车-无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及列车-有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列车的脱轨现象,并用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动力学仿真计算,提出地震作用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速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桥梁还是路基结构,CHY004地震波首先出现脱轨系数超标和轮轨分离现象,ALS地震波次之,安评地震波最后;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速度阈值表现为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32m简支梁桥。从行车安全性指标来看,脱轨系数控制的安全运行速度阈值对地震动加速度变化最为敏感,呈反比例关系。最后,基于相关规定,建议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警报阈值分三级设置,即当40gal≤预测或计测的峰值地震动加速度a<80gal时,限速160km/h,以偏安全考虑;当80gal≤a<120gal时,紧急停车;当a≥120gal时,紧急停车并接触网断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警报阈值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性车轮作用下低地板有轨电车轮轨磨耗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杨阳
沈健
+1 位作者
王孔明
占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5,共7页
为研究使用弹性车轮的车辆踏面以及运行弹性车轮的钢轨磨耗情况,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建立了轮轨磨耗预测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的车轮踏面以及钢轨磨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弹性车轮和刚性车轮,结果表明:...
为研究使用弹性车轮的车辆踏面以及运行弹性车轮的钢轨磨耗情况,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建立了轮轨磨耗预测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的车轮踏面以及钢轨磨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弹性车轮和刚性车轮,结果表明:在线路较差的情况下,弹性车轮具有更好的降磨效果;弹性车轮在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上对磨耗的降低效果较小,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弹性车轮的降磨效果明显;运行弹性车轮时比运行刚性车轮时钢轨的最大累积磨耗量减小了33%;弹性车轮对曲线钢轨磨耗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车轮
低地板有轨电车
轮轨磨耗
钢轨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魏德豪
罗世辉
王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95,共4页
为了研究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第二代中低速磁浮车为原型,运用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磁浮车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辆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种不同牵引杆布置形式及两种不同牵引杆杆长对...
为了研究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第二代中低速磁浮车为原型,运用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磁浮车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辆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种不同牵引杆布置形式及两种不同牵引杆杆长对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端部悬浮模块牵引杆靠近车体中心的布置形式要优于其他的布置形式。采用该布置形式的磁浮车在通过曲线时,牵引杆的摆动角和关节轴承的载荷都较小。同时,长牵引杆又要优于短牵引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牵引杆
布置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盖可分式齿轨道岔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志辉
杨吉忠
舒睿洪
张海涛
周文浩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
工程
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8,46,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FG0065,2022ZDZX0001,2023ZDZX0011)。
文摘
山地齿轨铁路作为国内新兴轨道交通,首条工程示范线目前已开工建设,但针对齿轨道岔设备的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较少。基于国内既有齿轨线路的具体形式与技术参数,提出山地轨道交通齿轨道岔系统的工程设计原则,以50 kg/m钢轨、1000 mm轨距7号单开道岔为例,在传统成熟轮轨道岔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区间齿轨结构及参数,进一步提出具体可行的覆盖可分式齿轨道岔结构设计以及整体布置方案,完成岔区分叉及可动齿轨的结构及参数具体设计。针对岔区分叉及可动等特殊齿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实际约束条件,开展模态及振型分析,最后探究极限服役载荷在不同啮合作用条件下岔区特殊齿条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1)齿轨道岔全长参数需与齿轨齿距相协调,以7号单开道岔为例,全长19200 mm,前长9556 mm,后长9644 mm;(2)岔区齿条需围绕直/侧股分叉需进行渐变设计,齿轨/钢轨交叉处需进行分段可分设计,以保障不同股道轮齿的正常啮合;(3)在齿轨车辆牵引齿轮极限加载情况下岔区齿条最大应力、最大变形以及螺栓受力均符合安全设计要求。该型齿轨道岔目前已应用于国内首条齿轨试验线,齿轨列车在股道转换时轮齿啮合状态良好,车辆行驶安全平稳。
关键词
山地齿轨铁路
齿轨道岔
匹配设计
岔区齿条
模态
力学特性
Keywords
mountain rack railway
rack rail turnout
matching design
rack rail in turnout zone
mod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U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滚动接触模拟研究
2
作者
郏殿祥
么超凡
杨吉忠
陈志辉
赵鑫
温泽峰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
车唐山机车车辆
有限
公司
转向架
技术
中
心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2-3956,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5130,52388102)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4NSFTD0011)。
文摘
一般铁路轮轨黏着牵引受限于黏着极限,爬升坡度有限,齿轨列车以齿轮齿条啮合驱动提供更大牵引力,可爬升上山地更大坡度。基于显式有限元法,建立120‰平直坡道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结构几何、弹性变形和系统振动等复杂因素考虑在内,瞬态接触由基于罚函数的“面−面”接触算法求得,于时域内重现齿轮驱动模式下齿轨列车与轨道间瞬态动力相互作用模拟。基于设计型面,分析不同牵引力与运行速度下轮轨接触/轮齿啮合力、齿面应力及接触斑内相对滑移等的时变规律,提出基于解析有限元法的齿轮齿条系统动态时变啮合刚度求解方法,通过与渐开线齿轮特性和解析法啮合刚度结果对照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齿轮驱动模式下平稳运行时,坡道法向力主要由轮轨接触提供,牵引力全部由轮齿啮合提供,轮齿啮入啮出冲击给系统以持续性动态激励,从而制约着齿轮牵引模式下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轮齿啮合刚度因单/双齿啮合转变而呈现周期性变化,齿轮侧啮合刚度比齿条侧更大,齿条离散支撑造成了齿条侧啮合刚度呈现另一个相对低频的周期性变化,齿轮齿条总啮合刚度在1600 MN/m和600 MN/m间动态波动。啮合力、接触面积、齿面应力以及啮合刚度均与牵引系数正相关,牵引系数从0.1增至0.3,齿面接触面积均值增加20%,总啮合刚度均值仅增加4%。未来可进一步在本模型中引入齿面磨耗和疲劳损伤,为研究非理想齿形下轮对−轨道系统瞬态啮合行为提供有效分析工具。
关键词
动态时变啮合刚度
齿面应力分布
山地齿轨列车
轮齿瞬态啮合
显式有限元法
Keywords
dynamic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tooth surface stress distribution
mountain rack train
pinion transient meshing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及其附属设施综合维修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阳
王孔明
钱科元
吴柯江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GZ0337)
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6-HM01-00352-SF)
中铁二院科学技术研发项目(KYY2017048(17-19))。
文摘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梁架空建设,内部空间极为狭窄,不便于人工检测维修,国内外尚无低成本、快捷、高效的轨道梁综合维修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综合维修对象、维修内容及关键设备。研究建立了"维修制度-快速综合检测、自动化检查、综合工班人工维修"的综合维修体系,提出采用轨道梁内部和外部智能巡检维修车的悬挂式单轨轨道梁自动化综合维修技术方案,实现对轨道梁、桥墩、道岔、供电、通信、信号设备设施自动化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智能巡检、维修作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专业人员及设备整合,本研究提出的悬挂式单轨综合维修体系相对于地铁提高效率约30%、降低定员约70%。并以大邑空铁试验线项目为例进行工程应用,效益显著。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轨道梁
综合维修体系
维修内容
维修设备
Keywords
suspended monorail
track beam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system
maintenance content
maintenance equipment
分类号
U2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6.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研究
4
作者
杨阳
李芾
魏德豪
鄢红英
徐银光
张茂帆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6,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FG004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发项目(KSNQ213001)
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ZKFKT2022-009)。
文摘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准。齿轨车辆与轮轨车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分析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点,结合国内山地齿轨旅游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提出车辆在大坡度运行能力、大坡度与缓坡贯通能力、轴重、观光性能等方面的特殊性需求。研究米轨及标准轨在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适应性,分析轨距对车辆结构、限界以及轨道结构的影响,明确在运量较小的线路中应优先采用米轨形式。提出车宽分别为2.65,2.5 m以及2.3 m的三种谱系化车辆技术指标体系,明确车辆外形尺寸及载客量,提出运能在486~7320人/h范围的列车编组形式。分析齿轨线路特点,提出齿轨旅游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指标应介于高速铁路车辆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之间。
关键词
齿轨铁路
山地旅游轨道交通
车辆
轨距
轴重
载客量
Keywords
rack railway
mountain tourism rail transit
vehicle
gauge
axle load
passenger capacity
分类号
U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0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形式齿轨车辆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兆玮
袁密奥
李世辉
易虹雨
杨吉忠
陈志辉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
工程
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4-157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806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B2022NSCQ-MSX119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M202300701)。
文摘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爬坡能力,齿轨车辆在传统轨道车辆的基础上加入了齿轮-齿轨啮合系统。针对目前世界上的齿轨铁路系统种类较多,其配备齿轮-齿轨啮合系统多样性所导致的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差异的问题,本文在解析齿轮-齿轨啮合激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考虑齿轮-齿轨啮合冲击,建立了两类Strub系统、双排齿Abt系统以及Locher系统四种不同形式的齿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齿轨车辆以不同速度在坡道啮合路段运行时的齿轮-齿轨啮合行为,并探究了线路不平顺对齿轨车辆齿轮-齿轨啮合中心距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齿轨车辆的轮轨作用以及车辆加速度,由此分析了齿轨车辆的安全性与平稳性。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存在显著差异,Locher系统齿轨车辆动态特性最佳;同轴Strub系统与双排齿Abt系统的齿轮啮合行为较差且受线路不平顺影响明显,齿轮-齿轨啮合力最大冲击值达20.3 kN,啮合中心距误差达3.73 cm;同轴Strub系统与双排齿Abt系统车辆安全性较差,双排齿Abt系统的轮轨垂向力最大达51.7 kN;异轴Strub系统的车辆平稳性最差,最大车体垂向加速度为0.033 m/s2,平稳性指标为1.27。
关键词
齿轨车辆
车辆动力学
齿轨铁路系统
齿轮-齿轨啮合
动力学性能
Keywords
rack vehicle
vehicle dynamics
gear-rack system
gear-rack mesh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0.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墩沉降下齿轨-超大坡度桥梁系统适应性及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陈兆玮
张梦琪
王浪
李世辉
袁密奥
陈志辉
杨吉忠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
工程
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806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119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M202300701)。
文摘
我国规划了多条含有超大坡度桥梁的齿轨铁路线路,随着服役时间增长,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易造成齿轨结构局部应力过大,严重时还会导致连接螺栓断裂,威胁齿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该问题,详细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轮轨非线性接触行为以及桥墩沉降等复杂因素,建立桥墩沉降下齿轨车辆-齿轨(轨道)-超大坡度桥梁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列车通过时桥墩沉降对齿轨垂/纵向变形、应力、加速度以及连接螺栓应力的影响,最终提出山区大坡度齿轨铁路桥墩沉降安全控制值。研究表明:在齿轮齿轨啮合作用和轮轨作用等多荷载综合作用下,桥墩沉降极有可能导致齿轨连接螺栓发生断裂;当桥墩沉降量达到6.76 mm时,连接螺栓剪切应力达到其许用剪切强度235 MPa,可能发生断裂,严重威胁结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齿轨结构应力远小于齿轨抗拉强度;齿轨最大变形量可达桥墩沉降量的140%;齿轨振动主频位于70~80 Hz;桥墩沉降对连接螺栓应力和齿轨变形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齿轨振动、应力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车辆-轨道-桥梁相互作用
齿轨铁路
超大坡度桥梁
桥墩沉降
运行安全
Keywords
vehicle-track-bridge interaction
toothed rail railway
bridge with super large slope
pier settlement
operation safety
分类号
U271.9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被引量:
16
7
作者
杨吉忠
颜华
蔡成标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202)
文摘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减振型轨道结构在低频域(<30Hz)范围内因共振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基于扩展定点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利用最优同调和最优阻尼条件,得到抑制浮置板轨道1阶模态振动的最优刚度和阻尼。以短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为例,建立车辆-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可有效抑制13 Hz(短型浮置板1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加速度,质量比为0.2时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13Hz处振动降低12dB;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使弹簧支点反力在13Hz附近的峰值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传递至周围建筑物的低频振动;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质量比越大,其对1阶模态振动的减振效果越好。
关键词
轨道
低频
被动减振技术
共振
质量比
Keywords
track
low-frequency
passive vibration attenuation technology
resonance
mass ratio
分类号
U213.24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道岔车辆动力学指标研究与过岔计算
被引量:
13
8
作者
李金城
丁军君
李芾
牛悦丞
杨阳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YFG0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5433)。
文摘
高速道岔是高速线路中的重要组成设备,拥有比区间线路更加复杂的结构,岔区结构不平顺使车辆过岔时存在较大的轮轨冲击,威胁车辆过岔安全。为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车辆过岔性能进行评价,总结了国内外动力学标准对车辆过岔指标的相关规定,从平稳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方面对车辆过岔动力学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取适用于岔区的动力学评价指标,以高速动车组直向和侧向通过18号道岔时动力学性能为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辆过岔动力学性能均在道岔动力学评价指标内,车辆过岔性能满足动力学指标要求。在进一步的道岔动力学仿真研究中,应理论与试验相结合,制定更为完善的岔区动力学评价指标。
关键词
高速道岔
结构不平顺
动力学性能
评价指标
过岔计算
Keywords
High-speed switch
Structural irregularity
Dynam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Calculation of passing turnout
分类号
U21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墩沉降下山地齿轨车辆基本振动特性
9
作者
陈兆玮
张梦琪
王浪
陈志辉
杨吉忠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
工程
学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2-192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806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B2022NSCQ-MSX119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M202300701)。
文摘
齿轨铁路线路存在大量超大坡度桥梁,而桥墩沉降问题难以避免,这将导致齿轨线路平顺性下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和齿轮动力学,建立考虑齿轮-齿轨非线性啮合行为和轮轨非线性接触行为的山地齿轨车辆-齿轨(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探究3种不同桥墩沉降形式(单桥墩沉降、连续桥墩沉降、间隔桥墩沉降)下齿轮-齿轨啮合行为以及齿轨车辆动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形式桥墩沉降对齿轨车辆振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沉降对齿轨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车辆垂、纵向加速度方面,其振动主频分别位于1~2 Hz之间和8~9 Hz之间;单墩沉降工况与双墩沉降工况对齿轨-桥梁系统基本振动特性的影响相似,但相比于双墩沉降工况,单墩沉降对齿轨车辆纵向加速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其啮合频率波动也明显增大;桥墩沉降会造成齿轮偏移量增大,进而导致齿轮-齿轨啮合不稳定,在桥墩沉降量为6 mm时,开始出现脱啮问题,严重威胁齿轨车辆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
齿轨铁路
齿轮-齿轨动力学
桥墩沉降
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特性
Keywords
rack railway
gear-rack dynamics
pier settlement
vehicle-track-bridge dynamic interaction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2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方案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东平
蒋尧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2-957,共6页
基金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Y2016065)
文摘
为确定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机合理的布置方案,分析相关因素对防灾通风的影响规律,合理简化防灾通风计算,以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利用SES程序建立防灾通风计算模型,对风机仅布置于正洞、横通道及同时布置于正洞和横通道内3种方案进行比选,并研究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等因素对救援站防灾通风的单一及其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左右分离式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将风机布置于救援站前后两端的正洞内时,满足防灾通风要求的风机数量最少,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各因素均会对防护门处风速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隧道纵坡;同时考虑自然风和火灾因素作用时,最不利工况下需要的风机数量约为不考虑其影响时的1.9倍。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紧急救援站
防灾通风
自然风
火灾规模
火灾位置
隧道纵坡
Keywords
railway tunnel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fire ventilation
natural wind
fire scale
fire location
tunnel longitudinal slope
分类号
U45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低速磁浮线F型钢轨轨道接头伸缩调节器结构设计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文摘
中低速磁浮线既有的轨道约束方式和一般接头结构无法适应轨缝伸缩量超过40 mm的轨道设计要求。本设计的轨道伸缩调节器结构,将纵向间隔设置的钢轨枕单元,通过纵向连接板和筋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在纵向连接板上考虑地脚螺栓式、弹条扣压式和扣板式三种约束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既有轨道结构及其约束方式。轨道伸缩调节器结构可使桥梁和轨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释放桥梁过大的纵向伸缩变形,从而减小大跨度桥梁伸缩量对行车的影响。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线
轨道伸缩调节器
结构设计
Keywords
mid-low speed maglev line
track joint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adjuster
structure design
分类号
U213.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低速磁浮轨道F型钢轨新型接头的设计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8,79,共6页
文摘
中低速磁浮交通采用有缝线路、非对称形状复杂的F型钢轨,F型钢轨接头是磁浮列车安全、平稳和快速运行的关键。基于既有JI型和JII型接头出现的竖向不平顺、振动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接头方案。新型JI型接头中新设的导向限位槽、燕尾键、U型连接板等结构增强了接头横向对中性能、抗扭刚度和防高差错位能力,且适应于0~30mm的轨缝变化。新型JII型接头中新设的主副限位扣和弹性复位元件等可有效适应主F型钢轨的温差伸缩变形,并实现副F型钢轨纵向自动对中性能;其防转垫圈实现了直线段和曲线段F型钢轨的自由伸缩,可适应0~4()mm的轨缝变化.幅度。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轨道
F型钢轨
钢轨接头设计
Keywords
middle-low speed maglev track
F-shaped rail
rail joint design
分类号
U213.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渝中线高速轨道交通制式选择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李艳
徐银光
任冲
鄢红英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
铁二院
工程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出处
《中国铁路》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文摘
成渝中线是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间的高速客运核心通道,是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和标志性工程。基于成渝中线的功能定位、既有高速轮轨交通运营速度和试验速度现状、国内高速列车发展现状以及高速磁浮交通制式发展现状,从既有线网、运行速度、运输能力适应性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等方面开展了高速轮轨交通和高速磁浮交通的制式选择研究,提出高速轮轨交通制式更适宜于成渝中线、速度等级400 km/h的高速轮轨交通制式更利于引领新时代高速客运发展方向。
关键词
成渝中线
高速轮轨
高速磁浮
制式选择
Keywords
the second Chengdu-Chongqing HSR
high speed wheel-rail system
high speed maglev
transport system selection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统计特征的轨道交通站点乘降量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姜梅
牛琳博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GZ0081)
文摘
针对现有预测方法因未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乘客的随机性,致使乘降量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客流量预测方法。依据日期、时段、天气、突发事件等因素将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基于乘降量统计特征的分布模型,根据其预测客流的统计特征,结合随机数产生算法,产生的随机数即为客流乘降量预测值,最后结合算例予以说明,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乘降量
预测算法
统计特征
随机数产生算法
Keywords
urban rail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and off
prediction algorithm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快速峭度图与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的轮对轴承复合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健
李凤林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2,77,共7页
文摘
轮对轴承是铁路车辆的关键动力部件,其健康状态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开展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研究对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峭度图是最为著名的定位故障频带的方法之一。然而,快速峭度图仅对复合故障中低密度冲击故障敏感,无法定位高密度冲击的故障频带。针对这一缺陷,将最新发展的冲击性测量指标,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引入到快速峭度图中,依据快速峭度图的滤波结构计算每一个滤波频带的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建立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将快速峭度图和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值相结合,分别实现复合故障中低密度和高密度冲击故障的频带定位。通过对定位频带的包络解调实现复合故障的检测与判定。最后利用仿真信号和试验测试信号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轮对轴承
复合故障
快速峭度图
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
故障检测
Keywords
wheelset-bearing
compound faults
fast kurtogram
ESKTDBgram
fault detection
分类号
U279.32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准零刚度理论的悬挂式单轨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陈志辉
翟婉明
朱胜阳
吕凯凯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7,40,共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GZ0080)
文摘
二系悬挂系统是保证悬挂式单轨车辆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部件之一。基于准零刚度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二系悬挂装置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垂向模型,推导了悬挂式车辆垂向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二系悬挂准零刚度系统与传统线性刚度系统隔振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既有垂向弹性元件并联斜置弹簧的方式,可实现悬挂式单轨转向架二系悬挂系统的准零刚度特性;相对传统线性刚度系统,二系悬挂准零刚度系统的车辆垂向动态响应在时域内明显降低,在频域范围内的低频段隔振效果良好。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车辆
二系悬挂装置
准零刚度
隔振特性
Keywords
suspended monorail vehicle
secondary suspension system
quasi-zero-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U270.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滑窗子空间算法的桥梁运营状态预警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董俊
陈列
杨国静
曾永平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4,共7页
基金
成都市八大科技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2013-JQ-5)
中国中铁二院科研项目(院计划KYY2015047(15-17))
文摘
以某典型斜拉桥振动台模型试验为研究背景,采用滑窗技术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对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进行研究。为实现在时域上对桥梁模态参数进行实时跟踪识别,将滑窗技术引入子空间法,提出一种滑窗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而后基于滑窗子空间算法识别结果,参考各国高速铁路桥梁相关规范的状态评价指标,提出基于频率值和频率变化率的铁路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实现铁路桥梁的实时状态评估。运用模型试验各工况下的测试数据,对该模型桥的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和预警分析,并将状态预警结果与模型桥实际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桥梁结构的运营状态预警分析中。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子空间算法
滑窗
状态预警
模态参数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Railway bridge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Sliding window
Early operational warning
Modal parameter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三级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杨长卫
童心豪
连静
何华武
高芒芒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中
铁
科学
研究院
有限
公司
设计院
工程
经济所
中
国
工程
院
中
国铁道
科学
研究院
集团
有限
公司
研发
中
心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试验任务(SY2016G003)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7T001-I)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KYY2019145(19-20))
文摘
针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中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问题,设计完成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缩尺模型、列车-无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及列车-有砟轨道-路基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列车的脱轨现象,并用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动力学仿真计算,提出地震作用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速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桥梁还是路基结构,CHY004地震波首先出现脱轨系数超标和轮轨分离现象,ALS地震波次之,安评地震波最后;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速度阈值表现为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32m简支梁桥。从行车安全性指标来看,脱轨系数控制的安全运行速度阈值对地震动加速度变化最为敏感,呈反比例关系。最后,基于相关规定,建议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警报阈值分三级设置,即当40gal≤预测或计测的峰值地震动加速度a<80gal时,限速160km/h,以偏安全考虑;当80gal≤a<120gal时,紧急停车;当a≥120gal时,紧急停车并接触网断电。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警报阈值
振动台试验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earthquake warning
alarm threshold
shaking table test
分类号
U21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98.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性车轮作用下低地板有轨电车轮轨磨耗研究
被引量:
6
19
作者
杨阳
沈健
王孔明
占俊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
铁第四勘察设计院
集团
有限
公司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359)。
文摘
为研究使用弹性车轮的车辆踏面以及运行弹性车轮的钢轨磨耗情况,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建立了轮轨磨耗预测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的车轮踏面以及钢轨磨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弹性车轮和刚性车轮,结果表明:在线路较差的情况下,弹性车轮具有更好的降磨效果;弹性车轮在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上对磨耗的降低效果较小,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弹性车轮的降磨效果明显;运行弹性车轮时比运行刚性车轮时钢轨的最大累积磨耗量减小了33%;弹性车轮对曲线钢轨磨耗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关键词
弹性车轮
低地板有轨电车
轮轨磨耗
钢轨不平顺
Keywords
resilient wheel
low floor tram
wheel and rail wear
track irregularity
分类号
U271.9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魏德豪
罗世辉
王晨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9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458)
文摘
为了研究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第二代中低速磁浮车为原型,运用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磁浮车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辆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种不同牵引杆布置形式及两种不同牵引杆杆长对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端部悬浮模块牵引杆靠近车体中心的布置形式要优于其他的布置形式。采用该布置形式的磁浮车在通过曲线时,牵引杆的摆动角和关节轴承的载荷都较小。同时,长牵引杆又要优于短牵引杆。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牵引杆
布置
动力学性能
Keywords
Medium-Low Speed Maglev
Traction Rod
Arrangement
Dyna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U270.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覆盖可分式齿轨道岔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研究
陈志辉
杨吉忠
舒睿洪
张海涛
周文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地齿轨列车轮对-轨道系统瞬态滚动接触模拟研究
郏殿祥
么超凡
杨吉忠
陈志辉
赵鑫
温泽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悬挂式单轨轨道梁及其附属设施综合维修技术方案研究
杨阳
王孔明
钱科元
吴柯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研究
杨阳
李芾
魏德豪
鄢红英
徐银光
张茂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形式齿轨车辆动态特性研究
陈兆玮
袁密奥
李世辉
易虹雨
杨吉忠
陈志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桥墩沉降下齿轨-超大坡度桥梁系统适应性及安全性研究
陈兆玮
张梦琪
王浪
李世辉
袁密奥
陈志辉
杨吉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城市轨道交通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杨吉忠
颜华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速道岔车辆动力学指标研究与过岔计算
李金城
丁军君
李芾
牛悦丞
杨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桥墩沉降下山地齿轨车辆基本振动特性
陈兆玮
张梦琪
王浪
陈志辉
杨吉忠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方案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东平
蒋尧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低速磁浮线F型钢轨轨道接头伸缩调节器结构设计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低速磁浮轨道F型钢轨新型接头的设计
李艳
蔡文锋
颜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成渝中线高速轨道交通制式选择
李艳
徐银光
任冲
鄢红英
《中国铁路》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统计特征的轨道交通站点乘降量预测算法研究
姜梅
牛琳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联合快速峭度图与变带宽包络谱峭度图的轮对轴承复合故障检测研究
沈健
李凤林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准零刚度理论的悬挂式单轨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研究
陈志辉
翟婉明
朱胜阳
吕凯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滑窗子空间算法的桥梁运营状态预警分析研究
董俊
陈列
杨国静
曾永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三级警报阈值及其处置策略研究
杨长卫
童心豪
连静
何华武
高芒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弹性车轮作用下低地板有轨电车轮轨磨耗研究
杨阳
沈健
王孔明
占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牵引杆对中低速磁浮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魏德豪
罗世辉
王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