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藏铁路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地质选线探析 被引量:112
1
作者 宋章 张广泽 +1 位作者 蒋良文 吴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拟建川藏铁路横穿三山,跨越五水;沿线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岩性及气候复杂多变;大型崩滑体、高位危岩落石、泥石流、碎屑坡、水毁、雪崩、冰害及生长期高陡岩质边坡等山地灾害发育,其具有规模大、破坏力强、灾害发生频繁且难... 拟建川藏铁路横穿三山,跨越五水;沿线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岩性及气候复杂多变;大型崩滑体、高位危岩落石、泥石流、碎屑坡、水毁、雪崩、冰害及生长期高陡岩质边坡等山地灾害发育,其具有规模大、破坏力强、灾害发生频繁且难于治理等特点。在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及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角度研究其选线原则。研究认为:拟建川藏铁路高山峡谷地貌段选线首先应遵循线位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及线位服从车站、车站服从地质的两大总体选线原则;对于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应先确定桥位,再以越岭的长隧方案或以傍山的长隧短打方案展线为宜,尽可能地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对于藏东南宽广的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外移绕避大型滑坡、岩屑坡或展线于对岸避开泥石流,主要以路基或桥的方式、局部可辅以隧道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通过为佳;而针对迫龙藏布峡谷段,铁路选线宜以傍山的长隧短打的方案通过为佳,尽可能减少线位露头以绕避地质灾害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地质灾害 傍山隧道 长隧短打 地质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超高位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栋 邹杨 +2 位作者 张广泽 侯伟龙 邓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4-759,共6页
探讨无人机摄影技术在超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勘查技巧。从无人机数据采集方法出发,分析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超高位危岩勘查航线规划技巧、空间几何参数的获取、岩层节理产状的识别。提出了... 探讨无人机摄影技术在超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勘查技巧。从无人机数据采集方法出发,分析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超高位危岩勘查航线规划技巧、空间几何参数的获取、岩层节理产状的识别。提出了危岩体结构面组合体积测量法。利用本文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成昆铁路吉尔木隧道口的高陡边坡危岩体勘查中,可以获取空间几何特征测量、危岩体积、节理面产状等参数。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体勘查和稳定性评价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性、空间全面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格栅航线 结构面 结构面组合体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贵铁路有害气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丁浩江 许模 +1 位作者 岳志勤 苏培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9-314,共6页
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途经三个地貌单元,工程地质问题极为突出,线路工程所经区域有害气体不良地质极发育,主要类型为气田气、煤层气两大类,分布范围广泛,受其影响全线不同区段共有117座瓦斯隧道,为铁路建设史上之最。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着... 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途经三个地貌单元,工程地质问题极为突出,线路工程所经区域有害气体不良地质极发育,主要类型为气田气、煤层气两大类,分布范围广泛,受其影响全线不同区段共有117座瓦斯隧道,为铁路建设史上之最。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着铁路工程的施工及运营安全,因此研究成贵铁路不同类型有害气体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有害气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铁路沿线区域地貌单元、大地构造背景、地层特性、储气构造、有害气体类型的地质分析,结合综合勘探、气体测试等验证,总结出成贵铁路工程有害气体发育的地质特征;基本查明气田气、煤层气的分布范围及分区规律,划分了隧道瓦斯等级,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气田气 煤层气 产储气层 地质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渝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成因机制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宋章 杜宇本 +2 位作者 袁传保 王科 王彦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83,共5页
通过分析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施工组织顺序等的基础上,研究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产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的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 通过分析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施工组织顺序等的基础上,研究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产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的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高地应力条件和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条件为其大变形客观成因,而岩层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利组合、小间距隧道结构和不合理的施组顺序及左右线不对等的支护措施等不利条件为其主观成因。与大变形的主客观成因相对应,其力学机制主要呈现为应力扩容型的构造应力机制和结构变形型的结构面型机制的混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兰铁路 铁路隧道 1号横洞 大变形 成因机制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某超深埋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岩爆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栋 李天斌 +2 位作者 蒋良文 林之恒 冯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研究目的:超深埋折多山隧道是川藏铁路雅康段控制性工程,隧址位于我国西部新构造运动活跃的"Y"字形构造带核心区域,其地应力特征及岩爆预测对铁路选线、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应力测试数据,数值模拟来分析折多... 研究目的:超深埋折多山隧道是川藏铁路雅康段控制性工程,隧址位于我国西部新构造运动活跃的"Y"字形构造带核心区域,其地应力特征及岩爆预测对铁路选线、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应力测试数据,数值模拟来分析折多山隧道隧址区及洞身的应力分布特征,明确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并利用岩石的单轴加卸、载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其隧道围岩的岩爆倾向指数,分析发生岩爆的岩石力学指标,结合深孔钻探成果、岩石力学试验、水文试验成果来综合分析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发生岩爆的强度。研究结论:(1)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最大主应力为水平应力,方向为NEE向,实测地应力最大值为17 MPa,数值模拟洞身最大值可达到48 MPa;(2)通过岩爆倾向性指数试验分析可知,围岩具备发生中等~强烈岩爆的储能和释能条件;(3)通过综合分析可知,折多山隧道易发生中等~强烈岩爆;(4)该研究结论可为隧道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邻近区域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埋隧道 应力特征 岩爆倾向性 岩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贵高铁高坡隧道软岩大变形机理分析及病害整治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羽军 丁浩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7-334,共8页
成都-贵阳高速铁路高坡隧道施工中出现较长段落煤系地层软质岩大变形病害,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困难。设计单位针对此段变形病害段开展了岩样取样分析、地质分析、整治设计及工程处理,确保了高坡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系统介绍了隧道区域地... 成都-贵阳高速铁路高坡隧道施工中出现较长段落煤系地层软质岩大变形病害,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困难。设计单位针对此段变形病害段开展了岩样取样分析、地质分析、整治设计及工程处理,确保了高坡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系统介绍了隧道区域地质环境、变形病害段的特征及工程整治措施,分析认为变形段病害产生是由于地应力作用、软质岩强度低、围岩膨胀性、地下水、群洞效应等综合原因所致,提出了软质岩具有缓慢蠕变的时效性,应重视深埋隧道地应力、岩石强度的研究,加强深埋段软质岩初期支护是有效防止变形病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坡隧道 煤系地层 软岩大变形 机理分析 病害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浩江 张广泽 岳志勤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有害气体(煤成气、油型天然气、其他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区高速铁路建设中常发生爆炸、燃烧、气体突涌、中毒窒息的现象或灾害事故,已成为建设中常见灾害类型,造成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从灾害角度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 有害气体(煤成气、油型天然气、其他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区高速铁路建设中常发生爆炸、燃烧、气体突涌、中毒窒息的现象或灾害事故,已成为建设中常见灾害类型,造成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从灾害角度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技术方法,以规避或降低建设和运营中的灾害风险。通过收集分析工程案例,总结有害气体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特征;并针对高速铁路选线要求,结合有害气体灾害发生成因机理,运用灾害学等基础理论,提出其致灾成因分类,建立其致灾因子与高铁选线的关系,构建控制高速铁路选线的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体系;制定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应遵循的指导方针,凝练提出“绕避、短过、浅埋、短隧、抬高、决策”十二字选线指导原则。研究提出的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评价技术方法,为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评价及建设规避灾害风险,实现减灾防灾目标提供了方法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有害气体 致灾因子 致灾类型 防灾减灾 地质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贺苏和巴特尔 蒋良文 张贵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6-501,共6页
岩溶水径流路径非常复杂,而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总结出水平流动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一般可达到隧道标... 岩溶水径流路径非常复杂,而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总结出水平流动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一般可达到隧道标高附近,岩溶裂隙水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仍保持在隧道上方一定高度,渗透性是隧道疏排对岩溶水影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温泉山 隧道疏排 岩溶水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进口岩崩运动特征及防治措施
9
作者 王栋 张广泽 +2 位作者 李新坡 刘洋 赵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118-123,共6页
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进口沟槽两侧岩屑坡大量发育,岩屑坡失稳破坏形成崩塌滚石灾害,严重威胁铁路安全。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力学分析综合评价洞口岩屑坡的形成因素、运动特征及危害,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方案。为预测和评... 川藏铁路折多山隧道进口沟槽两侧岩屑坡大量发育,岩屑坡失稳破坏形成崩塌滚石灾害,严重威胁铁路安全。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力学分析综合评价洞口岩屑坡的形成因素、运动特征及危害,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方案。为预测和评估折多山隧道进口上部危岩崩塌体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基于三维真实地形,考虑不同位置的岩体崩塌运动,建立了危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得到了洞顶危岩崩塌体的运动特征以及最危险的岩屑坡整体失稳的运动特征。此外,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最不利情况下的崩塌落石路径及冲击能量,得到了隧道洞口的危岩体的影响范围。最后,根据隧道洞口危岩及岩屑坡的分布区域及运动特征,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挡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岩屑坡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