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16 m混凝土T型刚构桥主梁设计
1
作者 朱标 董传芹 李丁立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公路和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跨越既有铁路的情况越来越多,且跨度越来越大,而采用成桥后在梁端施加顶升力以加大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跨越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某公...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公路和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跨越既有铁路的情况越来越多,且跨度越来越大,而采用成桥后在梁端施加顶升力以加大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跨越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某公路上跨铁路2×116 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梁端顶升力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主梁梁高和腹板厚度的取值影响,进而探索梁端顶升力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规律和取值原则。研究结论:(1)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采用成桥后在梁端施加顶升力的方式可有效降低主梁根部截面负弯矩及剪力设计值;(2)梁端施加顶升力可减小主梁腹板设计厚度,主梁中支点梁高高跨比可取1/10,边支点梁高高跨比可取1/25,使主梁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3)本桥采用成桥后在梁端施加顶升力的方法,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参数合理,可供以后此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T型刚构桥 转体施工 梁端顶升 主梁设计 静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基地集中冷源空调水系统设计
2
作者 蒲晓辉 李光杰 +1 位作者 姬广凡 高润楠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地铁车辆基地的办公、生活房屋集中布置,空调负荷大,运行时间长,特性相近,采用集中冷热源空调能减小设备装机容量,降低运行费用。通过分析负荷特性,平衡近、远期负荷差异矛盾,提出机组分设、管网合设的水系统方案,结合两类负荷的特点,... 地铁车辆基地的办公、生活房屋集中布置,空调负荷大,运行时间长,特性相近,采用集中冷热源空调能减小设备装机容量,降低运行费用。通过分析负荷特性,平衡近、远期负荷差异矛盾,提出机组分设、管网合设的水系统方案,结合两类负荷的特点,制订机组的配置方案,使两类机组能互为备用,提高系统日常运行稳定性和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管网采用分区两管制一次泵定流量系统,水泵与冷水机组异侧成对布置,机房通道和设备间隙作为机组拔管检修使用,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小机房规模。梳理与土建、供电、自控等专业的设计接口和配套需求,明确各项配套设施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任务归属,使阀门、仪表等附件的配置与自控系统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基地 集中空调 水系统 设备布置及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连续钢便梁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董传芹 闫利明 +1 位作者 孙震 李丁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5,共5页
为了解决大跨径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中传统线路加固方法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行车干扰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纵梁、钢枕梁、横抬梁等组成的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其具有结构整体性好、稳定性强、线路纵向更平顺等优点。通过对不同线... 为了解决大跨径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中传统线路加固方法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行车干扰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纵梁、钢枕梁、横抬梁等组成的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其具有结构整体性好、稳定性强、线路纵向更平顺等优点。通过对不同线路条件下框架桥的顶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4种不利工况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进行检算。结果表明,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各构件自重较轻、组装简便快捷,具有快速安拆、重复使用的功能,可以连续接长,使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大跨径框架桥顶进施工,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桥 顶进施工 线路加固 连续钢便梁 D型便梁 纵梁 钢枕梁 横抬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经尾矿库区下游安全距离探讨
4
作者 吴洋 王恩喜 王茂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9,59,共5页
研究目的:当铁路工程临近尾矿库下游时,尾矿库将对铁路工程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合适的安全距离对降低溃坝风险、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铁路工程与尾矿库安全距离的确定依据并不明确。本文以济南至莱芜铁路的选线研究为... 研究目的:当铁路工程临近尾矿库下游时,尾矿库将对铁路工程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合适的安全距离对降低溃坝风险、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铁路工程与尾矿库安全距离的确定依据并不明确。本文以济南至莱芜铁路的选线研究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规程规范解读,对比探讨经验公式、数学模型与简易模型等不同预测模型以确定最优安全距离。研究结论:(1)以2 km安全距离为基础,按尾矿库的等别分别进行调整是现场确定安全距离较为简易实用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一步采用精确数学模型对安全距离进行分析论证;(2)对于在尾矿库下游进行高速铁路等重要且事故社会影响大的工程,进行溃坝分析及安全距离评定时,应提高一级进行考虑,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3)本文研究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及规范编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尾矿库 安全距离 地质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