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ITIC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以岱山站深基坑工程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世祥 吴波 +4 位作者 郑卫强 朱文华 万友生 覃君 李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25-12332,共8页
为了解决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估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风险评估难以量化和主观性过强难题,依托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岱山站深基坑工程,提出一种将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 为了解决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估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风险评估难以量化和主观性过强难题,依托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岱山站深基坑工程,提出一种将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建立了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和风险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科学、可靠地评价出深基坑风险等级,减少专家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合理反映深基坑施工风险等级水平,适用于风险因素众多且模糊不定的基坑工程,可以为同类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风险评估 CRITIC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在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世祥 万友生 +5 位作者 贺烽 覃君 谢云杰 吴波 郑卫强 许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目的]当采用反分析法确定土体参数时,由现场实测得到的理想解一般为中间值,无法使用传统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计算。有必要改进传统TOPSIS,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方法]简述... [目的]当采用反分析法确定土体参数时,由现场实测得到的理想解一般为中间值,无法使用传统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计算。有必要改进传统TOPSIS,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方法]简述了传统TOPSIS的改进,并与熵权法、数值分析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应用于富水砂层刚度参数反分析中。利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25个方案数值分析模型,选取最大地面沉降、最大拱顶沉降、最大拱底隆起和最大净空收敛4个指标进行综合决策,确定了适用于富水砂层土体硬化模型刚度参数的比例关系与大小。[结果及结论]改进的TOPSIS能有效地与数值分析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进行反分析研究,科学地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多指标决策,为复杂岩土工程反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富水砂层土体硬化模型刚度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固结试验切线模量E_(ref,oed)=E_(s(0.1~0.2))(0.1~0.2 MPa围压下的压缩模量),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割线模量E_(ref,50)=1.4E_(ref,oed),三轴固结排水卸载再加载试验的卸载再加载模量E_(ref,ur)=2.0E_(ref,50),刚度应力相关指数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土体刚度参数反分析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正交试验 富水砂层 硬化土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基于边坡位移速率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张俊平 耿文燕 朱鹏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9-744,共6页
虽然降雨对边坡材料强度的影响系数可以确定,但降雨条件下道路边坡的安全系数难以准确监测,可以监测的是边坡位移状况等因素。如果可以通过对此边坡降雨折减系数及边坡位移信息的评估,从而判断路基边坡的安全状况,实际工程中就可以根据... 虽然降雨对边坡材料强度的影响系数可以确定,但降雨条件下道路边坡的安全系数难以准确监测,可以监测的是边坡位移状况等因素。如果可以通过对此边坡降雨折减系数及边坡位移信息的评估,从而判断路基边坡的安全状况,实际工程中就可以根据安全状况及时进行支护,减少人员财务损失。以填土边坡为例,运用强度折减法,监测了边坡全局位移速率,分析建立边坡安全系数与监测点全局位移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法的具有可信性;均质路基填土边坡以圆弧形破坏为主,得到了边坡损伤变形破坏的全过程;边坡安全系数与位移速率是有关系的,通过分析边坡坡面上监测点位移速率与边坡稳定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所有点都基本一致,这也为评估边坡稳定性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当位移速率小于8~10 m/s时,边坡出现局部失稳现象,坡脚位移较大,坡顶位移较小。此时边坡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需要及时支护;当位移速率达到7~10 m/s时,边坡将整体失稳,沿圆弧形滑面滑动,此时所有坡梯滑动面内的监测点位移较大,且几乎没有相差无几,这说明该边坡出现了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速率 边坡稳定性 降雨折减 边坡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应力场分布的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耀华 豆留盼 +3 位作者 余涛 满军 方勇 姚志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5,共5页
为优化隧道施工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Ⅳ级围岩条件下锚杆支护参数对预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紧力对锚杆预应力场的影响显著,预紧力越大,预应力场分布范围越大,锚杆主动支护作用越好;锚固... 为优化隧道施工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Ⅳ级围岩条件下锚杆支护参数对预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紧力对锚杆预应力场的影响显著,预紧力越大,预应力场分布范围越大,锚杆主动支护作用越好;锚固长度过长会减小预应力场分布范围,锚固长度过短则不利于形成连续的压应力区,建议锚固长度取锚杆长度的30%~50%;锚杆间距越小预应力场叠加效应越明显,锚杆间距过小时在锚杆末端会出现拉应力区,建议锚杆间距取锚杆长度的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预应力锚杆 支护参数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预应力场 预紧力 锚固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铁地下多管线近邻地铁人行通道的施工影响分区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波 郑卫强 +4 位作者 郭方雨 徐世祥 万友生 覃君 朱文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79-4688,共10页
针对地下地铁人行通道暗挖施工对近邻多管线扰动影响问题,依托南昌地铁3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人行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通道暗挖施工扰动作用下近邻多管线的力学特性,总结关键因素对管线力学行为... 针对地下地铁人行通道暗挖施工对近邻多管线扰动影响问题,依托南昌地铁3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人行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通道暗挖施工扰动作用下近邻多管线的力学特性,总结关键因素对管线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通道暗挖下近邻密集管线影响分区计算方法与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结合Peck曲线分布规律确定出以控制值的60%与20%作为强影响分区、弱影响分区、无影响分区的阈值;采用多元非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得出的线竖向位移与多因素的关系函数,对影响分区划分效果较好;建立的地铁隧道暗挖对近邻密集管线强弱影响分区方法,可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密集管线强影响区转变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暗挖 多管线 数值模拟 影响区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均匀度对粗粒土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超 唐明扬 +3 位作者 张升 童晨曦 郭鹏 赵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5-2186,共12页
现有研究普遍将粗粒土视为均匀的二元混合料,忽略了粗细颗粒混合均匀程度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描述粗粒土混合均匀程度的定量指标Me;其次,通过静三轴试验探讨了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破坏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与... 现有研究普遍将粗粒土视为均匀的二元混合料,忽略了粗细颗粒混合均匀程度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描述粗粒土混合均匀程度的定量指标Me;其次,通过静三轴试验探讨了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破坏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与混合均匀度Me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静三轴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围压和Me影响的修正邓肯-张模型,并对其适用性及合理性进行鲁棒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随着围压增大而逐渐由应变软化型向应变硬化型曲线过渡;随着Me减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发展为应变软化型曲线;当围压与Me增大时,弹性模量与破坏强度均随之增大,且弹性模量在Me从0.25降低至0的过程中衰减幅度可达总衰减幅度的41.3%,破坏强度在Me从1降低至0的过程中衰减幅度可达总衰减幅度的40%以上;随着Me逐渐下降,试样的整体骨架-密实结构在不同区域分别向局部骨架-空隙结构、局部悬浮-密实结构转变,进而致使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Me下降而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粗粒土 混合均匀度 强度特性 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变截面断面的传播特性
7
作者 冯建平 王耀华 +3 位作者 满军 豆留盼 方勇 方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67-9173,共7页
为研究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复杂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老营盘隧道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分析了隧道断面变化不同系数下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经过变截面后,总体上以平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冲击波传... 为研究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复杂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老营盘隧道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分析了隧道断面变化不同系数下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经过变截面后,总体上以平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扩大界面时,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加快,超压峰值降低;当断面扩大1.5倍时,冲击波冲量衰减系数为1.158,冲击波能量残留比率为74.5%;断面扩大倍数越大,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越大,能量衰减幅度越大;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缩小界面时,冲击波超压增大,其衰减速度减缓,导致冲击波造成的损伤程度增加;当断面缩小系数取0.5时,冲击波冲量增强系数为0.687,冲击波能量放大系数为2.122;断面缩小系数越小,冲击波造成的损伤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冲击波 变截面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法与TOPSIS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胥明 许杰 +3 位作者 万友生 覃君 吴波 谢云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其施工安全,提出采用CRITIC法与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相结合进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员、施工、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共建立20...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其施工安全,提出采用CRITIC法与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相结合进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员、施工、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共建立20个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决策,建立地铁车站安全评价模型。依托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工程项目,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合理地进行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客观性与准确性,可以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安全评价 地铁车站 复杂环境 CRITIC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地下密集管线及土层变形 被引量:15
9
作者 詹涛 吴波 +3 位作者 吴兵兵 郑卫强 覃君 谢云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5-4764,共10页
针对地铁隧道施工影响下紧邻密集管线保护问题,依托南昌地铁实际工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土体-密集地下管线-隧道暗挖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隧道CRD(cross diaphragm)工法施工时的地层变形规律、地下管... 针对地铁隧道施工影响下紧邻密集管线保护问题,依托南昌地铁实际工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土体-密集地下管线-隧道暗挖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隧道CRD(cross diaphragm)工法施工时的地层变形规律、地下管线应力特性与地下管线变形规律,并对管线周边土体有无注浆加固时的管线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隧道开挖引起的管线变形以沉降为主,管土刚度差异对管线变形和应力影响显著。②管土刚度差异越小,管线变形趋势与土体变形趋势越接近;管土刚度差异越大,管线对地层变形的抵抗作用也越强会产生较大应力。③隧道左右导洞上方管段是危险区域,需重点保护。④密集地下管线主要表现为管线材质、管线几何特性、管线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同,保护地下管线的核心在于控制地层沉降,地下管线保护关键阶段是隧道掌子面接近管线,此时应确保超前注浆效果和初期支护快速封闭,并加强对管线变形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下密集管线 力学特性 变形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下穿超近距密集管线施工变形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蒙国往 白国飞 +3 位作者 吴波 黄惟 詹涛 覃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为分析浅埋隧道下穿密集管线施工地层与管线群变形时空特性,基于南昌地铁三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工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密集管线中位于前方的管线先承担开挖释放的部分... 为分析浅埋隧道下穿密集管线施工地层与管线群变形时空特性,基于南昌地铁三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工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密集管线中位于前方的管线先承担开挖释放的部分土体应力,使其后方管线的变形大幅减小,平均减幅达23%;地层变形始终朝向掌子面,在掌子面到达时水平位移最大;因管线-土体共同作用,土体释放部分应力转移到地下管线,使地层沉降减小24%~38%,沉降槽宽度扩大40%;施工期间建议对污水管变形重点监测,在管线平均变形速率急速增大时,需提高监测频率。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相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下穿施工 管线群 变形特性 时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天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9,55,共4页
以杭州—黄山高速铁路(40+2×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对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平衡配重、合龙口锁定、解除临时约束等预... 以杭州—黄山高速铁路(40+2×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对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平衡配重、合龙口锁定、解除临时约束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影响较大,4跨连续梁宜采用先对称合龙中跨、再对称合龙边跨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合龙顺序 数值计算 连续梁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