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开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薛富春 马建林 +3 位作者 颜利平 赵永明 刘智毅 程琴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进口位于湿陷性砂质黄土中的凤凰岭隧道,开挖面积达170 m2,由于开挖难度巨大,采用了CRD法开挖技术。运用"PLAXIS 3D Tunnel"三维有限元程序,对CRD法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考虑了降雨对隧道开挖的影响。计算得出了地表沉降... 进口位于湿陷性砂质黄土中的凤凰岭隧道,开挖面积达170 m2,由于开挖难度巨大,采用了CRD法开挖技术。运用"PLAXIS 3D Tunnel"三维有限元程序,对CRD法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考虑了降雨对隧道开挖的影响。计算得出了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得到了初衬结构的轴力、弯矩和锚杆轴力等。计算结果表明,拱顶部位一定范围的锚杆承受压力,且绝对值很小,反映出锚杆作用不大。计算的安全系数表明了开挖过程中整个隧道系统的最不利阶段,也反映了降雨对隧道开挖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安全系数 CRD开挖方法 三维有限元 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山森林公园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调查及风险性分析
2
作者 翟森 靳文涛 +7 位作者 柳丽杰 李姝江 刘应高 樊冠星 杨勇 衣建民 代鑫 宋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成都市龙泉山森林公园的侵入情况,并根据现状提出防控策略,阻止其进一步造成危害。[方法]通过实地踏查,综合数据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龙泉山森林公园的分布情况,并运用林业有害生物... [目的]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在成都市龙泉山森林公园的侵入情况,并根据现状提出防控策略,阻止其进一步造成危害。[方法]通过实地踏查,综合数据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龙泉山森林公园的分布情况,并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进行定量分析评估。[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龙泉山森林公园入侵点存在6处,主要集中在龙泉驿区段的山泉镇,洪安镇也有部分分布,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1.7。[结论]确定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入侵龙泉山森林公园,且在龙泉驿区段山泉镇大量分布,属于中度危险等级,应及时做好防治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龙泉山森林公园 分布 风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D理论和百分位数阈值法的轮轨力极值估计与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杰 杨荣山 谭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检算时,列车荷载设计值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GPD理论,研究全波段不平顺激励下的轮轨力极值估计方法,并与脉冲激励下的结果对比,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百分位数...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检算时,列车荷载设计值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GPD理论,研究全波段不平顺激励下的轮轨力极值估计方法,并与脉冲激励下的结果对比,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百分位数法选取阈值时,应对样本分簇以提高样本之间的独立性和轮轨力极值估计的精度;提出结合百分位数阈值的形状参数筛选法进行轮轨力极值估计,确定了每簇样本量大小和形状参数区间;样本量宜取3×10^(5)~5×10^(5)个,百分位数阈值宜取50%~98%,且以轮轨力极值估计值的均值作为最终的轮轨力极值估计值;列车速度为250~400 km/h的列车荷载设计值动力系数分别为2.2、2.4、2.6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D理论 轮轨力 极值估计 形状参数 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层间颗粒冲刷试验研究
4
作者 杨荣山 林航 +3 位作者 刘珀全 牛鑫宇 陈健 谭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无砟轨道层间界面为其薄弱环节,长期荷载作用下容易发展为层间离缝,在离缝进水后容易产生冒浆病害。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冒浆发生机理,设计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模拟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开展无砟轨道层间颗粒冲刷试验;采用双目三... 无砟轨道层间界面为其薄弱环节,长期荷载作用下容易发展为层间离缝,在离缝进水后容易产生冒浆病害。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冒浆发生机理,设计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模拟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开展无砟轨道层间颗粒冲刷试验;采用双目三维扫描仪获取混凝土表面形貌数据,得到冲刷前后混凝土表面形貌等高线图,对比颗粒流冲刷前后混凝土表面形貌的变化,分析混凝土配合比、颗粒流速度和颗粒粒径对混凝土表面冲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00万次高频荷载作用,C15混凝土表面的平均冲刷量约为1.106 mm,C40混凝土表面的平均冲刷量为0.186 mm;在颗粒流冲刷作用下,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峰冲刷量较大;混凝土表面冲刷量与颗粒流运动速度、混凝土配合比正相关,而与颗粒粒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层间离缝 颗粒冲刷 高频荷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郭冉 洪宗文 +5 位作者 李彦霖 骆紫藤 袁亚玲 游成铭 徐振锋 谭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明确不同树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成都平原造林树种。以亚热带同质园中7种阔叶树种:大叶樟、油樟、香樟、天竺桂、香椿、红椿和桤木为研究对象,5 a(2015-2020年)后测定不同树种人工林和邻近撂荒地土壤团... 明确不同树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成都平原造林树种。以亚热带同质园中7种阔叶树种:大叶樟、油樟、香樟、天竺桂、香椿、红椿和桤木为研究对象,5 a(2015-2020年)后测定不同树种人工林和邻近撂荒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及撂荒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均以2~5 mm和>5 mm团聚体为主,两者含量之和均>90.11%,且不同树种及撂荒地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2)天竺桂各团聚体粒径间有机碳含量最高,香樟各团聚体粒径间有机碳含量最低;在0~30 cm的土层中,不同树种及撂荒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呈递减的变化趋势;3)同质园不同树种未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重量直径,但对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具有显著影响。在0~20 cm土层中,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以天竺桂最低,大叶樟最高。研究表明,树种可能通过改变凋落物的输入及根系活动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樟属植物相比其他树种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结构及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园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循环作用下千枚岩的动态拉伸特性
6
作者 王连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为研究水-温耦合作用下0°层理倾角千枚岩的动态拉伸特性变化规律,分别对3组试样进行0、1、3、5、7、8、11次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后,采用霍普金森杆试验装置对0°层理倾角千枚岩试样开展动态巴西劈裂... 为研究水-温耦合作用下0°层理倾角千枚岩的动态拉伸特性变化规律,分别对3组试样进行0、1、3、5、7、8、11次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后,采用霍普金森杆试验装置对0°层理倾角千枚岩试样开展动态巴西劈裂试验,从动态拉伸应变曲线、动态峰值抗拉强度、动态弹性模量、能量分析与宏观破坏5个角度研究水、温劣化条件下千枚岩的动态拉伸特性。结果表明:千枚岩应力应变曲线包括极速弹性变形阶段、屈服变形阶段、破坏变形阶段;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千枚岩应力-应变曲线极速弹性变形阶段逐渐缩短,屈服变形阶段的应变增长率不断增大;千枚岩动态峰值抗拉强度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变化,耗散能比不断减小;水-温耦合条件下,千枚岩峰值抗拉强度、耗散能比普遍小于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时;动态冲击下,千枚岩发生贯穿层理的张拉破坏,主要破碎为2块;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千枚岩主碎块发生沿层理面的张拉与穿层理面的剪切复合破坏,千枚岩碎块的平均尺寸不断减小;温度循环冷水降温条件下,千枚岩碎块的平均尺寸更小,且降幅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霍普金森杆试验 温度循环 干湿循环 动态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0高抛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牟廷敏 宋晓波 +2 位作者 范碧琨 李治强 丁庆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和用量、砂率、膨胀剂以及含气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增黏剂组分对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高位抛落后匀质性能的影响,设计... 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和用量、砂率、膨胀剂以及含气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增黏剂组分对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高位抛落后匀质性能的影响,设计制备出满足干海子特大桥钢管格构桥墩高抛施工要求的C50高抛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工程应用表明,钢管内混凝土均匀密实,钢管与混凝土没有脱空,混凝土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 高抛施工 增黏剂 匀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维利 王晓州 +2 位作者 朱永全 王庆林 赵永明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1期87-89,共3页
针对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产生地表裂缝情况,调查了13座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状态,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地震反射波、地震映像和面波勘探5种方法地表裂缝深度测试,进行了裂缝深度和裂缝面方向坑探实测,提出浅... 针对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产生地表裂缝情况,调查了13座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状态,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地震反射波、地震映像和面波勘探5种方法地表裂缝深度测试,进行了裂缝深度和裂缝面方向坑探实测,提出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分布和深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西客运专线 黄土隧道 施工 地表裂缝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西客运专线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华明 张忠 +1 位作者 赵如意 蒋关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7-101,共5页
研究目的:提出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并以郑西客运专线为背景,选取典型断面进行设计计算。研究结果:采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工后变形沉降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只... 研究目的:提出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并以郑西客运专线为背景,选取典型断面进行设计计算。研究结果:采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工后变形沉降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只要单桩承载力满足容许承载力要求,灰土桩桩网结构的承载力不是设计的控制因素,应该用沉降来控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 灰土桩桩网结构 加固设计 客运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工程的铁路建设工程评标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肖蕾 王俊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评标工作是招投标中的关键环节,必须运用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评标方法。对铁路建设工程而言,业主既希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能够得到较好实现,又希望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发包,评标过程是在成本与预期的功能实现效果之间进行的权衡与优选... 评标工作是招投标中的关键环节,必须运用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评标方法。对铁路建设工程而言,业主既希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能够得到较好实现,又希望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发包,评标过程是在成本与预期的功能实现效果之间进行的权衡与优选。本文基于价值工程方法,将不同投标人及投标方案所反映的工程质量、工期、施工方信誉等能够为工程项目带来不同实施结果的因素作为功能指标,将各投标人的合理报价作为成本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功能指标加以量化,以兼顾了成本因素与技术因素的价值系数作为评标依据。最后,运用基于价值工程的铁路建设工程评标方法对算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工程 铁路建设工程 评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单轨制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会粉 胡心语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着重分析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单轨制在制度规范、形成过程、技术应用、人员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风险点,提出以法规遵从、全过程与关键节点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防控为原则,从建立协同联动实时监管机制、筑牢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多... 本文着重分析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单轨制在制度规范、形成过程、技术应用、人员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风险点,提出以法规遵从、全过程与关键节点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防控为原则,从建立协同联动实时监管机制、筑牢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实时采集多维原生电子文件、持续加强人员风险防控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具体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电子文件 单轨制风险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数据和位移置信准则的铁路斜拉桥多目标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世强 袁永刚 +1 位作者 韩硕 李世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提出一种具有相似比例的位移置信准则(DACSP),其与中性轴位置、自振频率联合构建新的目标函数,修正赣江大桥的初始有限元模型。给出DACSP的定义与中性轴位置的计算图示;分别构建传统目标函数与新目标函数,利用NSGA-Ⅱ在修正参数的设计... 提出一种具有相似比例的位移置信准则(DACSP),其与中性轴位置、自振频率联合构建新的目标函数,修正赣江大桥的初始有限元模型。给出DACSP的定义与中性轴位置的计算图示;分别构建传统目标函数与新目标函数,利用NSGA-Ⅱ在修正参数的设计空间内寻找目标函数的协调最优解,对比分析两种目标函数的修正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目标函数,新目标函数的修正效果更好,且物理意义明确;采用新目标函数进行模型修正后,各工况下桥梁变形和应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频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斜拉桥 模型修正 DACSP KRIGING模型 NSGA-Ⅱ PARE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大跨斜拉桥成桥预拱度设置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本永 严爱国 +4 位作者 李世伟 李的平 朱胜阳 李若愚 杨得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成桥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高速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合理成桥预拱度的计算方法和应满足的基本指标,以昌赣铁路赣江特大桥为例,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分析设置预拱度与否对桥梁结构长期使用性能演变的影响,以验证所提方... 成桥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高速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合理成桥预拱度的计算方法和应满足的基本指标,以昌赣铁路赣江特大桥为例,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分析设置预拱度与否对桥梁结构长期使用性能演变的影响,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预拱度的设置降低了车体垂向加速度、轮重减载率,且服役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在成桥10 a后,车体垂向加速度较不设预拱度降低约67%,轮重减载率降低约18%,改善了车-线-桥系统动力学性能。所提方法理论清晰、简便可行,对于同类型桥梁的预拱度设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大跨桥梁 预拱度设置 长期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Ⅲ型轨道板气液联动同步放张器的优化与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劲 吴元文 +4 位作者 王进戈 唐娟 宋海磊 彭韬 王洪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4,83,共5页
基于气液联动同步放张器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新型放张工艺要求,深入了解现场钢筋放张工艺和放张器实际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改进。优化其结构尺寸,克服钢筋或放张器断裂现象;严格控制液压油流过环形间隙的流量和时间,实... 基于气液联动同步放张器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新型放张工艺要求,深入了解现场钢筋放张工艺和放张器实际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改进。优化其结构尺寸,克服钢筋或放张器断裂现象;严格控制液压油流过环形间隙的流量和时间,实现缓慢动态同步放张;设计回油单向阀,达到油液迅速自动复位的目的。优化和完善了气液联动同步放张器,并以有限元分析数据为参考,证实了放张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联动同步放张器 优化 环形间隙流量控制 缓慢同步放张 回油单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桥跨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3,共3页
结合参与处理、搜集到的工程实际问题,指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桥跨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含预应力束安装、张拉、压浆,以及大跨度桥0#块的固定等,期望对我国今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桥跨结构 锯齿块 防崩钢筋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连华 冯伟志 王景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9,共13页
对0°层理倾角千枚岩分别在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3种水温劣化条件下开展1、3、5、8、11次劣化处理,而后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水温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循环作... 对0°层理倾角千枚岩分别在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3种水温劣化条件下开展1、3、5、8、11次劣化处理,而后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水温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循环作用将有效缩短千枚岩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阶段,干湿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屈服阶段则较为明显,水温耦合作用后延性增强;千枚岩动态峰值抗压强度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服从负指数分布规律;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水温耦合作用下千枚岩峰值抗压强度降幅大于温度循环自然降温作用下的抗压强度;千枚岩耗散能比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均呈动态增长的规律,因此水温循环对千枚岩耗散能比增幅具有放大效应;水温循环次数较少时,千枚岩发生贯穿层理面的压致张裂破坏;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千枚岩破坏碎块数逐渐增多,碎块尺寸逐渐减小,分形维数不断增加,破坏模式也逐渐转为张剪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水温耦合作用下,千枚岩更易产生多碎块破裂,碎块平均尺寸总体上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试验 温度循环 干湿循环 动态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工艺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红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4,共4页
通过对传统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轨排粗调机施工法及螺杆支撑施工法中,螺杆对轨排的约束力有限、整体道床浇筑后空间形位与浇筑前相比差异较大,导致施工精度不高,精调工作量很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入了轨排框架法的施工工艺,其基本思路是... 通过对传统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轨排粗调机施工法及螺杆支撑施工法中,螺杆对轨排的约束力有限、整体道床浇筑后空间形位与浇筑前相比差异较大,导致施工精度不高,精调工作量很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入了轨排框架法的施工工艺,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轨排框架与工具轨的组合,将轨排转变为类似"轨道板"的结构,然后采用成熟的轨道板式调整工艺来进行轨排的调整,解决了道床浇筑完成后易变形、几何形位超限及精调中需大量更换扣件垫板进行调整的问题,可提高铺设的精度、减少轨排粗调机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双块式 无砟轨道 轨排框架法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岩溶区盾构施工地层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乌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53,共4页
以在建广州地铁盾构穿越岩溶填充区为依托,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程序,研究盾构施工力学行为,总结穿越岩溶填充区过程中围岩和管片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集中在岩溶填充区范围内,其位移明显要大于周围岩土体,特别是地质界面... 以在建广州地铁盾构穿越岩溶填充区为依托,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程序,研究盾构施工力学行为,总结穿越岩溶填充区过程中围岩和管片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集中在岩溶填充区范围内,其位移明显要大于周围岩土体,特别是地质界面处前后2 m范围内,容易导致管片错位破坏,因此要加强设计参数;掌子面挤出变形基本上下对称分布,主要影响范围是掌子面前方6 m,其地层加固有效距离为6 m;盾构穿越地层发生变化时,管片纵向不均匀变形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为竖向位移,管片主要承受竖向力的作用,其力学行为表现为仰拱和拱顶向内弯折,而两侧变形向外弯折,应进行不对称配筋设计,以利于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施工力学 地层变形 岩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线台座法轨枕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鸿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文章结合我国铁路轨枕生产工艺现状,介绍了机组流水法与长线台座法生产工艺特点,详细阐述了长线台座法工艺设计、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质量检验要点。
关键词 台座法 轨枕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既有穿铁路施工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晓州 丁维利 +3 位作者 王庆林 赵永明 初厚永 苏杰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1期67-71,共5页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铁路段为砂质黄土(Q3),埋深仅12.89m。通过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探讨,论述下穿段的安全快速施工技术、洞内外拱顶和地表沉降变形观测规律、安全预案及管理,并对下穿段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铁路段为砂质黄土(Q3),埋深仅12.89m。通过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探讨,论述下穿段的安全快速施工技术、洞内外拱顶和地表沉降变形观测规律、安全预案及管理,并对下穿段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 黄土隧道 下穿铁路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