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骨料形态特征差异及其与堆积空隙率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李长志 周新斌 +3 位作者 魏世恭 马昆林 于连山 邹卫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7-135,共9页
粗骨料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其堆积状态,从而影响混凝土性能。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骨料形态,量化特征差异,揭示骨料形态特征与空隙率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计算了粗骨料形态参数,结合二维与三维形态特征对粗骨料形态进行了准确... 粗骨料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其堆积状态,从而影响混凝土性能。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骨料形态,量化特征差异,揭示骨料形态特征与空隙率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计算了粗骨料形态参数,结合二维与三维形态特征对粗骨料形态进行了准确的评价与分类,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去除了形态特征之间的重叠性,探明了多个形态特征对空隙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棱角度(An)、圆度(Rd)、球度(Sp)能够很好地区分粗骨料形态差异。结合扁平度(FR)与伸长率(ER)可将粗骨料进一步细分为类球状、盘状、条状、针片状四种粒形。PCA分析表明粗骨料形态特征参数与空隙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紧密堆积削弱了形态特征对空隙率的影响程度。Sp、An是影响空隙率的关键形态特征,粗骨料空隙率随Sp增大或An减小而减小,在粗骨料生产和选型时应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 形态特征 空隙率 T检验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效应的桩锚支护深大基坑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维正 葛孟源 +2 位作者 万家乐 于连山 海金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88-3200,共13页
为研究桩锚支护深大基坑开挖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基坑不同断面处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锚索轴力的空间效应,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土层... 为研究桩锚支护深大基坑开挖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基坑不同断面处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锚索轴力的空间效应,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土层的弹性模量和黏聚力,支护桩的桩径和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锚索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空间效应的影响,基坑长边中部的变形及受力最大,为最不利部位;红砂岩地层条件下,基坑开挖受空间效应的影响范围为垂直开挖深度的5倍左右;随着垂直开挖深度的加大,空间效应有增大的趋势,土体沉降和桩体水平变形的空间效应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土层进行注浆加固时,使土体的弹性模量和黏聚力为初始值的1.5~2.0倍较为合理;其他条件不变时,选取桩径为0.8~1.2 m,桩间距为1.4~2.0 m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支护 空间效应 深大基坑 变形特性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骨料对SCC等效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昆林 莫文波 +4 位作者 徐占军 张威振 于连山 谢清泉 龙广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为研究细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砂浆原理,研究河砂的细度、级配、0.60 mm以下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和砂率对SCC等效砂浆经时扩展度、含气量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率相同时... 为研究细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砂浆原理,研究河砂的细度、级配、0.60 mm以下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和砂率对SCC等效砂浆经时扩展度、含气量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率相同时,随河砂细度模数减小,SCC等效砂浆扩展度降低,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大,且含气量的经时下降值变小;河砂中(0, 0.15] mm和(0.15, 0.30] mm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对等效砂浆的流动性有重要影响;随(0, 0.3] mm的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增加,等效砂浆黏聚性增强,流动性下降,扩展度经时下降值增加,含气量增加,模拟灌板上表面气泡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均减小;通过适当增加(降低)砂率可在一定程度克服河砂细度模数偏大(偏小)对流动性能的影响,但仅改变砂率不能有效提高等效砂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砂 级配 砂率 自密实混凝土 工作性能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拌水泥浆体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表征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逸明 马昆林 +3 位作者 于连山 谢清泉 龙广成 谢友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4-941,共8页
为研究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的表征适用性,采用Anton Paar MCR 102型流变仪测试得到不同组成参数的水泥基材料稳态流变曲线,并分别采用Bingham模型、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流变曲线... 为研究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的表征适用性,采用Anton Paar MCR 102型流变仪测试得到不同组成参数的水泥基材料稳态流变曲线,并分别采用Bingham模型、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的流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ingham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塑性黏度,采用H-B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表征动态屈服应力。当采用H-B模型拟合得到的流变指数n的范围在00时,浆体表现为剪切增稠,当c<0时,浆体表现为剪切稀化,且|c/μ|越大,浆体增稠或稀化的程度越大。当浆体临界剪切速率较大(≥30 s~(-1))或流变曲线在测试段内呈现非单调递增时,宜对流变曲线进行分段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模型 稳态测试 动态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开裂分析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9
5
作者 于连山 谢清泉 +1 位作者 刘维正 曾奕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62-2571,共10页
针对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开裂为其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统计11个已建地铁车站工程裂缝的分布特征,总结结构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托赣州西预留地铁车站在建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水化过程中主体结构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研究... 针对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开裂为其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统计11个已建地铁车站工程裂缝的分布特征,总结结构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托赣州西预留地铁车站在建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水化过程中主体结构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内部温度在0.5~1 d龄期内达到最大,底板侧墙角处内外温差相对其他结构部位较大,下侧墙与顶板结构最大温差较为接近;升温阶段结构应力水平较小,降温阶段前期,顶板侧墙交界处、底板侧墙角处在入模温度10℃时最大主应力达到2.54 MPa,在入模温度30℃时达到5.48 MPa,均超过抗拉强度设计值1.71 MPa。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原材料优选、入模温度及浇筑时间差控制等成套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该地铁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数值分析 温度应力场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的复合胶凝体系水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党晗菲 谢清泉 +2 位作者 于连山 王辉 马昆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2-728,共7页
将粉煤灰、矿粉、膨胀剂、纳米硅、粘改剂等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基准水泥中,采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复合胶凝体系在5℃、20℃和30℃下的水化放热速率曲线。同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计算了相应的水化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温度和掺合料... 将粉煤灰、矿粉、膨胀剂、纳米硅、粘改剂等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基准水泥中,采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复合胶凝体系在5℃、20℃和30℃下的水化放热速率曲线。同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计算了相应的水化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温度和掺合料对水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复合胶凝体系复杂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速率峰值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加,而峰值到达时间则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减小,水化动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掺合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动力学参数和水化放热速率峰值,并使放热峰值提前出现,特别是膨胀剂和纳米二氧化硅作用显著。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曲线与测试得到的实际速率曲线的拟合精度受到温度和掺合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体系 温度 水化放热速率 水化动力学模型 水化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3
7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李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76-2283,共8页
为了更深入研究饱和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机理,基于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和分离变量求出方程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沉降和孔压定义的软土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 为了更深入研究饱和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机理,基于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和分离变量求出方程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沉降和孔压定义的软土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差值受大变形时间因数影响明显,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特征,且在任意时刻饱和软土地基沉降发展速率明显快于超静孔压消散速率;计算解同室内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了非线性固结方程的合理性,且动力固结和真空降水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动力固结 非线性固结 解析解 饱和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大铁路过渡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祝启峰 乔安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1,共3页
基于新建黄(骅南)—大(家洼)铁路的工程地质情况,对过渡段路基采用C组土掺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改良后填筑。从填料选择、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沉降观测、检测标准等方面探讨了过渡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通过改良土分段集中路拌... 基于新建黄(骅南)—大(家洼)铁路的工程地质情况,对过渡段路基采用C组土掺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改良后填筑。从填料选择、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沉降观测、检测标准等方面探讨了过渡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通过改良土分段集中路拌解决了过渡段填筑质量受地域、土质等影响的问题。黄大铁路过渡段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良好,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的压实系数、地基系数均满足压实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过渡段 施工质量 控制 沉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