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桥(2012)2209T梁施工难点探讨
1
作者 赵培显 马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2,共4页
为了解决施工企业在施工新发布的2209梁中遇到的困难,分析讨论了2209梁与原2201梁的不同和难点。针对2209梁桥面板横向管道对位准确性,分析了现有制、架梁标准与管道内径的不适应,并给出了解决方法;给出了从预制梁到架梁统一的横向管道... 为了解决施工企业在施工新发布的2209梁中遇到的困难,分析讨论了2209梁与原2201梁的不同和难点。针对2209梁桥面板横向管道对位准确性,分析了现有制、架梁标准与管道内径的不适应,并给出了解决方法;给出了从预制梁到架梁统一的横向管道定位测量方法及波纹管定位方案。针对桥面板现浇这个难点,给出了桥面板成型机施工方案。得出采取文中方案后2209梁施工可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9梁 难点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EA/硅灰石粉对水泥基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戴民 聂元秋 吴解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76,共3页
以UEA膨胀剂为膨胀源,制备了单掺UEA及双掺UEA和硅灰石粉的两种水泥基灌浆料试样,并对其竖向膨胀率、流动度和强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UEA可使水泥基灌浆料获得足够的膨胀值,但其强度、流动度随UEA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以UEA膨胀剂为膨胀源,制备了单掺UEA及双掺UEA和硅灰石粉的两种水泥基灌浆料试样,并对其竖向膨胀率、流动度和强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UEA可使水泥基灌浆料获得足够的膨胀值,但其强度、流动度随UEA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单掺UEA试样相比,掺加硅灰石粉可对试样的膨胀产生一定的约束,明显提高灌浆料的强度,但流动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EA 硅灰石 水泥基灌浆料 竖向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铅酸蓄电池修复系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瑞静 李涛涛 蒋义然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62-1464,共3页
导致铅酸蓄电池失效和损坏的主要机理就是铅酸蓄电池本身无法避免的硫酸盐化,针对铅酸蓄电池硫酸盐化问题,采用扫描共振频率技术,设计了以STC12C5410AD单片机为核心的铅酸蓄电池修复系统,详细阐述了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软件流程图。经... 导致铅酸蓄电池失效和损坏的主要机理就是铅酸蓄电池本身无法避免的硫酸盐化,针对铅酸蓄电池硫酸盐化问题,采用扫描共振频率技术,设计了以STC12C5410AD单片机为核心的铅酸蓄电池修复系统,详细阐述了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软件流程图。经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在6~8 h之内对硫化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快速修复,此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单片机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M-650型数控机床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静 李涛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当机床发生意外情况,致使机床重要部位或测量系统位置发生改变时,需要及时对打磨机进行测量调整,以保证机床的安全正常生产。简单介绍BZM-650型机床各轴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可以对旋转轴(A、C轴)准确定位,同时通过获得探头与砂... 当机床发生意外情况,致使机床重要部位或测量系统位置发生改变时,需要及时对打磨机进行测量调整,以保证机床的安全正常生产。简单介绍BZM-650型机床各轴的测量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可以对旋转轴(A、C轴)准确定位,同时通过获得探头与砂轮、主轴中心的相对距离,保证砂轮的精准打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千分表 探针 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亮 左彦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合成了一种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并将其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以及水泥-偏高岭土-粉煤灰-磨细矿渣体系中进行了应用,认为:采用该超塑化剂可以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超塑化剂掺量略有增加,但C30~C50的掺量基本相当... 合成了一种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并将其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以及水泥-偏高岭土-粉煤灰-磨细矿渣体系中进行了应用,认为:采用该超塑化剂可以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超塑化剂掺量略有增加,但C30~C50的掺量基本相当,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分子结构较大以及缓凝官能团延缓了吸收的进程所致;可采用偏高岭土代替硅灰配制C60~C70混凝土;偏高岭土掺量较低时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用量基本与掺硅灰时相同,但掺量增加后,超塑化剂的掺量需增加,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水化初期偏高岭土易形成钙矾石所致。采用该剂在北京动车段走行线工程以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 超塑化剂 偏高岭土 外加剂 矿物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7,共4页
研究了粉煤灰在较高掺量时对混凝土收缩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粉煤灰掺量在0~25%范围内,混凝土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但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收缩减少的幅度变小;当粉煤灰掺量高于... 研究了粉煤灰在较高掺量时对混凝土收缩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粉煤灰掺量在0~25%范围内,混凝土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但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收缩减少的幅度变小;当粉煤灰掺量高于30%时,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迅速增加,抗碳化能力降低;掺加粉煤灰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越高;从重量损失率的指标来看,粉煤灰掺量越大,其重量损失率越小,抗冻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粉煤灰 体积稳定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矿粉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中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敏 吴解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板式无砟轨道的优越性已经被世界许多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多也采用此项技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硅酸盐水泥与磨细矿粉的复合使用来代替国外超细水泥,生产出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板式无砟轨道的优越性已经被世界许多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多也采用此项技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硅酸盐水泥与磨细矿粉的复合使用来代替国外超细水泥,生产出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要求的CRTS Ⅱ型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混凝土技术 超细水泥 硅酸盐水泥 磨细矿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NC叠合面剪切滑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劭明 过民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4,共5页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拉压强度及优异的变形能力。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预制RPC构件多为实际工程所用。为了克服RPC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各种RPC组合构件...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拉压强度及优异的变形能力。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预制RPC构件多为实际工程所用。为了克服RPC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各种RPC组合构件应运而生,其中RPC与NC(普通混凝土)叠合构件即为一种有效的应用途径。然而,RPC-NC叠合构件叠合面的力学性能是决定两种材料是否能良好共同工作的关键因素。对36个RPC-NC双面剪切试件进行试验研究,考虑NC强度等级、叠合面正压力等级的影响,对试件破坏形态及剪应力与界面滑移量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侧向压力试件界面抗剪强度随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升高而增大;有侧向压力试件其抗剪强度随侧压力等级升高而大幅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叠合面 双面剪切试件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轨道板预制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秀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120,共3页
文章结合CRTSⅡ型轨道板结构特点,说明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板场设计、轨道板预制中的模具选择与安装调整、混凝土配制、轨道板养护控制及打磨工序优化等,已经形成了我国轨道板生产成套技术和材料体系。
关键词 Ⅱ型轨道板 预制 成套技术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32m跨度RPC简支T梁预制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劭明 李小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4,共4页
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和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从材料上解决低高度桥梁的应用问题,能解决既有建筑物对新建铁路制约的难题,同... 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和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从材料上解决低高度桥梁的应用问题,能解决既有建筑物对新建铁路制约的难题,同时,在保证桥下净空的前提下降低线路高程,能大量减少桥梁两侧的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由于原材料组分的变化,使得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试配,以及RPC拌和、浇筑、养护等,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差异,专用掺和料为袋装且比重小,高强度钢纤维比重大,造成搅拌站上料困难等难点。通过3次模拟试验和19孔实体梁的工程实例,对首次采用的铁路32 m跨度RPC简支T梁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大跨度RPC简支T梁的配合比选配及拌和、浇筑、养护等预制工艺,总结RPC大跨度预制T梁的制造工艺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梁 RPC 简支T梁 预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