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方案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柄达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市域铁路具有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的特点,站场设计应满足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方便旅客乘降,根据需要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从车站安全性、设计前瞻性、服务质量高、经济合理性方面提出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原则,分析市域铁路换... 市域铁路具有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的特点,站场设计应满足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方便旅客乘降,根据需要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从车站安全性、设计前瞻性、服务质量高、经济合理性方面提出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原则,分析市域铁路换乘站布置的分站设置、共站设置型式,提出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方案探讨市域铁路综合枢纽车站布置的平铺方案和叠场方案,经方案比较分析,换乘站布置型式的选择应依据城市线网规划和周边环境条件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换乘站 平面布置 互联互通 共站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慢车模式的市域(郊)列车越行点选择模型研究
2
作者 宋唯维 叶玉玲 +3 位作者 刘楷 陈聪聪 朱资岳 周文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越行点的设置对于实现市域(郊)铁路快慢车组合运营至关重要。在对市域(郊)铁路越行点设置方式和越行点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建设一定数量的有越行功能中间站的市域(郊)列车,提出一种越行点选择模式。该模式考虑到发线... 越行点的设置对于实现市域(郊)铁路快慢车组合运营至关重要。在对市域(郊)铁路越行点设置方式和越行点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建设一定数量的有越行功能中间站的市域(郊)列车,提出一种越行点选择模式。该模式考虑到发线或越行线的建设条件、越行点的数量以及车站间隔时间。为了实现全体乘客出行时间的最小化,构建市域(郊)列车越行点选择的优化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计算列车在各个车站的到发时间,并确定越行点的位置。同时,为了有效分析和确定越行点的位置,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列车到发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列车运行图的铺画手段。以上海机场联络线为实例,应用提出的优化模型计算上下行列车在各个车站的停站时间,并绘制相应的列车运行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远期规划的上海机场联络线高峰小时,假设开行6对站站停列车、大站停列车和城际列车,根据优化模型的计算,仅需设置一座具有越行功能中间站,即张江站。为市域(郊)铁路越行点的设置提供了一种优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减少越行点数量的同时,实现全体乘客的出行时间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快慢车模式 越行点 选择优化模型 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临港地区海铁联运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弦 《铁道货运》 2021年第7期53-58,共6页
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其海铁联运发展日趋重要。为更好地利用既有运输资源、补强海铁联运短板,形成更加有效的海铁联运发展运作机制,基于临港地区发展定位,围绕临港地区海铁联运的整体布局、主要功能及存在问题,分析其... 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其海铁联运发展日趋重要。为更好地利用既有运输资源、补强海铁联运短板,形成更加有效的海铁联运发展运作机制,基于临港地区发展定位,围绕临港地区海铁联运的整体布局、主要功能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发展现状,进一步从铁路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港区道路接驳、腹地拓展与产业支撑、港站一体化管理流程、注重节能环保等5个方面,提出临港地区海铁联运的发展对策,以完善临港地区海铁联运体系,促进上海临港自贸区经济和影响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铁联运 对策分析 集装箱班列 临港地区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铁路施工对临近铁路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立枫 冀少峰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了控制新建铁路对临近既有铁路造成的影响,对铁路沉降变形灾害进行防治,以某临近既有铁路的新建铁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新建铁路的地基开挖、路基填筑、列车运行过程临近的既有铁路路基... 为了控制新建铁路对临近既有铁路造成的影响,对铁路沉降变形灾害进行防治,以某临近既有铁路的新建铁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新建铁路的地基开挖、路基填筑、列车运行过程临近的既有铁路路基和既有铁路桥梁的沉降变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线施工造成既有路基最大水平位移为3.7 mm,最大竖向位移为3.0 mm;造成既有桥梁最大水平位移为1.9 mm,最大竖向位移为0.8 mm;新建铁路对既有铁路路基和铁路桥梁造成的影响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对铁路施工运行过程中的沉降灾害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铁路 既有铁路 铁路施工 沉降 灾害防治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转的高铁快运时空路径优化模型及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5
作者 万茜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类弧段构成的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快运箱总运达时间最短为目标,考虑列车装载能力、箱流上车、中转及守恒等约束,构建运输方案时空网络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性,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将原问题分解为求解单个快运箱的最短运输路径子问题,并设计以消解违背列车能力约束冲突为核心的上界可行化算法。最后,以西安—兰州高速铁路为背景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算法可快速获得满意解,有效提升列车满载率。此外,与直达运输情形相比,考虑箱流中转可有效解决快运箱的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运输方案 箱流中转 时空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