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荷载下钢管混凝土墩柱塑性大变形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浩 徐庆元 +4 位作者 丁发兴 吕飞 刘小青 程光辉 康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3-985,共13页
钢管混凝土桥墩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占地面积小和结构能耗强的优点,已在城市高架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材韧性损伤和混凝土开裂对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影响的准确模拟,开展国产Q235,Q345和Q420钢材的... 钢管混凝土桥墩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占地面积小和结构能耗强的优点,已在城市高架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材韧性损伤和混凝土开裂对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影响的准确模拟,开展国产Q235,Q345和Q420钢材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提出考虑屈服强度影响的参数确定性韧性损伤模型,形成参数确定性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基于参数确定性的钢材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模型以及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并在混凝土实体单元中采取水平裂缝插入技术优化桥墩模型,从而建立低周往复循环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精细有限元模型,根据单向循环加载下圆形和方形钢管混凝土各5个墩柱,以及双向循环加载下圆钢管混凝土柱2个试验结果的滞回曲线和屈曲形态,验证该精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水平裂缝和钢材韧性损伤影响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实体-壳精细有限元塑性抗震计算方法,合理反映了单、双向循环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曲线“捏拢”效应和塑性大变形阶段承载力退化现象,也反映了钢管混凝土墩柱的界面滑移和约束作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墩柱 有限元 韧性损伤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9,共4页
针对西(安)平(凉)铁路中咀1号隧道地质结构,分析对比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主要技术特点,确定施工方案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施工。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及原理,论述上台阶开... 针对西(安)平(凉)铁路中咀1号隧道地质结构,分析对比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主要技术特点,确定施工方案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施工。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及原理,论述上台阶开挖支护、中台阶左侧与下台阶右侧边墙开挖支护、仰拱开挖支护和施工注意事项。分析施工重点,提出监控量测、超前支护、及时封闭仰拱、及时封闭二次衬砌永久支护、加设锁脚锚杆、预防塌方等安全保证措施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施工技术 西平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隧道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保才 孟庆明 +1 位作者 魏家君 马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75,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富含高压股状裂隙水的特点,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孔的布置及注浆材料的使用进行组合优化,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研究结论:施工过程... 研究目的:针对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富含高压股状裂隙水的特点,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孔的布置及注浆材料的使用进行组合优化,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研究结论:施工过程中采用化零为整,先疏后堵的施工指导思想,针对围岩的不同出水机理,采用设置股流孔的方式,组合采用多种注浆材料,按照先分部后集中的原则,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高压 股状裂隙水 股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