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荧光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静 张亚峰 +3 位作者 王艳慧 金丹 刘思彤 孙东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23,共8页
喹啉酮衍生物是天然产物结构基序和多种药物结构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和高稳定性的荧光性能。综述了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荧光性能研究进展,为喹啉酮衍生物在药理学活性与荧光探针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喹啉酮 生物活性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彤 金丹 +4 位作者 孙东明 李懿轩 王艳慧 王静 王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9,共9页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及纳米纤维结构设计,达到实现纤维纳米尺度的导向性结构控制,有效提高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形貌均一有序性的目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在纺丝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渐发展出同轴共纺、偏轴共...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及纳米纤维结构设计,达到实现纤维纳米尺度的导向性结构控制,有效提高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形貌均一有序性的目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在纺丝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渐发展出同轴共纺、偏轴共纺、并轴共纺、共轭电纺等纺丝方法,综述了基于实心纳米纤维、多孔纳米纤维、中空纳米纤维、纳米电缆及Janus纳米纤维等不同纳米纤维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纺丝机制,分析了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及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进一步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在实现纳米尺度导向性结构控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认为纤维从简单的光滑细丝状逐渐向形貌多样化、结构多级化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及多功能协调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纤维结构 多功能 静电纺丝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水钢优化配煤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庆波 刘洋 +3 位作者 郭武卫 耿茜 张家相 余艳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对水钢分为6大类的18个生产用煤进行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及常规煤质指标检测,对煤质指标和炼焦实验结果作了分析及评价,指出保华大类煤是影响水钢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对其分三组堆放使用.据此,使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并结合常规煤质... 对水钢分为6大类的18个生产用煤进行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及常规煤质指标检测,对煤质指标和炼焦实验结果作了分析及评价,指出保华大类煤是影响水钢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对其分三组堆放使用.据此,使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并结合常规煤质指标为水钢制定了3个优化配煤方案,其焦炭质量明显提高,优于水钢的生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是指导炼焦优化配煤的有效手段,对稳定和控制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质效果十分明显.对于炼焦配煤煤种多、有混煤情况时尤其适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优化配煤 焦炭质量控制 焦炭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内部过程可视化及其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海松 谢国威 +1 位作者 战洪仁 毕仕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1-801,共11页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TPCT)内部包含两相流和相变过程,传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不能直观地给出其内部两相流流动、热质传递以及蒸发冷凝相变的具体过程。本文介绍了常用的TPCT传热模型,并分别对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传热流动过程的理论...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TPCT)内部包含两相流和相变过程,传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不能直观地给出其内部两相流流动、热质传递以及蒸发冷凝相变的具体过程。本文介绍了常用的TPCT传热模型,并分别对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传热流动过程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实验和数值研究方法对其内部过程的可视化研究现状,流体力学数值计算软件(CFD)为在保证TPCT内部真实情况下对其进行数值可视化研究提供了可能,给出了国内外的CFD研究成果和仿真水平,指出国内在采用CFD的方法对其研究相对滞后。同时,对TPCT的强化传热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尤其是高效流体工质较好地解决了强化传热过程中的污垢问题,重点介绍了纳米流体和自润湿流体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和焦点。最后,提出采用CFD方法对TPCT内部流动过程、蒸发冷凝和传热传质具体细节进行数值可视化分析,将实验结果、理论计算以及数值研究三者结合,为深入其内部机理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流动与传热 相变 可视化 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控制水钢焦炭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孟庆波 刘洋 +3 位作者 郭武卫 张东升 耿茜 黄胜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88,共6页
采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并结合常规煤质指标,对稳定和控制水钢焦炭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水钢的18个煤样进行了反射率及常规指标的检测、煤质分析与评价和炼焦实验;对水钢的生产方案及建议方案进行了40kg焦炉炼焦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采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并结合常规煤质指标,对稳定和控制水钢焦炭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水钢的18个煤样进行了反射率及常规指标的检测、煤质分析与评价和炼焦实验;对水钢的生产方案及建议方案进行了40kg焦炉炼焦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使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并结合常规煤质指标为水钢制定了三个优化配煤方案,焦炭质量提高,完全满足生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是指导炼焦配煤的有效手段,对稳定和控制焦炭的热性质效果十分明显,对炼焦配煤煤种多和有混煤情况尤其适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 焦炭质量控制 优化配煤 焦炭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对煤矸石污染物溶解释放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狄军贞 鲍斯航 +6 位作者 杨逾 孟凡康 王显军 郭旭颖 李振南 林鑫 董艳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84,共7页
为研究粒径对不同地区煤矸石污染组分溶解释放规律的影响,以山西省和辽宁省3个煤矿区的4种煤矸石为试验材料,通过静态浸泡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不同浸出时间条件下4种煤矸石浸出液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电导率,总硬度,Fe^2+、Mn^2+、... 为研究粒径对不同地区煤矸石污染组分溶解释放规律的影响,以山西省和辽宁省3个煤矿区的4种煤矸石为试验材料,通过静态浸泡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不同浸出时间条件下4种煤矸石浸出液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电导率,总硬度,Fe^2+、Mn^2+、SO4^2-浓度等指标变化。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阐明不同地区煤矸石污染组分溶解释放的机制。结果表明:在粒径为0.18~0.25 mm时,4种煤矸石释放的污染物量均达到较大值。阜新海州地区自燃煤矸石和海州地区原煤矸石的浸出液p H呈碱性,阜新高德地区自燃煤矸石和山西某矿原煤矸石的浸出液p H呈酸性。阜新高德地区自燃煤矸石浸出液的总硬度和SO24-质量浓度分别为589、529 mg/L,山西某矿原煤矸石浸出液的Fe2+质量浓度为10.79 mg/L,阜新海州地区自燃煤矸石浸出液的Mn2+质量浓度为1.97 mg/L。煤矸石的表面存在孔隙、附着细小颗粒,且包含的沸石、黄铁矿、绿泥石、高岭石和磁铁矿等矿物容易溶解,向水中释放污染物。煤矸石粒径越小污染物越容易溶解释放;浸出0~3 d内污染物容易溶解释放,后期释放量趋于平稳。建议矿区施工时保持煤矸石的粒径大于0.18~0.25 mm,以减少煤矸石在堆积和填充复垦过程中向土壤和地下水释放污染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粒径 污染物释放 矿区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热萃取物与瘦煤共炭化焦炭的微观结构及显微强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亚明 唐帅 +4 位作者 赵雪飞 赵春雷 袁霁 胡朝帅 闫立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6-1043,共8页
以众唯瘦煤作为主炼焦煤,大同长焰煤萃取物作为添加剂,进行共炭化处理制备坩埚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法定量研究焦炭光学显微组分,获得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DRAS);采用XRD及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的微晶粒径(L_c)、芳香缩合度(I_a)、石... 以众唯瘦煤作为主炼焦煤,大同长焰煤萃取物作为添加剂,进行共炭化处理制备坩埚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法定量研究焦炭光学显微组分,获得焦炭的各向异性指数(DRAS);采用XRD及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的微晶粒径(L_c)、芳香缩合度(I_a)、石墨化度(g);利用Raman光谱结合分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焦炭中理想石墨微晶含量(I_g)。对所得焦炭的光学显微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大同长焰煤热解萃取产物的添加对共炭化焦炭的光学显微组分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法计算出焦炭的DRAS与XRD和Raman计算的焦炭微晶参数呈现很好一致性。并且,焦炭的显微强度与其微观结构关联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微观结构 各向异性指数 微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LF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延辉 李润生 +3 位作者 李兆伟 王红 王英秀 张棣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6,4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LF控制系统模型 ,该系统的核心是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和成分的实时预测 。
关键词 钢水温度 LF精炼 实时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 控制系统 模型 反馈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渣法城市垃圾高温焚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继昌 张志冰 +3 位作者 张光全 李志红 任铁良 李鸿鹏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8,共4页
介绍了应用冶金技术开发的一种熔渣法处理城市垃圾的新工艺。用该工艺处理垃圾 ,具有使垃圾彻底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等特点 ,尤其适合特种垃圾的处理。
关键词 城市垃圾处理 焚烧技术 熔渣法 资源化 无害化 试验研究 工艺处理 高温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体系中Co纳米催化膜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路阳 宋迪慧 +4 位作者 杨爽 张立涛 屈泽鹏 李红欣 柳丽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9-1138,共10页
为探究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产电性能及抗膜污染性能,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制备具有高催化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为探究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产电性能及抗膜污染性能,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制备具有高催化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活性的负载Co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催化剂(Co-NPs),以碳纤维布作为基体组装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并构建催化膜耦合EMBR体系处理实际焦化废水.考察碳化温度、Co/N协同作用、N掺杂含量及形态对ORR活性的影响,探究了催化膜在EMBR体系中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抗污染特性和产能效果.结果表明:①Co-NPs的ORR反应为4电子转移还原途径,还原产物为水.②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在微电场下保持稳定的高膜通量.催化膜污染在运行初期符合膜孔堵塞模型,后期表现为滤饼层污染模型控制,膜污染以滤饼层污染为主.微电场可以降低滤饼层比阻,能有效解决膜污染问题.③EMBR体系处理实际焦化废水,COD、TN、NH_(4)^(+)-N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7.2%、43.8%、82.9%和99.8%.④系统最大产电功率密度为823.8 mW/m^(3),库仑效率为8.3%.研究显示,以MOFs为前驱体制备的Co-NPs纳米催化剂,以碳纤维布作为基体制备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耦合EMBR体系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效的污染物降解效率、能源转化效率,并且微电场环境可达到抗膜污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 金属有机骨架 纳米材料 催化剂 焦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油渣改质制燃料油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淑萍 曲雁秋 李冰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着重介绍了焦油渣制燃料油的方法 ,并对其稳定性及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焦油渣 燃料油 改质 稳定性 燃烧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化学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丛景香 唐晓丹 +2 位作者 王绍艳 朱磊 胡建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21-2322,2325,共3页
以甘草总黄酮提取物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案,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超声反应,以甘草苷及异甘草素的含量为指标,优化得到异甘草素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加入碱的浓度为2.0 mol/L,甘草总黄酮提取物原料的质量浓度为30 g/L,在70℃下超声反应1.... 以甘草总黄酮提取物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案,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超声反应,以甘草苷及异甘草素的含量为指标,优化得到异甘草素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加入碱的浓度为2.0 mol/L,甘草总黄酮提取物原料的质量浓度为30 g/L,在70℃下超声反应1.5 h。在此条件下,提取异甘草素的含量可达0.84%。该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 甘草苷 异甘草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成镁锆砖抗AOD渣侵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岩 张玲 王伟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3,共4页
通过将轻烧镁粉和脱硅锆按不同配比混合、压坯 ,经 1 80 0℃高温烧成、预合成出ZrO2含量为 2 %、 3 2 %、 5 4%的镁锆砂。然后利用预合成的镁锆砂 ,制成ZrO2 均匀分布、集中分布在颗粒中和集中分布在细粉中三种ZrO2 含量为 2 %的试样 ... 通过将轻烧镁粉和脱硅锆按不同配比混合、压坯 ,经 1 80 0℃高温烧成、预合成出ZrO2含量为 2 %、 3 2 %、 5 4%的镁锆砂。然后利用预合成的镁锆砂 ,制成ZrO2 均匀分布、集中分布在颗粒中和集中分布在细粉中三种ZrO2 含量为 2 %的试样 ,经 1 80 0℃高温烧成后 ,通过其对C/S =2 3 2的AOD炉渣的抗侵蚀性的研究 ,得出了预合成镁锆砖中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炉 预合成镁锆砖 抗渣渗透性 抗侵蚀性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炭负极材料——沥青包覆石墨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文生 胡成秋 尚尔超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1,共5页
以煤沥青包覆天然鳞片石墨 ,在惰性气氛下以不同的炭化条件对包覆材料进行炭化处理 ,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 ,以金属锂片作为对电极 ,在 1mol/LLiPF6/(EC +DEC) ( 1∶1 )电解液中考察了其恒电流充放电特性。同时 ... 以煤沥青包覆天然鳞片石墨 ,在惰性气氛下以不同的炭化条件对包覆材料进行炭化处理 ,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 ,以金属锂片作为对电极 ,在 1mol/LLiPF6/(EC +DEC) ( 1∶1 )电解液中考察了其恒电流充放电特性。同时 ,对部分复合材料进行了元素组成、真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改性 炭化条件 煤沥青 恒电流 天然鳞片石墨 真密度 锂离子二次电池 LIPF6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爱国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8-62,共5页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趋重视,各行业对活性炭的需求逐年增加。稻壳是制备活性炭的良好材料,但它的灰分高,如果不对其进行降灰处理,难以制备高质量的活性炭。通过用 Na O H 除灰,制备活性炭实验,研究了 Na O H 溶液浓度、温度...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趋重视,各行业对活性炭的需求逐年增加。稻壳是制备活性炭的良好材料,但它的灰分高,如果不对其进行降灰处理,难以制备高质量的活性炭。通过用 Na O H 除灰,制备活性炭实验,研究了 Na O H 溶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对除灰效果的影响及灰分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经除灰后,当稻壳炭的灰分为37.31% 、17.35% 和5.63% 时,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值分别为749.0 m g/g,997.0 m g/g 和1 127.0 m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除灰 活性炭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烧结竖式冷却高温物料输送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堂 杜蒙 +1 位作者 谢国威 张世煜 《冶金能源》 2016年第5期19-21,38,共4页
对烧结余热竖式回收系统的高温物料输送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输送工艺的能耗、烧结矿散热损失、物料温度降和年成本等评价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讨论,最终确定最佳的输送工艺,并提出了热物料输送设计的科学比选方法,为烧结余热竖式回... 对烧结余热竖式回收系统的高温物料输送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输送工艺的能耗、烧结矿散热损失、物料温度降和年成本等评价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讨论,最终确定最佳的输送工艺,并提出了热物料输送设计的科学比选方法,为烧结余热竖式回收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余热利用 竖式回收 热物料输送 能耗 散热损失 年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结构碳催化剂催化过硫酸盐降解间甲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路阳 张立涛 +3 位作者 卫皇曌 靳承煜 马红超 张亚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2-1466,共5页
以薯渣为原料,经碳化处理后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纳米管超结构碳(Ni-NCNT/PC)催化剂。采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MS)对Ni-NCNT/PC的形貌、结构和元素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薯渣为原料,经碳化处理后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碳纳米管超结构碳(Ni-NCNT/PC)催化剂。采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MS)对Ni-NCNT/PC的形貌、结构和元素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微、介孔结构,表面生长了大量的碳纳米管,形成了具有较高稳定性的NiN结构,限域结构对过渡金属具有较强的锚定作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流失。以间甲酚为降解目标污染物,推断了催化剂对过硫酸盐催化氧化间甲酚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结构 碳纳米管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实践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悦 李顺 谢国威 《冶金能源》 2015年第5期31-32,56,共3页
从国内现有富氧燃烧技术背景出发,分析了富氧燃烧的意义及应用情况。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富氧燃烧的理论特性,指出富氧燃烧技术是企业节能改造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富氧燃烧 节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能量流协同的铁水智能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天骄 柯长松 +2 位作者 徐永权 赵健 龙泉泉 《冶金能源》 2022年第3期9-11,共3页
我国钢铁企业铁水运输大多以人工调度为主,容易导致调度作业效率低,铁水罐长时间等待,铁水温降热损失大等。在对某钢铁企业现场铁水调度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铁水智能调度系统,提高铁水入转炉温度1... 我国钢铁企业铁水运输大多以人工调度为主,容易导致调度作业效率低,铁水罐长时间等待,铁水温降热损失大等。在对某钢铁企业现场铁水调度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铁水智能调度系统,提高铁水入转炉温度10℃以上,实现铁水调度物质流、能量流的协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调度 界面技术 智能系统 物质—能量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压温挤式氧枪喷头头冠成形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超 汤文博 +4 位作者 梁博涵 马玉鸣 唐文明 秦浩宇 廖轶 《冶金能源》 2016年第4期9-11,共3页
对三种氧枪喷头制造方法进行分析,锻压温挤式氧枪喷头以其高致密度头冠和独特的设计结构成为氧枪喷头的首选。针对温挤压头冠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温挤压工艺进行优化,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路线及参数的选定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加工组合后氧... 对三种氧枪喷头制造方法进行分析,锻压温挤式氧枪喷头以其高致密度头冠和独特的设计结构成为氧枪喷头的首选。针对温挤压头冠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温挤压工艺进行优化,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路线及参数的选定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加工组合后氧枪喷头完全满足钢厂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铜 温挤压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