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凯丽 雷蕾 +2 位作者 冯晓明 连俊红 戴晓婧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围产期丧失与哀伤辅导的概述、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如何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围产期丧失女性以及家庭成员减轻哀伤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方案和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的实践提供... 从围产期丧失与哀伤辅导的概述、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如何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围产期丧失女性以及家庭成员减轻哀伤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方案和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丧失 哀伤 哀伤辅导 丧亲护理 悲伤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清创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闭合式灌洗引流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雷昌宇 韩尧政 +3 位作者 苏林涛 江剑峰 余秋宇 康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封闭切口联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采...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封闭切口联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采用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VSD敷料封闭切口+CCD治疗的18例腰椎原发性感染的病例资料,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22~80岁(53.2±16.0岁)。采用mNGS测序联合病原学培养鉴定患者感染病原体,制定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通过检测术前3d~术后60d(间隔3d)的ESR和CRP,评估感染的控制状况;通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腰椎JOA评分,计算BI、JOA评分与对应的改善率(改善率≥60%为显效),评估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Frankel分级评价脊髓损伤恢复;观察患者术后随访时的CT,记录植骨融合时间。结果:mNGS测序联合病原学培养结果阳性17例(17/18),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大肠埃希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布鲁氏杆菌均为1例,均采用了相应的序贯治疗。术后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18.0±8.2个月),CRP和ESR的平均水平于术后42d和45d分别恢复并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前BI为63.7±11.3分,术后3个月为89.8±7.0分,16例达到显效(88.9%);术前JOA评分14.2±3.4分,术后3个月25.7±3.1分,16例达到显效(88.9%)。术后3个月的随访时,2例Frankel C级患者恢复至E级,2例恢复至D级,其余14例Frankel 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术后植骨融合时间平均6.0±1.5个月。结论: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VSD封闭切口+CCD技术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可以充分清创、有效控制感染,植骨融合可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原发性感染 椎旁脓肿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菌的环境分布、传播及新型抗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富成 曹慧明 +3 位作者 陈博磊 李准洁 李智 梁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多重耐药菌菌群数量急剧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环境中耐药菌(ARB)及耐药基因(ARGs)的存在给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带来了巨大挑战.有关医院中常见耐药致病菌的研究已有很多,尚缺乏环境中耐药...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多重耐药菌菌群数量急剧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环境中耐药菌(ARB)及耐药基因(ARGs)的存在给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带来了巨大挑战.有关医院中常见耐药致病菌的研究已有很多,尚缺乏环境中耐药菌的分布、传播及新型耐药菌抗菌技术等的相关研究.本文综述了耐药菌的环境分布特征及其传播机制,概述了新型抗菌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展望了有关环境耐药菌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环境分布 传播 抗菌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手术导航3D/2D配准的无监督跨域迁移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熙源 张战成 +3 位作者 徐少康 张宝成 罗晓清 胡伏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1-2918,共8页
3D/2D配准是手术导航的关键技术,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配准方法通过网络提取图像特征,继而回归出相应的姿态变换参数。此类方法依赖于真实的样本以及对应的3D标签用于训练,然而这部分专家标注的医疗数据十分稀缺。替代的方案用数字重建放... 3D/2D配准是手术导航的关键技术,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配准方法通过网络提取图像特征,继而回归出相应的姿态变换参数。此类方法依赖于真实的样本以及对应的3D标签用于训练,然而这部分专家标注的医疗数据十分稀缺。替代的方案用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图像训练网络,由于图像特征跨域的差异,在X射线图像上难以保持原有的配准精度。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自注意力的无监督跨域迁移网络(UCDTN),无须依赖X射线图像与其对应的3D空间标签作为训练样本,将源域所捕获的图像特征与空间变换间的对应关系迁移到目标域,借助公共特征减小域间特征的差距、降低跨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CDTN预测结果的平均配准误差(mTRE)为2.66 mm;与未经跨域迁移训练的模型相比,mTRE指标降低了70.61%,验证了UCDTN在跨域配准任务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手术导航 跨域迁移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后柱壁安全置钉的数字化解剖研究
5
作者 郑益钒 陈嘉楠 +4 位作者 裴璇 周唯 方志勋 程翼鹏 刘曦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数字化测量髋臼后柱壁安全置钉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后壁或/和后柱骨折置钉提供参考。方法经软件Mimics20.0重建100例正常成人髋骨三维模型。将髋臼后壁分为累及臼顶的高位后壁区与未累及臼顶的低位后壁区,切割髋臼高位后壁区得到断... 目的数字化测量髋臼后柱壁安全置钉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后壁或/和后柱骨折置钉提供参考。方法经软件Mimics20.0重建100例正常成人髋骨三维模型。将髋臼后壁分为累及臼顶的高位后壁区与未累及臼顶的低位后壁区,切割髋臼高位后壁区得到断面M、D、E和N,切割低位髋臼后壁区形成断面F、G、H、I和J。在断面上测量进钉角度和进钉长度。结果在断面M、D、E和N上距臼缘5.0mm的进钉点,男女螺钉最大安全进钉角度分别不应超过80°、70°、60°与50°,男女进钉长度分别不应超过40.0与35.0 mm。在断面F、G、H、I和J上,男女距臼缘5.0、10.0、20.0与30.0 mm的进钉角度应分别小于50°、60°、80°和90°。断面F至J中,男性进钉点螺钉长度应分别小于40.0、35.0、30.0、30.0与40.0 mm;女性应分别小于35.0、30.0、25.0、25.0与35.0 mm。结果在髋臼后柱壁不同进钉位点,应采取不同的进钉角度与长度以防螺钉误入髋关节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后柱 后壁 数字化 解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良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宝成 蔡贤华 +4 位作者 刘海波 王志华 徐峰 康辉 丁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4-310,共7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C2双皮质椎板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联合关节内Cage在寰枢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采集1名35岁正常男性上颈椎(C0~2)CT数据,通过Mimics10.01和Abaqus6.11软件建立C0~2节段三维有限元完整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C2双皮质椎板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联合关节内Cage在寰枢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采集1名35岁正常男性上颈椎(C0~2)CT数据,通过Mimics10.01和Abaqus6.11软件建立C0~2节段三维有限元完整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失稳模型上分别建立后路C1侧块螺钉+Cage+C2双皮质椎板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模型(C1 lateral mass screw+Cage+bicortical C2laminar screw, C1L+Cage+BC2L)、后路C1侧块螺钉+Cage+C2椎弓根螺钉组成的钉棒系统模型(C1 lateral mass screw+Cage+C2pedicle screw, C1L+Cage+C2P)。在枕骨髁上施加40 N轴向压力模拟头颅重力,同时在枕骨上施加1.5 Nm力矩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记录C1L+Cage+BC2L组及C1L+Cage+C2P组的应力云图及应力峰值,计算C1~2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在任何工况下C1L+Cage+BC2L组和C1L+Cage+C2P组的C1~2节段ROM差异均小于0.1°,且两组内固定所有螺钉的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无明显差异。在后伸工况下两组内固定Cage内植骨应力最小,存在明显应力遮挡,尤其是C1L+Cage+C2P组。结论对于BI的治疗,C1L+Cage+BC2L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与C1L+Cage+C2P相当,与C2P技术相比,BC2L技术简单、易行,同时能有效避免椎动脉和脊髓的损伤。为了避免内固定失效和应力遮挡,术后患者应避免颈部后伸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Goel技术 C2椎弓根螺钉 C2双皮质椎板螺钉 颅底凹陷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术前不良心理状态调查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3
7
作者 鲁齐林 竺义亮 +3 位作者 李绪贵 谢维 蔡贤华 吴海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40-1746,1752,共8页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术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阶梯治疗的常用术式之一,但目前鲜有研究分析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目的调查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及对术...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术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阶梯治疗的常用术式之一,但目前鲜有研究分析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目的调查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住院治疗的14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术后采取电话预约门诊随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SAS、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恢复效果。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焦虑组51例(38.6%):轻度焦虑21例(15.9%),中度焦虑23例(17.4%),重度焦虑7例(5.3%);抑郁组31例(23.5%):轻度抑郁16例(12.1%),中度抑郁12例(9.1%),重度抑郁3例(2.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VAS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AS评分低于术前(P<0.001)。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DS评分低于术前(P<0.001)。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焦虑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焦虑组(P<0.0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抑郁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抑郁组(P<0.05)。末次随访时,焦虑组优良率为86.3%(44/51);非焦虑组优良率为90.1%(73/81)。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抑郁组患者优良率为74.2%(23/31),低于非抑郁组的93.1%(91/101)(P=0.004)。结论部分LDH患者术前存在焦虑及抑郁,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可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合并抑郁状态。建议术前常规进行不良心理状态调查并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孔镜 焦虑 抑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棒技术与常规穿刺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峰 伍搏宇 +4 位作者 席金涛 赵东东 黄壁旺 姚志鹏 杨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调棒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5月70例PTED资料,其中39例采用调棒技术穿刺置管(调棒组),31例采用... 目的探讨调棒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5月70例PTED资料,其中39例采用调棒技术穿刺置管(调棒组),31例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优良率评定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个月以上。与常规组比较,调棒组术中透视次数少[(15.2±4.0)次vs.(21.1±5.7)次,t=-5.006,P=0.000],通道建立时间短[(19.7±4.8)min vs.(31.2±7.9)min,t=-7.548,P=0.000],手术时间短[(51.2±9.9)min vs.(62.3±10.4)min,t=-4.592,P=0.000]。2组术后VAS、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VAS、ODI及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常规穿刺置管相比,调棒技术有效降低PTED的穿刺难度,减少射线暴露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棒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利锋 杨晨曦 +3 位作者 王华松 卢绮萍 夏莹 董望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 目的研究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用完全弗氏佐剂制造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并测量记录大鼠足跖厚度。在末次给药24 h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并收集其膝关节滑膜。蛋白印记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LR2、MyD88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检测TLR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厚度增加,TLR2、MyD88蛋白与TLR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治疗3周后足跖厚度均有下降,TLR2、MyD88蛋白与TLR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疗效与雷公藤多苷组相当(P>0.05),但均低于复方芪芎颗粒中、大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芪芎颗粒对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芎颗粒 复方 痹症 类风湿关节炎 TOLL样受体2 髓样分化因子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态编码器的2D/3D脊椎医学图像实时配准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少康 张战成 +2 位作者 姚浩男 邹智伟 张宝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9-594,共6页
2D/3D医学图像配准是骨科手术三维实时导航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基于优化迭代的2D/3D配准方法需要经过多次迭代计算,无法满足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于实时配准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姿态回归网络来通过隐空间... 2D/3D医学图像配准是骨科手术三维实时导航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基于优化迭代的2D/3D配准方法需要经过多次迭代计算,无法满足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于实时配准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姿态回归网络来通过隐空间解码捕获几何姿态信息,从而快速地回归出术中X射线图像对应的术前脊椎位置的3D姿态,并经过重新投影生成最终的配准图像。通过引入新的损失函数,以“粗细”结合配准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约束,保证了姿态回归的精确度。在CTSpine1K脊椎数据集中抽取100组CT扫描图像进行10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所生成的配准结果图像与X射线图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4,平均目标配准误差(mTRE)为1.16 mm,单帧耗时1.7 s。与基于传统优化的方法相比,该模型配准时间大幅缩短。相较于基于学习的方法,该模型在快速配准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配准精度。可见,所提模型可以满足术中实时高精配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3D图像配准 自编码器 隐空间 姿态回归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