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帆 宋健 余爱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0-1035,共6页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血脑屏障影响药物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升高,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在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及时、合理的应用是其关键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及近年...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血脑屏障影响药物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升高,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在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及时、合理的应用是其关键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及近年来相关研究,综述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变化趋势、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目标性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等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脑小血管病合并脑大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 宋健 +6 位作者 刘玮 刘佳妮 陈秀娟 葛小金 李曾 丁琳 王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评估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对高龄患者认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老年科住院的高龄患者1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痴呆组83例和非痴呆组95例,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评估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对高龄患者认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老年科住院的高龄患者1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痴呆组83例和非痴呆组9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磁敏感成像、脑动脉成像,根据患者MRI影像学表现,评估所有受试者CSVD总负担评分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的影响。分别对CSVD负担≤2分和CSVD负担≥3分的左、右侧14个脑回容积进行测量。结果痴呆组脑微出血灶>10个,腔隙灶≥5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VD负担≥3分患者左、右脑前扣带回和旁扣带脑回,右脑海马、左脑海马旁回、右脑颞横回、左脑颞下回体积低于CSVD负担≤2分患者(1723.444vs1867.167,1590.167vs1595.670,1481.466vs1509.540,1543.831vs1585.505,1038.345vs1305.831,1220.525vs1392.352,P<0.05)。结论高龄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受CSVD负担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不是影响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CSVD总负担与部分脑回萎缩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硬化 认知 回顾性研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场实弹爆炸比格犬颅内冲击波压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岗 李彦腾 +5 位作者 魏铂沅 王淑为 刘帅 刘邦鑫 刘亚楠 张剑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明确自由场环境爆炸后颅骨对冲击波的阻挡效应,以及颅内外冲击波压力之间是否存在量化关系。方法选取18只成年比格犬,采用自由场爆炸模型,分别采用1 kg和3.5 kg三硝基甲苯(TNT)装药,在距地面1.5 m的高度进行爆破。分别在距离爆源1~... 目的明确自由场环境爆炸后颅骨对冲击波的阻挡效应,以及颅内外冲击波压力之间是否存在量化关系。方法选取18只成年比格犬,采用自由场爆炸模型,分别采用1 kg和3.5 kg三硝基甲苯(TNT)装药,在距地面1.5 m的高度进行爆破。分别在距离爆源1~6 m的范围内布置环境压力测点,并与比格犬头部相对于爆源的距离及高度相当。比格犬麻醉后,顶骨开颅放入压力传感器,一侧颅内压力传感器的孔朝向并紧贴脑组织,测量来自脑组织的压力;另一侧传感器的孔朝向颅骨,测量来自颅骨方向的压力。比格犬均为卧姿固定,头部正对爆源。结果18只比格犬死亡1只,其余比格犬均存活,24 h后Tarlov评分均为优良,大动物神经功能评分均能独立生存。测得外部冲击波压力峰值达207(47.6~207)kPa,平均122 kPa,最大冲击波压力冲量达到88 Pa·s。比格犬颅内来自颅骨方向的压力测量曲线与脑组织压力测量曲线走势接近,但来自脑组织方向的压力曲线变化更平缓。来自颅骨方向的冲击波压力峰值与同位置的外界冲击波呈对数变化趋势(相关系数=0.804)。结论自由场环境爆炸后,冲击波能通过颅骨及胸腹途径进入颅内。颅骨对冲击波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部分冲击波压力能通过胸腹上传至脑组织,但由于机体组织的阻挡,变化曲线比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场 TNT 冲击波 颅骨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运载蛋白16A家族成员10(SLC16A10)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圆圆 黄浩浩 满江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索溶质运载蛋白16A家族成员10(SLC16A10)在胶质瘤干细胞(GSC)中的功能,为针对GSC的脑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387GSC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7 d,分化为387非干性肿瘤细胞(387NSTC),RT-qPCR检测387GSC和387NST... 目的探索溶质运载蛋白16A家族成员10(SLC16A10)在胶质瘤干细胞(GSC)中的功能,为针对GSC的脑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387GSC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7 d,分化为387非干性肿瘤细胞(387NSTC),RT-qPCR检测387GSC和387NSTC中SLC16A10、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少突细胞谱系转录因子2(Olig2)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水平。构建靶向SLC16A10基因的干涉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慢病毒感染387GSC 48 h,嘌呤霉素(2 mg·L^(-1))筛选2 d,Western印迹法检测SLC16A10蛋白表达水平,验证敲低效果。CellTiter-Glo试剂盒检测敲低SLC16A10后387GSC相对细胞活力和肿瘤细胞球形成数目。免疫荧光法检测387GSC中SLC16A10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与387GSC相比,387NSTC中SLC16A10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和Olig2 mRNA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非干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显著升高(P<0.01),表明387GSC已分化为387NSTC。敲低SLC16A10后,387GSC相对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肿瘤细胞球数目明显减少(P<0.01)。免疫荧光法结果表明,387GSC中SLC16A10未定位于细胞核。结论SLC16A10在387GSC中高表达,其敲低后387GSC增殖及肿瘤自我更新能力均被显著抑制,提示SLC16A10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载蛋白16A家族成员10(SLC16A10) 胶质瘤干细胞 细胞增殖 自我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分析及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洋 张少杰 +5 位作者 白三莉 蔡彦超 潘思源 潘力 杨铭 马廉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41-748,共8页
目的基于DSA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参数,分析颅内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2例破裂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的... 目的基于DSA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参数,分析颅内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2例破裂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的临床资料和三维DSA影像学资料,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32例患者的64个动脉瘤分为破裂组(32个)与未破裂组(32个),比较两组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动脉瘤高度、长径和瘤颈宽度、载瘤动脉直径、纵横比、尺寸比及子瘤)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壁面剪应力(WSS)、低壁面剪应力面积(LSA)、均一化壁面剪应力(NWSS)、均一化压力(NP)和流场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计算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且计算其截断值。结果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高度[5.83(3.73,6.63)mm比3.14(1.97,4.69)mm]、动脉瘤长径[5.98(4.14,7.47)mm比3.64(2.71,4.94)mm]、纵横比[1.01(0.78,1.36)比0.64(0.54,0.94)]、尺寸比[1.56(1.18,1.91)比0.89(0.63,1.24)]、载瘤动脉直径[(3.7±0.6)mm比(3.9±0.6)mm]以及子瘤[65.62%(21/32)比9.38%(3/32)]6个形态学参数和WSS最小值[0.44(0.11,0.62)Pa比0.70(0.39,1.14)Pa]、WSS均值[18.08(11.05,26.75)Pa比26.12(15.53,30.50)Pa]、LSA[11(2,29)%比4(0,9)%]、NWSS[0.69(0.53,0.86)比0.88(0.64,1.18)]和流场模式[复杂且不稳定流场:56.25%(18/32)比31.25%(10/32)]5个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尺寸比是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368,95%CI:1.665~107.348,P=0.01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尺寸比的AUC为0.808(95%CI:0.697~0.919),其截断值为1.090,敏感度为0.906,特异度为0.687。结论尺寸比(>1.090)是镜像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