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a1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罗安凤 张玉清 +2 位作者 王昕昕 杨彩侠 解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71-4879,共9页
【目的】探究Obg样ATP酶1(Obg-like ATPase 1,Ola1)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取小鼠合子并进行胚胎体外发育培养,利用电转siRNA干扰技术敲低Ola 1基因,检测Ola 1基因干扰效率,并统计卵裂率和囊胚率;通过免... 【目的】探究Obg样ATP酶1(Obg-like ATPase 1,Ola1)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取小鼠合子并进行胚胎体外发育培养,利用电转siRNA干扰技术敲低Ola 1基因,检测Ola 1基因干扰效率,并统计卵裂率和囊胚率;通过免疫荧光和TUNEL法检测胚胎的DNA损伤情况和早期凋亡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胚胎多能性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敲低Ola 1基因后,小鼠胚胎中Ola 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成功实现小鼠胚胎中敲低Ola 1基因表达。敲低Ola 1基因后,早期胚胎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囊胚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γ-H2A.X荧光强度和囊胚凋亡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敲低Ola 1基因引起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受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Ola 1基因后,早期胚胎的多能性相关基因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和多潜能性基因(Nanog)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促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5)。【结论】Ola1可能通过调控早期胚胎的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参与DNA损伤和早期胚胎凋亡过程,从而影响早期胚胎发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a1 小鼠 胚胎发育 DNA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初步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绪 张欣冉 +6 位作者 李堂华 周威 梁荷淼 高文珍 张娟 苗林 陈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3-1033,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稳转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和蛋...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稳转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随后用siRNA敲低KDM5C基因,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反向验证关键受调控基因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变化。对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技术和ChIP-qPCR方法分析KDM5C蛋白对YAP1基因启动子区间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RNA-Seq分析显示,过表达KDM5C蛋白导致356个mRNA表达明显上调和335个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GO富集分析显示,KDM5C蛋白主要参与机体各种生物发育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KDM5C蛋白主要参与黏着斑连接、甾类激素生物合成、Hippo-YAP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凋亡和感染等过程。RT-qPCR分析结果显示,敲低基因KDM5C可上调YAP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显示,降低KDM5C蛋白的表达可同时上调YAP1和磷酸化YAP1的表达水平(P<0.05)。ChIP-Seq分析显示,过表达KDM5C蛋白可明显升高YAP1基因启动子区间的H3K4me1水平、并降低H3K4me3水平(P<0.05),ChIP-qPCR分析也验证了这种表达变化(P<0.05)。结论KDM5C蛋白可调控宫颈肿瘤细胞YAP1基因启动子的组蛋白H3K4me1/me3甲基化水平,进而影响YAP1基因的转录。YAP1蛋白作为Hippo-YAP1通路的核心因子,其表达改变直接影响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凋亡等过程,进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 转录组测序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 Hippo-YAP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早衰家兔线粒体的影响
3
作者 张娟 李阳 +2 位作者 闫夏贝 刘杰 庹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1-459,共9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卵巢早衰家兔线粒体的影响。方法:15只家兔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3只;卵巢早衰模型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各6只,均采用连续2 d腹腔注射50 mg/kg环磷酰胺构建卵巢早衰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卵巢早衰家兔线粒体的影响。方法:15只家兔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3只;卵巢早衰模型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各6只,均采用连续2 d腹腔注射50 mg/kg环磷酰胺构建卵巢早衰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连续3 d耳缘静脉注射2 mL的UCMSCs悬液,细胞数为(5×10^(6))/mL,模型组注射同等的灭菌用水。分别在造模前、干细胞治疗后1、7和14 d采取静脉血,分析血清E2和FSH水平变化,在治疗后14 d后取卵巢组织标本,记录卵巢的湿重,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及其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检测卵巢组织中mtDNA拷贝数。结果:①造模后卵巢早衰模型组卵巢指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卵巢早衰模型组家兔一直处于低雌二醇(E2)和高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UCMSCs治疗组家兔血清E2值升高,FSH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早衰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卵巢早衰模型组比较,UCMSCs治疗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正常对照组中卵泡颗粒细胞核较大,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呈圆形或长椭圆形,散在分布;卵巢早衰模型组卵泡颗粒细胞线粒体明显紊乱,有肿胀及空泡变;UCMSCs治疗组卵泡颗粒细胞线粒体较为清晰,尚存部分线粒体嵴,伴少量空泡化。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卵巢早衰模型组卵巢组织中mt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卵巢早衰模型组相比,UCMSCs治疗组卵巢组织中mtDNA拷贝数相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损伤修复可能在UCMSCs治疗卵巢早衰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环磷酰胺 家兔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