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外显冰山模型构建早期救治阶段战伤护理训练内容体系
1
作者 王瑶 吴婷 +1 位作者 刘雯 吴丽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外显冰山模型的早期救治阶段战伤护理训练内容体系,为科学、规范进行早期救治战伤护理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外显冰山模型,通过文献研究、现状调研及关键人物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训练内容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运... 目的构建基于外显冰山模型的早期救治阶段战伤护理训练内容体系,为科学、规范进行早期救治战伤护理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外显冰山模型,通过文献研究、现状调研及关键人物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训练内容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院校及医院的战伤护理专家、战伤救治医学专家以及卫勤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专家判断系数Ca为0.98,两轮咨询后,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25%。最终构建的早期救治阶段战伤护理训练内容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训练体系科学可靠、内容充实、实用可行,可为开展早期救治阶段战伤护理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救治 能力本位 战伤护理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调节蛋白3在肝细胞癌复发转移中的潜在作用分析
2
作者 罗龙彪 蒋辉 +2 位作者 马丹丹 付航玮 孙炜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4-2102,共9页
目的探讨原肌球调节蛋白3(TMOD3)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潜力。方法首先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TMOD3结构及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TCGA以及GEO数据集探究TMOD3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 目的探讨原肌球调节蛋白3(TMOD3)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潜力。方法首先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TMOD3结构及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TCGA以及GEO数据集探究TMOD3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接着利用STRING数据库探究TMOD3的相互作用蛋白并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及瓦尔德检验进行预测变量的重要程度评估。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与Log-rank检验。结果TMOD3定位于细胞中的肌动蛋白丝,且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TMOD3表达水平更高(P<0.05),TMOD3高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MOD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富集于肿瘤的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OD3是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59,95%CI:1.235~15.384,P=0.022)。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的TMOD3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不良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无复发生存期(RFS)相关(P<0.05)。ROC分析和瓦尔德检验均判断TMOD3具有良好的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结论TMOD3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TMOD3对于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较好的效能,有潜力成为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肌球调节蛋白3 肝细胞癌 转移 组织芯片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琰 芦映红 +6 位作者 张杨 赵阿兰 詹晓芸 武贝 谭沛 万丽君 黄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5-1880,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159例患儿,分析本地区儿童地贫基因型、检出率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共送检422份样品,其中159例通过基因...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159例患儿,分析本地区儿童地贫基因型、检出率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共送检422份样品,其中159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总检出率为37.68%。其中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17.30%,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20.14%,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0.24%。α-地中海贫血中αα/-SEA最常见,共检出50例,构成比为68.49%,其次为αα/-α3.7 14例(19.18%),αα/-α4.2 5例(6.85%),αα/QS 1例(1.37%);检出9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最常见的3种突变类型依次为IVSⅡ-654(C→T) 34例(40.00%)、CD41-42(-TTCT) 17例(20.00%)、CD17(A→T) 14例(16.47%),检测出2例新发突变:HBB:c.92-2A>T、HBB:c.-23A>G。送检样本年龄在0-3岁者134例(84.28%),4-6岁者19例(11.95%),>7岁者6例(3.77%)。轻度贫血147例(92.45%),中度贫血11例(6.92%),重度贫血1例(0.63%)。MCV<65 fL组94例(59.12%),65-80 fL组51例(32.08%),≥80 fL组14例(8.81%)。β-地中海贫血组MCV小于α-地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且以轻型为主,多数于3岁以内确诊;β-地中海贫血患儿红细胞体积较α-地中海贫血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 高通量测序 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库综合分析胰腺癌中TRIM29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宇轩 邓正栋 +2 位作者 梅洪亮 李翔宇 王剑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究三结构域蛋白29(TRIM29)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TCGA、GEO、ICGC数据库探究TRIM29 mRNA表达及甲基化水平在胰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TRIM29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TRIM2... 目的探究三结构域蛋白29(TRIM29)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TCGA、GEO、ICGC数据库探究TRIM29 mRNA表达及甲基化水平在胰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TRIM29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TRIM29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TRIM29低表达的胰腺癌患者(P<0.05)。Meta分析验证了TRIM29上调是胰腺癌患者OS的不利预后因素。TRIM29表达水平与胰腺癌T分期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TRIM29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9,95%CI=1.03~1.36,P<0.05)。列线图分析同样验证了TRIM29的预测能力。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RIM29可能具有调节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参与细胞间连接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RIM29可能与粘着斑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TRIM29甲基化水平和表达量呈负相关(r=-0.71,P<0.01),且TRIM29低甲基化的胰腺癌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低于TRIM29高甲基化的胰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TRIM29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和低甲基化水平,且与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甲基化调控可能在TRIM29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TRIM29 甲基化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调控RAC1/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结肠癌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毅 马丹丹 +4 位作者 龚齐 黄华 曹定 尚作宏 张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0-585,共6页
目的莲房原花青素(LSPCs)在结肠癌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文章研究拟探讨LSPCs在结肠癌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先将不同浓度的LSPCs干预HCT116结肠癌细胞系,实验分为对照组(不予处理)和LSPCs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0、20、40μmol/L... 目的莲房原花青素(LSPCs)在结肠癌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文章研究拟探讨LSPCs在结肠癌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先将不同浓度的LSPCs干预HCT116结肠癌细胞系,实验分为对照组(不予处理)和LSPCs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0、20、40μmol/L浓度的LSPCs干预24 h),再行CCK-8、Transwell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能力。再将HCT116结肠癌细胞系中敲低RAC-1,实验又分为HCT116细胞对照组(不予处理)和si-RAC组(敲低RAC1),24 h后检测细胞的活力与凋亡变化。结果CCK8实验表明莲房原花青素干预后细胞的增殖水平显著下降,并且时间越长,增殖能力越弱(P<0.05);流式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莲房原花青素干预后细胞的凋亡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RT-PCR实验检测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莲房原花青素干预可以显著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并且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同时增加Caspase-3表达(P<0.05)。细胞迁移实验表明LSPCs低、中、高浓度组结肠癌细胞侵袭细胞数量(68.45±11.47、52.01±9.43、42.41±8.67)显著低于对照组(97.33±14.32),细胞迁移数量(72.31±10.32、58.04±9.88、49.29±10.05)亦低于对照组(92.67±1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敲低RAC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调(P<0.05),且同时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证实敲低RAC1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与HCT116细胞对照组比较,si-RAC组明显下调了HCT116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HCT116细胞对照组比较,si-RAC组PI3K/AKT的活化显著降低(P<0.05)。结论LSPCs在结肠癌中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与侵袭,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AC1/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莲房原花青素 PI3K AKT RAC1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C1在胰腺癌中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丹丹 张翌 +5 位作者 林振宇 董庆泰 萧正康 李中虎 张智勇 金炜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分裂调控蛋白1(PRC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预后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PRC1在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3000转染质粒或siRNA方法实现... 目的探讨细胞质分裂调控蛋白1(PRC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预后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PRC1在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3000转染质粒或siRNA方法实现对PRC1的过表达及干扰,分别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PRC1对SW1990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及凋亡率的影响。从TCGA获取胰腺癌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PRC1表达量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TRING数据库分析与PRC1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基因集富集分析预测PRC1在胰腺癌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RC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过表达PRC1促进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侵袭并抑制其凋亡(P<0.01),而沉默PRC1则抑制SW1990细胞增殖、侵袭并诱导其凋亡(P<0.01)。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RC1 mRNA表达水平和M分期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RING数据库结果表明:PRC1与PLK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GSEA研究结果显示:PRC1 mRNA高表达样本富集到P53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P<0.05)。结论PRC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胰腺癌的增殖、凋亡、侵袭及预后相关,PRC1可能通过调节PLK1等相互作用蛋白及调控P53等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分裂调控蛋白1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利锋 杨晨曦 +3 位作者 王华松 卢绮萍 夏莹 董望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 目的研究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用完全弗氏佐剂制造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并测量记录大鼠足跖厚度。在末次给药24 h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并收集其膝关节滑膜。蛋白印记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LR2、MyD88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检测TLR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厚度增加,TLR2、MyD88蛋白与TLR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治疗3周后足跖厚度均有下降,TLR2、MyD88蛋白与TLR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疗效与雷公藤多苷组相当(P>0.05),但均低于复方芪芎颗粒中、大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芪芎颗粒对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芎颗粒 复方 痹症 类风湿关节炎 TOLL样受体2 髓样分化因子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袁野 马丹丹 +3 位作者 张建新 钟蓝海 萧正康 张智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检测42例肝癌组织中134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134B)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FAM134B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肝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标本包括切除的肝癌组织和配对... 目的检测42例肝癌组织中134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134B)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FAM134B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肝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标本包括切除的肝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肝组织,均经本院病理科病理组织学确诊。分别采用免疫组化(IHC)、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FAM134B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量,并分析FAM134B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FAM134B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5/42)和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3,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FAM134B在HepG2细胞中的mRNA表达高于L02细胞(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L02细胞相比,FAM134B在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且FAM134B蛋白表达量与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邻近器官侵犯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性(P<0.05),即FAM134B表达量增高时,肿瘤更大、AFP更高、邻近器官侵犯更多、分化程度更低。然而与性别、年龄、乙肝、肝硬化、淋巴结侵犯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FAM134B在肝癌中高表达,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4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肝细胞癌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FAM83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定 马丹丹 +5 位作者 张智勇 袁野 钟蓝海 萧正康 孙康 蔡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FAM83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FAM83C在胃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甲基化情况。方法从TCGA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中对FAM83C进行数据挖掘,分... 目的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FAM83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FAM83C在胃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甲基化情况。方法从TCGA数据库、Oncomine数据库中对FAM83C进行数据挖掘,分析FAM83C在胃癌及其他多类癌种中的表达情况;运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FAM83C表达量与胃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FAM83C表达量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运用cBioportal数据库、MethHC数据库分析FAM83C在胃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甲基化情况;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AM83C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56项有关FAM83C表达差异的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项研究提示FAM83C在多种癌组织中高表达,且FAM83C在胃癌中的高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33)。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637个胃癌样本,结果显示FAM83C在各种组织类型的胃癌中均呈现高表达(P<0.05)。FAM83C表达量与患者年龄(P=0.0344)、T分期(P=0.03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M83C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1)。FAM83C在胃癌中的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框移突变、剪接突变3种类型。胃癌中FAM83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较正常胃组织显著升高(P<0.005)。与FAM83C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SLCO5A1、AKR7A3、MMP24、EIF6、ARL11等,并可能共同参与细胞功能过程。结论FAM83C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且FAM83C表达水平与胃癌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癌基因的特性,有望成为胃癌临床诊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AM83C 预后 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辉 詹刚 +4 位作者 周骏 杨瑞 李中虎 杨凯 孙炜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血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以及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G-17、HIF-1α及MACC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早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5.45%vs.20.00%)(P<0.05)。腹腔镜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1%、80.00%、78.18%,开腹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27%、74.55%、70.91%,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治疗的患者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FAM134B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蓝海 马丹丹 +2 位作者 张智勇 张翌 蔡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08-2512,共5页
目的研究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挖掘Oncomine、Human Protein Atlas、TCGA和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 目的研究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挖掘Oncomine、Human Protein Atlas、TCGA和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FAM134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生存的关系进行探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AM134B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结果正常组织中,FAM134B在肾脏中表达量最高,肝脏居第9位,肿瘤组织中,其在肾癌组织表达最高,肝癌第11位。共147项有关FAM134B表达差异的研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种癌症中其表达差异不一致。其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较正常肝组织中低。FAM134B蛋白定位于内质网,其表达量与肝癌患者发病年龄、肝硬化、AFP、人种、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值均<0.05)。FAM134B表达量与肝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风险比(HR)=0.67,95%可信区间(95%CI):0.47~0.95,P=0.026],且对亚洲人种预后有显著影响(HR=0.40,95%CI:0.22~0.74,P=0.003),但对白色人种影响不显著(HR=0.65,95%CI:0.40~1.05,P=0.076)。结论FAM134B在不同癌症中表达不一致,在肝癌中低表达,蛋白定位于内质网,其低表达与肝癌部分恶性表型相关,且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数据挖掘 FAM134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FAM72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萧正康 马丹丹 +2 位作者 李中虎 张智勇 蔡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基于多数据库探讨FAM72A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HPA数据库分析FAM72A在人正常组织表达概况和FAM72A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采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FAM72A在人肝癌组织与人正常肝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利用LinkedO... 目的基于多数据库探讨FAM72A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HPA数据库分析FAM72A在人正常组织表达概况和FAM72A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采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FAM72A在人肝癌组织与人正常肝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利用LinkedOmics平台分析FAM72A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 Plotter平台分析FAM72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cBioPortal和STRING数据库构建FAM72A在肝癌中的共表达分子调控网络,并使用DAVID平台进行共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生物途经富集分析。结果FAM72A在人体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在肿瘤细胞中主要定位于囊泡、细胞膜及细胞质中。FAM72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FAM72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P=0.0068)、病理分期(P=0.018)、T分期(P=0.022)、人种(P=0.034)相关。FAM72A高表达组患者与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预后更差(P=0.00012)。FAM72A在肝癌中的共表达基因集主要参与DNA转录、DNA转录的调控、细胞分裂、细胞核分裂等过程(FDR<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了细胞周期、RNA转运、剪接体、DNA复制、P53信号通路、碱基切除修复等相关通路(FDR<0.05)。构建了肝癌中FAM72A高度相关共表达分子的调控网络。结论FAM72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FAM72A患者的预后较差。FAM72A表达量与人种、年龄、病理分期相关,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和判断肝癌预后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FAM72A 数据库挖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栓塞部位与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胆管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辉 谢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较为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位于所有癌症发生率的第四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原发性肝癌中最为常见,临床上针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肝癌介入栓塞术...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较为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位于所有癌症发生率的第四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原发性肝癌中最为常见,临床上针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肝癌介入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其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但介入栓塞在临床实际应用时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其中胆管损伤属于比较常见且情况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肝癌介入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率在0.5%—4.0%,有学者认为血管栓塞部位与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胆管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实际应用 肝组织损伤 肝癌 原发性 arterial 原发性肝癌 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肌动蛋白样6A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振宇 董庆泰 +7 位作者 张建新 钟彬 张涛 尚作宏 殷微 李中虎 马丹丹 金炜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9-1594,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肌动蛋白样6A(ACTL6A)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ACTL6A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构建沉默ACTL6A质粒及siRNA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胰腺... 目的探讨沉默肌动蛋白样6A(ACTL6A)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ACTL6A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构建沉默ACTL6A质粒及siRNA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中,作为siRNA-ACTL6A组与siRNA-NC组。采用CCK-8法、凋亡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沉默ACTL6A对SW199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基因富集分析(GSEA)预测ACTL6A在胰腺癌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CTL6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siRNA-ACTL6A组24、48 h的吸光度值均低于s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0、8.454,P<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RNA-ACTL6A组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均明显低于s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0、4.464,P<0.05),而siRNA-ACTL6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2,P<0.001)。GSEA研究结果显示,ACTL6A mRNA高表达组在细胞周期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DNA复制、癌症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出现上调(P<0.05)。当ACTL6A基因表达上调时,上述通路被激活。结论ACTL6A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ACTL6A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能是ACTL6A基因的上调激活细胞周期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DNA复制、癌症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样6A 胰腺癌 沉默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FAM50A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竹 马丹丹 张智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分析50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FAM50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并探索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M50A在45例H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HPA数据库分析FA... 目的分析50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FAM50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并探索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M50A在45例H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HPA数据库分析FAM50A的表达及定位。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析FAM50A在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获取HCC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FAM50A表达量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 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FAM50A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MethHC数据库分析FAM50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String数据库分析FAM50A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数据库预测FAM50A在HCC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结果正常组织中,FAM50A mRNA在骨骼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组织居第37位。肿瘤组织中,其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HCC中表达量居第9位。FAM50A在正常肝组织中主要定位在细胞质、细胞膜及细胞核,在HCC组织中定位在细胞核。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FAM50A在HCC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显示FAM50A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ncomine及GEPIA数据结果均显示FAM50A在HCC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M50A基因mRNA表达量与HCC患者的性别(P=0.006)、肝硬化(P=0.001)、脉管癌栓(P=0.010)相关;与年龄、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是否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FAM50A低表达组患者相比,FAM50A高表达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表现为癌基因特性。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CC组织FAM50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FAM50A相互作用的蛋白有SF3B3、ATP6AP1、NSFL1C等。FAM50A mRNA高表达样本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P<0.05)。结论 FAM50A在HCC中高表达,且FAM50A表达水平与HCC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可能作为癌基因在HCC中发挥作用。FAM50A有望成为HC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50A 肝癌 表达 临床意义 数据库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救援能力培训中标准化伤员胜任力要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娟娟 孙慧伶 +3 位作者 王淞 杨斌 张凡 舒勤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目的了解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能力需求,为未来烧伤标准化伤员的选拔、评价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4-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 目的了解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能力需求,为未来烧伤标准化伤员的选拔、评价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4-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和整理访谈资料。结果受访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需求可归纳为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理论知识(医学知识、烧伤专科知识、标准化伤员基本知识);技能(表演能力、评估能力、反馈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身体素质、性格特征)。结论研究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可能有助于未来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招募、评价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标准化伤员 胜任力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自噬受体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定 马丹丹 +5 位作者 罗思佳 张翌 董庆泰 龚齐 张智勇 蔡逊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4-919,共6页
目的内质网自噬受体1(FAM 134 B)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研究FAM 134 B在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FAM 134 B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蛋白对FAM 134 B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F... 目的内质网自噬受体1(FAM 134 B)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研究FAM 134 B在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FAM 134 B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蛋白对FAM 134 B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FAM 134 B过表达的小鼠胃癌MFC细胞系模型,将含有pcDNA3.1-FAM134B的MFC细胞系(FAM 134 B组)滴加到6孔板中继续培养;另于MFC细胞系中转染pcDNA3.1-vector质粒(对照组),1 d后行蛋白印迹实验评估质粒转染情况。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FAM 134 B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FAM 134 B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法检测FAM 134 B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通过Annexin P/PI双染色法检测FAN134B表达上调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利用基因富集分析和构建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图对FAM 134 B相关生物学功能进行探索。结果FAM 134 B组细胞24 h后的愈合率[(48.333±7.095)%]较对照组[(72.667±4.509)%]明显降低(P=0.018)。FAM 134 B组A 450nm波长的密度值(0.643±0801)较对照组(1.071±0.783)明显降低(P=0.008)。FAM 134 B组细胞计数[(34.750±3.500)个]较对照组[(57.000±4.690)个]明显降低(P=0.001)。FAM 134 B组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7)。富集涉及178个基因集共56514个基因,随FAM 134 B表达水平上升而上调包括102个基因集,且FAM 134 B主要参与了32条信号通路(P<0.05,FDR<0.05)。结论FAM 134 B表达上调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且FAM 134 B相关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蛋白密切参与肿瘤的进展,FAM 134 B可能成为胃癌诊疗过程中重要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自噬受体1 基因富集分析 胃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10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匡鹏 张钦泉 +7 位作者 程盛 董毅 王理承 张思璐 叶家欣 马丹丹 李中虎 张智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8-2044,共7页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家族成员RAB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数据库GEPIA和TCGA中胰腺癌的数据分析RAB10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Cox回归分析RAB10 mRNA...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家族成员RAB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数据库GEPIA和TCGA中胰腺癌的数据分析RAB10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Cox回归分析RAB10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关系;靶向RAB10的小干扰RNA(RAB10-siRNA)作为沉默组、构建过表达RAB10质粒(RAB10-OE)作为过表达组;使用Q-PCR检测沉默及过表达效果;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表达水平;EdU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分析RAB10对SW1990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胰腺癌组织中RAB10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Ed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RAB10-OE组的SW1990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AB10-siRNA组SW1990细胞的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RAB10-OE组细胞侵袭率及迁移率均高于对照组,RAB10-siRNA组细胞迁移率及侵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RAB10-OE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RAB10-siRNA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RAB10高表达组生存时间低于RAB10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级、T分期、M分期及RAB10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B10 mRNA的表达水平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AB10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RAB10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QR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董庆泰 林振宇 +3 位作者 李中虎 张智勇 马丹丹 蔡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究PAQR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预后及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HCC的数据分析PAQR4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的预后意义。构建pcDNA3.1-PAQR4实验组与pcDNA3.1-vector对照组... 目的探究PAQR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预后及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HCC的数据分析PAQR4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的预后意义。构建pcDNA3.1-PAQR4实验组与pcDNA3.1-vector对照组的HepG2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过表达PAQR4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PAQR4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PI和Annexin V双染实验观察过表达PAQR4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AQR4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AQR4 mRNA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1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AQR4 mRNA表达水平(HR:1.104,95%CI:1.051~1.160,P<0.001)、T分期(HR:1.816,95%CI:1.442~2.287,P<0.001)、M分期(HR:3.924,95%CI:1.230~12.519,P=0.021)、病理分期(HR:1.879,95%CI:1.466~2.408,P<0.001)对HCC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AQR4 mRNA表达水平(HR:1.396,95%CI:1.081~1.804,P=0.011)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得到促进(P<0.05)。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AQR4可以抑制HepG2细胞凋亡(P<0.05)。结论PAQR4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过表达PAQR4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HepG2细胞的凋亡。PAQR4有可能成为HCC诊断和预后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QR4 肝细胞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X32在胰腺癌中的功能、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
20
作者 马丹丹 张钦泉 +2 位作者 董毅 李中虎 张智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
目的研究DHX3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观察DHX32在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的生物学功能。探讨DHX32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并预测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DHX3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DHX32 ... 目的研究DHX3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观察DHX32在胰腺癌细胞系SW1990的生物学功能。探讨DHX32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并预测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DHX3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DHX32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EdU免疫荧光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研究DHX32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DHX32在胰腺癌中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DHX32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高表达DHX32的胰腺癌患者预后均较低表达DHX32的患者差(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X32的mRNA表达水平、M分期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EdU免疫荧光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证实过表达DHX32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均P<0.001),同时沉默DHX32则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均P<0.001)。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HX32在造血细胞谱系、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原发性免疫缺陷、剪接体4条信号通路中富集(P均<0.05)。结论DHX32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并与胰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X32 胰腺癌 功能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