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RAMS验证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伟 李永生 段洪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项目的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验证为例,在利用设计原理推断故障原因遇到瓶颈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迅速分析比对,找出了真正的故障原因,排除了多个非车辆本身因素导致的故障。由此证明大数据技术在...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项目的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验证为例,在利用设计原理推断故障原因遇到瓶颈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迅速分析比对,找出了真正的故障原因,排除了多个非车辆本身因素导致的故障。由此证明大数据技术在车辆运营数据和试验数据分析及数据深度挖掘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RAMS验证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天线梁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春玉 王科飞 +2 位作者 李本怀 张猛 李晓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为提高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天线梁结构的疲劳寿命,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实际线路中采集到的时域加速度谱变换为频率内的载荷激励谱,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条件。结合Dirlik公式和线性疲劳累积... 为提高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天线梁结构的疲劳寿命,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实际线路中采集到的时域加速度谱变换为频率内的载荷激励谱,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条件。结合Dirlik公式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产生天线梁的最大损伤位置及其损伤值。对天线梁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依据计算结论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优化。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线路动应力测试结果对比表明,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可以反映转向架天线梁疲劳的真实运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转向架天线梁 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静强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青权 赵鹏宇 +1 位作者 陈刚 任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0,共4页
以铝合金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车体的静强度特性,包括:总结铝合金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优势与不足;分析铝合金车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典型工况下的车体静强度;通过仿真获得不同工况下车体应力分布情况;通... 以铝合金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车体的静强度特性,包括:总结铝合金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优势与不足;分析铝合金车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典型工况下的车体静强度;通过仿真获得不同工况下车体应力分布情况;通过试验验证车体关键部位的应力及安全系数;分析铝合金车体静强度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整体安全系数较大,但车门角、车窗角等区域应力集中较明显,因此,设计时应重点考虑轻量化及应力集中区的局部强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铝合金车体 静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隔热壁K值计算中空气层的处理方法
4
作者 王建 王云霄 +1 位作者 张永鑫 王常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0,101,共3页
对轨道交通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进行隔热性能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对隔热壁内部空气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分析。结论为:在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K值计算中,当空气层厚度大于一定厚度时,流体自然对流对隔热壁的隔热性能影响较... 对轨道交通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进行隔热性能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对隔热壁内部空气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分析。结论为:在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K值计算中,当空气层厚度大于一定厚度时,流体自然对流对隔热壁的隔热性能影响较大。利用多项式密度(Polynomial Denisity)和Boussinesq模型两种算法,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隔热壁 隔热性能 K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制动工况下的轮轨低黏着改进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文良 郑树彬 +2 位作者 吴娜 尧辉明 吴萌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
针对轨道车辆制动工况下的低黏着特性,分析防滑控制作用下制动力调节引起轮轨间黏着变化和改善的原因;基于滑动功率和滑动能对Polach黏着模型进行改进,并考虑各轴随位置不同的黏着修正,给出适用于制动工况下的轮轨低黏着模型;基于Matlab... 针对轨道车辆制动工况下的低黏着特性,分析防滑控制作用下制动力调节引起轮轨间黏着变化和改善的原因;基于滑动功率和滑动能对Polach黏着模型进行改进,并考虑各轴随位置不同的黏着修正,给出适用于制动工况下的轮轨低黏着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的联合仿真,进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制动防滑控制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改进低黏着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基于速度差的统计指标,可对制动防滑控制过程的仿真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的黏着模型符合规范BS EN 15595—2018的黏着曲线仿真要求,方法简洁,计算高效,涉及参数较少,更好地再现了制动工况下轮轨间的低黏着状态,且能够直接应用到列车制动过程中的防滑控制实时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制动防滑控制 轮轨接触 黏着改善 黏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转向架前端加装弧形导流槽对转向架积雪结冰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余以正 杨明智 +1 位作者 滕万秀 孙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4,共6页
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研究车辆转向架前端加装弧形防风雪导流槽对车辆转向架积雪区域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转向架区域积雪结冰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车辆转向架前端安装弧形防风雪导流槽,可以减少气流对转向架区... 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研究车辆转向架前端加装弧形防风雪导流槽对车辆转向架积雪区域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转向架区域积雪结冰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车辆转向架前端安装弧形防风雪导流槽,可以减少气流对转向架区域的直接冲击;可增加底部气体流速,使夹带雪花颗粒的气流快速通过转向架区域;空气流经导流槽发生明显下扬,使原空气流线在进入转向架区域时发生的上扬现象消失;安装弧形导流槽对整个转向架区域的积雪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辆 转向架 导流槽 积雪结冰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司机室地板异常振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涛 李永生 +2 位作者 王青权 张向海 李成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25,共6页
以某型号高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司机室地板异常振动问题,通过线路跟踪测试,获取了司机室地板结构异常振动的具体特性;基于车辆振动传递特性和振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地板异常振动的轮轨和传动系统传递路径分别进行了研究;结... 以某型号高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司机室地板异常振动问题,通过线路跟踪测试,获取了司机室地板结构异常振动的具体特性;基于车辆振动传递特性和振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地板异常振动的轮轨和传动系统传递路径分别进行了研究;结合车轮踏面外形及车轮不圆度测试,分析了地板结构异常振动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动车组车辆局部振动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振动传递 传动系统 车轮不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