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坤 王健 +1 位作者 刘勇 李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共4页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了给行业内设备制造商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有必要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方法]概述了当前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现状及发...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了给行业内设备制造商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有必要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方法]概述了当前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及应用层面,提出了全面、科学的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阐述了该框架下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实施及推广提出了建议。[结果及结论]该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加强供应链协同、深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智能制造 标准体系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研究
2
作者 都青华 周勇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随着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广泛应用,其产品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车辆电缆设计复杂度逐步提升。为实现线缆布线占空比的快速计算、分析与预警,提升线缆设计与组装后的散热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安全可靠性,特对轨道... [目的]随着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广泛应用,其产品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车辆电缆设计复杂度逐步提升。为实现线缆布线占空比的快速计算、分析与预警,提升线缆设计与组装后的散热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安全可靠性,特对轨道交通车辆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进行研究,以期提升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性能。[方法]通过合并简化电缆分支,计算合并后的等效直径,并与线槽等布线空间容量进行比对分析,确保三维布线的电气特性与布线空间的匹配性。同时,建立了线槽和通道的标准化或参数化模型库及布线规范,以实现线槽和通道的快速复用,提升设计效率。[结果及结论]通过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的研究与验证,实现了占空比的自动计算和预警功能,有效减少了设计错误,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线缆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占空比监测验证过程中,关键路径节点的线缆占空比得到了实时计算与监测,有效避免了电缆过载风险,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三维布线 布线容量占空比 线槽容量 等效截面积 线缆分支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覆冰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弓网关系研究
3
作者 赵海波 周佳明 张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在接触网表面因冰冻天气形成冰层的工况(以下简称“覆冰工况”)下,列车受电弓的正常受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在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产生拉弧现象,进而造成接触线严重磨损、受电弓碳滑板烧伤等问题。为保证列车在冬季冰冻环境下可靠运... [目的]在接触网表面因冰冻天气形成冰层的工况(以下简称“覆冰工况”)下,列车受电弓的正常受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在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产生拉弧现象,进而造成接触线严重磨损、受电弓碳滑板烧伤等问题。为保证列车在冬季冰冻环境下可靠运行,需要探究覆冰工况下列车运行速度对弓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接触网覆冰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弓网动力学模型。选取覆冰厚度5 mm、10 mm、15 mm和20 mm四种情况,得到了接触线驰度的仿真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覆冰工况下弓网系统动态特性(接触力变化、定位点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大,接触线的驰度变大,接触网的整体形状不规则度也随之增加。覆冰厚度越大,弓网接触力的振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弓网受流 接触网覆冰工况 弓网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一系钢弹簧疲劳断裂应力研究
4
作者 舒友 薛世海 +4 位作者 刘志远 周殿买 王宇 张文康 赵洪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大多采用转臂定位结构。该结构下的一系钢弹簧常发生断裂问题,断裂区域多发生在与支撑圈接触的第一工作圈。导致钢弹簧断裂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结合车辆实际运用情况,优化了钢弹...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大多采用转臂定位结构。该结构下的一系钢弹簧常发生断裂问题,断裂区域多发生在与支撑圈接触的第一工作圈。导致钢弹簧断裂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结合车辆实际运用情况,优化了钢弹簧应力的计算方法,以具体项目设计参数为输入,评估了钢弹簧在考虑横向载荷后的应力水平情况,并计算其应力占比。选取某项目转向架一系钢弹簧组进行台架试验研究,描述了台架试验的设备及工装,一系内外螺旋钢弹簧贴片布置,以及试验加载及数据分析等情况。分析了B组内圈弹簧的应力测试结果,并以某测点在转臂侧的受力情况为例,分析了车辆采用转臂定位结构时钢弹簧的运用工况,重点分析了转臂转动对钢弹簧不同位置处所受应力的影响。最后从改善弹簧疲劳应力及接触线控制2个方面,对弹簧疲劳断裂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结果及结论]此类弹簧疲劳断裂并非由于设计裕量不足引起,而是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夹砂、聚粉及人工修磨不当等问题,导致接触线不连续,钢弹簧发生了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转向架 转臂定位结构 一系螺旋钢弹簧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性能分析及应用展望
5
作者 石磊 高阳 +4 位作者 王健 向蔚然 金圣杰 韩铎 王斯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含硅元素的负极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主要问题是因硅元素体积膨胀导致其电性能失效。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软包电池中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对比了含普通硅... [目的]含硅元素的负极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软包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主要问题是因硅元素体积膨胀导致其电性能失效。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在软包电池中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对比了含普通硅碳材料的Ah级软包电池(以下简称“N1电池”)、具有镶嵌型结构硅碳材料的Ah级软包电池(以下简称“N2电池”)的循环衰减特性。对这2种电池进行循环性能测试。拆解循环后的电池,对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以期从全电池层面验证硅负极结构的优化效果。[结果及结论]N1电池失效原因主要为负极中硅元素体积膨胀过大,引起活性物质脱落和电极断裂等问题,进而导致电池失去电接触。N2电池因纳米级别的硅均匀分散在碳基材料中并被碳元素包裹,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硅元素体积膨胀得到了很好的限制,使负极在整个电池循环过程中保持了结构完整性。N2电池的循环性能较N1电池更优。富锂-硅碳体系电池中镶嵌型结构硅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软包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电性能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车辆修程模式研究
6
作者 王铁民 万铁军 +4 位作者 刘文波 郭剑平 许文瑶 侯霁轩 马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1,47,共6页
[目的]市域轨道交通车辆是为了适配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而全新设计开发的车型,其使用环境、线路参数及车辆配置同高速铁路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相比均有所区别。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车辆的修程模式开展研究。[方法]从平衡车辆的可靠... [目的]市域轨道交通车辆是为了适配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而全新设计开发的车型,其使用环境、线路参数及车辆配置同高速铁路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相比均有所区别。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车辆的修程模式开展研究。[方法]从平衡车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合市域轨道交通车辆的修程模式。对比分析了相关标准对市域轨道交通车辆修程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作为制定其修程模式的首要参考条件。调研了我国已投入运营的4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运用情况,获得这些线路实际的车辆修程数据。以其中的2条线路为例,对实际线路的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数据与零部件寿命的匹配性进行分析,从安全性、经济性和设备寿命匹配等角度,对车辆修程制度进行了综合衡量。[结果及结论]市域轨道交通车辆修程的制定,须同时考虑零部件使用寿命的2个强相关因素——运用时间和运用里程,并选取二者匹配性最优的修程模式。市域轨道交通车辆日常运用修分为2个级别:列检(一级修)、以运用时间或运用里程为考量指标的月检(二级修)。高级修则分为定修-架修-大修系列,或分为三级修-四级修-五级修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车辆 修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轨道交通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方法
7
作者 马胜全 贾兴泷 +3 位作者 王超 王成涛 王树宾 郭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数量的增加,主题列车逐渐成为展示举办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独特的设计增强体育宣传效果,体现了我国的科技与创新水平。[方法]以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 [目的]随着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数量的增加,主题列车逐渐成为展示举办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独特的设计增强体育宣传效果,体现了我国的科技与创新水平。[方法]以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列车为例,通过提取和重构设计元素,将文化符号进行视觉化,同时匹配相应的涂装工艺,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列车长条形态单向延展性、高速移动下视觉稳定性的要求,传达了奥运主题、中国元素及北京—张家口地区文化特色。总结了从文化符号到细化设计的列车涂装设计方法,该方法也在第19届杭州亚洲运动会主题列车上得以成功应用,体现了中国风范、浙江特色及杭州韵味。[结果及结论]应用该涂装设计方法的主题列车在赛事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象征作用,不仅增强了赛事的宣传效果,还展示了我国高铁的创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列车 体育赛事 主题列车 涂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结构设计
8
作者 段鹏飞 张鹏 +1 位作者 吴阳 李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欧洲标准EN 15227:2020中明确要求排障器除了具备排障功能外,还应具备能量吸收功能,并规定了不同速度等级列车排障器应吸收的能量值。基于此要求,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某市域轨... [目的]欧洲标准EN 15227:2020中明确要求排障器除了具备排障功能外,还应具备能量吸收功能,并规定了不同速度等级列车排障器应吸收的能量值。基于此要求,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某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实际项目的需求,提出了设计速度为140 km/h的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分别对该排障器的排障单元、吸能单元、防脱机构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EN 15227:2020标准中静态负载及动态过载要求,对排障器进行了静强度和动态吸能的仿真分析计算。将仿真计算结果与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对比,以评估该排障器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及结论]排障器在2种静态负载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标准规定的防撞部件材料屈服强度。动态吸能过程中,铝蜂窝的缓冲力较为平稳,排障器各部件均未发生失效,总吸能量满足标准要求,吸能单元选型合理。由此可认为该排障器结构设计合理,排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吸能特性,可以满足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A型列车 排障器 结构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与制动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强度分析方法
9
作者 于春洋 程亚军 +4 位作者 刘春艳 薛宁鑫 姜春龙 廉帅 王家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牵引载荷和制动载荷过大,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结构(以下简称“牵枕缓结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车辆结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需要在设计阶段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车辆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 [目的]牵引载荷和制动载荷过大,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梁-枕梁-缓冲梁结构(以下简称“牵枕缓结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车辆结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需要在设计阶段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车辆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试验数据分析受力点载荷的相位关系,对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载荷的相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阐述牵引与制动工况下载荷分配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有限元模型约束方案,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车辆牵枕缓结构强度,对比仿真载荷值与试验载荷值。选取牵枕缓结构与底架焊接的3处主要焊缝,分析了3处焊缝在4个建模方案下的疲劳评估结果。[结果及结论]方案1—方案3下,载荷通过惯性载荷的形式施加,牵引与制动工况下受力点的载荷分配比例、受力方向同列车运行时的载荷分配比例、受力方向不一致。方案4(集中力加载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受力点载荷的相位关系及载荷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牵引工况 列车制动工况 车辆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供电空调机组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
10
作者 康伟 赵钧 +2 位作者 齐心 于广禄 陈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机组普遍采用AC 380 V电源供电模式,该模式下供电至用电终端需要经历2次电源变换,此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电能的损耗。鉴于此,应研究直流供电空调机组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介绍...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机组普遍采用AC 380 V电源供电模式,该模式下供电至用电终端需要经历2次电源变换,此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电能的损耗。鉴于此,应研究直流供电空调机组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介绍了常规AC 380 V电源供电的运行方式,对AC 380 V供电、DC 600 V供电2种模式下的空调机组电路拓扑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这2种供电模式下空调机组的内部配置进行了对比。以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空调机组为案例进行节能测试,分别测试了该车型下2种供电模式压缩机在不同频率下的空调机组能耗指标,并对传统异步电机风机和EC(电子换向)风机的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与AC 380 V供电空调机组相比,DC 600 V供电空调机组取消了车辆上的2次电源转换过程,其节能效果更为显著,且DC 600 V供电空调机组压缩机在低频运转时的节能效果更为明显。与传统异步电机风机相比,EC风机更为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空调机组 直流供电 节能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的MBD(基于模型的定义)一体化研发技术
11
作者 韩寒 王锐 +8 位作者 毕凯 李晓文 张祎 耿明 孙维有 周健 王晓虹 李超 刘虹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机制造领域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选取车辆的制动管路作为一体化研发(含设计、工艺、制造全过程)的对象,以Winchill系统为数据管理平台,以Creo为三维设计、标注工具,开发了制动管路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服务一体化研发平台,实现了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基于三维模型的发布与系统间传递。组建了一条自动化、无人化、基于MBD的制动管路生产线,形成了产品的一套规范、标准及流程。[结果及结论]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可在单一数据源的产品数据管理条件下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在系统平台协同工作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管路 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 一体化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防倾覆装置研究
12
作者 李本怀 王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4-308,313,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碰撞、脱轨及倾覆等状况,需对此时列车的动态行为以及防倾覆技术进行研究。[方法]结合车辆实际风挡结构以及车辆运行的动态包络,提出了在车间安装安全带绳索作为防倾覆装置的方案,同时...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碰撞、脱轨及倾覆等状况,需对此时列车的动态行为以及防倾覆技术进行研究。[方法]结合车辆实际风挡结构以及车辆运行的动态包络,提出了在车间安装安全带绳索作为防倾覆装置的方案,同时详细说明了该装置的结构及其接口位置。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动力学参数建立相应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考虑车辆倾覆工况的实际条件,分别对列车进行有、无防倾覆装置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了防倾覆装置。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该装置的防倾覆效果进行验证,并对防倾覆装置安装座的静强度进行检算。[结果及结论]车间安装安全带绳索防倾覆装置的列车在倾覆力作用下能有效地减小车辆侧滚角,防止车体因侧滚角过大而发生倾覆,满足设计要求。在最大拉力作用下,安全带绳索防倾覆装置安装座的静强度未超出许用应力,其结构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防倾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华伟 高阳 +3 位作者 李海龙 张子奇 刘聪 董维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硬件系统,阐述了NDT(网络传输时延测试仪)的构成及待测网桥设备的具体规格。设置了工况1(楼道环境)、工况2(贴近地面)和工况3(有铁门阻挡)3个模拟环境工况,采用测试软件得到了3个工况下信号吞吐量、无线通信单程传输时延的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无线信号在3个工况下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干扰因素。[结果及结论]3种工况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车厢间的金属物质会对无线电波产生显著的屏蔽效应。工况1下无线信号的表现最优,工况2次之,工况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信号吞吐量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研究
14
作者 戴成昊 许文天 +3 位作者 彭佳宁 崔利通 梁树林 池茂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3,共9页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情况。首先建立考虑柔性车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以不同多边形阶次、粗糙度级的车轮多边形为激励做了大量仿真;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构造了不同阶次下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振动级关于车速、车轮粗糙度级的响应曲面;将实测轴箱加速度振动级和车速作为输入,代入KSM(Kriging Surrogate Model)响应曲面得到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并根据ISO 3095:2013标准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为严重的多边形阶次下,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最小绝对误差可达0.14 dB/μm,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1.50 dB/μm。此外,研究车轮多边形特征规律时发现:振动级与车轮粗糙度级是近似线性的关系,表明振动级作为研究车轮多边形的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轴箱加速度和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振动级随阶次和车速的变化规律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在制定车轮多边形限值时应考虑车速与阶次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能够定量识别车轮多边形的方法,该方法在车轮多边形故障诊断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车轮多边形 Kriging代理模型 轴箱振动 车轮粗糙度级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CM、PHM和数据挖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决策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明亮 高珊 +6 位作者 于闯 石海明 刘德权 邵俊捷 贾颜菽 唐玉清 莫柳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6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型。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定义维护模型,并获得系统的最优维护间隔,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复杂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RCM的维护不足现象,降低运维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维护决策技术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被引量:8
16
作者 都青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为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业务,实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结合数字孪生在其它产业的应用情况,从数字孪生的定义、特征、关键支撑技术出发,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行业产品研发、工艺设... 为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业务,实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结合数字孪生在其它产业的应用情况,从数字孪生的定义、特征、关键支撑技术出发,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行业产品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物流、生产制造及检修运维等业务板块的应用场景。对于建立理想状态的轨道交通车辆数字孪生体,从开展MBD(基于模型的工程定义)技术的协同应用、产品构型管理、产品健康管理,以及构建多物理场、多学科的协同仿真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数字孪生技术 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动车组一系钢弹簧断裂故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利通 杨集友 +3 位作者 曾一鸣 李晓峰 王泽飞 段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3,共6页
一系钢弹簧是动车组重要的承载和减振部件,其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断裂和磨损上。目前对于钢弹簧断裂故障的分析大多基于仿真和材料学分析方法,而未对其异常受力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从振动响应角度对某动车组一系钢弹簧疲劳断裂故障问题进... 一系钢弹簧是动车组重要的承载和减振部件,其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断裂和磨损上。目前对于钢弹簧断裂故障的分析大多基于仿真和材料学分析方法,而未对其异常受力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从振动响应角度对某动车组一系钢弹簧疲劳断裂故障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理化分析、振动模态测试以及车轮状态调查,找到钢弹簧失效的根本原因,即车轮存在多边形,且其产生的强迫振动导致钢弹簧发生接触性疲劳断裂。通过车轮镟修,解决了钢弹簧断裂故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动车组 一系钢弹簧 断裂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引计算的储能式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负载特性与模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海波 袁月 肖冰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2,共5页
阐述了储能式轨道交通列车的牵引计算数学模型,对列车牵引负载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列车牵引负载仿真模型得到了列车运行工况曲线,为列车的正向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储能式轨道交通列车 牵引计算 牵引负载特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车辆轨旁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明 高明亮 +5 位作者 高珊 孙洪亮 郭剑平 刘德权 李方正 杨晓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8,133,共7页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中存在的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存在过度修和欠修等问题,开展轨旁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轨旁智能运维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提...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中存在的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存在过度修和欠修等问题,开展轨旁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轨旁智能运维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深入讨论了轨旁智能运维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基于AI中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数据为驱动、以用户体验为宗旨,打造全寿命周期、全价值链的数据业务链路的新型轨旁智能运维技术。该技术以车辆轨旁运维设备全寿命周期检修综合成本为目标,通过建立轨旁运维模型,实现车辆轨旁运维的状态修和计划预防修,有效降低了车辆运维成本,实现了车辆服务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轨旁智能运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新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靖添 马永靖 +4 位作者 王学文 孟繁辉 张笑凡 杨再保 姚风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78,82,共5页
研究了全自动新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性能。根据牵引电机的特性曲线合理设计出减速度曲线及各级制动力对应的减速度值,详细介绍了制动各级位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分配策略,且验证了纯空气制动时,任何工况下制动盘和闸片的... 研究了全自动新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性能。根据牵引电机的特性曲线合理设计出减速度曲线及各级制动力对应的减速度值,详细介绍了制动各级位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分配策略,且验证了纯空气制动时,任何工况下制动盘和闸片的热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车辆 制动减速度 空气制动 电制动 复合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