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应力谱的重载电力机车车体损伤特性及剩余寿命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燕军 金希红 +2 位作者 何永强 肖乾 陈道云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针对重载电力机车车体损伤特性及剩余寿命评估问题,对某型重载电力机车车体底架纵向力传递及设备悬挂部位的7个测点进行了动应力测试,计算了各测点处的损伤并评估了剩余寿命,结果表明:除测点1的重车损伤略低于空车损伤外,其他6个测点的... 针对重载电力机车车体损伤特性及剩余寿命评估问题,对某型重载电力机车车体底架纵向力传递及设备悬挂部位的7个测点进行了动应力测试,计算了各测点处的损伤并评估了剩余寿命,结果表明:除测点1的重车损伤略低于空车损伤外,其他6个测点的重车损伤均不同程度高于空车损伤,车底悬挂设备的振动加剧了空车状态下测点1的疲劳损伤累积;各测点均有较为富裕的剩余寿命,测点5的剩余寿命最低,为1.15×10^(8)km,表明当车辆服役至其设计寿命后,仍有足够的安全运行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谱 电力机车车体 损伤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工程方法在电力机车线槽布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贺金英 王睿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采用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等方法,分析了电力机车中央线槽预布线的作业顺序、作业时间、移动距离、作业区域布置与员工移动路径等问题,对中央线槽预布线的工艺流程、工艺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员工作业效率和改善员工作业环... 采用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等方法,分析了电力机车中央线槽预布线的作业顺序、作业时间、移动距离、作业区域布置与员工移动路径等问题,对中央线槽预布线的工艺流程、工艺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员工作业效率和改善员工作业环境的技术改造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中央线槽 预布线 工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柴油机组隔振系统整机振动模态试验激励方法研究
3
作者 钱纪富 李廉枫 +1 位作者 闫兵 马晓宁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了避免柴油机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整机振动共振现象,通过模态试验掌握机组整机振动模态特性十分必要。为解决目前大质量柴油机发电机组隔振系统模态试验难以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文中针对模态试验激励的需要,根据力学和电磁学原理... 为了避免柴油机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整机振动共振现象,通过模态试验掌握机组整机振动模态特性十分必要。为解决目前大质量柴油机发电机组隔振系统模态试验难以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文中针对模态试验激励的需要,根据力学和电磁学原理,设计出了一套能对大质量动力机组隔振系统各阶整机振动模态进行有效激励的系统,并进行了模态试验。所设计的具有杠杆放大作用的电磁阶跃激励装置,能够使14.8 t的柴油机发电机组产生1~2 mm的位移,满足机组整机振动模态试验的阶跃激励需要。利用电磁激励装置结合机组模态特性进行的模态试验,能够激发出机组全部的6阶整机振动模态。该激励装置不仅满足了本柴油机发电机组隔振系统整机振动模态试验的迫切需要,也可普遍用于解决大质量动力装置隔振系统模态试验激励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组 整机振动 模态试验 电磁阶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路实测动应力谱的重载电力机车车体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金希红 曾燕军 +1 位作者 李祥涛 王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在考虑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影响因素和小应力对损伤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残余应力系数将焊接接头应力比R=0.5的S-N曲线修正为对称循环(即R=-1)下结构的S-N曲线。根据平均应力敏感系数将雨流计数分级的线路实测非对称循环应力谱转化为对称... 在考虑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影响因素和小应力对损伤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残余应力系数将焊接接头应力比R=0.5的S-N曲线修正为对称循环(即R=-1)下结构的S-N曲线。根据平均应力敏感系数将雨流计数分级的线路实测非对称循环应力谱转化为对称循环下应力谱,基于铁道车辆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评估原理和Palmgren-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提出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求得变幅应力谱的线性累积损伤和,以及由此导出指定寿命下的等效应力,评估车体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车体结构典型测点I和测点II的分析结果表明:车体结构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将线路测试应力谱外推到考虑小应力影响确定的许用损伤和,得出车体结构的最大运营里程数,为达到设计寿命的重载电力机车车体结构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电力机车 车体结构 线路试验 Miner准则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D1系列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风机轴承寿命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樊运新 李希宁 +1 位作者 王位 张奕奕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6,共7页
运用RCM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风机轴承的维修工作类型。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对风机轴承的实际使用寿命及2年检更换后的残余寿命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并在该方法中引入了新、旧轴承失效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及南方、北方地区运用轴承的可靠性... 运用RCM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风机轴承的维修工作类型。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对风机轴承的实际使用寿命及2年检更换后的残余寿命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并在该方法中引入了新、旧轴承失效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及南方、北方地区运用轴承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以提升机车轴承寿命特性的准确性,分析运用环境条件对轴承寿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开展机车产品RCM分析及寿命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M 加速寿命试验 寿命分析 试验数据 寿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应力谱在机车疲劳伤损领域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金希红 曾燕军 +2 位作者 何永强 肖乾 陈道云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针对电力机车疲劳伤损评估的传感器测点数量局限性问题,对某型重载电力机车车体振动关键部位进行了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对车钩进行了载荷标定,在某货运专线进行了重车和空车状态下的动态测试,基于ANSYS仿真结果、nCode数据处理流程及实测... 针对电力机车疲劳伤损评估的传感器测点数量局限性问题,对某型重载电力机车车体振动关键部位进行了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对车钩进行了载荷标定,在某货运专线进行了重车和空车状态下的动态测试,基于ANSYS仿真结果、nCode数据处理流程及实测车钩载荷数据获取了车体疲劳关键部位的计算应力时间历程,以雨流计数为基础编制了疲劳关键部位的计算应力谱,通过计算累积损伤获取了疲劳关键部位的剩余寿命,该机车在达到其设计寿命运行里程后,还可以安全运行56万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应力谱 电力机车 疲劳 伤损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燕军 金希红 何永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从理论基础、技术路线、试验验证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监测的车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并以钩缓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超声导波监测系统软硬件构架的应用技术。该车体结构健康超声导波监测技术可以准确、高效地实现... 从理论基础、技术路线、试验验证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监测的车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并以钩缓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超声导波监测系统软硬件构架的应用技术。该车体结构健康超声导波监测技术可以准确、高效地实现实时在线结构健康监测,为机车车体部件结构裂纹、磨损、腐蚀等损伤及失效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该车体结构健康超声导波监测技术有效降低了车体检修维护成本,极大的提高机车整体运行的效益,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应用前景广阔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体 结构健康 超声导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辉 王志佳 +2 位作者 谭畅 罗显光 孙俊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17-1724,共8页
随着重载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有效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降低司机驾驶强度的辅助驾驶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在实际的设计中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搭建仿真测试平台保障重载列车辅助驾驶软件的质量... 随着重载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有效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降低司机驾驶强度的辅助驾驶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在实际的设计中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搭建仿真测试平台保障重载列车辅助驾驶软件的质量和功能的完整性尤为重要。在系统层面上搭建了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完成了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目标曲线生成相关功能的软件设计,有效实现了列车目标曲线生成和在线优化调整的半实物仿真运行。通过对所设计的软件进行严格测试和与硬件平台的联合调试,验证结果表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重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的功能测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辅助驾驶系统软件 半实物仿真平台 目标曲线生成 软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120 km地铁列车气密性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杨 刘友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以某时速为120 km速度等级的地铁列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封指数及静态和动态密封指数的定义,采用仿真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标准指标要求,对整车进行气密性设计与试制;通过现场空气动力学试验,对整车全线运行及通过短桥隧和... 以某时速为120 km速度等级的地铁列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封指数及静态和动态密封指数的定义,采用仿真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标准指标要求,对整车进行气密性设计与试制;通过现场空气动力学试验,对整车全线运行及通过短桥隧和人防门时的车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及车内压力舒适度和动态密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体和车门对整车静态气密性影响比例之和为90%以上,设计试制时须重点关注车体和车门的密封性能;列车全线运行时压力变化剧烈位置为短桥隧和人防门2处变截面位置,列车通过时头车车内的3 s内压力变化幅值较车外减小43%~67%,列车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列车全线运行时车内压力舒适度满足行业相关标准要求,但列车通过人防门时动态密封指数不满足行业相关标准要求,这与该处人防门设计的合理性和相关标准对地铁列车动态密封指数要求的合理性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密性 密封指数 舒适度 地铁列车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运行有轨电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样平 孙俊勇 +2 位作者 罗显光 陈小康 朱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目前有轨电车主要采用“人工驾驶,目视行车”的方式运行,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强光雨雾天气,当视线受阻或社会车辆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可能导致司机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影响列车运行及行人安全。基于淮安储能式有轨电车提出了一种实现... 目前有轨电车主要采用“人工驾驶,目视行车”的方式运行,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强光雨雾天气,当视线受阻或社会车辆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可能导致司机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影响列车运行及行人安全。基于淮安储能式有轨电车提出了一种实现有轨电车自动运行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通过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增加冗余安全IO(输入输出)控制器实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IO控制和信号设备的交互,可最大程度减少原系统的设计变更。该设计方法已在淮安有轨电车上进行了工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自动运行 列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司机台模块化设计
11
作者 贺白涛 魏军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3,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司机台设计过程中模块化程度较弱的现状,提出了司机台模块化总体设计和安装方案,包括确定B型车司机室边界条件,将司机台模块分为标准模块、可变模块及专用模块,给出3种模块的模块化设计与安装方案。
关键词 B型车 司机台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缓冲器服役状态下的阻抗特性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杨亮亮 罗世辉 +1 位作者 傅茂海 曾文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5,共9页
为了评估MT-2型缓冲器的服役性能,根据大修规程和实际运用经验,建立考虑侧楔块磨耗和弹簧断裂的缓冲器退化模型,分析服役状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以车辆冲击条件下的缓冲器性能指标极限为边界条件,对侧楔块磨耗安全限度和弹簧断裂风... 为了评估MT-2型缓冲器的服役性能,根据大修规程和实际运用经验,建立考虑侧楔块磨耗和弹簧断裂的缓冲器退化模型,分析服役状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以车辆冲击条件下的缓冲器性能指标极限为边界条件,对侧楔块磨耗安全限度和弹簧断裂风险等级进行界定。结果表明:侧楔块主摩擦面呈凹型磨耗状态会引起阻抗特性显著退化,当其分布在中央1/2区域时,磨耗的安全限度为0.5 mm,远小于现有大修限度1 mm;主弹簧外簧呈断裂接触状态也会引起阻抗特性显著退化,此时最大阻抗力和半行程容量指标均已超出限值,缓冲器处于迫切的风险状态。因此,建议缓冲器侧楔块大修限度应结合具体磨耗形状和位置综合考虑,且在非大修期间应对缓冲器外簧状态进行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摩擦缓冲器 阻抗特性 数值模拟 安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超级电容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谊柏 黄家尧 +3 位作者 陈挺 冯少玉 李婷婷 杨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1,共8页
超级电容具备功率密度高(2~15k W/kg),循环寿命长(10万~100万次),使用温度范围宽(–40~+70℃)和能量转换效率高(≥90%)等特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可作为储能式有轨电车供电电源、再生制动能量地面储能系统和内燃机辅助启动装置。介绍超级电... 超级电容具备功率密度高(2~15k W/kg),循环寿命长(10万~100万次),使用温度范围宽(–40~+70℃)和能量转换效率高(≥90%)等特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可作为储能式有轨电车供电电源、再生制动能量地面储能系统和内燃机辅助启动装置。介绍超级电容储能基本原理,系统说明单体制备工艺以及模组组态方式,总结比较国内外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中国双电层超级电容已经实现全球单体最大容量12 000 F批量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针对影响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轨道交通用超级电容系统未来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超级电容 有轨电车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目标型面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亮 向伟彬 +1 位作者 刘宏达 罗显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9-954,共6页
小半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能够减少轨头侧磨,增加轮对导向能力,对非对称打磨目标型面优化,能够提高打磨质量,进一步改善轨道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接触性能和轮对导向能力。利用NURBS曲线构建了基于可调权因子的钢轨非对称打磨区... 小半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能够减少轨头侧磨,增加轮对导向能力,对非对称打磨目标型面优化,能够提高打磨质量,进一步改善轨道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接触性能和轮对导向能力。利用NURBS曲线构建了基于可调权因子的钢轨非对称打磨区域轨头曲线参数化模型,建立了以轮轨接触性能和轮对曲线通过能力Kriging代理模型为目标函数的非对称打磨目标型面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对可调权因子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了优化的钢轨非对称打磨目标型面。优化结果表明,车辆的轮轨接触性能和轮对曲线通过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打磨 小半径曲线 目标型面优化 接触应力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机测试平台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杰 佘江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3期164-171,共8页
针对车载门控电机的检测需求和测试要求,从控制系统、负载设计、理论计算等方面介绍了电机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设计实现的控制系统集成了线路控制、参数检测和信息显示等功能;基于对曲柄滑块进行的运动分析和参数计算结果,... 针对车载门控电机的检测需求和测试要求,从控制系统、负载设计、理论计算等方面介绍了电机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设计实现的控制系统集成了线路控制、参数检测和信息显示等功能;基于对曲柄滑块进行的运动分析和参数计算结果,设计并实现了负载系统。采用设计制作的电机测试平台,在不同重量滑块负载情况下,对门控电机的运行参数(电压、电流、转速和转向)进行了高效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检测参数直观地反应了被测电机的工作状态;在一定负载(5.3~13.6 kg)情况下,曲柄滑块负载系统很好地模拟门控电机开关门操作工况;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实现的电机转向检测结果准确;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电磁传感器、电机电流周期)实现的电机转速检测结果误差分别低于1%和9%;基于对三台门控电机样例检测数据的分析,系统实现了故障电机的精准检测。电机测试平台的成功应用表明,该设计实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测试 控制系统 负载设计 曲柄滑块 电流检测 转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