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路基承载力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伟大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文章阐述了目前旧路路基存在的病害,分析了旧路路基检测方法与检测参数,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和承载板,对旧路路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为改扩建工程决策制... 文章阐述了目前旧路路基存在的病害,分析了旧路路基检测方法与检测参数,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和承载板,对旧路路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为改扩建工程决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扩建工程 旧路路基 承载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检测的材料关键参数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及预测模型
2
作者 翟金陵 葛光华 《江苏建材》 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
针对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压实度检测的质量把控问题,文章开展了材料关键参数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基材料参数与压实度变化趋势匹配性分析中,湿密度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 针对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压实度检测的质量把控问题,文章开展了材料关键参数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基材料参数与压实度变化趋势匹配性分析中,湿密度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在深度森林(Deep Forest)、XGBoos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三种预测模型中,深度森林模型预测最为准确,拟合优度R2可达到0.9928,显示出高精度的路基压实度预测功能。文章基于一系列数据分析工作,旨在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开展路基压实度质量动态检测工作,并为优化道路建设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物联网检测 材料关键参数 深度森林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智慧检测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3
作者 朱颖 翟金陵 +2 位作者 崔传炜 陈立霞 吴军煜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6期162-166,共5页
质量管理是检测试验室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提升试验室现有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标准化建设开发了“数字化智慧检测云平台”。该平台覆盖试验室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化、高效化人员操作,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试验室... 质量管理是检测试验室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提升试验室现有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标准化建设开发了“数字化智慧检测云平台”。该平台覆盖试验室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化、高效化人员操作,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试验室处理决策,为中路检测试验室数字化转型的举措之一。降本增效,满足中路试验室自身工作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也是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试验室管理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预算的高速公路施工期碳排放估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雪娟 杨友森 明珠 《公路工程》 2024年第5期181-188,共8页
减少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途径之一。为了估算高速公路施工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施工期主要碳排放源,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预算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将施工期分为材料运输和现场施工两个阶段。研究... 减少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途径之一。为了估算高速公路施工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施工期主要碳排放源,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预算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将施工期分为材料运输和现场施工两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75%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于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运输和人工分别占13%和8.5%,并且材料运输、人工和施工机械平均碳排放为211.43、136.06、1236.54 t CO_(2)/km;同时,路基、路面和桥梁涵洞的平均单位里程碳排放为1038.05、1038.05、2925.68 t CO_(2)/km,单位建安费平均碳排放水平为0.47、0.05、0.28 t CO_(2)/万元;此外,在材料运输中,超过75%的碳排放来自于自卸汽车;在现场施工中,77%以上的碳排放来自打桩钻孔机械、金属木石料加工机械、土石方工程机械和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总体而言,研究结果可以为施工单位开展碳排放管理、机械设备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施工期 碳排放估算 单位里程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路+安全”模式下抗凝冰沥青路面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玲 陈兆南 孙旭强 《公路与汽运》 2023年第2期78-81,共4页
针对农村公路陡坡路段和桥面铺装上面层,采用抗凝冰SMA-13沥青路面结构提高其安全与行驶质量。进行室内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抗凝冰性能试验、冰层界面拉拔试验、破冰能力试验、抗滑性能试验及抗凝冰... 针对农村公路陡坡路段和桥面铺装上面层,采用抗凝冰SMA-13沥青路面结构提高其安全与行驶质量。进行室内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抗凝冰性能试验、冰层界面拉拔试验、破冰能力试验、抗滑性能试验及抗凝冰持续时间试验等对其抗凝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略有衰减但满足规范要求,且能有效降低路表冰点和冰雪与路面材料之间的黏结力,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的破冰效果进而提高低温条件下路表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特殊路段的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农村公路 抗滑 抗凝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玻纤布对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产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文政 《湖南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深入分析层间铺设聚酯玻纤布对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产生的影响,结合南昌某高速公路的病害调查和室内试验结果,利用离散元法从细观角度进行坑槽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结果表明,中、上面层层间聚酯玻纤布的铺设会导致:①层间抗剪强度降低约4... 为深入分析层间铺设聚酯玻纤布对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产生的影响,结合南昌某高速公路的病害调查和室内试验结果,利用离散元法从细观角度进行坑槽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结果表明,中、上面层层间聚酯玻纤布的铺设会导致:①层间抗剪强度降低约43.2%;②压应力快速向拉应力转变;③层底水平拉应力增大,相较于无聚酯玻纤布增长约50%;④结构层内较大水平拉应力主要分布在荷载下方,产生于粗集料之间;⑤层间无聚酯玻纤布时,上面层整体处于受压状态;层间有聚酯玻纤布时,上面层偏向于受拉状态;层间黏结不良会加剧层底应变和裂缝的发展,当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时,易造成路面的坑槽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玻纤布 层间黏结 坑槽病害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磨耗试验的玄武岩高温抗剥落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吕阳 《石材》 2022年第12期50-52,共3页
针对玄武岩光斑现象易诱发路面早期病害的问题,本文基于洛杉矶磨耗试验提出玄武岩高温抗剥落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对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老化、浸水等预处理;其次,采用洛杉矶磨耗仪进行磨耗。最终通过计算沥青膜剥落率指标对抗剥落... 针对玄武岩光斑现象易诱发路面早期病害的问题,本文基于洛杉矶磨耗试验提出玄武岩高温抗剥落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对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老化、浸水等预处理;其次,采用洛杉矶磨耗仪进行磨耗。最终通过计算沥青膜剥落率指标对抗剥落性能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本试验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质量的玄武岩,可为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沥青膜 早期病害 洛杉矶磨耗 磨耗试验 抗剥落性能 剥落率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SMA-13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杰 彭子赫 陈嫚嫚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184-186,189,共4页
选取间断级配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玄武岩纤维在SMA-13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规格和油石比,并对优化后的玄武岩纤维SMA-13性能与掺入木质素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掺木质素... 选取间断级配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玄武岩纤维在SMA-13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规格和油石比,并对优化后的玄武岩纤维SMA-13性能与掺入木质素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掺木质素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玄武岩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得到降低,高温稳定性提高67.7%,动稳定度达到10 000次/mm以上;水稳定性提高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13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设计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