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量化测度与经验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兴元 张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154,共12页
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而改善民企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持一个竞争秩序。根据德国弗莱堡学派的观点,竞争秩序由一个有运作能力的价格体系、币值稳定、私有产权、开放市场、契约自由、责任以及经济政... 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而改善民企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持一个竞争秩序。根据德国弗莱堡学派的观点,竞争秩序由一个有运作能力的价格体系、币值稳定、私有产权、开放市场、契约自由、责任以及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七项核心原则构成,它可由政府建立和维持,但是政府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运作。英美和德法等国家的实际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原则。中国的改革与成功其实是选择性地、有意无意地接近这种竞争秩序的结果。以竞争秩序原则的七条核心原则及法治原则为基础,设计民企生存与发展环境指数,可为量化和测度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提供直观标准。同时利用该指数设计,课题组于2015至2017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调研,并重点对广东、浙江、四川、江苏四个代表性省份开展了实地调研,计算了各省指数得分,由此把握各省在提供和维持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也为各省改善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提供了具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指数 竞争秩序 弗莱堡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杠杆、市场环境与国企债务化解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小静 张英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机制相关问题及若干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敏 罗航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6,共6页
我国现有的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体系依然存在着债券发行条款的约束作用有限、持有人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力较为薄弱、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改革债券发行条款设计,强化持有人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受托管理人的制衡... 我国现有的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体系依然存在着债券发行条款的约束作用有限、持有人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力较为薄弱、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改革债券发行条款设计,强化持有人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受托管理人的制衡作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中介机构从事债务业务的资质等,以进一步完善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融资工具 持有人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常账户演进的原因、趋势与应对
4
作者 刘瑶 张明 兰瑞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9,共7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显著缩减。本文从贸易结构转变、行业层面调整、储蓄-投资缺口的缩小、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等角度出发,解释了中国经常账户调整的原因及由正转负长期趋势的形成。受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显著缩减。本文从贸易结构转变、行业层面调整、储蓄-投资缺口的缩小、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等角度出发,解释了中国经常账户调整的原因及由正转负长期趋势的形成。受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持久影响,未来中国经常账户仍可能再次出现季度逆差。一旦经常账户顺差消失,将对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构成显著下行压力;长期还将导致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上升;同时,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也将发生深刻改变。现阶段,中国政府应警惕经常账户演进背后的潜在风险,继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防范化解国内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减轻经常账户逆转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账户 国际收支 商品贸易 服务贸易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