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的林果全产业链管理与服务平台设计
1
作者 曹迁锴 张英伟 +7 位作者 任高远 盛耀辉 周海燕 房秉毅 吴春江 顾明超 李德波 杨成龙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创新领域发展较快、成效明显,但在助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产业数字化、产业助农富民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产业数据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涉农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共享机制不健...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创新领域发展较快、成效明显,但在助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产业数字化、产业助农富民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产业数据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涉农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共享机制不健全、智能装备明显滞后等难题,亟需将产业链数据要素从一盘棋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围绕林果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这一核心命题,搭建了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林果全产业链管理与服务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共建共享、资源整合”的思路进行设计,涵盖从种植、加工、流通到销售各环节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决策服务等,助力市场主体和管理部门更准确地预判市场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及政策制度,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不断推动果树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全产业链 大数据 产业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幅度编码在再调制无源光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文昊 卢旸 +3 位作者 成亮 姚陈 翟彦蓉 毕美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1,共9页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的低频分量,减少下行信号对上行再调制信号的串扰.高阶的PAM能够提高信号的编码效率,采用高阶PAM的下行信号可以被传统的二进制接收机接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编码方式在再调制WDM PON中应用的可行性,测试了速率为625 Mb/s和1.25 Gb/s的上行信号再调制在速率为10Gb/s的下行信号上的性能.基于新型多幅度编码的再调制WDM PON方案能够减少上行再调制信号遭受的串扰,提高下行信号的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透明光网络单元 再调制 多幅度编码 编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证书网络身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构想和成果展望
3
作者 张小松 曹晟 +4 位作者 陆天波 杨坤 桂勋 谢国涛 牛伟纳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随着万物互联的持续演进与深化,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数字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各类软硬件设备与系统逐渐呈现智能化和复杂化,中心化身份认证方法面临的性能问题和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适用于分布式无证书网络身份认证的技... 随着万物互联的持续演进与深化,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数字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各类软硬件设备与系统逐渐呈现智能化和复杂化,中心化身份认证方法面临的性能问题和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适用于分布式无证书网络身份认证的技术和平台缺失。为有效应对分布式网络身份认证的严峻挑战,研究分布式无证书身份认证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模式,包括认证架构、密钥管理、硬件增强、并行执行、集成应用等。本研究针对分布式无证书网络身份认证的3个科学问题:密钥系统安全高效管理、海量接入硬件加速认证、智能合约并行优化运行;围绕5大课题研究方向:高性能无证书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与架构、无证书的分布式密钥管理、高并行分布式终端接入硬件增强、多层级并行化智能合约虚拟机、分布式大规模物联网身份认证应用与验证;重点突破10类关键技术:高性能分布式身份标识与共识技术,无证书身份认证协议族与网络架构技术,基于智能合约的无证书密钥自动化管理技术,可持续抗攻击的分布式密钥生成、分发及回收技术,内生安全的高性能硬件层级构建技术,异构终端跨域安全接入一体化硬件加速技术,智能合约并行化协处理架构技术,智能合约虚拟机优化调度技术,轻量无证书公钥标识框架技术,基于国密的物联网标识身份管理技术;研发5种主要系统/工具:设备数字身份全流程管理系统、密钥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硬件增强的高性能终端并发接入系统、基于国产芯片的智能合约协处理器系统、大规模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应用检测评估工具。面向能源物联网、车联网等典型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分布式无证书环境下网络身份认证场景,构建具备基于国密和物联网标识认证的终端设备可信身份、安全接入、安全管控等功能的分布式大规模物联网身份认证应用平台。建立分布式无证书环境下网络身份标识、共识、集成、应用全过程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从数字身份安全层面保障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安全发展,支撑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与治理重大战略实施,有效鉴别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访问与入侵,对于提升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区块链 无证书 密钥管理 硬件增强 并行处理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务驱动的数据跨境风险机理研究
4
作者 荣景峰 陈思宇 +6 位作者 王艺洋 牛俊 刘徐杰 周安顺 付安民 曹春杰 张玉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269,共19页
针对当前数据安全风险机理研究未能充分考虑跨境数据特有的风险形成原因及要素,难以全面揭示跨境数据风险的全貌与内在联系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业务驱动的数据跨境风险机理研究。首先,应用Petri网抽象业务流程并收集过程资料数据。... 针对当前数据安全风险机理研究未能充分考虑跨境数据特有的风险形成原因及要素,难以全面揭示跨境数据风险的全貌与内在联系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业务驱动的数据跨境风险机理研究。首先,应用Petri网抽象业务流程并收集过程资料数据。然后,基于过程资料数据抽取相关概念范畴并映射成演化网络叶子节点,同时依据风险因果理论构建风险演化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风险演化网络的相关系数,确定风险要素并系统阐释数据跨境风险机理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最后以调查问卷和历史数据分析方式验证分析结论,结果表明研究结论符合调研数据统计结果且与历史风险诱因高度契合。总体而言,所提研究可以为数据跨境风险量化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数据跨境风险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风险机理 风险要素 数据跨境有序流动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数字数据网的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晓庄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7,共6页
本文对数字数据网(DDN)所能提供的业务种类、功能特点;网路拓扑结构,以及骨干网的规划设计轮廓等几方面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 数据通信 业务 网路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系统中基于扩展CP的Rank 3-4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6
作者 孙乐 杨维 +1 位作者 许昌龙 罗宇琳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1-936,共6页
为了支持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中更高阶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定义了新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先提出了基于扩展循环前缀(CP)的参考信号设计原则,根据已确定的基于常规CP的参考信号设计方... 为了支持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中更高阶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定义了新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先提出了基于扩展循环前缀(CP)的参考信号设计原则,根据已确定的基于常规CP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案,提出了4种基于扩展CP的Rank 3,4参考信号设计方案。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优劣,通过仿真比较了不同参考信号设计方案估计的信道和理想信道的均方误差(MSE)和相应的误块率(BLER),最终确定最佳的扩展CP的Rank 3,4参考信号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 多输入多输出(MIMO) 扩展循环前缀 参考信号 均方误差(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分及时分寻呼网络的设计
7
作者 窦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实现大范围寻呼覆盖的不同方法,网络设计从简单的大同播区网络到复杂的频分或时分网络。
关键词 寻呼网络 频分 时分 无线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技术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换然 申凌峰 +3 位作者 任资卓 郑杰 王宁 屈凌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2,共8页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作为空基信息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结合6G多接入网络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架构,讨论了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无人机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通、感、算能力特点,介绍无人机自组网、无人机通感一体化、无人...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作为空基信息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结合6G多接入网络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架构,讨论了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无人机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通、感、算能力特点,介绍无人机自组网、无人机通感一体化、无人机边缘计算等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关键技术。最后,围绕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过程中与无线接入网新技术结合时产生的新问题,探讨无人机通信信道建模、三维立体部署与路径规划、携能有限与续航问题、无人机网络安全、无人机集群异构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智能边缘网络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万物智联 无人机(U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自适应麻雀搜索算法及在车联网驾驶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9
作者 涂友斌 阚欣宇 +1 位作者 王岩 邓志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7-153,共7页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SA)跟随者接近种群内个体最佳位置时收敛速度过快而导致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的改进型麻雀搜索算法(ASSA)。首先,在搜索寻优过程中,对发现者位置和跟随者位置进行动态更新,为保证算法在...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SA)跟随者接近种群内个体最佳位置时收敛速度过快而导致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的改进型麻雀搜索算法(ASSA)。首先,在搜索寻优过程中,对发现者位置和跟随者位置进行动态更新,为保证算法在迭代后期的收敛速度,警戒者的个数采用线性递减的方式;其次,为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的迭代中断,通过高斯随机分布形成新的发现者;最后,为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利用4种典型的函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SS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SSA能够有效解决SSA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在收敛速度等性能上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将ASSA算法应用到车联网驾驶行为识别中,通过优化BP神经网络,使得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动态自适应 BP神经网络 驾驶行为识别 车联网 高斯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綫載波回路的交叉設計(一)
10
作者 叶載霞 白其章 《电信科学》 1958年第11期20-24,共5页
1.载波回路交叉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载波回路交叉设计的目的主要为: a)使同桿各回路间在它们的共同传输频率内具有足够的串音防御度。 b)使各个回路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具有均匀的工作衰减特性。
关键词 近端串音 工作频带 传输频率 交叉设计 衰减特性 交叉指数 不均匀性 雨格 阻抗不匹配 交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时的工频磁场环境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波 何金良 +2 位作者 刘吉克 戴传友 张兴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12-3820,共9页
云数据中心(IDC)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变电站正常工作时的稳态持续工频磁场和短路时的短时工频磁场可能会威胁共站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信息存储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及国内外数据,系统总结了高压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磁场... 云数据中心(IDC)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变电站正常工作时的稳态持续工频磁场和短路时的短时工频磁场可能会威胁共站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信息存储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及国内外数据,系统总结了高压变电站产生的工频磁场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母线、地下变电站、地下电缆、电抗器及电容器产生的稳态持续工频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64 A/m、45 A/m、49 A/m、4 000 A/m、800 A/m,通过计算分析了变电站工频短路时50 k A短路电流在附近产生的短时工频磁场强度最大值可达2 490 A/m。研究结果表明:在云数据中心建设时,需要控制云数据中心信息设备与电抗器的距离>10 m,与电容器的距离>5 m,以确保云数据中心信息设备承受的稳态持续工频磁场强度<100 A/m;控制云数据中心信息设备与高压母线的距离>10 m,可将与变电站共站建设的云数据中心可能出现的短时工频磁场强度降低到<1 000 A/m。该研究结果为制定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的工频磁场防护策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中心 高压变电站 稳态持续工频磁场 短时工频磁场 磁存储设备 显示器 工频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标度定位算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健苗 许新忠 +1 位作者 黄书广 李哲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2-697,共6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中式多维标度MDS-MAP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MDS的分布式定位算法。该算法在构建距离矩阵时引入Euclidean算法距离估算思想,同时采用一种优化的基于最小二乘逼近的坐标转换方法实现节点由相对坐标...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集中式多维标度MDS-MAP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MDS的分布式定位算法。该算法在构建距离矩阵时引入Euclidean算法距离估算思想,同时采用一种优化的基于最小二乘逼近的坐标转换方法实现节点由相对坐标到绝对坐标的转换。实验结果显示,与经典MDS-MAP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多种网络拓扑结构下均能有效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坐标转换 分布式 多维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站时工频短路故障主动防护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金良 刘吉克 +2 位作者 祁征 王志岗 张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58-4167,共10页
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高压变电站侧工频接地短路故障会危及通信云数据中心的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分析了高压变电站对通信云数据中心的综合危险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通信局站的综合危险影响允许值,云数据中心对应允许值为2 ... 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高压变电站侧工频接地短路故障会危及通信云数据中心的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分析了高压变电站对通信云数据中心的综合危险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通信局站的综合危险影响允许值,云数据中心对应允许值为2 000 V。云数据中心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性可通过缩短故障时间来提高人身安全电压及设备绝缘耐受电压来得到改善,将故障切除时间从保守的3 s缩短到100 ms,人身允许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提高4.48倍,线缆、二次设备、微机保护装置、计算机的绝缘耐受电压至少提高24.4%。提出了通过在变电站侧降低地电位升和缩短故障切除时间来确保接地故障时共站址通信云数据中心安全的主动防护策略,并建议通信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接地系统共站址时对应的变电站地电位升允许值为2 k V、故障切除时间为100 ms、接地电阻限值为0.1Ω。该工作为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的工频短路故障危害的防护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中心 变电站 短路故障 地电位升 人身安全 绝缘耐受特性 联合接地 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站时的工频磁场防护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金良 戴传友 +2 位作者 张兴海 刘吉克 张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90-3796,共7页
云数据中心(IDC)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变电站的工频磁场会对共站址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信息存储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确定云数据中心合理的工频磁场限值、确保云数据中心信息设备的电磁安全,比较分析了云数据中心工频磁场的测量结果... 云数据中心(IDC)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变电站的工频磁场会对共站址建设云数据中心的信息存储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确定云数据中心合理的工频磁场限值、确保云数据中心信息设备的电磁安全,比较分析了云数据中心工频磁场的测量结果、计算结果及公众全天工频磁场限值;并对根据工频磁场抗扰度严酷要求研制的用于云数据中心信息存储的服务器进行了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当控制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强工频磁场源的距离>10 m时,通信云数据中心的稳定持续工频磁场抗扰度和短时工频磁场抗扰度的磁场强度分别取100A/m和1 000 A/m;此外,通过改善信息存储设备耐受工频磁场的特性,可以取消云数据中心建筑物的工频磁场屏蔽措施,节省巨额屏蔽费用。所研制的服务器能够耐受与变电站共站的云数据中心可能出现的最为严酷的工频磁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中心 变电站 工频磁场 短时磁场 磁存储设备 磁屏蔽 工频磁场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N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海量 张红 张晶晶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通过分析OTN的技术特点,提出了OTN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分组增强型OTN的发展、WSON技术的发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光子集成(PIC)技术的发展和超100 Gbit/s时代的OTN演进趋势。
关键词 分组增强型OTN WSON 光子集成 flex-O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室内外同频组网干扰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希蕊 张涛 +2 位作者 张强 王东洋 杨艳 《电信科学》 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5G室内外采用同频部署会导致网络覆盖性能和用户业务体验下降,分析了室内外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对业务信道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随机化干扰解决方案、室内外波束协同干扰解决方案、室内多波束干扰解决方案3种室内外... 5G室内外采用同频部署会导致网络覆盖性能和用户业务体验下降,分析了室内外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对业务信道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随机化干扰解决方案、室内外波束协同干扰解决方案、室内多波束干扰解决方案3种室内外同频干扰解决方案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针对室内外同频干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测试验证,经过验证业务信道PRB随机化干扰解决方案中业务负载在30%左右时,抑制干扰的效果最好;室内外波束协同功能在室外宏基站邻区空载或者高加扰(70%)时,开启该功能对下行速率的提升更明显;开启室内多波束功能后下行速率要明显高于单波束情况。最后给出了同频干扰控制方案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频干扰 RF规划 PRB随机化 波束协同 室内多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模块化数据中心智能化建造技术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晓 金鉴 +3 位作者 程序 郑梓豪 陈宇欢 李元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5-632,共8页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 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也逐渐增加,并广泛服务于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城市基建、科研院所和航空航天中心等.本文以发展数字化、装配式数据中心为出发点,围绕标准化的模块单体设计...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 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也逐渐增加,并广泛服务于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城市基建、科研院所和航空航天中心等.本文以发展数字化、装配式数据中心为出发点,围绕标准化的模块单体设计原则,探讨了轻钢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标准模块类别与尺寸,结构设计,参数化智能设计,模块的公路运输等环节应用协同的思想,进而提出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的数据中心一体化建造管理平台.最后,本文对未来智能化的数据中心建设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模块 数据中心 协同设计 平台管理 智能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站时接地网连接方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波 刘吉克 +2 位作者 祁征 王志岗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68-4175,共8页
云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巨大、电能需求也巨大,需要与配套的变电站共址建设,两部分接地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连接方式是云数据中心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以某实际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址为例,建立电磁场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不... 云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巨大、电能需求也巨大,需要与配套的变电站共址建设,两部分接地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连接方式是云数据中心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以某实际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址为例,建立电磁场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不同接地连接方式时,变电站与数据中心的地电位、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等的分布,提出经济合理的均压措施。经过分析可知,当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接地网分别独立布置时,变电站接地网与其他接地网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电位差,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建议各接地网相互紧密连接,从而在各接地网之间获得良好的均压效果,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云数据中心 接地网 工频短路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枫 张峰 周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7,共6页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中涉及各种隐私信息,隐私保护标准化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在网络环境中隐私保护工作的归纳梳理,分析了当前隐私保护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探...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中涉及各种隐私信息,隐私保护标准化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在网络环境中隐私保护工作的归纳梳理,分析了当前隐私保护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私保护标准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隐私保护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接入网的选择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吉克 王国伟 +1 位作者 华京 贾晓东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12,共4页
本文论述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技术,建立光缆同轴混合网(HFC)的意义;比较了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光纤到路边(FTTC)、光缆同轴混合网的技术经济比及实用性。
关键词 宽带接入网 光缆同轴混合网 数字用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