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品质提升的小城镇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以海南省万宁市中心城区为例
1
作者 李文军 曾晓悦 +1 位作者 李世杰 黄婉玲 《住宅产业》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是盘活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品质的概念内涵和城市更新的现实需求,构建包括生态环境品质、居住空间品质、交通出行品质、安全韧性... 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是盘活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品质的概念内涵和城市更新的现实需求,构建包括生态环境品质、居住空间品质、交通出行品质、安全韧性品质四个维度的城市品质提升理论框架,并以万宁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综合规划为例,通过分析城市更新的现实困境,提出面向城市品质提升的小城镇城市更新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城镇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质 城市更新 小城镇 万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萌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218-220,共3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GIS技术的基础概念入手,阐述了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作用,并对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土地管... 随着科技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GIS技术的基础概念入手,阐述了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作用,并对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监督检查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管理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服务的新区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与方法——以海口江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金 张辛悦 +1 位作者 赵兴华 陈晓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0-97,共8页
近年来,随着规划业务向全过程、规划服务向伴随式转变,过去重指标、静态化的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在新的工作模式下亟待向全过程、系统化、交互式转型。聚焦新城新区,基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过程的理念,从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3个时间维... 近年来,随着规划业务向全过程、规划服务向伴随式转变,过去重指标、静态化的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在新的工作模式下亟待向全过程、系统化、交互式转型。聚焦新城新区,基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过程的理念,从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3个时间维度构建新区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从“以评促编、以评促管、以评促建”3个方面探索3个时间维度下的评估重点和评估方法。同时,结合海口江东新区的陪伴式规划服务,探索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新区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的实践应用,为国内各新城新区开展全过程的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估 全过程服务 评估体系 新城新区规划 海口江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D模式下的国土空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以三亚大茅水流域为例
4
作者 张长滨 王欣 +2 位作者 常魁 孙尔诺 石文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8-105,共8页
在城市增长乏力、空间固定且资金缺乏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已成为城市解决生态困境和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从流域视角出发,探索EOD模式下国土空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的理念和原则,总结出“治流域、统发展、优格局、... 在城市增长乏力、空间固定且资金缺乏的背景下,国土空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已成为城市解决生态困境和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从流域视角出发,探索EOD模式下国土空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的理念和原则,总结出“治流域、统发展、优格局、强支撑、促实施”的规划思路,并将这一思路应用于三亚大茅水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实践中,提出构建流域健康水系统、统筹流域内的空间发展规划、优化多方土地格局供应机制、强化多层级资金支撑机制、促进落实项目实施机制等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流域的综合治理统筹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D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 流域综合治理 统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海域生态修复策略与价值回归路径——以海南省万宁市小海片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军 孙杨炀 +2 位作者 黄婉玲 肖希 李世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大部分近岸海域正面临生态退化和发展滞后等问题,生态修复工作亟待开展。探索“基底研判—机制梳理—修复规划—价值回归”的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总体工作框架,基于生态问题的研判及成因梳理...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大部分近岸海域正面临生态退化和发展滞后等问题,生态修复工作亟待开展。探索“基底研判—机制梳理—修复规划—价值回归”的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总体工作框架,基于生态问题的研判及成因梳理,构建“源头防控—水体治理—生态修复”的修复规划阶段策略,提出“目标定位—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的价值回归路径,并以海南省万宁市小海片区为例进行实证,为沿海地区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生态修复规划 价值回归 万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公路交通优化策略研究——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维棉 饶胜波 葛天南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公路交通严重威胁沿线野生动物迁徙安全。我国公路生态学理论研究和相关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公路工程设计指导性不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何处采用何种交通措施,从而满足民生发展和生态保护需求,是其当下面临的难题。在公路选线... 公路交通严重威胁沿线野生动物迁徙安全。我国公路生态学理论研究和相关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公路工程设计指导性不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何处采用何种交通措施,从而满足民生发展和生态保护需求,是其当下面临的难题。在公路选线既定的前提下,依托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论述选取合适的生态敏感性因子指标,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阐述各等级公路穿越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六类应对策略。面向生态保护的公路交通策略包含立体和平面,线型和点状,硬件和软件多维度,建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设置隧道3座,桥梁7座,沿线修建横跨生态桥涵通道的路段不低于27 km,沿线修建围挡设施的路段不低于29 km。突破微观点状建设横跨动物通道的传统工程做法,以面带线宏观系统考虑动物迁徙生态廊道。探索在生态保护和公路交通之间的空缺领域架起桥梁,降低高速公路穿越国家公园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 国家公园 生态敏感性 生态保护 野生动物廊道 公路交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块地”改革背景下,海南乡村民宿的类型嬗变、业态演化与产品创新
7
作者 杨春淮 李文军 +2 位作者 谢德洪 靳春宝 范博泓 《城乡规划》 2024年第6期33-42,共10页
文章从“三块地”改革政策中的“宅基地”与“经营性建设用地”入手,通过分析两者与乡村民宿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对应关系,提出“乡村休闲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的细分概念。针对海南省乡村民宿的“精品酒店化”现象,在考察乡村... 文章从“三块地”改革政策中的“宅基地”与“经营性建设用地”入手,通过分析两者与乡村民宿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对应关系,提出“乡村休闲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的细分概念。针对海南省乡村民宿的“精品酒店化”现象,在考察乡村振兴实践中这“两块地”上两类建筑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标案例进行研究,给出产品创新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块地”改革 乡村旅游民宿与休闲民宿 乡村精品酒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避险绿地可达性阻碍系数研究——以四川长宁县中心城区为例
8
作者 唐德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8期63-65,73,共4页
该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道路长度、坡度、宽度、人口分布密度与可达性之间的关系,构建防灾避险绿地可达性阻碍模型。研究表明,阻碍系数λ值越小可达性越高,反之亦然;在3个阻碍因子中长度阻碍因子对λ... 该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道路长度、坡度、宽度、人口分布密度与可达性之间的关系,构建防灾避险绿地可达性阻碍模型。研究表明,阻碍系数λ值越小可达性越高,反之亦然;在3个阻碍因子中长度阻碍因子对λ的影响最大,宽度与人口分布密度关系次之,坡度阻碍因子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网络 可达性 地震防灾公园 阻碍因子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阻碍系数的防灾避险绿地布局探索
9
作者 唐德富 王禹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防灾避险绿地作为防灾减灾、紧急避险的主要空间。以道路长度、坡度、宽度与人口分布密度为主要阻碍因子,基于可达性阻碍系数的数学模型,探索长宁县中心城区防灾避险绿地的阻碍情况。
关键词 GIS网络分析 可达性 地震防灾公园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