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荣 韩冰 +1 位作者 崔家华 刘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享农庄未脱离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困局的原因,并以南田共享农庄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筑基、产业注能、社群融合、景观重塑和协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三生共融"理念下的共享农庄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农庄 乡村旅游 三生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地区规划设计思路与临沂北站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剑 李润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国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高铁枢纽星罗棋布。文章以边缘型高铁站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临沂北站的具体实例,从发展特征与问题剖析入手,确定"定性、定形、定业、定路"的规划思路,以期为其他高铁新城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边缘型高铁站 高铁新城 规划设计 临沂北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识别与规划策略应对——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恺 唐燕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4,77,共9页
全球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成为愈加频发的城市灾害,通过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识别易受灾地区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策略,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而以北京中... 全球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成为愈加频发的城市灾害,通过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识别易受灾地区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策略,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而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选择2015年北京地区发生的单次高温热浪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出北京中心城区高温热浪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城区和丰台区的部分街道脆弱性等级最高,规划应以这些街道作为优先行动实施区域。论文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应对行动分区""高敏感应对行动分区"和"低适应能力应对行动分区"三类政策分区,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气候变化 高温热浪脆弱性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规层面城市设计导控要素识别及导控方法——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规层面,目前还基本停留在以结构性表达为主的方式上,并未涉及到城市设计上需要控制和引导的要素,这会造成在上层规划层面上的导控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下位规划的落实。文章在分析城市设计导控特点与要素的基础上,依...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规层面,目前还基本停留在以结构性表达为主的方式上,并未涉及到城市设计上需要控制和引导的要素,这会造成在上层规划层面上的导控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下位规划的落实。文章在分析城市设计导控特点与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城市风貌特色,从总规层面探讨对未来城市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及其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方法,并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通过建立导控要素库,实施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探寻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要素的管理方法,以期更好地完善城市总规层面上的城市设计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导控要素 城市设计管理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关系”改革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荀春兵 李荣 +1 位作者 韩永超 肖钧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3,共6页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重要背景,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应成为推动这一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逻辑,文章梳理了"央地关系"改革的主要动向和未来取向,分析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影响,并在"央地关系"视角下探讨了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性质、内容和相互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央地关系”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规划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宁 李胜全 +1 位作者 路思远 王新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产业升级、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品质提升四项核心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汽车城 规划策略 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分异与治理效率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凯 李凯 刘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112,共10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强于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就近市民化将成为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主导模式。政府力量会从提升和抑制两个方面同时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效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同时强化这种提升和抑制作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效果暂未显现,在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日趋连綿化的趋势下,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治理和制度创新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城市治理效率 空间格局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思维下的“城中村”归宿判断:从消亡走向重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林 涂欣 陈升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39,共6页
文章首先重新界定和诠释了"城中村"的本质,认为其是城乡运动所包含的人口、土地、文化等各个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相互冲突、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依赖的产物,其的产生有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发展存在着矛盾和统一规律;其次... 文章首先重新界定和诠释了"城中村"的本质,认为其是城乡运动所包含的人口、土地、文化等各个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相互冲突、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依赖的产物,其的产生有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发展存在着矛盾和统一规律;其次,认为"城中村"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文化性的哲学属性,其存续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最后,从"城中村"的居民谋生手段发生转变、城镇化水平不再提高、城市不再扩张并转向内部挖潜,但物质空间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保留,判断出"城中村"从"消亡"走向"重生"的最终归宿,并为当前"城中村"的规划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哲学思维 归宿 消亡 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绩效的总规实施评估方法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新峰 袁兆宇 +1 位作者 李君 苏海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我国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机制已经建立多年,但在工作框架和技术方法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总规实施评估为例,从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视角出发,建构了从空间绩效到实施绩效的评估技术逻辑,可为我国总规实施评估方法的进一... 我国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机制已经建立多年,但在工作框架和技术方法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总规实施评估为例,从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视角出发,建构了从空间绩效到实施绩效的评估技术逻辑,可为我国总规实施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规实施评估 城市空间绩效 实施绩效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的田园化空间特色构建策略--以北京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祥莉 苏海威 +1 位作者 陈曦 曹佳楠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注重高品质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城乡融合的特色空间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回归田园城市的本质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观,对高品质田园化空间特色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三大导向下的三个层面策略,并以北京顺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注重高品质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城乡融合的特色空间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回归田园城市的本质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观,对高品质田园化空间特色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三大导向下的三个层面策略,并以北京顺义区为例,从宏观层面提出构建城乡融合的有机整体格局;中观层面强调对山水林田等空间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指引,彰显天境、地境、乡境、人境和文境下的美好人居环境之美;微观层面通过上下联动,对镇村空间进行"情境交融"的建设指引,将品质规划贯穿于各个层次,从而全面实现高品质的城乡空间特色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 田园城市 人居意境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改造模式和困境对比 被引量:24
11
作者 苏海威 胡章 李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释放土地潜能、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及破解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首先从多阶段微观博弈视角总结比较了深圳和北京的更新改造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利弊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其次提出市场...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释放土地潜能、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及破解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首先从多阶段微观博弈视角总结比较了深圳和北京的更新改造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利弊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其次提出市场主导的深圳更新模式宏观可控、微观高效,有利于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并形成了持续推进、动态博弈的制度优化系统,但是存在"挑肥拣瘦"、拆赔标准抬升及突破规划刚性等负外部性不断累积的困境;而政府主导的北京改造模式以"规划稳定和资金平衡"为前提,能有效保证规划落地实施和统一的安置标准,但是面对巨量的更新需求存在更新覆盖不足、可持续性差等困境;最后给出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城市更新模式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模式 拆除重建 政府主导 社会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发展战略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荀春兵 杜锐 +1 位作者 叶炜 路思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临空地区发展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相关规划和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临空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有所偏差。文章基于对代表性临空地区的研究,提出了包括机场特征、城市背景和时代趋势三要素的分析框架... 临空地区发展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相关规划和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临空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有所偏差。文章基于对代表性临空地区的研究,提出了包括机场特征、城市背景和时代趋势三要素的分析框架,较为科学地研究了临空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产业、空间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并将该分析框架引入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规划中,对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功能定位、枢纽构建、产业选择和城市空间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战略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地区 发展策略 分析框架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