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荣 韩冰 +1 位作者 崔家华 刘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享农庄未脱离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困局的原因,并以南田共享农庄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筑基、产业注能、社群融合、景观重塑和协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三生共融"理念下的共享农庄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农庄 乡村旅游 三生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关系”改革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考 被引量:16
2
作者 荀春兵 李荣 +1 位作者 韩永超 肖钧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3,共6页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重要背景,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应成为推动这一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逻辑,文章梳理了"央地关系"改革的主要动向和未来取向,分析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影响,并在"央地关系"视角下探讨了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性质、内容和相互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央地关系”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穆棱市“收缩城市”特征及规划应对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杜锐 武敏 +1 位作者 张懿 刘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全球各地以人口流失为典型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大量出现,引发了各类城市问题。与国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城市增长阶段,但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人口流失的现象,面临着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人口不断流失的矛盾。目前针对... 全球各地以人口流失为典型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大量出现,引发了各类城市问题。与国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城市增长阶段,但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人口流失的现象,面临着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人口不断流失的矛盾。目前针对我国城市收缩现象的研究尚处于技术识别及概念构建阶段,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文章以黑龙江省穆棱市为例,分析其在成长期出现城市收缩现象的特征及成因,提出构建城乡自由流动系统、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和城市精明增长等针对性措施,可充实我国"收缩城市"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现状特征 实证研究 规划应对 穆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规划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 李胜全 +1 位作者 路思远 王新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产业升级、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品质提升四项核心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汽车城 规划策略 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分异与治理效率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凯 李凯 刘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112,共10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强于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就近市民化将成为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主导模式。政府力量会从提升和抑制两个方面同时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效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同时强化这种提升和抑制作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效果暂未显现,在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日趋连綿化的趋势下,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治理和制度创新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城市治理效率 空间格局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绩效的总规实施评估方法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峰 袁兆宇 +1 位作者 李君 苏海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我国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机制已经建立多年,但在工作框架和技术方法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总规实施评估为例,从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视角出发,建构了从空间绩效到实施绩效的评估技术逻辑,可为我国总规实施评估方法的进一... 我国的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机制已经建立多年,但在工作框架和技术方法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总规实施评估为例,从城市空间绩效评价的视角出发,建构了从空间绩效到实施绩效的评估技术逻辑,可为我国总规实施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规实施评估 城市空间绩效 实施绩效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的田园化空间特色构建策略--以北京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祥莉 苏海威 +1 位作者 陈曦 曹佳楠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注重高品质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城乡融合的特色空间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回归田园城市的本质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观,对高品质田园化空间特色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三大导向下的三个层面策略,并以北京顺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注重高品质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城乡融合的特色空间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回归田园城市的本质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观,对高品质田园化空间特色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三大导向下的三个层面策略,并以北京顺义区为例,从宏观层面提出构建城乡融合的有机整体格局;中观层面强调对山水林田等空间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指引,彰显天境、地境、乡境、人境和文境下的美好人居环境之美;微观层面通过上下联动,对镇村空间进行"情境交融"的建设指引,将品质规划贯穿于各个层次,从而全面实现高品质的城乡空间特色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 田园城市 人居意境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被引量:45
8
作者 方家 王德 +5 位作者 谢栋灿 王灿 王昊阳 武敏 叶信岳 段征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1,共9页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三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顾村公园 樱花节 大客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改造模式和困境对比 被引量:27
9
作者 苏海威 胡章 李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释放土地潜能、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及破解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首先从多阶段微观博弈视角总结比较了深圳和北京的更新改造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利弊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其次提出市场...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释放土地潜能、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及破解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首先从多阶段微观博弈视角总结比较了深圳和北京的更新改造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利弊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其次提出市场主导的深圳更新模式宏观可控、微观高效,有利于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并形成了持续推进、动态博弈的制度优化系统,但是存在"挑肥拣瘦"、拆赔标准抬升及突破规划刚性等负外部性不断累积的困境;而政府主导的北京改造模式以"规划稳定和资金平衡"为前提,能有效保证规划落地实施和统一的安置标准,但是面对巨量的更新需求存在更新覆盖不足、可持续性差等困境;最后给出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城市更新模式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模式 拆除重建 政府主导 社会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发展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荀春兵 杜锐 +1 位作者 叶炜 路思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临空地区发展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相关规划和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临空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有所偏差。文章基于对代表性临空地区的研究,提出了包括机场特征、城市背景和时代趋势三要素的分析框架... 临空地区发展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相关规划和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临空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有所偏差。文章基于对代表性临空地区的研究,提出了包括机场特征、城市背景和时代趋势三要素的分析框架,较为科学地研究了临空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产业、空间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并将该分析框架引入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规划中,对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功能定位、枢纽构建、产业选择和城市空间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战略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地区 发展策略 分析框架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