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荣 韩冰 +1 位作者 崔家华 刘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享农庄未脱离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困局的原因,并以南田共享农庄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筑基、产业注能、社群融合、景观重塑和协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三生共融"理念下的共享农庄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农庄 乡村旅游 三生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地区规划设计思路与临沂北站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剑 李润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国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高铁枢纽星罗棋布。文章以边缘型高铁站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临沂北站的具体实例,从发展特征与问题剖析入手,确定"定性、定形、定业、定路"的规划思路,以期为其他高铁新城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边缘型高铁站 高铁新城 规划设计 临沂北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识别与规划策略应对——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恺 唐燕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4,77,共9页
全球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成为愈加频发的城市灾害,通过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识别易受灾地区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策略,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而以北京中... 全球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成为愈加频发的城市灾害,通过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识别易受灾地区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策略,是增强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而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选择2015年北京地区发生的单次高温热浪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出北京中心城区高温热浪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城区和丰台区的部分街道脆弱性等级最高,规划应以这些街道作为优先行动实施区域。论文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应对行动分区""高敏感应对行动分区"和"低适应能力应对行动分区"三类政策分区,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气候变化 高温热浪脆弱性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驱动机制及规划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晨 刘爽 耿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3个方面解析成都市半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半城市化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可持续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2018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5
作者 罗震东(图/文) 张国华 +10 位作者 邹军 郑德高 夏铸九 陈绪冬 张希煜 王红扬 徐逸伦 魏立华 武前波 张京祥 王兴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132-133,共2页
2018年6月2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 2018年6月2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究中心、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和《凤凰品城市》编辑部参与协办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2018学术年会顺利举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义安书记与崔功豪教授分别致辞。上午专家分享了《产业·互联网+交通网·空间》等6个主题报告。下午圆桌讨论围绕《新自下而上城镇化:中国淘宝村的发展与治理》进行探讨。现将部分专家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南京大学 学术研讨会 学术年会 城镇化 创新 城市规划学会 城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口碑大数据的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君明 李玥 +1 位作者 吕硕 李翅 《风景园林》 2022年第8期120-126,共7页
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对公众出行的影响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的重要步骤。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空间分布规律展开分析,对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内在差异性考虑较少。引入网络口碑大数据,通过口碑分值表征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 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对公众出行的影响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的重要步骤。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空间分布规律展开分析,对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内在差异性考虑较少。引入网络口碑大数据,通过口碑分值表征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网络口碑大数据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思路,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最终构建由商业综合、休闲娱乐、生活服务3类廊道组成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网络。网络口碑大数据兼具空间分布和口碑质量的双重属性,能够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立足区域视角识别与量化部分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在差异性,其支撑下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规划更加强调公众使用满意度对选线过程的影响,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大数据 网络口碑 步行和自行车廊道 选线 网络分析法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北京市海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规层面城市设计导控要素识别及导控方法——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董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规层面,目前还基本停留在以结构性表达为主的方式上,并未涉及到城市设计上需要控制和引导的要素,这会造成在上层规划层面上的导控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下位规划的落实。文章在分析城市设计导控特点与要素的基础上,依... 城市设计在城市总规层面,目前还基本停留在以结构性表达为主的方式上,并未涉及到城市设计上需要控制和引导的要素,这会造成在上层规划层面上的导控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指导下位规划的落实。文章在分析城市设计导控特点与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城市风貌特色,从总规层面探讨对未来城市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及其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方法,并以《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改为例,通过建立导控要素库,实施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探寻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要素的管理方法,以期更好地完善城市总规层面上的城市设计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导控要素 城市设计管理 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与空间应对--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章 苏海威 +1 位作者 纪赛月 闫柳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69,共6页
文章在总结综合保税区发展特征和困境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时期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理念、策略和空间优化路径,即理念上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开放理念向双向开放转变、竞争理念向创新导向转变、服务理念向人本舒适转变;策略上以政策创新... 文章在总结综合保税区发展特征和困境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时期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的理念、策略和空间优化路径,即理念上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开放理念向双向开放转变、竞争理念向创新导向转变、服务理念向人本舒适转变;策略上以政策创新集聚国际贸易、国际创新和国际服务三大类产业;空间上构建开放、融合、魅力的新型空间格局。同时,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为例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其他综合保税区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理念转变 转型发展 空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分析框架下的北京老城胡同空间景观设计正义——基于高温脆弱性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唐燕 陈恺 邵旭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强烈的外部扰动,正在加剧突显社会内部的“不平衡”与“不正义”,因此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实现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目标,还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与多元利益等社会诉求。从空间正义维度出发,借... 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强烈的外部扰动,正在加剧突显社会内部的“不平衡”与“不正义”,因此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实现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目标,还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与多元利益等社会诉求。从空间正义维度出发,借助多尺度、多途径分析方法研究北京老城街巷的热适应性景观设计策略。首先,在城市尺度上通过定量分析识别出北京中心城区的高温脆弱性空间,结果表明脆弱性最高的片区是老城的大栅栏和椿树地区;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寻找大栅栏地区开放空间的类型组成及景观设计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北京老城胡同空间的景观设计正义需求及其对策,为面向“空间正义”与“气候适宜性”的胡同空间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途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老城 高温热浪 脆弱性 景观设计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城市消防规划需求的火灾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志芬 黄靖玲 李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91,共7页
研究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可以为城市消防规划提供有效参考,对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所要研究区域的城市消防规划需求,首先分析区域火灾历史统计数据,提炼区域的火灾特点,从火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城市抗灾能力3方面... 研究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可以为城市消防规划提供有效参考,对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所要研究区域的城市消防规划需求,首先分析区域火灾历史统计数据,提炼区域的火灾特点,从火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城市抗灾能力3方面分析指标影响因子,建立了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以建设用地地块为评估单元,基于现场调研和卫星遥感影像、城市用地分类相结合的指标因子快速分析方法,并通过加权平均评估城市火灾风险;最后,通过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案例研究,阐释了评估的技术流程和结果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适应城市消防规划需求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快速定量评估区域火灾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还能识别出消防安全布局的重点地区,进一步支撑城市消防规划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火灾 火灾统计 风险评估 城市消防规划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益军 翟国方 +2 位作者 鲁钰雯 刘宏波 周姝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8,共7页
以系统论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提出包含发展状态指数、发展偏离指数和发展向好速率指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全国286个样本城市2005—2019年的城镇化协调... 以系统论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提出包含发展状态指数、发展偏离指数和发展向好速率指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全国286个样本城市2005—2019年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各样本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维持在稳定区间内,整体上下浮动较小,并且整体协调水平在逐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改善明显,城镇化发展规模的短板效应减小,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极易受到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波动,需要国家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规模 系统论 动态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戴忱 姚秀利 陈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海绵城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是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优化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迫切需求。文章首先对海绵城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根据一定的选择... 海绵城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是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优化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迫切需求。文章首先对海绵城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根据一定的选择原则,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体系;最后对每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内容给出了在具体项目中可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 路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关系”改革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考 被引量:15
13
作者 荀春兵 李荣 +1 位作者 韩永超 肖钧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3,共6页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 相关研究表明,中央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模式、中央收权下的"运动型"治理模式,是空间失序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因此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改革,应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重要背景,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应成为推动这一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逻辑,文章梳理了"央地关系"改革的主要动向和未来取向,分析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影响,并在"央地关系"视角下探讨了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性质、内容和相互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央地关系”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型用地规划评价系统构建与实践——以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评估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廖胤希 徐刚 +1 位作者 刘喆 吕怡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6-52,共7页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急需重新审视和反思产业型用地中传统工业区的开发现状,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合产业型用地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其现状发展特点,构建了以“三生”空间及其支撑体系为评价对象的系统化多维评估指标体系,并...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急需重新审视和反思产业型用地中传统工业区的开发现状,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合产业型用地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其现状发展特点,构建了以“三生”空间及其支撑体系为评价对象的系统化多维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总量比较评价方法和供需匹配度评价方法,通过以LBS、IPO为代表的大数据分析,结合问卷、实地调查和企业访谈等多种形式,对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评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型用地 规划评估 指标体系构建 总量比较 供需匹配度评价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残有所助”的城市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修订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牟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程,以及残疾人事业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梳理了残疾人设施的基本特征和新时代建设要求,探讨了现行残疾人设施相关标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在配置要求、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残疾人设施 残有所助 规划标准 残疾人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穆棱市“收缩城市”特征及规划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锐 武敏 +1 位作者 张懿 刘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全球各地以人口流失为典型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大量出现,引发了各类城市问题。与国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城市增长阶段,但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人口流失的现象,面临着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人口不断流失的矛盾。目前针对... 全球各地以人口流失为典型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大量出现,引发了各类城市问题。与国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城市增长阶段,但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人口流失的现象,面临着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人口不断流失的矛盾。目前针对我国城市收缩现象的研究尚处于技术识别及概念构建阶段,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文章以黑龙江省穆棱市为例,分析其在成长期出现城市收缩现象的特征及成因,提出构建城乡自由流动系统、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和城市精明增长等针对性措施,可充实我国"收缩城市"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现状特征 实证研究 规划应对 穆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采煤沉陷区治理规划研究——以淮南市西部采煤沉陷区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笑凯 王建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6,共8页
采煤沉陷区一直被看作是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城乡空间等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治理耗时耗财、成效不佳的城市负面空间。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资源型城市迎来转型发展的契机,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是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 采煤沉陷区一直被看作是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城乡空间等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治理耗时耗财、成效不佳的城市负面空间。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资源型城市迎来转型发展的契机,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是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淮南市西部采煤沉陷区为例,通过对其生态、功能、土地、景观、设施等多要素的研究,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和城市转型的角度,重识空间价值、重构发展动力、重塑城市品质,探索新时期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治理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设计控制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耀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0,共5页
采取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三亚城市设计控制工作的系列项目实践,在城市设计控制改良规划管理、引导开发秩序、辅助公民社会运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新性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将城市设计控制作为优化城乡规划法制化管理的"技术... 采取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三亚城市设计控制工作的系列项目实践,在城市设计控制改良规划管理、引导开发秩序、辅助公民社会运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新性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将城市设计控制作为优化城乡规划法制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引导市场有序化开发的"系统指引",公民社会自治理的"辅助手段",成为搞好"城乡微观空间治理"的技术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城市微观空间治理 城市设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城融合视角下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规划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宁 李胜全 +1 位作者 路思远 王新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产业升级、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品质提升四项核心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融合 汽车城 规划策略 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区域性规划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泉 邹军 王沣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28,共5页
围绕《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及其后续工作,回顾了20世纪末江苏开展区域性规划实践探索的时代背景、机遇挑战、应对策略以及实施成效.并以此为借鉴,探讨我国区域性规划发展应当关注的若干原则.本文认为,规划工作要紧跟经济社会... 围绕《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及其后续工作,回顾了20世纪末江苏开展区域性规划实践探索的时代背景、机遇挑战、应对策略以及实施成效.并以此为借鉴,探讨我国区域性规划发展应当关注的若干原则.本文认为,规划工作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及时调整完善;区域性规划在发展转型期更为重要,更能够和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区域性规划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要加强公共政策属性,把握重大问题,作出战略决策;区域性规划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关系复杂,应当重视科学手段,加强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规划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