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增韧增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庆 曾军堂 +2 位作者 肖文强 许海鹏 谢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7,43,共6页
主要介绍了塑料增韧增强的技术研究现状,并例举了相关增韧增强材料的功能和特性,分析了今后塑料增韧增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塑料 增韧 增强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胶中白油的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晓霞 袁波 +7 位作者 刘芳铭 陈敏剑 徐菁 王泊恩 马超强 白军伟 张彦君 孟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00,112,共6页
近年来,随着有机硅产品价格的日趋上涨,有机硅产品中掺白油的现象日益严峻。为了对硅酮胶中白油进行快速鉴别及定量,本文选择4种常见白油与硅酮胶混合制备了不同白油含量的硅酮胶阳性样品53份,以未添加白油的不同批次硅酮胶为空白硅酮... 近年来,随着有机硅产品价格的日趋上涨,有机硅产品中掺白油的现象日益严峻。为了对硅酮胶中白油进行快速鉴别及定量,本文选择4种常见白油与硅酮胶混合制备了不同白油含量的硅酮胶阳性样品53份,以未添加白油的不同批次硅酮胶为空白硅酮胶样品9份,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建立聚类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不仅能快速鉴别硅酮胶是否添加白油,而且可对硅酮胶中的白油含量进行定量。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_(c)^(2))为0.997,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5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v)^(2))为0.998,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336。经过外部验证,预测值与标称含量有显著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_(p)^(2))为0.993。本文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硅酮胶中白油的鉴别和定量测试新方法,为硅酮胶市场的产品筛选和白油定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白油 鉴别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中水分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晓霞 陈敏剑 +1 位作者 刘力荣 孟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根据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按照ISO 15512:2019《塑料水分的测定》方法E对塑料材料的含水量测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充分考虑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塑料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拉伸标准比对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力荣 王二龙 +6 位作者 向理 王仑 李洲 陈敏剑 张彦君 罗晓霞 高建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3,共5页
塑料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对其相关性能进行有效的表征,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可对其设计和应用作出相应的指导。随着工程塑料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和轨道交通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扩展,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塑料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对其相关性能进行有效的表征,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可对其设计和应用作出相应的指导。随着工程塑料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和轨道交通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扩展,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塑料材料的生产商和下游用户,必须正确测量其力学性能,特别是拉伸性能才能对材料的质量有所保证。比对了ISO 527-1:2019和ASTM D638-2022关于塑料拉伸性能测定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此两项标准相关细节的差异比较,探讨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试验设备、试样和拉伸性能指标的相关要求,并给出了标准使用的建议,为相关用户更好地使用标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比对 ISO 527-1:2019 ASTM D638-2022 塑料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烯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及其醇解物的制备
5
作者 赵小海 白军伟 张军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9,共11页
乙酸乙烯酯(VAc)的溶液聚合一般以甲醇为溶剂,但以甲醇为溶剂进行VAc与马来酰亚胺(HMI)的共聚研究目前较少报道。文中采用Finemen-Ross方法计算了VAc与HMI在甲醇中的竞聚率,分别是rHMI=4.15和rVAc=1.76×10^(-3)。之后采用饥饿投料... 乙酸乙烯酯(VAc)的溶液聚合一般以甲醇为溶剂,但以甲醇为溶剂进行VAc与马来酰亚胺(HMI)的共聚研究目前较少报道。文中采用Finemen-Ross方法计算了VAc与HMI在甲醇中的竞聚率,分别是rHMI=4.15和rVAc=1.76×10^(-3)。之后采用饥饿投料法获得了一系列含有不同HMI含量的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Ac/HMI),醇解后得到聚乙烯醇共聚物(PVA/HMI)。结果显示,随HMI投料比从0%(摩尔分数)增加到4%,所得PVAc/HMI的Tg上升了20%、弹性模量增加了67%,PVA/HMI的Tg上升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烯酯 马来酰亚胺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再生塑料标准比对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力荣 陈敏剑 +4 位作者 王建东 张彦君 王仑 李洲 高建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比对了GB/T 40006.2与ISO、欧盟的再生塑料标准,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再生塑料标准与发达国家再生塑料标准的差异以及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再生塑料标准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再生塑料 标准比对 GB/T 4000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形状可多次重构的香豆素基聚乙烯醇形状记忆聚合物
7
作者 赵小海 白军伟 张军华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利用香豆素基聚乙烯醇具有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交联,交联点可以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解交联,且解交联后的产物仍具有再交联能力的性质,本文设计了初始形状可多次重构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了接枝率、紫外光照射时间、薄膜厚度等对材料... 利用香豆素基聚乙烯醇具有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交联,交联点可以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解交联,且解交联后的产物仍具有再交联能力的性质,本文设计了初始形状可多次重构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了接枝率、紫外光照射时间、薄膜厚度等对材料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豆素的接枝率越高,形状记忆聚合物被固定后的形状回复率越高。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初始形状固定及热回复性能受365 nm紫外光照射时间、薄膜厚度的影响较大。采用合理的紫外光照射时间、高接枝率、较薄的膜,可以制得形状回复率在70%以上、初始形状可多次重构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本研究验证了上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制备具有可逆交联特性的聚合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多重光致形状固定 聚乙烯醇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样缺口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8
作者 王二龙 季壮 +5 位作者 王泊恩 张敏政 陈敏剑 孟坤 向理 曹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选择聚碳酸酯(PC)、聚酰胺6(PA6)、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苯硫醚(PPS)、聚甲醛(POM)、聚苯乙烯(P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计8种原料为研究对象,从注塑与加工缺口的间隔时间、缺口底部剩余宽度、铣刀速度3个方面... 选择聚碳酸酯(PC)、聚酰胺6(PA6)、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苯硫醚(PPS)、聚甲醛(POM)、聚苯乙烯(P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计8种原料为研究对象,从注塑与加工缺口的间隔时间、缺口底部剩余宽度、铣刀速度3个方面,研究缺口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PP、POM、PS在注塑完成后1 h内加工缺口,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于状态调节24和48 h后再加工缺口的值;PA6受吸潮性的影响,状态调节48 h后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于1 h内及状态调节24 h后再加工缺口的值;PC、PA6、PP、POM和PS的铣刀速度在21 m/min,缺口底部剩余宽度在8.0、8.2 mm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于铣刀速度为12和30 m/min、缺口底部剩余宽度在7.8 mm时的值;PPS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受树脂基体中添加的玻璃纤维填料的影响,结果变化无规律。注塑与加工缺口的间隔时间、缺口底部剩余宽度、铣刀速度的改变对ABS和HIPS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结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缺口敏感性 状态调节 缺口底部剩余宽度 铣刀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老化测试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彦君 马超强 +5 位作者 陈敏剑 陈超峰 贾珍 曹金鹏 郑有婧 孟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2,共7页
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及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材料会受到温度、水、化学物质及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变,甚至会导致其丧失原本的功能。采用热老... 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及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材料会受到温度、水、化学物质及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变,甚至会导致其丧失原本的功能。采用热老化实验箱、温度冲击实验箱和氙灯老化实验箱对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以模拟材料在应用场景中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中,应根据材料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老化时间、温度、湿度、辐照度等条件,适当延长老化时间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而老化后的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16 h以上的状态调节时间可以减少测试结果的分散性;通过氙灯老化实验,发现树脂基体力学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而芳纶Ⅲ纤维对光和水分更敏感。通过分析不同老化测试条件对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测试结果的影响,为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老化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法评估PE的热氧老化寿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洋 刘洋 +4 位作者 高建国 匡莉 陈敏剑 宋国君 李培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78,90,共4页
采用啤酒盖垫片专用聚乙烯(PE)粒料,利用热分析技术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对PE粒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PE样品在主链大分子分解前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失重阶段,这是PE材料中甲基支链、烷基支链和碳碳双键等易氧化组分的氧化... 采用啤酒盖垫片专用聚乙烯(PE)粒料,利用热分析技术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对PE粒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PE样品在主链大分子分解前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失重阶段,这是PE材料中甲基支链、烷基支链和碳碳双键等易氧化组分的氧化分解阶段,失重率约有6.64%。分别在350、340、330、320、310℃下对PE样品进行恒温,研究温度与氧化失重的时间关系。并最终通过经典老化寿命方程推测常温下PE易氧化组分氧化失重50%时的寿命约为3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热氧老化 寿命方程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老化后状态调节时间对芳纶纤维拉伸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有婧 陈超峰 +3 位作者 陈敏剑 曹金鹏 张彦君 苏志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依据GJB 8496—2015标准中的拉伸方法,对人工气候老化前及老化后不进行状态调节、状态调节1 h、状态调节24 h、状态调节48 h、状态调节96 h后的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行测量、比较,从而得到结论:芳纶纤维在人工气候老化后,样品的性能有... 依据GJB 8496—2015标准中的拉伸方法,对人工气候老化前及老化后不进行状态调节、状态调节1 h、状态调节24 h、状态调节48 h、状态调节96 h后的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行测量、比较,从而得到结论:芳纶纤维在人工气候老化后,样品的性能有一定程度下降。在刚刚结束老化后立即进行测试,性能下降达到峰值,待状态调节24 h以后,其老化后性能逐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建议在实际测试中,人工气候老化后的样品应该在老化结束后,放入恒温恒湿间调节24 h以后再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 状态调节 老化性能 人工气候老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PBT熔点的实验条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力荣 陈敏剑 谢鹏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1,共3页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DSC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点的实验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气流速率、升温速率、样品质量3个主要的实验参数对PBT熔点测定的结果影响是一致的,即气流速率越大、升温速率越快、样品质量越大,测定的PBT熔点...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DSC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点的实验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气流速率、升温速率、样品质量3个主要的实验参数对PBT熔点测定的结果影响是一致的,即气流速率越大、升温速率越快、样品质量越大,测定的PBT熔点均变高。通过分析可知,此3个主要实验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各异,升温速率的影响最大,样品质量次之,气流速率的影响为3个因素中最小。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为气流速率80 mL/min,升温速率5℃/min,试样质量5 mg,为其他聚合物熔点的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仪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熔点 正交实验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彦君 曹金鹏 +3 位作者 陈超峰 贾珍 郑有婧 陈敏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16,共5页
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及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因此采用合理的手段准确测试出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及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因此采用合理的手段准确测试出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芳纶Ⅲ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以及层间剪切性能进行测定,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的测试条件(例如试验速度、试样尺寸、夹具尺寸等),分析不同测试条件对芳纶Ⅲ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得到更为准确合理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测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共价键构筑热固性聚合物的功能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章蔚 江亮 +1 位作者 郑有婧 雷景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动态共价键可在外界刺激下进行可逆断裂和结合。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热固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在共价键交换温度以下,具有传统热固性聚合物相同的耐溶剂、尺寸稳定和耐蠕变等性能;在共价键交换温度以上时,具有与传统热塑性聚合物相同的二... 动态共价键可在外界刺激下进行可逆断裂和结合。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热固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在共价键交换温度以下,具有传统热固性聚合物相同的耐溶剂、尺寸稳定和耐蠕变等性能;在共价键交换温度以上时,具有与传统热塑性聚合物相同的二次熔融成型加工和回收利用性能。利用动态性,还可赋予其自修复、塑性形状记忆、液晶驱动和表面改性等功能。本论文以动态共价键为线索,整理分析了近几年基于动态共价键构筑热固性聚合物的功能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共价键 热固性聚合物 可重加工 可回收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线圈骨架用玻璃纤维增强PA66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大光 贾海侨 +3 位作者 秦刘良 李呈豪 周村杰 范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加工方法,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铜盐类,用于变压器线圈骨架专用料玻璃纤维增强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中,经过180℃的热老化试验,通过对比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等的变化,发现耐热效果由好到差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加工方法,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铜盐类,用于变压器线圈骨架专用料玻璃纤维增强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中,经过180℃的热老化试验,通过对比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等的变化,发现耐热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铜盐>复合抗氧剂1098+626>不含抗氧剂。没有添加抗氧剂的增强PA66,在180℃高温测试环境中经24 h后,很快热氧化降解,强度失效。添加0.3%铜盐抗氧剂的增强PA66效果最好,180℃高温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保持率都达到90%,达到国外同类材料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线圈骨架料的耐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骨架料 聚酰胺66 热老化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冲击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有婧 陈超峰 +2 位作者 陈敏剑 曹金鹏 张彦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7,共3页
依据GB/T 19975—2005标准中高强化纤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测量不同类型快速温变后对芳纶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分别从高温放入、低温放入、常温放入三个初始条件设计快速温变程序,研究高低温冲击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进行单一高... 依据GB/T 19975—2005标准中高强化纤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测量不同类型快速温变后对芳纶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分别从高温放入、低温放入、常温放入三个初始条件设计快速温变程序,研究高低温冲击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进行单一高温暴露条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低温冲击纤维在经过高低温冲击后,拉伸性能与单一高温暴露比有不同程度下降。就高低温冲击本身而言,如温度冲击的程序不同,对材料冲击性能的测定也有一定影响。故实际测试中,应该考虑到温度冲击顺序对测试的影响,规定统一的温度冲击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温度冲击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条件对聚芳醚腈IPEN-1-10拉伸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二龙 刘力荣 +3 位作者 向理 季壮 陈敏剑 赵华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77,91,共3页
不同的注塑条件对聚芳醚腈拉伸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聚芳醚腈拉伸性能的测试,确定聚芳醚腈的最佳注塑条件为模具温度85℃、保压时间60 s、注射速度45 mm/s、注射压力80 MPa。
关键词 注塑条件 聚芳醚腈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失重法对水管护套料的寿命评估
18
作者 邓龙龙 郑有婧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活化能(E_a)是超过基态的能量,活化能越高,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的速率越慢,越不易到达反应终点。通过材料的热失重性能测试可得到材料的活化能,进而可推算在一定温度下的材料使用寿命。采用热失重方法对3种高压直流阀塔分支水管护... 活化能(E_a)是超过基态的能量,活化能越高,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的速率越慢,越不易到达反应终点。通过材料的热失重性能测试可得到材料的活化能,进而可推算在一定温度下的材料使用寿命。采用热失重方法对3种高压直流阀塔分支水管护套材料老化使用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的活化能(E_a)最高,故其使用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护套 寿命预测 阿累尼乌斯方程 热失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