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麻黄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艳芳 陆毅 +2 位作者 吴高峰 肖梦媛 吴和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麻黄根(Ephedra root)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黄根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 目的:研究中药麻黄根(Ephedra root)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黄根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麻黄宁D(3)、麻黄宁E(4)、麻黄酚A(5)、表阿夫儿茶精(6)、辛酸乙酯(7)。结论:化合物1、2、6、7均为首次从该种中药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根 中麻黄 草麻黄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璐 章文颖 +3 位作者 文莉 王辉 李亚平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比较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致痛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 目的比较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致痛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高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37g.mL-1)显著抑制2~7h的足肿胀度(P<0.05);高剂量组方组(相当于生药0.37g.mL-1)可显著抑制2h的足肿胀度(P<0.05);低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18g.mL-1)可显著抑制1h的足肿胀度(P<0.05);低剂量组方组(相当于生药0.18g.mL-1)显著抑制2h的足肿胀度(P<0.05)。高剂量和低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59,0.30g.mL-1)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方组亦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高剂量药物组提高药后0.5~1.0h小鼠痛阈(P<0.05);高剂量组方组显著提高药后0.5~1.5h小鼠痛阈(P<0.01);低剂量组方组显著提高药后0.5h小鼠痛阈(P<0.01)。结论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玄痔科熏洗散 有效部位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与醋鳖甲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尹萍 陈进文 +1 位作者 刘焱文 高建荣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鳖甲与醋鳖甲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双缩脲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鳖甲与醋鳖甲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并对醋鳖甲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鳖甲和醋鳖甲活性部位均含多肽,但吸收光谱有一... 目的探讨鳖甲与醋鳖甲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双缩脲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鳖甲与醋鳖甲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并对醋鳖甲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鳖甲和醋鳖甲活性部位均含多肽,但吸收光谱有一定的差异;毛细管电泳结果表明醋鳖甲所含成分比鳖甲多;醋鳖甲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32%,水解氨基酸含量为58.0%。结论鳖甲与醋鳖甲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选择用药以及进一步研究鳖甲的活性成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 醋鳖甲 双缩脲反应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根抗高血压活性部位药理筛选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艳芳 陆毅 +2 位作者 吴高峰 李立展 吴和珍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860-862,共3页
目的筛选麻黄根抗高血压的活性部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罗布麻片水溶液)、总提物组(给予麻黄根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液组。灌胃给药后检... 目的筛选麻黄根抗高血压的活性部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罗布麻片水溶液)、总提物组(给予麻黄根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液组。灌胃给药后检测受试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的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而三者之间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对SHR舒张压的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的药效相当,而对收缩压的作用不及阳性对照药。乙酸乙酯部位组与正丁醇部位组抗高血压活性相当,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均为麻黄根抗高血压作用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根 抗高血压 活性部位 高血压 自发性 药理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炼复方枇杷膏中吗啡的含量
5
作者 吴和珍 何再安 +3 位作者 吴相梧 陆毅 艾伦强 杨艳芳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7期927-928,共2页
目的建立蜜炼复方枇杷膏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Kromasil C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18:41: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目的建立蜜炼复方枇杷膏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Kromasil C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18:41: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对蜜炼复方枇杷膏中吗啡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吗啡在0.0206~0.16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83%。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快速,可作为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膏 复方 蜜炼 吗啡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脑得生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及人参皂苷Rg_1含量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恬 李桥 +2 位作者 何再安 王光忠 刘焱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脑得生软胶囊(三七、川芎、葛根、红花、山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3种皂苷的含量,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热电公司HypersilGOLD C18...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脑得生软胶囊(三七、川芎、葛根、红花、山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3种皂苷的含量,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热电公司HypersilGOLD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0~25min(18∶82~40∶60),平衡10min,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回收率R1:98.8%(RSD=0.67%),Rb1:103.9%(RSD=1.66%),Rg1:102.5%(RSD=1.17%)。结论: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HPLC 复方脑得生软胶囊 人参皂苷RG 人参皂苷RBL 三七皂苷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代谢组学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萍 程静 +2 位作者 陈刚 刘松林 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0,共3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研究也证实肺与大肠存在某种物质及功能的联系,认为肺与大肠有共同的发育学基础,相互影响的气体排泄途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均参与了肺肠相关...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研究也证实肺与大肠存在某种物质及功能的联系,认为肺与大肠有共同的发育学基础,相互影响的气体排泄途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均参与了肺肠相关的物质基础,但其生理及病理的功能关系上尚存在模糊性。因此本文提出从系统生物学角度阐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代谢组学变化,为肺与大肠表里关系寻求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是具有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探索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脏腑相关 大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多肽的全合成及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春玲 唐尹萍 +1 位作者 施静妮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研究鳖甲多肽的合成及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作用。方法根据鳖甲活性多肽的序列结构,采用Fmoc固相方法对多肽进行全合成,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纯化获得合成多肽;不同浓度合成多肽作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 ... 目的研究鳖甲多肽的合成及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作用。方法根据鳖甲活性多肽的序列结构,采用Fmoc固相方法对多肽进行全合成,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纯化获得合成多肽;不同浓度合成多肽作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 24 h,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HSC凋亡。结果反相高效液相纯化后合成多肽的纯度>98.0%,经质谱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一致;合成多肽浓度为0.6 mg.mL-1时,早期凋亡细胞开始增多,至2.5 mg.mL-1时,坏死细胞开始增多,随合成多肽浓度增高,各组凋亡细胞随之增多。其中鳖甲合成多肽在1.2,2.5和5 mg.mL-1浓度下能显著提高HSC早期凋亡率(P<0.05)。结论鳖甲多肽可以定向合成,并且合成多肽能诱导HSC的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多肽 肝星状细胞 ANNEXIN V-FITC/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皱皮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明星 邓改改 +3 位作者 丁明若 罗友成 刘焱文 汪鋆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木瓜饮片甲醇总提物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为改进木瓜饮片的生产方法,提高木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木瓜饮片甲醇总提物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为改进木瓜饮片的生产方法,提高木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并比较其指纹图谱.结果:4种不同的样品在组分上的差异较小,HPLC指纹图谱有27个共有峰.但不同加工方法获得的样品所含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量存在差异,其中鲜切饮片与鲜木瓜含量相近,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含量为0.89%.结论:鲜切饮片克服了传统加工方法的不足,更好地保存了齐墩果酸、熊果酸等药用成分,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齐墩果酸 熊果酸 HPLC 鲜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三七提取物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免疫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邴飞虹 张国斌 +1 位作者 邓成志 龚业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6-718,720,共4页
目的:探讨蜈蚣三七提取物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观察蜈蚣三七提取物对外周血中与T细胞活化、增殖及凋亡有关的一系列CD分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阳性细胞百分... 目的:探讨蜈蚣三七提取物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观察蜈蚣三七提取物对外周血中与T细胞活化、增殖及凋亡有关的一系列CD分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蜈蚣三七组可明显降低CD4、CD2、CD25和CD106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可明显提高Fas和CTLA-4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蜈蚣三七提取物具有多个作用靶点,在防治CIA中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三七提取物 胶原性关节炎 小鼠 免疫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醇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艳 周云云 +3 位作者 宋成武 洪怡 余尚工 方念伯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观察甘遂醇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体外培养MCF-7、A549、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甘遂醇提物及其环己烷、乙酸乙酯的萃取物和水溶性组分,分别与体外培养的MCF-7、A549、HepG2细胞作用48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供试品... 目的观察甘遂醇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体外培养MCF-7、A549、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甘遂醇提物及其环己烷、乙酸乙酯的萃取物和水溶性组分,分别与体外培养的MCF-7、A549、HepG2细胞作用48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供试品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甘遂醇提物对MCF-7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2μg·mL-1;甘遂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环己烷萃取物对MCF-7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552和378μg·mL-1,仅在高浓度时对A549和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甘遂水溶性组分高浓度时对A549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甘遂抑瘤成分可能存在于乙酸乙酯、环己烷萃取部位,促肿瘤生长成分可能存在于水溶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醇提取物 萃取物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提取物8-羟基松脂醇苷对Kv1.5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颖 段雪云 +2 位作者 王宏飞 范恒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探讨缬草提取物8-羟基松脂醇苷对Kv1.5钾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以转基因Kv1.5HEK293细胞为受试对象,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μmol.L-18-羟基松脂醇苷对转基因Kv1.5HEK293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 8-羟基松脂醇苷浓度依赖性减少Kv1.5HEK... 目的探讨缬草提取物8-羟基松脂醇苷对Kv1.5钾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以转基因Kv1.5HEK293细胞为受试对象,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10,30μmol.L-18-羟基松脂醇苷对转基因Kv1.5HEK293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 8-羟基松脂醇苷浓度依赖性减少Kv1.5HEK293细胞电流,电流值从(148.3±13.0)PA/PF分别降至(109.4±4.4)PA/PF和(78.6±11.3)PA/PF,抑制率分别为28.5%和37.1%。结论 8-羟基松脂醇苷对转基因Kv1.5 HEK293细胞电流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可以部分解释缬草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松脂醇苷 缬草 Kv1.5HEK293细胞 Kv1.5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调脂胶囊中香菇总多糖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彦博 何翔 +3 位作者 顾施健 吴娟 柳冬月 曹艳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建立香菇调脂胶囊中香菇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5×105)为对照品,在波长485nm处对香菇调脂胶囊中香菇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范围:0.02~0.10mg·mL-1(r=0.9996);平均... 目的建立香菇调脂胶囊中香菇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5×105)为对照品,在波长485nm处对香菇调脂胶囊中香菇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范围:0.02~0.10mg·mL-1(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为1.13%(n=6)。结论该方法稳定、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香菇调脂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调脂胶囊 香菇总多糖 分光光度法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丽胡枝子根皮和茎皮中槲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和珍 陆毅 +1 位作者 艾伦强 杨艳芳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513-514,共2页
目的建立美丽胡枝子根皮和茎皮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2%冰醋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目的建立美丽胡枝子根皮和茎皮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2%冰醋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槲皮苷在0.0448~0.44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1.4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为美丽胡枝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胡枝子 槲皮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卷柏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娟 陈科力 徐嘉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0-693,共4页
利用MTT法检测细叶卷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细叶卷柏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乙酸乙... 利用MTT法检测细叶卷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细叶卷柏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乙酸乙酯部位的IC50值为1.927μg/mL,正丁醇部位的IC50值为24.600μg/mL。因此,细叶卷柏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相对较强,其次是其正丁醇部位,水提部位相对较弱。细叶卷柏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用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卷柏 抗肿瘤 MTT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雪华 朱荣华 +2 位作者 周颖 方颖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提取缬草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鉴定了51个化合物,占缬草油总量的78.4%。结论该法分离效果良好,可对缬草的开发应用研... 目的探讨缬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提取缬草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鉴定了51个化合物,占缬草油总量的78.4%。结论该法分离效果良好,可对缬草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高效混合制粒法与摇摆式制粒法制备菇茶降脂胶囊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艳 范彦博 +3 位作者 曾庆峰 洪怡 方念伯 余尚工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以两种不同制粒方法制备菇茶降脂胶囊,优选制粒工艺。方法以湿法高效混合制粒法与摇摆式制粒法分别制备菇茶降脂胶囊,比较两方法所制得颗粒的性质、胶囊的可填充性、装量差异等。结果以高效混合制粒法制备的颗粒,致密均匀,胶囊填充... 目的以两种不同制粒方法制备菇茶降脂胶囊,优选制粒工艺。方法以湿法高效混合制粒法与摇摆式制粒法分别制备菇茶降脂胶囊,比较两方法所制得颗粒的性质、胶囊的可填充性、装量差异等。结果以高效混合制粒法制备的颗粒,致密均匀,胶囊填充量高,装量差异符合规定。结论高效混合制粒法制备菇茶胶囊剂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可为该产品生产提供制粒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茶降脂胶囊 制粒法 高效混合 制粒法 摇摆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胆固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军 周云云 范彦博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黄生物碱组、麻黄非生物碱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喂食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各组按0.1 mL.(10 g)-1灌胃给... 目的观察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对小鼠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黄生物碱组、麻黄非生物碱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喂食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各组按0.1 mL.(10 g)-1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6.7 mg.kg-1,麻黄生物碱组和麻黄非生物碱组分别灌胃给予2g.mL-1药物,均每天1次,连续4周。每周称体质量1次,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测定脏器系数。结果灌胃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麻黄非生物碱组小鼠TC、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升高;麻黄非生物碱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与附睾脂肪系数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有拮抗血脂紊乱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非生物碱类成分 高脂血症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霉茶成分及其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勇 罗弘 +6 位作者 王瑞 谭永霞 胡俊杰 张宝徽 田先翔 郑国华 张筱祎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59-1562,共4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霉茶成分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经ACE催化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霉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对ACE的抑制作用。采用Welchrom C18色...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霉茶成分对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经ACE催化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霉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对ACE的抑制作用。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0.1%三乙胺)∶乙腈(含0.1%甲酸,0.1%三乙胺)=78∶22,柱温30℃,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28 nm,进样量10μL。结果马尿酸在0.05~5.00μg范围内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霉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对ACE抑制率>75%。结论经该法检测,霉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对ACE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该方法简单、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ACE抑制药的体外活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茶成分 血管紧张肽转化酶 抑制作用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藤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芸 黄显章 +2 位作者 尹玲 陈树和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建立金刚藤胶囊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03 nm;流动相:乙腈-水(90:10);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薯蓣皂苷元... 目的建立金刚藤胶囊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03 nm;流动相:乙腈-水(90:10);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薯蓣皂苷元在0.518~3.10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8%,RSD=1.5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以作为金刚藤胶囊剂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胶囊 薯蓣皂苷元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