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羟基白桦酸通过抑制髓源性抑制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桃红 陈兰英 +6 位作者 崔亚茹 罗颖颖 刘鹏 段文彬 范泽萍 周子也 刘彭浩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 目的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质量、移植瘤质量及体积、脏器指数、血常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MDSCs、CD8^(+)T细胞比例,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MDSC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CD8^(+)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细胞因子颗粒酶B(GZMB)、穿孔素1(PRF1)、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骨髓(BM)细胞、MDSCs细胞存活率,确定23-HBA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40 ng/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40 ng/mL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BM向MDSCs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3-HBA(0、10.5、21、42μmoL/L)干预4 d,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比例变化;BM体外诱导生成MDSCs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23-HBA低、中、高剂量组(10.5、21、42μmoL/L),干预24 h,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DSC细胞Arg1、iNOS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23-HBA干预后,小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均降低(P<0.05,P<0.01);肿瘤组织MDSCs细胞比例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Arg1 mRNA表达降低(P<0.05),GZMB、IFN-γ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体外实验显示,23-HBA剂量在10.5、21、42μmoL/L时,对BM、MDSCs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3-HBA高剂量可抑制BM向MDSCs分化(P<0.01);23-HBA呈剂量依赖性减少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P<0.05,P<0.01),下调Arg1、iNOS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23-HBA可通过干预MDSCs分化下调肿瘤内MDSCs细胞比例,减弱MDSCs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恢复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羟基白桦酸 结肠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分化 免疫抑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A3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增强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范泽萍 陈兰英 +2 位作者 刘鹏 崔亚茹 罗颖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A3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采用CCK-8法检测白头翁皂苷A3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头翁皂...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A3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采用CCK-8法检测白头翁皂苷A3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头翁皂苷A3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白头翁皂苷A3对巨噬细胞CD206,IL^(-1)0,CCL18,CCL22 mRNA表达的影响。收集M2巨噬细胞及白头翁皂苷A3干预M2巨噬细胞后的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CM)与5-FU共同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CM干预下5-FU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FITC/PI双染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M干预下5-FU对SW480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结果白头翁皂苷A3浓度<100 mg·L^(-1)时对巨噬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故选择50,75和100 mg·L^(-1)作为白头翁皂苷A3实验浓度。白头翁皂苷A3呈浓度依赖性降低CD206的阳性细胞表达比例,显著抑制M2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206和极化因子IL^(-1)0,CCL18,CCL22 mRNA的表达(P<0.01)。白头翁皂苷A3100 mg·L^(-1)能明显提高了5-FU对SW480细胞的抑制率(P<0.05),同时提高了SW480细胞的凋亡率及促凋亡蛋白Bax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A3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减弱了M2巨噬细胞对SW480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M2巨噬细胞介导的SW480细胞对5-FU的化疗抵抗,提高了5-FU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A3 巨噬细胞极化 结肠癌SW480细胞 5-氟尿嘧啶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B4抑制香烟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癌前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惠苗 陈兰英 周子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3-793,共1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皂苷B4对香烟烟雾(CS)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通过连续CS诱导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在造模第9周,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S诱导组、白头翁皂苷... 目的研究白头翁皂苷B4对香烟烟雾(CS)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通过连续CS诱导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在造模第9周,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S诱导组、白头翁皂苷B41.5,3和6 mg·kg^(-1)组,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1.5 mg·kg^(-1)组。熏烟前1 h给药,持续4周。造模及给药结束后,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小鼠肺功能参数的变化;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上皮细胞增生情况;PCR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12和MMP抑制剂(TIMP1)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以及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抑癌基因CDKN2A/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白头翁皂苷B4能够显著降低吸气时间(Ti)、肺阻力(LR)(P<0.05),升高最大呼气流速(PEF)(P<0.05):白头翁皂苷B4可缓解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并能够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2,IL-5,IL^(-1)8和IL^(-1)0含量(P<0.01),显著下调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P<0.01),显著降低MMP2和MMP12基因表达,升高MMP9、TIMP1基因表达水平(P<0.01);白头翁皂苷B4给药组能够不同程度降低MDA含量及MPO活性,同时能够显著提升GSH-Px活性(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B43和6 mg·kg^(-1)组均能够显著上调P53蛋白表达(P<0.01);白头翁皂苷B4对Dnmt1和Cdkn2a/P16蛋白表达无影响,可显著下调FHIT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功能具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能够通过平衡小鼠肺组织中蛋白酶与抗蛋白酶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肺组织氧化应激进而起到保护作用,并有抑制癌前病变的作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B4 香烟烟雾提取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