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电离-便携质谱法对中药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丹 郑秀琴 +6 位作者 斯子豪 王南 杨喜月 谷丽华 王峥涛 李林楠 杨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将样品粉末和萃取喷雾溶剂加入原位电离试剂盒中,萃取喷雾溶剂携带样品中的分析物在纸基质上向前移动,然后到达纸基质尖端发生离子化,最后进入便携质谱而被分析。分别考察了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进样量、电喷雾电压对葶苈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响应强度的影响,最终选择甲醇作为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为1.3 V、进样量为23、电喷雾电压为4 500 V进行掺伪鉴别实验。同时,运用薄层色谱技术进一步验证便携质谱鉴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车前子与葶苈子的掺伪比例为1∶1至100∶1时,葶苈子中的特征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均可被检出。该方法无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在1 min内完成掺伪样品的现场即时筛查,可为车前子的市场规范及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质谱 纸毛细管喷雾电离 快速鉴别 中药掺伪 车前子 葶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生脉丸质量标准提升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玉 金武燮 +2 位作者 谷丽华 吴立宏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4-729,共6页
目的提升冠心生脉丸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定性鉴别人参和三七,分析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 目的提升冠心生脉丸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定性鉴别人参和三七,分析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分析采用Thermo Accucore-C18色谱柱(4.6 mm×150 mm,2.6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1.21%~106.86%,RSD 0.68%~1.4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冠心生脉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生脉丸 人参 三七 人参皂苷 定性鉴别 含量测定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合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3
作者 孟慧頔 范伟 +4 位作者 顾伟鹰 时扣荣 刘娟 罗兰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优化化痰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该方质量标准。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前胡、陈皮,HPLC法测定白花前胡甲素、橙... 目的优化化痰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该方质量标准。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前胡、陈皮,HPLC法测定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综合评分为0.98。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2种成分分别在2.71~108.54μg/mL(r=0.9986)、5.05~505.44μg/mL(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63%、98.70%,RSD分别为1.29%、1.08%。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为化痰合剂的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合剂 提取工艺 定性鉴别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杰 冉淳莹 +2 位作者 邹谕林 蔡晓洋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8-1309,共1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佛手丝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以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佛手丝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以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的中心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橙皮苷、香叶木苷、5,7-二甲氧基香豆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五项指标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得到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基于以上结果,对得到的最佳工艺进行3批样品的验证,同时在外观性状和指标成分含量两个方面对比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和传统工艺。最终得到的最佳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为:切片厚度4 mm,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0%,取出切5 mm宽度的丝,于57℃干燥至恒重。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稳定、可行,较传统加工饮片相比,该工艺得到的佛手丝饮片外观性状及指标成分的含量均较优,可为佛手丝饮片生产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丝 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 AHP-CRITIC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次生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嘉婧 赵淑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8-1953,共6页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丹参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其活性成分,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由于丹参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多种策略如丹参酮类与丹酚酸类化合物合成通路关键酶解析、转录因子家族转录调控研究和激素诱导次生代谢物合成等已被开展,试图提高丹参材料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丹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对丹参次生代谢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次生代谢 转录调控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三七不同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建蕊 陈建波 +2 位作者 周群 孙素琴 吕光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4-637,共4页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剪口、主根、筋条、绒根等不同部位以及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部等不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进行了研究。三七不同部位及组织红外光谱的整体峰形相...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剪口、主根、筋条、绒根等不同部位以及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部等不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进行了研究。三七不同部位及组织红外光谱的整体峰形相似;在3 400,2 930,1 645,1 155,1 080和1 020cm-1附近有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其主体成分均为淀粉。但各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特征性化学成分有差异。剪口在1 077和1 152cm-1处峰的强度比大于其他部位,皂苷的含量最高。剪口及其表皮在1 317和780cm-1特征峰明显,含草酸钙;并且剪口表皮中草酸钙的含量比剪口中的含量高。绒根在1 384和825cm-1处有硝酸盐的特征峰,说明绒根富含硝酸盐类成分。主根表皮在2 926,2 854和1 740cm-1处的吸收峰较强,酯类成分的含量较高。形成层的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峰明显,富含蛋白质。由此可见,三七不同部位和组织的红外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各有特征,不仅揭示了整体化学成分,还能提供有机大分子、无机小分子等特征性成分信息。红外光谱可用于三七及其不同部位和组织的准确、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剪口 主根 绒根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晓平 于之伦 +3 位作者 邓超 张晶晶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9 d。测量结肠长度,并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评分;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体外制备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黄芩素(10,25和50 mmol·L-1)给药干预,Griess试剂法测定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介质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诱导型NO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 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NF-κB(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p-PI3K,p-AKT,p-p65和p-IκB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缩短,组织病理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组织TNF-α含量增高;黄芩素给药组上述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细胞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NO分泌、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i NOS,COX-2和MCP-1)m RNA表达及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给药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减轻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NF-κB 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晶晶 丁丽丽 +2 位作者 任改艳 窦薇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以饮用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造模。SASP组和MA组分别于造模前2 d每日给予SASP和MA直到实验结束。于造模7 d处死小鼠,对结肠行HE染色后进行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以ELISA方法检测结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病理损伤和评分、MPO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上述指标比模型组明显改善,但改善效果不如SASP组明显。结论芒果苷可以减轻实验性UC小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其UC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保护 MPO TNF—α 芒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减压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丽 韦娟 +3 位作者 周子渝 赵强强 陈晓东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研究栀子减压提取工艺。方法:以栀子苷、干膏收率为指标,辅助薄层鉴别,对栀子进行不同真空度和温度下的减压提取研究,并与常压回流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栀子在真空度为0.07 MPa、温度为60℃时栀子苷的提取效率最高,且较常压回... 目的:研究栀子减压提取工艺。方法:以栀子苷、干膏收率为指标,辅助薄层鉴别,对栀子进行不同真空度和温度下的减压提取研究,并与常压回流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栀子在真空度为0.07 MPa、温度为60℃时栀子苷的提取效率最高,且较常压回流提取含量相对提高10.4%,而干膏收率相对降低6.97%。结论:栀子减压提取工艺有效、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减压提取 栀子苷 干膏收率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红曲化学稳定性多成分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永国 柳红 +1 位作者 王峥涛 胡之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曲中具降血脂活性的12种他汀类成分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了红曲在高温(80及60℃)、高温高湿(60℃及75%RH)、室温高湿(25℃及92.5%RH)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在40℃及75%RH的条件下进行...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曲中具降血脂活性的12种他汀类成分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了红曲在高温(80及60℃)、高温高湿(60℃及75%RH)、室温高湿(25℃及92.5%RH)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在40℃及75%RH的条件下进行3个月的加速试验.通过测定稳定性试验样品中12种他汀类成分的含量,考察了红曲中这些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加以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化学稳定性 他汀类成分 综合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伍燕华 付绍兵 +4 位作者 黄开荣 万德光 王海 王萌 严铸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了解川贝母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发芽率等问题,为川贝母的种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利用常规扦样方法,通过对川贝母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和发芽率的测定,制定川贝母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川贝母种子的净度为92.48%,发芽势为60... 了解川贝母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发芽率等问题,为川贝母的种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利用常规扦样方法,通过对川贝母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和发芽率的测定,制定川贝母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川贝母种子的净度为92.48%,发芽势为60.45%,发芽率为94.80%,含水率为13.81%,最大吸水率为160.18%,生活力为90.40%,千粒重为1.724 g,病种百分率为3.7480%,死虫及卵百分率为0.0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种子标准 质量标准 发芽率 后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特征及纹理特征的中药材检索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黎辉 李晓宁 +2 位作者 张莹 蒲华秀 吴纯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03-3907,共5页
为有效提取中药材图像的特征,提高中药材图像分类准确率并提升检索性能,对中药材图像的梯度方向直方图形状特征和局部二元模式纹理特征进行研究,对2种特征进行维数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的中药材检索方法。使用改进的图... 为有效提取中药材图像的特征,提高中药材图像分类准确率并提升检索性能,对中药材图像的梯度方向直方图形状特征和局部二元模式纹理特征进行研究,对2种特征进行维数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的中药材检索方法。使用改进的图像梯度方向直方图和分块局部二元模式进行形状及纹理的特征提取;对提取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线性组合;采用一对一方式构造多分类器,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检索。实验结果表明,组合降维特征提取算法能在中药材图像数据集中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局部二元模式 梯度方向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中药材检索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中药石斛的质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蓓 杨莉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以联苄类成分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为指标成分,建立了采用HPLC进行石斛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29-1 144.00μg/mL之间和1.79-1 196.00μg/m... 以联苄类成分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为指标成分,建立了采用HPLC进行石斛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29-1 144.00μg/mL之间和1.79-1 196.00μg/mL之间呈线性,R2均大于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和99.1%。通过对18种不同来源石斛及18批商品石斛的含量测定,表明所建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中药石斛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石斛 联苄类 杓唇石斛素 石斛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程 王瑞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77-1482,共6页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分别在0.001 7~0.106 0mg/m L(r=1.000 0)、0.001 6~0.100 2 mg/m L(r=0.999 9)、0.001 6~0.101 1 mg/m L(r=1.000 0)和0.001 5~0.095 9 mg/m L(r=0.999 7)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0.2%,97.8%和100.2%。结论 从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26批样品数据综合分析,建议每袋(15 g)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15 mg,其中(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7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15
作者 刘天资 张倩 +5 位作者 陆美龙 赖琼 韩竹箴 谷丽华 杨莉 王峥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5-1617,共13页
研究北葶苈子乙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北葶苈子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测定。最终共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 研究北葶苈子乙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北葶苈子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测定。最终共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methylthio) pentanamide(1)、5-(methylsulfinyl) pentanoic acid(2)、金莲葡糖硫苷(3)、芝麻菜苷(4)、descurainoside(5)、6-O-[(9Z,12Z,15Z)-octadeca-9,12,15-trienoyl]-β-D-fructofuranosyl-α-D-glucopyranoside(6)、原儿茶醛(7)、(+)-儿茶素(8)、(+)-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4'-O-methyl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10)、(-)-表儿茶素(11)、gossypetin 3,7,8-trimethyl ether (12)、rhodonidin A(13)、槲皮素(14)、异鼠李素(1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7)、槲皮素-3-O-槐糖苷(18)、异鼠李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19)、异鼠李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20)、apetalumoside B8(21)、apetalumoside B_(10)(22)、apetalumoside B9(23)、apetalumoside C1(24)、apetalumoside A1(25),包括5个含硫化合物(1~5)、18个黄酮化合物(8~25)和2个其他类成分(6、7),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作为天然产物首次报道,化合物1~6、8、9、11~13首次在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14和15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释放的IC50值分别为27.34±3.34、35.05±4.58、6.38±0.15和32.18±1.43μmol/L,阳性药氨基胍基盐酸盐的IC50值为11.81±0.7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葶苈子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RAW 264.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3 位作者 谢兴亮 吴品江 熊永爱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88-1990,共3页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3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实验设计 黄芪 黄芪甲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刘文康 胡先润 +3 位作者 程雪梅 刘伟 魏海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含量测定
18
作者 胡先润 刘文康 +5 位作者 张思彤 杨华 高慧娟 谭泽云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建立四磨汤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并测定芳樟醇、4-萜烯醇、α-松油醇、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M-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氦气,体积流量0.98 mL/min;程序升温。... 目的建立四磨汤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并测定芳樟醇、4-萜烯醇、α-松油醇、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M-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氦气,体积流量0.98 mL/min;程序升温。再进行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5批GC特征图谱中有8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3,并指认出5个。各批样品聚为4类,去氢木香内酯、芳樟醇、4-萜烯醇和α-松油醇可作为质量标志物。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7%~100.8%,RSD 0.7%~2.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四磨汤口服液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挥发性成分 GC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效整合分析思路”探讨有毒中药附子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39
19
作者 熊亮 彭成 +3 位作者 缪璐琳 何育霖 蒙春旺 苏海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568-2578,2584,共12页
中药的毒与效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药效显著的大毒中药中,毒和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毒与效的物质基础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附子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不仅药效显著,而且毒性明显,一直是研究热点。虽然目前已从附... 中药的毒与效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药效显著的大毒中药中,毒和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毒与效的物质基础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附子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不仅药效显著,而且毒性明显,一直是研究热点。虽然目前已从附子中获得90余个化学成分,但附子起效和致毒的根本原因仍然有待进一步揭示。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附子的毒与效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附子既可以强心,也可以导致心脏毒性;既有镇痛效果,又会产生神经毒性。而且同一组分、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挥完全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剂量因素、模型因素、炮制因素、配伍因素、使用方法因素、代谢因素等。本文将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对附子的研究结果以及文献报道,从附子化学成分、附子化学成分的药效和毒理、附子毒-效作用的转化方面进行毒-效整合分析,探讨附子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物质基础 毒效整合分析 化学成分 毒-效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凡 侯文文 +3 位作者 殷颖 宋嬿 杨莉 李文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4-2058,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何首乌药材断面颜色的深浅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径大小与二苯乙烯苷含量有正相关性,而与结合蒽醌含量无相关性;水分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灰分、浸出物等与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强。最终以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为等级划分指标,将何首乌药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一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4.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3%;二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3.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2%;三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1.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1%。结论建立的何首乌药材等级标准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利于确保何首乌药材的临床质量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等级 质量标准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