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忠坤 陈广波 +3 位作者 殷洪梅 高金 毕宇安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318-2321,共4页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延胡索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和得膏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选择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和得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延胡索药材粗粉和超微...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延胡索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和得膏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选择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和得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延胡索药材粗粉和超微粉的延胡索乙素提取率和得膏率差异。结果:延胡索药材超微粉回流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74.10%、4.76%,微波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81.26%、3.37%,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31.52%、0.92%,超声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89.62%、3.15%;延胡索药材粗粉回流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75.65%、4.83%,微波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80.38%、3.19%,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35.82%、1.02%,超声法提取率和得膏率分别为45.65%、1.28%。结论:超微粉碎技术结合超声波提取可提高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并缩短提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提取率 得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白散处方演变历史及方剂开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璐 杨一帆 +4 位作者 杨彪 吴云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0-1926,共7页
本文查阅泻白散在古代医书中的记载和现代文献中的描述,分析古代医家对该方的看法,了解其现代临床应用,探讨处方组成、药味炮制、处方制备、入药方式的现代意义,分析文献中有关工艺和质量的记载。在泻白散开发过程中,可通过古代制法的... 本文查阅泻白散在古代医书中的记载和现代文献中的描述,分析古代医家对该方的看法,了解其现代临床应用,探讨处方组成、药味炮制、处方制备、入药方式的现代意义,分析文献中有关工艺和质量的记载。在泻白散开发过程中,可通过古代制法的现代表述来制备其基准物质,同时方剂后续开发可以此为准,主要针对工艺和质量进行研究,建立系统药材-饮片-制剂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从而开发成现代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处方演变 方剂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龙颗粒微波、超声提取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正宽 石晓朦 +6 位作者 杨素德 刘圆 张庆芬 徐桂红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75-2379,共5页
目的在中试规模下比较小青龙颗粒的微波、超声提取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芍药苷、盐酸麻黄碱、甘草酸平均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根据所得结果对这2种方法进行... 目的在中试规模下比较小青龙颗粒的微波、超声提取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芍药苷、盐酸麻黄碱、甘草酸平均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根据所得结果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 k W,提取时间15 min,液料比10∶1,综合评价91.8%;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10∶1,综合评价86.7%。结论小青龙颗粒微波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优于超声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颗粒 微波提取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分离桂枝茯苓胶囊中芍药苷类活性组分成分 被引量:5
4
作者 顾睿 李石平 +6 位作者 倪付勇 赵祎武 曹亮 黄文哲 王振中 徐筱杰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是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方法。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其吸附性能,同时利用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从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中... 目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是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方法。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其吸附性能,同时利用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从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中直接分离得到芍药苷活性组分。结果:合成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52.28 mg·g-1,4 g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通过一步分离,共制得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197 mg,芍药苷纯度89.3%。结论: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得到芍药苷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溶胶-凝胶法 芍药苷 桂枝茯苓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轴向压缩色谱制备高纯度断氧化马钱子苷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亚玲 倪付勇 +3 位作者 王雪晶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度断氧化马钱子苷的方法。方法:金银花70%乙醇提取液先经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富集后,采用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正相硅胶为填料,二氯甲烷-甲醇系统为洗脱剂,对断氧化马钱子苷进行精...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度断氧化马钱子苷的方法。方法:金银花70%乙醇提取液先经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富集后,采用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正相硅胶为填料,二氯甲烷-甲醇系统为洗脱剂,对断氧化马钱子苷进行精制纯化,分别运用HPLC、1H-NMR、13C-NMR和HR-ESI-MS对断氧化马钱子苷进行含量测定和结构表征。结果:产品经分析确定为断氧化马钱子苷,质量分数达98.76%。结论:采用动态轴向压缩工业色谱法制备断氧化马钱子苷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为制备高纯度的断氧化马钱子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氧化马钱子苷 大孔树脂 动态轴向 工业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片包衣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凤军 周恩丽 +5 位作者 吴云 殷洪梅 王仁杰 刘丹 孙永城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益心舒片的包衣工艺。方法:根据包衣机及包衣液的基本属性确定7个工艺参数的基本范围;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片剂包衣合格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中心... 目的: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益心舒片的包衣工艺。方法:根据包衣机及包衣液的基本属性确定7个工艺参数的基本范围;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片剂包衣合格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中心复合设计中心点的取值范围,最后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设计建立3因素3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对模型进行全二次回归拟合,并利用Response Optimizer优化实验结果。利用吸湿增重实验考察包衣片的防潮效果。结果:最后确定最佳工艺为:投料量5kg,喷枪距底部距离10 cm,包衣液浓度5%,滚筒转速15rpm,进风温度64℃,包衣液流速11 mL·min^(-1),雾化压力0.2 bar,该工艺条件下的片剂包衣合格率为97%,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并且通过吸湿增重试验证明在高湿环境下包衣后的片剂吸湿增重远低于素片。结论:该研究中的优化工艺条件满足益心舒片防潮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舒片 包衣 防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磨法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莉莉 张艳军 +4 位作者 刘芳 李月婧 孟瑾 吴云 王振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32-639,共8页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验证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包合物是否形成。结果:确定紫苏叶和荆芥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9,β?CD与水的比例为1:3,包合时间23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面法 挥发油包合率 胶体磨 BOX-BEHNKEN设计 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优选鼻鼽颗粒提取工艺
8
作者 刘莉莉 张艳军 +4 位作者 常秀娟 李雪峰 李月婧 刘芳 王振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05-510,共6页
目的:应用效应面法及药效筛选法优选鼻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效应面法的方法,以迷迭香酸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药效筛选确定鼻鼽颗粒... 目的:应用效应面法及药效筛选法优选鼻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效应面法的方法,以迷迭香酸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提取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药效筛选确定鼻鼽颗粒的疗效。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鼽颗粒工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下降趋势,可降低Ig E和IF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量2 430 m L(9倍量),提取2次,每次1.5 h。迷迭香酸提取率84.89%。结论 :鼻鼽颗粒在降低免疫因子水平方面疗效明确,通过综合评价提取物的治疗效果,优选的鼻鼽颗粒工艺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面法 迷迭香酸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药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星星 李淼 +5 位作者 康小东 王仁杰 周恩丽 王振中 晁恩祥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 h,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分别为88.25%、94.37%,浸膏得率32.2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醇提哮喘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方 醇提 信息熵赋权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法设计优化川芎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靳瑞婷 李雪峰 +3 位作者 陶永华 吴云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54-1459,共6页
目的:优化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选择干燥温度、进料速度、干燥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阿魏酸转移率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确定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最佳工艺。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进料速度1 k... 目的:优化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选择干燥温度、进料速度、干燥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阿魏酸转移率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确定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最佳工艺。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进料速度1 kg·h-1,干燥温度为95℃,干燥时间为90 min,此时阿魏酸相对转移率为95.48%,采用该工艺参数进行验证实验,测得阿魏酸相对转移率平均值为95.71%,与模型预测值接近。结论:川芎浸膏的带式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川芎浸膏的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浸膏 真空带式干燥 单因素 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