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管新生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爱云 韦忠红 +8 位作者 余苏云 钱程 邹伟 杨春媚 张珊 吴媛媛 李晓曼 陈文星 陆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84-1888,共5页
血瘀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而血瘀所致缺血缺氧状态是肿瘤血管新生发生的始动因素,对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但关于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是促进还是抑制,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引起临... 血瘀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而血瘀所致缺血缺氧状态是肿瘤血管新生发生的始动因素,对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但关于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是促进还是抑制,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困惑,亟待解决。考虑到血瘀所致血管新生异常在肿瘤血行转移中的作用,课题组以血管新生为切入点,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血管新生 活血化瘀中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慢性肝病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蒙蒙 贾岩 +4 位作者 王飞虾 王玲 张峰 邵江娟 郑仕中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
线粒体不仅作为细胞能量的代谢中心,而且在参与物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含有多种限速酶用于嘧啶和血红素合成、氧化磷酸化、自由基生成和解毒、胆固醇和神经递质代谢,以及凋亡程序的执行。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线粒体形态结... 线粒体不仅作为细胞能量的代谢中心,而且在参与物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含有多种限速酶用于嘧啶和血红素合成、氧化磷酸化、自由基生成和解毒、胆固醇和神经递质代谢,以及凋亡程序的执行。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ATP合成减少、活性氧物种的过度产生、动力学失衡和mtDNA损伤。因功能受损参与多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以及DNA损伤反应相关的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慢性肝病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靶向线粒体治疗肝脏相关疾病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中白桦脂酸的微生物转化及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会伟 段金廒 +3 位作者 刘培 张森 江曙 陶伟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对莲藕中的白桦脂酸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对转化产物分离纯化,解析其结构特征,评价其抗肿瘤活性,以提高莲藕资源的利用率。方法采用HPLC-PDA法测定莲藕根茎不同部位白桦脂酸的含量;筛选具有转化作用的菌种,采用UPLC-Q-TOF/MS方法对发... 目的对莲藕中的白桦脂酸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对转化产物分离纯化,解析其结构特征,评价其抗肿瘤活性,以提高莲藕资源的利用率。方法采用HPLC-PDA法测定莲藕根茎不同部位白桦脂酸的含量;筛选具有转化作用的菌种,采用UPLC-Q-TOF/MS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转化产物,NMR和MS法解析发酵产物结构特征;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莲藕不同部位(藕尖、藕肉、藕皮、藕节、藕尾)中白桦脂酸含量以藕节中最高,为0.621%,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转化白桦脂酸的菌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J18,该菌转化藕节中的白桦脂酸(1),获得2个转化产物,分别为3β-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 28-O-(4-oxy-4-oxobutanoic acid-4-O-β-D-glucopyranosyl)ester(2)和28-O-β-D-glucopyranosyl-3β-hydroxy-lup-20(29)-en-28-oate(3),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转化产物对A375、Hela、U251、SH-SY5Y和MCF-7等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结论通过微生物发酵从藕节中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白桦脂酸转化产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生物转化 莲藕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家族在脂肪肝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星燃 卞勉励 +3 位作者 张晨曦 陆春风 张峰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炎症因子家族在脂肪肝疾病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1炎性因子家族参与脂肪肝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如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抑制IL-1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目前治疗脂肪肝疾病的有效策略。IL-1炎症... 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炎症因子家族在脂肪肝疾病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1炎性因子家族参与脂肪肝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如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抑制IL-1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目前治疗脂肪肝疾病的有效策略。IL-1炎症因子家族多环节多途径地整体调节脂肪肝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靶点,指导脂肪肝治疗药物的筛选。该文对近年来关于IL-1炎症因子家族在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白介素1 炎症小体 急性酒精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蛋白的表征及响应曲面法优化其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英文)
5
作者 肖平 李华露 +5 位作者 陈婉婷 赵先文 邱先贵 李祥 陈建伟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表征板蓝根蛋白的分子量组成,优化板蓝根蛋白超声提取工艺。方法运用响应曲面法,以蛋白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液料比及pH值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板蓝根蛋白的提取工艺,另以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采用... 目的表征板蓝根蛋白的分子量组成,优化板蓝根蛋白超声提取工艺。方法运用响应曲面法,以蛋白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液料比及pH值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板蓝根蛋白的提取工艺,另以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表征板蓝根蛋白的分子量分布;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超声提取前后板蓝根药材粉末的微观结构。结果最优工艺条件是以pH值为7.8的50mmol/L Tris-HCl为溶剂,液料比为80∶1,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65min,按该工艺进行试验所得板蓝根蛋白得率为0.705%;板蓝根蛋白5个分子量段的蛋白分别为19.2、21.5、24.8、34.0~43.0kDa和>170kDa。结论运用响应曲面法优选的板蓝根蛋白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板蓝根蛋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蛋白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曲面法 蛋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