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中和驱动下CCUS项目衔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
50
1
作者
刘牧心
梁希
+1 位作者
林千果
王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731-4739,共9页
我国明确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碳交易市场作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市场化手段,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被认为是大部分工业行业实现碳中...
我国明确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碳交易市场作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市场化手段,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被认为是大部分工业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可靠选择。目前,我国尚未有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的成功案例,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通过总结国际CCUS项目与碳交易体系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CCUS项目和碳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在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核算不准确、潜在的减排量双重计算、监测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多项建议以推动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通过确立证书制度以明确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的方法学,保证CCUS项目减排量核证的准确性;利用成本补贴机制和配额拍卖补贴机制激励CCUS项目发展,并可以为其他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加快制定CCUS项目的专项监管政策,探索CCUS项目监管政策与现有法律框架进行纳入或衔接的可能。开展CCUS项目衔接碳市场的方法学研究,解决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索具体的衔接办法,将有利于提高CCUS技术和碳市场的相互推动作用,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碳交易市场
自愿核证减排量
证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开展CCUS项目集群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牧心
肖茗月
+1 位作者
梁希
衣骏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138,共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良好的源汇匹配条件是CCUS项目部署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我国存在一些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虽然区域内拥有较多工业排放源,但缺少近距离的潜在封存地,影响了...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良好的源汇匹配条件是CCUS项目部署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我国存在一些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虽然区域内拥有较多工业排放源,但缺少近距离的潜在封存地,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通过共用CO_(2)运输和封存设备,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集群化建设能否推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CCUS项目的部署,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选取南昌市和萍乡市的7个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企业,分别开展年捕集量为100万t的碳捕集项目,通过管网优化并选取江汉盆地为潜在封存地,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计算单位减排成本。结果显示,虽然集群项目的运输距离长达513 km,但最终的CO_(2)减排成本仅为473.04元/t,而且还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开展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成为利用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集群化建设
碳披露
成本分析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
54
3
作者
刘牧心
梁希
林千果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6,共9页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提出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气候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技术,为CCUS项目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推动CCUS项目在中国进行大规模部署的必要...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提出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气候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技术,为CCUS项目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推动CCUS项目在中国进行大规模部署的必要环节。通过对中国现有CCUS示范项目和国际大型一体化CCUS项目的分析发现,CCUS项目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包括政府指导、配套激励政策支持、碳交易市场支持、企业联合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分担风险,以及结合具有高附加值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以广东省某超超临界燃煤电厂为例,利用净现值法和@risk软件对百万吨级的碳捕集结合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当前油价和碳价均属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缺乏完善商业模式的高附加值项目仍有可能实现盈利。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完善带来的碳价增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导致的油价上升,均有望对CCUS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十年将成为CCUS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CCUS
商业模式
净现值法
经济效益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驱动下CCUS项目衔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
50
1
作者
刘牧心
梁希
林千果
王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
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中英
国际低碳学院
中英
(
广东
)
ccus
中心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731-4739,共9页
基金
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应对气候变化专项(20190238)。
文摘
我国明确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碳交易市场作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市场化手段,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被认为是大部分工业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可靠选择。目前,我国尚未有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的成功案例,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通过总结国际CCUS项目与碳交易体系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CCUS项目和碳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在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核算不准确、潜在的减排量双重计算、监测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多项建议以推动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通过确立证书制度以明确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的方法学,保证CCUS项目减排量核证的准确性;利用成本补贴机制和配额拍卖补贴机制激励CCUS项目发展,并可以为其他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加快制定CCUS项目的专项监管政策,探索CCUS项目监管政策与现有法律框架进行纳入或衔接的可能。开展CCUS项目衔接碳市场的方法学研究,解决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索具体的衔接办法,将有利于提高CCUS技术和碳市场的相互推动作用,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碳交易市场
自愿核证减排量
证书制度
Keywords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tific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开展CCUS项目集群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牧心
肖茗月
梁希
衣骏杰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
中英
(
广东
)
ccus
中心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应对气候变化专项(20190238)。
文摘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良好的源汇匹配条件是CCUS项目部署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我国存在一些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虽然区域内拥有较多工业排放源,但缺少近距离的潜在封存地,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通过共用CO_(2)运输和封存设备,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集群化建设能否推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CCUS项目的部署,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选取南昌市和萍乡市的7个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企业,分别开展年捕集量为100万t的碳捕集项目,通过管网优化并选取江汉盆地为潜在封存地,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计算单位减排成本。结果显示,虽然集群项目的运输距离长达513 km,但最终的CO_(2)减排成本仅为473.04元/t,而且还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开展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成为利用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方式。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集群化建设
碳披露
成本分析
碳中和
Keywords
CCUS
cluster construction
carbon disclosure
cost analysis
carbon neutrality
分类号
F275.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
54
3
作者
刘牧心
梁希
林千果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
中英
(
广东
)
ccus
中心
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中英
国际低碳学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应对气候变化专项“CCUS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20190238)。
文摘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提出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气候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技术,为CCUS项目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推动CCUS项目在中国进行大规模部署的必要环节。通过对中国现有CCUS示范项目和国际大型一体化CCUS项目的分析发现,CCUS项目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包括政府指导、配套激励政策支持、碳交易市场支持、企业联合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分担风险,以及结合具有高附加值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以广东省某超超临界燃煤电厂为例,利用净现值法和@risk软件对百万吨级的碳捕集结合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当前油价和碳价均属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缺乏完善商业模式的高附加值项目仍有可能实现盈利。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完善带来的碳价增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导致的油价上升,均有望对CCUS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十年将成为CCUS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
关键词
碳中和
CCUS
商业模式
净现值法
经济效益
风险评估
Keywords
carbon neutral
CCUS
business model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economic benefits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F275.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中和驱动下CCUS项目衔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分析
刘牧心
梁希
林千果
王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开展CCUS项目集群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刘牧心
肖茗月
梁希
衣骏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研究
刘牧心
梁希
林千果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