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现状与潜力 被引量:55
1
作者 朱建华 田宇 +5 位作者 李奇 刘华妍 郭学媛 田惠玲 刘常富 肖文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2-3457,共16页
巩固和提升森林碳汇,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研究总结梳理了近10年来有关中国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的研究文献,一方面在于探明中国森林碳汇现状和潜力以及对实现“碳中和”的贡献,同时分析当前森林碳汇计量与模拟预测... 巩固和提升森林碳汇,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研究总结梳理了近10年来有关中国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的研究文献,一方面在于探明中国森林碳汇现状和潜力以及对实现“碳中和”的贡献,同时分析当前森林碳汇计量与模拟预测研究的差距与不足,更好地支撑国家碳中和实施路径与行动方案。通过整合分析,1999—2018年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年均增长量约(208.0±44.5)TgC/a或(762.0±163.2)TgCO_(2)-eq/a,其中生物质、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均增长量分别约为(168.8±42.4)TgC/a、(12.5±8.1)TgC/a和(26.7±10.9)TgC/a。此外,木质林产品和森林之外的其它林木碳储量分别增长(49.0±15.1)TgC/a和(12.0±11.1)TgC/a。预计中国乔木林生物质碳储量年变化量将从1999—2018年间的(145.9±38.3)TgC/a增长至2030—2039年间的(171.9±60.5)TgC/a,到2050—2059年间逐渐下降至(146.9±57.7)TgC/a。2050—2059年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年变化量有可能达到(247.0±71.2)TgC/a或(905.2±260.8)TgCO_(2)-eq/a。但由于不同研究对森林的定义有较大的差别,再加上数据来源、方法和参数、假设条件等存在差异,中国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的评估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需要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森林面积及其边界的空间变化,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管理等的影响,全面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和预测碳汇动态,有效支撑实现中国“碳中和”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面积 碳储量变化 碳汇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问题解决路径 被引量:54
2
作者 高晓龙 张英魁 +3 位作者 马东春 徐卫华 郑华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184-8192,共9页
量化、抵押、交易、变现是贯穿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重要环节,而难量化、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简称“四难”)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深入分析了“四难”问题的具体表征,包括产权界定不清、... 量化、抵押、交易、变现是贯穿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重要环节,而难量化、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简称“四难”)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深入分析了“四难”问题的具体表征,包括产权界定不清、方法学研究不足、软硬件条件缺失、机制之间缺少联动等。为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统领作用,打通“绿水青山”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从整体布局、系统谋划角度出发,研究提出解决“四难”问题的基本路径:(1)通过构建“1+2+N”的政策框架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奠定制度基础;(2)加强农特产品、资产权益类产品两类平台搭建,规范交易流程,健全交易网络,实现供需精准对接;(3)依据产权界定、可验证、可转让、可执行、政策连续性5项准则科学设计生态产品市场,实现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化。此外,研究提出基于产业链金融链数据链协同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方法学 “四难”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气候相关风险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披露分析——以汇丰控股为例
3
作者 孙磊 任纪英 +1 位作者 廖原 王鹏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4-91,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相关风险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并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企业财务影响的披露实践,以汇丰控股为银行业典型案例,评估汇丰控股在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相关风险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并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企业财务影响的披露实践,以汇丰控股为银行业典型案例,评估汇丰控股在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ESG报告及CDP问卷中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汇丰控股识别、评估及披露气候风险和机遇对其财务影响的方式,梳理其披露实践,并提出对中国银行业的建议,以提升银行业在气候相关风险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气候相关风险 气候变化 财务影响 气候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体系的差异与优化研究——来自彭博和万得的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鑫 廖原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7,共14页
完备的ESG评级体系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引导资本市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18—2020年彭博和万得的ESG评级数据为样本,采用差异分解和权重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ESG评级差异细分机制。研究发现:彭博和万得的ESG评级在分项E... 完备的ESG评级体系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引导资本市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18—2020年彭博和万得的ESG评级数据为样本,采用差异分解和权重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ESG评级差异细分机制。研究发现:彭博和万得的ESG评级在分项E的指标得分和赋权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分项S的指标得分相对权重差异较大,分项G的权重差异贡献率较高;两家ESG评级均具有较强的时间效应和行业异质性,而在区域异质性方面,彭博ESG评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差异分解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被引量:35
5
作者 刘娇 郎学东 +3 位作者 苏建荣 刘万德 刘华妍 田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099-8111,共13页
以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解译和最大似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定量分析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间变化与空间转移过程;采用InVEST模型,... 以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解译和最大似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定量分析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间变化与空间转移过程;采用InVEST模型,结合气象、土壤和地形等数据评估了1990-2019年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1)1990-2019年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乔木林地和耕地为主;近30年来,灌木林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草地、乔木林地、耕地和裸地面积均减少。2)1990-2019年,建设用地、灌木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来源于草地、耕地和乔木林地。3)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6.09×10^(8)m^(3),水源涵养量为7.26×10^(8)m^(3),产水量的变化与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的水源含养量;平均水源涵养能力68.74 mm,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4)199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变化明显,不同地类平均水源涵养量的大小依次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乔木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灌木林地>裸地>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源涵养量 InVEST模型 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