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负荷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健 任育杰 +2 位作者 张晨阳 胡榕 王云龙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以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对ISCC热电联产机组系统整体运行性能和热力参数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太阳能引入前后运行特性及热电... 本文以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对ISCC热电联产机组系统整体运行性能和热力参数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太阳能引入前后运行特性及热电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SCC系统的㶲效率随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大逐渐上升;系统循环热效率随ISCC系统燃气轮机负荷率升高和对外供热量的升高而增大;ISCC系统中太阳能的配置增大了机组的调峰范围,促进了机组的热电解耦,且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太阳能互补潜力随着燃气轮机负荷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ISCC应用于热电联产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调峰范围 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腔体吸热器光热耦合模型与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家鸣 胡健 +1 位作者 陈冬 肖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共7页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光线追踪模型,利用CCD相机和朗伯板展开聚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光斑与模拟光斑在大小、形状和能量分布上吻合良好。针对腔体吸热器提出光热耦合模型,考虑腔内不同吸热管之间的辐射换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光线追踪模型,利用CCD相机和朗伯板展开聚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光斑与模拟光斑在大小、形状和能量分布上吻合良好。针对腔体吸热器提出光热耦合模型,考虑腔内不同吸热管之间的辐射换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聚光 太阳能吸热器 温度分布 试验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相变储能的风/光/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健 任育杰 +2 位作者 杜金魁 刘元 刘丹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8-975,共8页
随着电网中风电和光伏的占比不断提高,在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不足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愈发凸显。相变储能技术对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鲁棒性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本工作建立了含热泵相变储能系统的风/光/燃气热电联产综合... 随着电网中风电和光伏的占比不断提高,在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不足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愈发凸显。相变储能技术对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鲁棒性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本工作建立了含热泵相变储能系统的风/光/燃气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模型以弃风、弃光量最少和总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系统总热电功率平衡、各能源模块出力和储能设备容量状态等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双适应度粒子群优化算法,精英反向学习策略提升了算法的求解性能,双适应度算法解决了罚因子难以取值的问题,通过案例证明了改进后的优化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更快的计算速度。结果表明增设相变储能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风电、光伏利用率,系统的弃风、弃光量由不含相变储能系统时的722.1 kWh/d下降到163.4 kWh/d,降幅达77.4%;相变储能系统提升了系统内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稳定性,降低了天然气消耗量,系统运行成本从2488.5元/天降到2389.5元/天,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弃风弃光 相变储能 改进粒子群算法 调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太阳能的绝热压缩空气燃气三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任育杰 胡健 +2 位作者 张晨阳 王欢 覃由利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2,共6页
针对太阳能不稳定性等缺陷从而对电网的冲击,为使太阳能得到合理充分大规模的利用,该文提出一种耦合太阳能与压缩空气的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建立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典型变工况特征;讨论耦合太阳能的压缩空气... 针对太阳能不稳定性等缺陷从而对电网的冲击,为使太阳能得到合理充分大规模的利用,该文提出一种耦合太阳能与压缩空气的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建立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典型变工况特征;讨论耦合太阳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对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影响,并将联产系统应用于宁夏某交通枢纽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耦合太阳能的压缩空气系统系统的引入提高三联供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缓解需求侧及负荷侧能量不匹配的问题,相比于传统CCHP联产机组,平均能量利用率提高6.86%,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产 压缩空气储能 变工况特性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