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灿 丛建辉 +15 位作者 王克 祁悦 蔡闻佳 李玉龙 傅莎 王文涛 魏媛媛 郑馨竺 蒋佳妮 陈敏鹏 刘文玲 张永香 田之滨 陈济 李锐 左海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共12页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简称“气候技术清单”)的编制对于促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对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已有气候技术清单进行分类梳理,提...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简称“气候技术清单”)的编制对于促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对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已有气候技术清单进行分类梳理,提出现有技术推广清单、技术需求清单、未来技术清单的划分框架;以此为基础集成不同方法和信息,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现有技术推广清单、中国减缓气候变化技术需求清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核心技术清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未来技术清单共4份技术清单,并从技术成熟度、减排成本、减排潜力、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不确定性等方面对部分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重点行业和关键部门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减缓/适应技术作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支撑,多部门协作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的体系已经建立且在发挥积极作用;气候技术需求集中在传统技术装备升级改造类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管理决策类支撑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在3大领域12个亟须突破的技术方向;关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度减排/零碳排放技术和地球工程类技术(CDR和SRM)在未来全球减排格局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对其综合成本效益、技术融合方向、技术成熟度以及道德伦理、生态影响等方面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关乎着国家技术战略方向。同时,针对中长期技术部署、提升技术转化率、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形成技术清单协同更新与发布机制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 技术清单 碳达峰 碳中和 关键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塑料制品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聂鹏 刘娟娟 +1 位作者 莫志成 张毅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丙烯(PP)塑料制品典型企业的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工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进行调查,探讨其对臭氧生成潜势(OFP)、恶臭污染及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熔挤出工艺的有组织废气VOC...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丙烯(PP)塑料制品典型企业的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工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进行调查,探讨其对臭氧生成潜势(OFP)、恶臭污染及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熔挤出工艺的有组织废气VOCs排放浓度(41.5 mg/m^(3))显著高于注塑成型(1.24 mg/m^(3)),无组织废气VOCs排放浓度(1.66 mg/m^(3))高于注塑成型(1.25 mg/m^(3)),烷烃和芳香烃分别为2个工艺的主要贡献物种。OFP分析显示,注塑成型和热熔挤出的OFP主要贡献物种也分别为烷烃和芳香烃,应针对性地加以管控。恶臭污染方面,热熔挤出工艺的恶臭强度显著高于注塑成型工艺,其排放口恶臭组分复杂,主要包括苯乙烯、乙醛等,注塑成型则以醛类为主。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排放口总致癌风险显著超过限值,主要贡献组分为乙苯、苯及1,3-丁二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组分为丙烯醛、苯乙烯及1,3-丁二烯。注塑成型工艺的丙烯醛和热熔挤出工艺的苯乙烯存在较高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聚丙烯(PP)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异味污染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简析
3
作者 王旭明 张庆环 +1 位作者 赵捷 侯显达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造纸行业能源利用、碳排放及废纸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从能源优化、技术装备更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数智化管理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简述了我国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工作成效及... 本文介绍了我国造纸行业能源利用、碳排放及废纸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从能源优化、技术装备更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数智化管理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简述了我国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工作成效及发展方向,并结合行业特点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行业 能源利用 碳排放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修霖 张凌云 +2 位作者 龚梦洁 王晓 齐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4,共9页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COD和SO2两种污染物开展总量减排工作,预期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构建起来的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为中央政府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减排数据,是减排取得成功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减排数据核算...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COD和SO2两种污染物开展总量减排工作,预期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构建起来的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为中央政府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减排数据,是减排取得成功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减排数据核算体系来对总量减排的成功进行制度性解释。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描述了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其基本职责,整理出了自下而上的数据生成、流动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数据核查、反馈机制,归纳出总量减排数据核算体系相较于传统环境统计的基本特征:一是设立了区域督查中心和各级总量控制部门等专门的组织机构;二是数据的双向流动机制,中央拥有对减排数据的审核权和最终确定权,并且会将正式确定后的数据逐级反馈给地方政府并应用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考核当中去;三是在数据核算中采用环境监测数据,并因此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四是减排工作全过程数据核算。这些新特征使得中国减排数据核算体系得以提升减排数据质量,对地方政府可能的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将减排绩效与地方政府考核相结合,通过政治激励促进地方政府开展减排工作;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减排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但现有数据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监测数据利用不到位而导致行政成本较高、减排量核算细则"一刀切"导致政策公平性缺失等亟需改进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 污染减排 环境监管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新能源发展决策支持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波 常杪 +1 位作者 李宗轩 袁宝荣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城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指标体系,导致在选择需要优先发展的城市新能源领域以及开发排序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不利于科学决策。文章通过城市新能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财政负担4个方面的影响,选取了... 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城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指标体系,导致在选择需要优先发展的城市新能源领域以及开发排序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不利于科学决策。文章通过城市新能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财政负担4个方面的影响,选取了8项城市影响因子,并根据我国国情引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新能源发展决策支撑指标体系。在泰安市新能源城市规划中运用此指标体系,根据泰安市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城市特色给出泰安市的新能源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能源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管理师培训打造节能产业综合"医院"的设想
6
作者 王波 刘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20-323,共4页
运维管理阶段节能是我国节能产业薄弱环节,2010年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节能中心开展能源管理师试点工作,但收效不慎理想.本文从国家推广节能产业发展目标出发,分析能源管理师培训特点;以"医药分离"模式为手段,通过能源管理师培... 运维管理阶段节能是我国节能产业薄弱环节,2010年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节能中心开展能源管理师试点工作,但收效不慎理想.本文从国家推广节能产业发展目标出发,分析能源管理师培训特点;以"医药分离"模式为手段,通过能源管理师培训打破企业"技术进门"壁垒,实现运维管理阶段节能产业全面发展.最后提出打造节能产业综合"医院"的设想,即建立以市场需求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三平台融合为基础节能产业"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产业 技术平台 医药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优选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晓 郝芳华 张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35-1343,共9页
研究运用SWAT模型模拟了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在丹江口水库流域的减排效果.在综合考虑了各项措施的成本、占用耕地程度、控制效果等因素后,在不同等级坡度区域下运用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根据优选结果,... 研究运用SWAT模型模拟了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在丹江口水库流域的减排效果.在综合考虑了各项措施的成本、占用耕地程度、控制效果等因素后,在不同等级坡度区域下运用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根据优选结果,提出建议:在〈5°的区域优先采用残茬覆盖耕作措施、等高耕作、免耕等低成本措施;在坡度5°~15°的区域优先采用以梯田措施为主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15°~25°的区域采用以植物篱措施为主,辅以残茬覆盖耕作的措施;在〉25°区域以退耕还林措施为主.研究为丹江口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明确实际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SWAT模型 信息熵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践、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祺佼 王宇飞 王晓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8期47-52,共6页
通过梳理我国过去30年城镇化方面的工作,总结出城镇化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探索主体原则和主体形态"、"明确具体原则和指明新格局"和"确定实现模式和实现路径"三个历史时期,呈现高碳排放和低效率发展的... 通过梳理我国过去30年城镇化方面的工作,总结出城镇化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探索主体原则和主体形态"、"明确具体原则和指明新格局"和"确定实现模式和实现路径"三个历史时期,呈现高碳排放和低效率发展的问题。研究提出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群建设和注重城市规划来达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集约,最终将生态文明基本原则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高碳排放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饮食结构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晓 齐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76-1883,共8页
从食物消费端入手,研究饮食结构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食物消费呈现出动物性食物替代粮食消费的趋势.动物性食物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是植物性食物的7倍以上.1990~2010年人均食物消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39%... 从食物消费端入手,研究饮食结构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食物消费呈现出动物性食物替代粮食消费的趋势.动物性食物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是植物性食物的7倍以上.1990~2010年人均食物消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39%。肉类消费已成为食物消费中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且还将持续增长.当我国人均收入达到2010年美国水平时,世界平均肉类消费水平、高肉类消费水平、低肉类消费水平和营养均衡消费水平四种情景下,人均肉类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10年分别增长47.8%、119.9%、4.8%、-29.铂.我国食物消费应当提倡在保障均衡营养摄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肉类消费,达到温室气体减排、资源节约、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结构 农业温室气体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红春 孙清 +2 位作者 葛慧 郭志强 杨林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5,共6页
生物天然气是沼气通过净化提纯后得到的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可再生燃气,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热值等基本一致。它的使用为传统沼气产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提高了传统沼气工程的经济性,促进了沼气工程运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 生物天然气是沼气通过净化提纯后得到的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可再生燃气,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热值等基本一致。它的使用为传统沼气产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提高了传统沼气工程的经济性,促进了沼气工程运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政策的发展现状,指出现有政策侧重于项目建设环节,缺乏终端产品利用鼓励政策;对不同类型的沼气提纯技术进行了对比,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原料供应市场和我国天然气市场现状,阐述了当前生物天然气产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天然气 提纯 沼气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冲 张璇 +3 位作者 许杨 王晓 郝芳华 鱼京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24-3332,共9页
使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滦河和潮河流域水源涵养、面源污染、干旱特征和生境质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SR)... 使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滦河和潮河流域水源涵养、面源污染、干旱特征和生境质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面源污染、生境质量和土地利用特征等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评价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了各层指标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5年研究区总体生态安全状态等级均为敏感级,生态安全评分综合指数分别为0.50和0.48.研究区生态系统整体较为稳定,空间上各子流域之间生态安全状态存在较大差异.面源污染和城镇扩张等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较大.林地和草地评分较低,可能与种植结构和景观格局有关.水源涵养量值增加和生境稀缺性值下降,说明加大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和降低生境稀缺性是提高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 PSR模型 分布式模型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生物质替代城镇煤炭供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慧 郭志强 杨林 《农业工程》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然而大量、粗放式的应用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城镇煤炭重要的替代能源。其中,农林生物质能具有资源丰富和刚性处理需求等特点,对替代城镇煤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林生物质替代...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然而大量、粗放式的应用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城镇煤炭重要的替代能源。其中,农林生物质能具有资源丰富和刚性处理需求等特点,对替代城镇煤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林生物质替代城镇煤炭供热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近期将重点发展的两种生物质供热技术,并介绍了典型案例,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供热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替代能源 煤炭 供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热现状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5
13
作者 葛慧 李琰琰 +1 位作者 杨林 郭志强 《农业工程》 2017年第3期79-81,84,共4页
可再生能源供热可以替代传统能源供热,缓解日益严重的雾霾影响。总结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可再生能源供热开发潜力,并从政策、技术及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相... 可再生能源供热可以替代传统能源供热,缓解日益严重的雾霾影响。总结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可再生能源供热开发潜力,并从政策、技术及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供热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