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热计算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凤阁 蒋晓东 +2 位作者 李应光 Zhang Yue 王金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5-2752,共8页
磁障型结构是近年来针对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一种新型转子结构,相比于其它磁阻型转子,具有较强的磁场耦合能力。温升是决定电机功率密度的重要指标,为充分发挥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潜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热计算是十分必要的。该文建立... 磁障型结构是近年来针对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一种新型转子结构,相比于其它磁阻型转子,具有较强的磁场耦合能力。温升是决定电机功率密度的重要指标,为充分发挥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潜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热计算是十分必要的。该文建立了磁障转子热路计算的精确模型,基于热网络方法,编写温升计算程序,计算电机不同位置的温升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电机的稳态温升,最后再将温升计算结果与一台11k W样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针对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转子热路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具有类似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温升的快速准确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障型转子 无刷双馈电机 热路计算模型 等效热网络法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参数对PCrNi_(3)MoV高强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2
作者 杜云飞 张亚鸽 +2 位作者 李国栋 吴璞 辛志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增大和滚压次数的增多而减小;表面硬度随静压力和振幅的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随滚压次数的增多而显著增大。滚压次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静压力次之,振幅最小;滚压次数对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最大,振幅次之,静压力最小。超声滚压后PCrNi_(3)MoV钢试样表面划痕缺陷基本被消除,表面光滑平整,表面粗糙度降低91.7%,表面显微硬度提高42.1%,其表面完整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Ni_(3)MoV钢 超声滚压 工艺参数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环氧-酸酐绝缘漆在高压风力发电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海 张旭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环保型1147-2环氧-酸酐绝缘漆在绿色制造中应用的优异性,对该绝缘漆的性能指标、模拟线圈浸漆在线监测和质量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并确定了适宜于国内高压风力发电机绕组的浸漆工艺参数,最后通过样机试制验证了各项参... 本文介绍了环保型1147-2环氧-酸酐绝缘漆在绿色制造中应用的优异性,对该绝缘漆的性能指标、模拟线圈浸漆在线监测和质量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并确定了适宜于国内高压风力发电机绕组的浸漆工艺参数,最后通过样机试制验证了各项参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酸酐 绝缘漆 风电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混合板式换热器换热阻力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元东 张井志 +1 位作者 张冠敏 景振华 《压力容器》 2013年第8期46-53,共8页
为提高板式换热器对工况的适应能力,对两种不同倾角波纹板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混合板式换热器单流道模型换热和阻力的情况,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和火积耗散理论分析热混合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随... 为提高板式换热器对工况的适应能力,对两种不同倾角波纹板片组成的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混合板式换热器单流道模型换热和阻力的情况,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和火积耗散理论分析热混合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入口Re的增大,压降和Nu逐渐上升,场协同数Fc逐渐降低。利用约束的平均协同角更能体现协同性随Re的变化规律。火积传递效率随Re的增大呈现震荡降低的趋势,硬板组合的传递效率要高于软板组合。在Re为1600时,Nu和压降随上壁面倾角βt的增大而增大,粘性耗散随着βt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上下倾角之和为100°时取得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场协同 数值模拟 换热阻力特性 火积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对NaNbO_(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毅 王嘉璇 米忠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5,共7页
NaNbO_(3)基陶瓷在电介质储能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研究在对NaNbO_(3)基复合陶瓷材料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BP神经网络与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以磷酸盐玻璃相的添加量、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作为输入,介... NaNbO_(3)基陶瓷在电介质储能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研究在对NaNbO_(3)基复合陶瓷材料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BP神经网络与优化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以磷酸盐玻璃相的添加量、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作为输入,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作为输出,对NaNbO3基复合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GA-BP网络预测的介电常数相对误差最大仅为1.03%,介电损耗预测结果最大值仅为-3.18%,完全符合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 遗传算法 介电性能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