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隔振器设计开发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恒亮 代会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6,121,共4页
提出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橡胶隔振器设计开发流程,并以某船用柴油机隔振器为对象,详细阐述了开发设计过程。介绍橡胶有限元的基本理论,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该橡胶隔振器的结构,预估橡胶材料的硬度,并根据设计目标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修... 提出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橡胶隔振器设计开发流程,并以某船用柴油机隔振器为对象,详细阐述了开发设计过程。介绍橡胶有限元的基本理论,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该橡胶隔振器的结构,预估橡胶材料的硬度,并根据设计目标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修改。通过加工试制及试验测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橡胶隔振器 有限元分析 设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安全阀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立龙 张明 王汤权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6,79,共4页
针对传统安全阀存在的整定压力偏差大、启闭压差大、开启高度低和排量系数低等问题,本文从安全阀产品结构、制造工艺、综合性能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中低压安全阀的优化设计思路,并且通过大量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了1A... 针对传统安全阀存在的整定压力偏差大、启闭压差大、开启高度低和排量系数低等问题,本文从安全阀产品结构、制造工艺、综合性能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中低压安全阀的优化设计思路,并且通过大量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了1A、2A型安全阀具有整定准确、启闭压差小、开启高度大、排量系数高和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安全阀 优化设计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通阻力的DPF碳载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秀勇 蒋得刚 +1 位作者 梁云芳 梁鹏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3-1188,共6页
精确预测碳载量是目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本文中首先对DPF压差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当DPF的物理结构和内部碳载量确定的情况下,其压差主要受排气体积流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采用流动阻力值作为特定... 精确预测碳载量是目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本文中首先对DPF压差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当DPF的物理结构和内部碳载量确定的情况下,其压差主要受排气体积流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采用流动阻力值作为特定碳载量下压差与排气体积流量的关系表征。其次,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DPF一维仿真模型,模拟了DPF内部不同碳载量对流通阻力的影响,分析表明:瞬态工况下DPF压差值受发动机运行工况影响而在较大范围内剧烈波动,但流通阻力值相对较稳定且与DPF内部碳载量呈正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对DPF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两者吻合良好,最大误差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再生 流通阻力 模拟仿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隔振器主动控制的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英 王晓雷 郑钢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在实际工程中,任何系统都无法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鲁棒控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具有各种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针对空气弹簧主动隔振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问题,采用H∞控制方法设计隔振系统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系统存在一... 在实际工程中,任何系统都无法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鲁棒控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具有各种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针对空气弹簧主动隔振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问题,采用H∞控制方法设计隔振系统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和常规PID控制器相比,H∞鲁棒控制器能够使闭环系统仍保持稳定,并且仍能改善被动隔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隔振器 主动控制 鲁棒控制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型恒温热线风速仪的径流涡轮入口旋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识略 邹泽成 +3 位作者 杨名洋 丁占铭 黄敏 刘莹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9,共6页
两级可调增压系统具有高度结构紧凑性,系统间存在气流相互干涉产生的强耦合作用,从而导致涡轮性能发生变化。从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级间流场测量手段展开论述,详细探究了涡轮入口流场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X型恒温热线风速仪的全自动步... 两级可调增压系统具有高度结构紧凑性,系统间存在气流相互干涉产生的强耦合作用,从而导致涡轮性能发生变化。从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级间流场测量手段展开论述,详细探究了涡轮入口流场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X型恒温热线风速仪的全自动步进测量方法,测量了35°旋流发生器在径流涡轮入口处产生的旋流。测量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流量的改变,旋流角的大小与旋流发生器叶片偏转角度保持一致,稳定在35°~36°之间,旋流的轴向速度与切向速度变化趋势相同,由管壁向管道中心逐渐增大且在圆心处增加至最大。该研究验证了X型二维热线测量涡轮入口旋流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为两级可调增压系统管内流动测量方法及管路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测量 二维热线风速仪 旋流 两级可调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舰船抗冲击仿真计算 被引量:12
6
作者 汪玉 周璞 +2 位作者 刘东岳 华宏星 沈荣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120,共5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船体及流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大型船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反冲力冲击响应 做出了数值预测,验证了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在计算复杂结构的响应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船体 舰船 流固耦合 冲击响应 仿真计算 有限元软件 抗冲击 复杂结构 数值预测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筏体和基础弹性对船舶设备冲击响应影响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江国和 尹立国 +1 位作者 沈荣瀛 吴广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试验研究是船舶机械设备冲击隔离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分析筏体弹性、基础弹性和限位器间隙对冲击响应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可以考虑筏体弹性和基础弹性的带有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筏体弹性和基础弹性对系... 试验研究是船舶机械设备冲击隔离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分析筏体弹性、基础弹性和限位器间隙对冲击响应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可以考虑筏体弹性和基础弹性的带有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筏体弹性和基础弹性对系统的冲击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们使得机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减小,提高系统的抗冲击隔离效果。对于刚性浮筏隔振系统和弹性浮筏隔振系统,限位器与冲击响应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即安装限位器之后将使得筏体和机组的加速度响应增大,随着限位器间隙的减小,筏体和机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设备 冲击隔离 冲击响应 限位器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船用氢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珺 王甫 +2 位作者 袁金良 陈亚杰 潘志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4,342,共6页
燃料电池通常与储能电池组构成一个供能系统为电动船舶供电。为了更好地实现船舶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容量配置,实现系统高效工作,对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系统进行建模,考察储能电池不同荷电状态(SOC)下供能系统的输出性能,对输出数据加以... 燃料电池通常与储能电池组构成一个供能系统为电动船舶供电。为了更好地实现船舶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容量配置,实现系统高效工作,对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系统进行建模,考察储能电池不同荷电状态(SOC)下供能系统的输出性能,对输出数据加以分析优化,用以指导实际工程中电能系统的配置设计。以“德国汉堡航道运营某游船氢燃料电池能量系统”为目标原型,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验证程序,优化与验证储能电池的选型及配置。经计算,配置530 V/100 Ah容量锂电池组,可满足船舶正常运行负载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能量管理策略使燃料电池和储能锂电池均处于高效工作区间。优化配置后的储能电池容量比原设计减少了近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燃料电池系统 能量系统 优化配置 模型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传感器OBD系统诊断原理及故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子强 邵晗 李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氧传感器的原理出发,对车辆氧传感器OBD报故障码机理及信号表现进行阐述,分析了市场上返回件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预防及降低产品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 氧传感器 OBD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