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苌书梅 杨根军 陈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6期41-47,共7页
为促进我国飞机总装生产线智能化转型升级,探讨了总装脉动生产线中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结合中航工业智能制造总架构,给出了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从信息采集、智能管控、智能物流、部件对接和线缆检... 为促进我国飞机总装生产线智能化转型升级,探讨了总装脉动生产线中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结合中航工业智能制造总架构,给出了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从信息采集、智能管控、智能物流、部件对接和线缆检测等方面,分析了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最后,以某型飞机总装生产线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智能制造技术的相关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总装 脉动生产线 智能制造 智能管控 智能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外形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梅 牛润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工业近景摄影测量与激光跟踪仪测量基本原理的分析,结合某机型后机身对接区域外形检测的实例,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与激光跟踪仪在飞机外形测量领域的测量流程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测量需求分析、设备选型、粘贴反光标志、布设公共... 通过对工业近景摄影测量与激光跟踪仪测量基本原理的分析,结合某机型后机身对接区域外形检测的实例,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与激光跟踪仪在飞机外形测量领域的测量流程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测量需求分析、设备选型、粘贴反光标志、布设公共点与基准长度、拍照测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测量 飞机外形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装配工艺三维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惠巍 沈波 +2 位作者 胡保华 惠飞 郭玲玲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为了减少飞机装配工艺技术体系中缺乏三维数字化相关标准与规范导致的装配工艺设计缺陷问题,采用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实现了飞机三维装配工艺的整体设计.通过飞机产品工艺分离面划分、物料清单重构、工艺仿真验证以及三维装配指... 为了减少飞机装配工艺技术体系中缺乏三维数字化相关标准与规范导致的装配工艺设计缺陷问题,采用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实现了飞机三维装配工艺的整体设计.通过飞机产品工艺分离面划分、物料清单重构、工艺仿真验证以及三维装配指令的编制等工艺设计过程,实现了飞机装配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实践表明这种三维数字化飞机装配设计工作可大大缩短飞机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飞机的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装配工艺 分离面划分 物料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飞机总装自动化生产的数字化测量系统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季青松 牛润军 王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7,共4页
迄今为止,飞机总装生产经历了手工作业、半机械/半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以波音、空客、洛·马为代表的先进航空制造企业,将自动化技术与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理论结合,形成了以移动生产线和脉动生产线为代表的2... 迄今为止,飞机总装生产经历了手工作业、半机械/半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以波音、空客、洛·马为代表的先进航空制造企业,将自动化技术与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理论结合,形成了以移动生产线和脉动生产线为代表的2种典型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飞机总装生产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 数字化测量系统 总装 飞机 应用 自动化技术 手工作业 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技术的飞机部件装配指令编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彦喜 黄红 吴军豪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1-84,共4页
随着MBD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飞机进入了数字化研制模式,设计人员不再绘制二维图纸,取而代之的以MBD数模作为设计输出.MBD数模成为设计、生产、检验开展工作的唯一依据,通过企业计算机上的各类信息化平台在各部门之间流转,飞机研制实现... 随着MBD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飞机进入了数字化研制模式,设计人员不再绘制二维图纸,取而代之的以MBD数模作为设计输出.MBD数模成为设计、生产、检验开展工作的唯一依据,通过企业计算机上的各类信息化平台在各部门之间流转,飞机研制实现了无图纸化.MBD数模取代图纸使得传统模式下飞机部件装配依据工艺规程和图纸进行生产的工作模式无法进行,急需我们研究部件装配指令应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够满足MBD技术下部件装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指令 三维视图 AO 编制模式 数模 飞机部件 零部件 M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装配不协调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21期114-116,共3页
解决飞机制造中的不协调问题,是飞机装配工艺的中心技术之一,是保证飞机制造质量的前提。文章从工艺角度分析了不协调问题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指出了解决不协调问题的思路与程序,总结了解决不协调问题的六个基本方法。
关键词 飞机装配不协调 数字一体化技术 装配变形控制 飞机制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飞机维修技术资料生成的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彤 郭杨翘楚 周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23期113-113,共1页
飞机维修技术直接关系到空军的战斗能力,是国家航空技术能力的一种体现,是国防实力最重要的一环。文章主要介绍飞机维修技术资料生产的方法,分析了两种适用的飞机维修分析方法,对它们的理论、内容、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我... 飞机维修技术直接关系到空军的战斗能力,是国家航空技术能力的一种体现,是国防实力最重要的一环。文章主要介绍飞机维修技术资料生产的方法,分析了两种适用的飞机维修分析方法,对它们的理论、内容、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的飞行维修的技术指导、资料生产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维修 FMECA 技术 资料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领域动力装置减振安装技术发展综述
8
作者 苏尔敦 付益战 +2 位作者 徐亚强 吕晓文 张飞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134-143,共10页
以国内外动力装置的减振安装系统发展为背景依据,总结了减振安装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进一步分析了研究该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比减振安装系统在螺旋桨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及直升机旋翼等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我国航... 以国内外动力装置的减振安装系统发展为背景依据,总结了减振安装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进一步分析了研究该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比减振安装系统在螺旋桨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及直升机旋翼等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我国航空领域动力装置的减振安装系统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新一代航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减振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领域 动力装置 减振安装系统 隔振装置 扭矩补偿装置 国产化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热变形原理的转站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俞慈君 杨宝旒 +4 位作者 金涨军 李江雄 柯映林 李明飞 方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8-1214,1231,共8页
为了提高飞机装配大尺寸测量精度,提出针对公共观测(ERS)点热变形引起的转站误差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物体的热变形理论建立工装各向异性的三维热变形模型,对ERS点的实际位置进行修正,构建修正后的ERS点位置和理论位置之间的最小加权... 为了提高飞机装配大尺寸测量精度,提出针对公共观测(ERS)点热变形引起的转站误差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物体的热变形理论建立工装各向异性的三维热变形模型,对ERS点的实际位置进行修正,构建修正后的ERS点位置和理论位置之间的最小加权距离误差函数作为优化模型.转站过程中采用3σ准则对参与转站的ERS点进行筛选,剔除超差的异常点.采用单纯形法求解该优化模型,获得满足3σ准则的转站点组和最优转站参数.工程算例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剔除异常点并减少转站误差,提高了装配系统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转站误差 三维热变形 3σ准则 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体化铣样板设计与制造方法探索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甘忠 王亮 +1 位作者 谭海兵 黄官平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8-80,88,共4页
以化学铣切工艺和大型蒙皮零件的减重设计为背景,提出了大型立体化铣样板的概念。为了改善传统化铣样板存在的缺点,提出了新的样板设计与制造方法,详细描述了零件上理论数模信息转换为大型立体化铣样板上的工艺数模、样板设计与制造的... 以化学铣切工艺和大型蒙皮零件的减重设计为背景,提出了大型立体化铣样板的概念。为了改善传统化铣样板存在的缺点,提出了新的样板设计与制造方法,详细描述了零件上理论数模信息转换为大型立体化铣样板上的工艺数模、样板设计与制造的流程规划及定位孔和工艺孔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铣 样板 设计与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集识别过程的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柯鑫 郭宁生 黄淮杰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4期560-565,共6页
航空领域专项计划的实施需要发现大量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进行支撑,而目前航空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发现过程中以被动管理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分析自上而下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内涵及现状基础上,借鉴项目集识别过程及其项目... 航空领域专项计划的实施需要发现大量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进行支撑,而目前航空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发现过程中以被动管理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分析自上而下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内涵及现状基础上,借鉴项目集识别过程及其项目识别特点,构建自上而下的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过程及机制,分析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所涉及的航空领域专项计划主管部门、航空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研人员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并结合某航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实例应用。表明基于项目集识别过程梳理和完善了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过程及机制,强化了航空科研管理部门作用,提升了项目发现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集识别过程 自上而下 航空领域 重大基础研究 项目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声场中集群式有源控制系统降噪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玉昊昕 陈克安 魏秦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2,共8页
与集中式有源控制系统相比,集群式系统具有实现成本低、扩展灵活的优点,因此其降噪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首先对集群式系统进行建模,并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最优次级源强度;然后推导得出集群式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等效的... 与集中式有源控制系统相比,集群式系统具有实现成本低、扩展灵活的优点,因此其降噪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首先对集群式系统进行建模,并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最优次级源强度;然后推导得出集群式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等效的充分条件;最后,分析了不满足等效条件时,自由空间中控制单元划分和布局方式对降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式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等效的充分条件是:系统误差传感器数小于或等于次级源数,并且控制单元声阻抗矩阵与系统声阻抗矩阵都满秩。在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只要满足以下2个条件,集群式系统的性能损失很小:a)各控制单元内误差传感器数要不都大于等于次级源数,要不都小于等于次级源数;b)各控制单元子阻抗矩阵满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自由声场 集群式控制系统 声阻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加筋薄壁圆台结构二级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志彬 葛萌萌 +1 位作者 王英玉 王海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5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金属加筋薄壁圆台结构的二级布局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试验设计选取结构布局变量的样本点,然后对每个样本点相应的加筋薄壁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约束下的尺寸优化,获得对应的目标响应值;其后用布局变量样本点和对应的响... 提出了一种金属加筋薄壁圆台结构的二级布局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试验设计选取结构布局变量的样本点,然后对每个样本点相应的加筋薄壁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约束下的尺寸优化,获得对应的目标响应值;其后用布局变量样本点和对应的响应面构造Kriging近似模型;最后用遗传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加筋薄壁圆台的最优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且优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薄壁圆台 二级优化 试验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成熟度的设计制造高度并行研发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惠巍 金哲珠 +3 位作者 胡保华 陶剑 沈波 赵一伋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3期137-141,共5页
设计与制造协同作为并行工程的重要环节,是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有效减少工艺准备时间,缩短研制周期及上市时间。但如何做到设计与制造有效协同一直是困扰航空制造行业的难题。在原有VPMWindchill-DELMIA协同研发的模式... 设计与制造协同作为并行工程的重要环节,是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有效减少工艺准备时间,缩短研制周期及上市时间。但如何做到设计与制造有效协同一直是困扰航空制造行业的难题。在原有VPMWindchill-DELMIA协同研发的模式下,进一步探讨基于VPM与DELMIA直接开展设计制造高度并行的研发模式工程应用研究,为实现复杂产品设计制造的协同研发提供新的技术途径。采用VPM-DELMIA模式,可以提升设计与制造的最大并行程度,让制造部门可以及时了解设计状态,提早开展工艺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可制造性 协同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铝合金机翼整体壁板加工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震宇 刘庆华 +2 位作者 黄官平 王梅 郭绍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为了控制飞机重量,飞机零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进行了薄壁化设计,但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薄壁零件加工刚性差,切削过程中受到切削力、切削热的作用容易产生变形。同时由于零件内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结构尺寸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导致... 为了控制飞机重量,飞机零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进行了薄壁化设计,但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薄壁零件加工刚性差,切削过程中受到切削力、切削热的作用容易产生变形。同时由于零件内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结构尺寸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导致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和结束后变形较大。所以,航空整体壁板在制造技术中所面对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加工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控制技术 加工过程 整体壁板 铝合金 飞机零件 机翼 尺寸稳定性 飞机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制造领域中三维工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惠巍 王彦 +2 位作者 陶剑 沈波 胡保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3-46,共4页
国内飞机制造企业经过长期的三维工艺设计与仿真、CAX/CAPP/MES系统集成等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BD)、三维工艺设计可视化、三维装配过程仿真验证及优化、三维工作指令的创建、发放及浏览、多系统集成和业务流程优化... 国内飞机制造企业经过长期的三维工艺设计与仿真、CAX/CAPP/MES系统集成等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BD)、三维工艺设计可视化、三维装配过程仿真验证及优化、三维工作指令的创建、发放及浏览、多系统集成和业务流程优化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体系完整的、能支撑装配、机加、钣金、冶金等各类工艺设计业务需求的三维化、系统化、集成化的企业级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实现了传统二维工艺设计制造体系向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制造体系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设计 三维化 技术 制造领域 三维数字化 应用 航空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径向力风洞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欧阳绍修 赵晓霞 +1 位作者 江宗辉 刘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94,共4页
螺旋桨飞机的研制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动力系统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螺旋桨动力系统对飞机的影响主要包括螺旋桨拉力和扭矩、气流斜吹螺旋桨产生的径向力以及滑流影响。螺旋桨径向力的风洞试验在国内尚属探索研究阶段,本文结合... 螺旋桨飞机的研制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动力系统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螺旋桨动力系统对飞机的影响主要包括螺旋桨拉力和扭矩、气流斜吹螺旋桨产生的径向力以及滑流影响。螺旋桨径向力的风洞试验在国内尚属探索研究阶段,本文结合型号研制实际应用,对气流斜吹螺旋桨产生的径向力的机理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以螺旋桨直接模拟法为基础的螺旋桨径向力风洞试验方法,并通过理论和试验方法完成了试验结果的相关性修正、全机对螺旋桨径向力的上洗等干扰修正,获得了可以满足工程研制使用的螺旋桨径向力数据,可为同类的螺旋桨飞机总体气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飞机 径向力 相似理论 直接模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的复合材料孔壁微观表面重构方法
18
作者 胡文龙 罗喜东 +2 位作者 杨语 骆彬 程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1-669,共9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连接结构的孔壁形貌是决定其服役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受到材料纤维方向角的作用,其孔壁的原始微观表面形貌复杂且难以表征。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形插值进行孔壁微观表面重构的方法,利用提取的少量数据点,...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连接结构的孔壁形貌是决定其服役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受到材料纤维方向角的作用,其孔壁的原始微观表面形貌复杂且难以表征。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形插值进行孔壁微观表面重构的方法,利用提取的少量数据点,分形插值重构出高精度的等效微观表面,从而有效表征复合材料连接表面。利用实验测量的方法,进行微观表面几何特征提取;基于分形插值数学模型,运用改进的自仿射分形插值算法,对原始实测表面进行分形插值重构;结合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分形插值重构表面的几何与力学有效性。结果表明:当采样间隔选取3~5时,分形插值方法的几何误差与力学性能误差均小于10%,可以有效表征原始复合材料连接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孔壁 微观表面 自仿射 分形插值 逆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及现场可视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保华 闻立波 +4 位作者 杨根军 黄官平 吴慧 沈波 惠巍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2期81-85,共5页
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该技术主要通过对DELMIA、3DVIA Composer、CAPP等工艺设计、工艺仿真软件进行客户化定制和多系统集成应用,完成基... 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是现代航空数字化制造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未来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发展趋势。该技术主要通过对DELMIA、3DVIA Composer、CAPP等工艺设计、工艺仿真软件进行客户化定制和多系统集成应用,完成基于MBD三维产品模型的工艺分离面的划分、BOM重构、工艺仿真以及三维装配指令编制等工艺设计工作,并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将已完成的工艺设计信息传递到生产现场实现可视化装配,打通了基于MBD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及现场可视化装配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三维工艺设计 现场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切削参数优化加工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斌 苏卫华 黄官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3期68-71,共5页
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高速切削加工以其加工效率高、切削力小、工件的热变形和热膨胀小、加工表面质量好、经济效益高及适宜加工复杂和细长薄壁件等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整体结构件的加工中。
关键词 颤振稳定域 加工效率 切削力 中央翼 结构件 航空航天 整体壁板 切削参数优化 硬质合金刀具 碳化物刀具 刀具(金属切削) 切削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