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IZ理论的飞机零件数控加工防错工具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适 崔雅文 +1 位作者 曾涛 王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75,共4页
面对当前飞机零件价值不断攀升的现状,在加工中采取各种防错方法和防错工具成为降低加工风险的必要措施。将TRIZ理论应用于防错方法和防错工具的创新改进中,为创新提供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以TRIZ理论及发明问题解决算法为指... 面对当前飞机零件价值不断攀升的现状,在加工中采取各种防错方法和防错工具成为降低加工风险的必要措施。将TRIZ理论应用于防错方法和防错工具的创新改进中,为创新提供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以TRIZ理论及发明问题解决算法为指导,对一种数控加工防错工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技术矛盾,建立问题模型,利用矛盾矩阵及创新原理找到了问题解决思路,成功地对防错工具进行了改进,为飞机零件数控加工防错工具的创新提供了典型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数控加工 防错 技术矛盾 矛盾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文琼华 孟江燕 +4 位作者 龚楚 文友谊 李博 熊鸿建 彭亮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7,共6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微波固化成型法制备的层压板孔隙缺陷进行检测,并计算其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显微照相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法测试的孔隙率接近,密度法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孔隙率 显微照相法 超声检测 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对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英 张建明 +2 位作者 孟江燕 丁祖群 李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利用紫外灯对T700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T700/5429)进行了90 d的紫外光照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了紫外光照射前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弯曲断面形貌、特征基团透... 利用紫外灯对T700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T700/5429)进行了90 d的紫外光照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了紫外光照射前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弯曲断面形貌、特征基团透射峰面积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90 d的紫外光照射后,T700/5429表面纤维出现裸露,树脂基体有脱落的现象;而复合材料的面内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保持较好。透射峰面积的变化、纤维裸露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表明了90 d紫外光照射会使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的酰亚胺环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 紫外光照射 动态力学性能 面内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T700/5429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2 位作者 向东东 丁祖群 李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用热压罐法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T700/5429)复合材料层压板。在45、85℃水浴的湿热环境下,对层压板进行了90 d的浸泡,测试了浸泡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吸湿率、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结果表明:浸泡90 d后树脂基体未出... 用热压罐法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T700/5429)复合材料层压板。在45、85℃水浴的湿热环境下,对层压板进行了90 d的浸泡,测试了浸泡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吸湿率、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结果表明:浸泡90 d后树脂基体未出现新的吸收峰;其吸湿率变化是扩散行为并可用菲克扩散定律描述;其弯曲和面内压缩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即分形的,其中弯曲强度变化的分形维数45℃时为1.10、85℃时为1.07,面内压缩强度变化的分形维数45℃时为1.04、85℃时为1.05,说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面内压缩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00/5429复合材料 湿热 吸湿率 弯曲强度 面内压缩强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超重高强度全复材跨声速颤振模型设计制造与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冉玉国 李秋彦 程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6-150,共5页
采用MSC Laminate Modeler模块复材结构精细建模技术,该文准确建立了某飞机部件的全复材跨声速颤振风洞试验件动力学模型,通过静、动力力学综合优化,实现了低超重模型的设计。借助于高精度预浸料铺层技术与热压成型工艺成功制备了全复... 采用MSC Laminate Modeler模块复材结构精细建模技术,该文准确建立了某飞机部件的全复材跨声速颤振风洞试验件动力学模型,通过静、动力力学综合优化,实现了低超重模型的设计。借助于高精度预浸料铺层技术与热压成型工艺成功制备了全复材跨声速颤振模型,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具有结构强度高、动力学特性精度高、分散性小、时效性好等诸多优点。复材模型简易装配技术的开发,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文中发展的低超重全复材跨声速颤振模型设计制造技术具有广泛的型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复材跨声速颤振模型 预浸料铺层 热压成型 低超重 高强度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结构件转角特征数控铣削程编工艺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适 崔雅文 彭雨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100,共6页
在对航空结构件转角特征的几何属性开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数控加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几个重要几何要素,并将常见的转角按这几个要素进行分类。通过大量切削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不同类型转角的加工工艺方法,并界定了方法的选择... 在对航空结构件转角特征的几何属性开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数控加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几个重要几何要素,并将常见的转角按这几个要素进行分类。通过大量切削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不同类型转角的加工工艺方法,并界定了方法的选择原则。同时,对转角特征的两种数控铣削方式进行了研究,从大量试验和生产验证的结果中得到不同切削方式的工艺过程、切削参数和对加工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结构件 转角特征 数控编程 侧铣 插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某些特性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代鑫 刘适 +2 位作者 陈龙波 刘宇 吉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6,70,共5页
近年来,数控机床因素导致零件发生质量问题的案例在生产实践中屡见不鲜,但对于这些问题却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对解决因机床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 近年来,数控机床因素导致零件发生质量问题的案例在生产实践中屡见不鲜,但对于这些问题却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对解决因机床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刚度 热变形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尖钝化模型的2124铝合金断裂韧性估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泓 路明晓 +2 位作者 乙晓伟 陈蓬 李纪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1454,共4页
基于裂纹尖端钝化理论及尖切口根部断裂准则,以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ρc为两种模型的物理关联点,提出了裂纹尖端微试棒材料元受载方向的变形能力即延伸率δ与ρc直接相关的假设,进而给出了高塑性金属材料断裂韧性预测的δ模型。分析表... 基于裂纹尖端钝化理论及尖切口根部断裂准则,以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ρc为两种模型的物理关联点,提出了裂纹尖端微试棒材料元受载方向的变形能力即延伸率δ与ρc直接相关的假设,进而给出了高塑性金属材料断裂韧性预测的δ模型。分析表明断裂韧性KIc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延伸率相关,而对于同一种材料,则断裂韧性KIc仅与延伸率相关。2124铝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和不同取向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δ模型的正确性。给出了2124铝合金断裂韧性KIc定量估算的线性表达式,且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延伸率 钝化 裂纹尖端临界钝化半径 弹性模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酚醛树脂用量对化学铣切浸蚀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祖群 孟江燕 王云英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0-71,共2页
在实验室用三口瓶合成了热塑性酚醛树脂,制成甲苯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中,测试了铝合金和钛合金化学铣切时不同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对浸蚀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用三口瓶合成了热塑性酚醛树脂,制成甲苯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中,测试了铝合金和钛合金化学铣切时不同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对浸蚀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制备的保护涂料可以得到稳定的、满足航空工业标准要求的化学铣切保护涂料,其中铝合金铣切加工的浸蚀比为1.00、钛合金铣切加工的浸蚀比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酚醛树脂 浸蚀比 化学铣切 保护涂料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D软件在复材数字化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勇 罗辑 +1 位作者 万力 蒋敏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0期48-50,共3页
数字化生产的理念在于,将所有的流程变成可控、数字量传递、可追溯的,不为个人的能力面改变,这意味着相关人员可以明确地知道一个零件的前期处理应该进行哪些步骤,并预测它是否会出现问题或者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以便进行可靠的分析... 数字化生产的理念在于,将所有的流程变成可控、数字量传递、可追溯的,不为个人的能力面改变,这意味着相关人员可以明确地知道一个零件的前期处理应该进行哪些步骤,并预测它是否会出现问题或者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以便进行可靠的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D 工装 铺层设计 铺叠 数字量传递 数模 复合材料 零件设计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环境对单向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11
作者 王云英 向东东 +2 位作者 孟江燕 丁祖群 李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8,共5页
用热压罐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5429/T700),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最长90 d的150℃热氧环境处理,观察和测试了不同处理时间的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质量变化、表面形貌、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和面内压缩强度... 用热压罐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5429/T700),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最长90 d的150℃热氧环境处理,观察和测试了不同处理时间的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质量变化、表面形貌、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和面内压缩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氧环境处理90 d后,复合材料的红外峰值未显示新特征峰,可能是因为树脂基体中未形成新的基团;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面内压缩强度均发生变化,总体上有所升高,且变化规律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分别为1.04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碳纤维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热氧环境处理 弯曲强度 面内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24铝合金切口强度及其定量评估
12
作者 乙晓伟 王泓 +2 位作者 陈蓬 秦锋英 李纪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8-8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时效热处理状态下2124铝合金的拉伸性能和不同应力集中系数下的的切口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切口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直至趋于断裂强度;2124铝合金属于切口不敏感材料,切口强度高于抗拉强度;切口强度与抗拉强... 研究了不同时效热处理状态下2124铝合金的拉伸性能和不同应力集中系数下的的切口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切口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直至趋于断裂强度;2124铝合金属于切口不敏感材料,切口强度高于抗拉强度;切口强度与抗拉强度相比数据离散性大。针对2124铝合金切口件的断裂准则,在Zheng切口强度估算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使用拉伸性能估算切口强度的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强度 铝合金 离散性 应力集中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