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德国工业4.0”的分析概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旭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21期43-45,50,共4页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工业界也将借鉴德国工业的先进制造理念,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工业4.0 智能制造 创新 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强电磁脉冲耦合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铁纯 王育博 +3 位作者 刘明亮 张波 方家成 司晓亮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5,共7页
直升机技术创新及强电磁脉冲干扰问题日益突出,极易导致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失灵或瘫痪,严重威胁着直升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性能。本文建立了直升机及内部线缆系统的电磁仿真模型,并基于CST电磁仿真软件的时域有限积分法,分析了电磁脉冲... 直升机技术创新及强电磁脉冲干扰问题日益突出,极易导致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失灵或瘫痪,严重威胁着直升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性能。本文建立了直升机及内部线缆系统的电磁仿真模型,并基于CST电磁仿真软件的时域有限积分法,分析了电磁脉冲辐射下典型位置处的电场耦合响应以及直升机内部线缆的电流耦合效应。仿真结果表明,舷窗和孔缝结构对直升机内部的耦合场强具有重要影响,越靠近这些屏蔽缺陷的位置内部电场场强越高,同时腔体的谐振频点也会使耦合场强发生增强效应;距离屏蔽缺陷越近的线缆所感应的耦合电流峰值越大,具有屏蔽层的同轴线比非屏蔽单芯线的电磁防护能力强,感应电流较小,且所有线缆均受谐振频点的影响。本研究内容对直升机电子设备的强电磁防护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直升机 线缆 电磁耦合 电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作者 樊洁 王俊涛 +3 位作者 冯冰 闫敏 王春艳 范燕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82,共19页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结合航空领域的应用需求,围绕材料、设计、制造等不同方面论述了提高连续纤维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手段,详细分析了数字仿真技术在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设计、工艺和力学性能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技术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复合材料构件研制和航空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 构件研制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 应用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自动制孔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钻铆工艺过程可以提高制孔、铆接质量,从而提高飞机制造装备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保证飞机使用寿命,最终提高飞机制造的总体水平。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制孔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 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钻铆工艺过程可以提高制孔、铆接质量,从而提高飞机制造装备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保证飞机使用寿命,最终提高飞机制造的总体水平。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制孔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特别对于机器人自动制孔应用软件研究及制孔模拟仿真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对机器人自动制孔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关节 制孔 离线编程 机器人路径 末端执行器 应用软件 飞机装配 机器人运动 飞机结构件 机器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及工艺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志恩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飞机强度性能,抗疲劳、抗温、抗蚀、减重等能力上都比一般材料好,但造价较贵,工艺较为复杂,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上使用的基本是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ARALL)、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Glare)...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飞机强度性能,抗疲劳、抗温、抗蚀、减重等能力上都比一般材料好,但造价较贵,工艺较为复杂,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上使用的基本是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ARALL)、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Glare)和碳纤维增强钛合金层板(TiGr)3种。但由于剥离强度较低,断裂韧性差,使飞机寿命受到影响,ARALL在飞机上的使用受到限制,大的民航客机上用得很少。后来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开发出来,就逐渐被代替了。而其中的Glare相对来说却是比较实用的,而且已经国产化。TiGr开始主要是结合航天尤其是火箭燃料箱需要而开发的,现已经推广到飞机上使用。本文对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工艺性进行了一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 碳纤维增强钛合金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成本问题的技术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志恩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15期50-52,共3页
复合材料构件的大量采用对减轻飞机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延长飞机维修周期,以及改善飞机性能方面作用显著。但是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
关键词 复合材料构件 飞机重量 技术分析 成本问题 燃油消耗 维修周期 飞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小尉 周来水 +1 位作者 程新 卫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提高飞机维修业务的管理水平,结合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维修业务管理现状,采用B/S方法开发出一套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资源管理和工作流管理两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包含若干相应的子系统。... 为提高飞机维修业务的管理水平,结合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维修业务管理现状,采用B/S方法开发出一套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资源管理和工作流管理两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包含若干相应的子系统。结果表明,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其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汇总,使管理、控制、服务分布于飞机产品维修业务的全过程,从而完善现有的飞机维修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维修 NET技术 B S方法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旋翼用聚氨酯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毛英坤 陆文明 +3 位作者 李华 刘政 王李军 周如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30,共5页
飞机旋翼部分为飞机提供升力和操纵,国内外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制备飞机的旋翼桨叶部分。针对飞机旋翼高速旋转以及受环境影响等因素,采用聚酯树脂作为基料树脂,以三氧化二铬和碳化硅作为功能填料,选用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并添加其他原材... 飞机旋翼部分为飞机提供升力和操纵,国内外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制备飞机的旋翼桨叶部分。针对飞机旋翼高速旋转以及受环境影响等因素,采用聚酯树脂作为基料树脂,以三氧化二铬和碳化硅作为功能填料,选用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并添加其他原材料,研制出一种具有对复合材料有优异附着力、耐磨性,综合防护性能好的飞机旋翼用聚氨酯涂料。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涂料在复合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耐磨性、耐雨蚀以及其他耐介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旋翼 聚氨酯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海涛 毛贝 罗振伟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可以在飞机部件实际装配过程之前,对装配件与装配体进行数据采集,用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取代传统数字化装配仿真分析过程使用的单一理论模型数据,然后在Open CASCADE环境下对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可以在飞机部件实际装配过程之前,对装配件与装配体进行数据采集,用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取代传统数字化装配仿真分析过程使用的单一理论模型数据,然后在Open CASCADE环境下对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估,并对数字化装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预装配 装配过程 飞机部件 检测系统 CASCADE 数据采集 仿真分析 数字化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剑英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9-42,共4页
基于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加工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中,可有效简化设计过程和提高缠绕成型装置的研制效率,满足新机研制的要求。针对飞机大梁带成型的特点,对传统缠绕成型装置中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 基于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加工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中,可有效简化设计过程和提高缠绕成型装置的研制效率,满足新机研制的要求。针对飞机大梁带成型的特点,对传统缠绕成型装置中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逐层缠绕一步到位的缠绕方法,解决传统缠绕成型装置裁剪时所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成型误差。介绍了缠绕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并阐述了缠绕成型装置在缠绕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大梁带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该缠绕成型装置研制的成功,为保证飞机大梁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手段,并可为同类装置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梁带 滑块组件 缠绕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飞机数字化定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凯 王丹爽 张学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2期54-57,共4页
飞机产品的数字化定义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必须协调发展,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关联的有机体系。国外先进的航空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定义体系。国内的航空企业还基本处于单项技术的研... 飞机产品的数字化定义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必须协调发展,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关联的有机体系。国外先进的航空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定义体系。国内的航空企业还基本处于单项技术的研究、应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定义 标准件库 零部件库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先哲 飞机设计专家
12
作者 李先哲 良辰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9期32-33,共2页
目前,您参与和主持设计的Y12系列飞机已成为我国民机适航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性能最稳定的飞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Y12系列具备了哪些设计和技术上的优势?李先哲:Y12飞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 目前,您参与和主持设计的Y12系列飞机已成为我国民机适航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性能最稳定的飞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Y12系列具备了哪些设计和技术上的优势?李先哲:Y12飞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二是在使用中注重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先 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 哈飞 劳动模范 劳模 民机 适航标准 中航工业 专家 合格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制孔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航 孙超 +2 位作者 冉冲 张欣 李丽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42-2349,共8页
针对某40Cr Ni Mo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航空叠层复合材料构件连接孔的制孔质量差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制孔新工艺。分析了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制孔方法的刀具运动轨迹,给出了超声振动有效加工的振幅范围... 针对某40Cr Ni Mo A/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航空叠层复合材料构件连接孔的制孔质量差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制孔新工艺。分析了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制孔方法的刀具运动轨迹,给出了超声振动有效加工的振幅范围,在相同的切削速度与加工效率下,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工艺方法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制孔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普通螺旋铣削与钻削,超声振动辅助螺旋铣削加工40Cr Ni Mo A材料时切削力分别降低25%和40%,最高切削温度降低15.7%和22%;加工GFRP材料时,最高切削温度降幅分别为16.5%和50%,且孔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明显减少,达到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超声振动 螺旋铣削 叠层材料 40Cr Ni MO A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发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黄文宗 孙容磊 +3 位作者 张鹏 连海涛 李丽丽 刘艳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4-89,共6页
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主要包括自动铺带技术和自动铺丝技术。国内自动铺放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单位主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 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主要包括自动铺带技术和自动铺丝技术。国内自动铺放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单位主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铺带 自动铺丝 复合材料 预浸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机械连接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震 温永海 +2 位作者 徐忠岩 李黎明 李永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以某型机复合材料机身与主减后接头局部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承面外载荷较大的特殊受载形式进行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机械连接技术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复合材料-金属接头的连接形式,并对复合材料机身结构连接区的局部... 以某型机复合材料机身与主减后接头局部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承面外载荷较大的特殊受载形式进行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机械连接技术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复合材料-金属接头的连接形式,并对复合材料机身结构连接区的局部铺层进行了优化,随后开展复合材料-金属接头连接结构的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载荷下,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机械连接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机械连接 有限元分析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评价(一)--粘性篇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文宗 孙容磊 +3 位作者 连海涛 王庆友 张鹏 宋文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1,共9页
在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粘性和铺覆性是用于描述预浸料是否适合铺贴的两个重要因素,将粘性和铺覆性分别独立地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本文主要是针对预浸料的粘性进行探索,论述了预浸料粘性的物理意义,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预... 在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粘性和铺覆性是用于描述预浸料是否适合铺贴的两个重要因素,将粘性和铺覆性分别独立地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本文主要是针对预浸料的粘性进行探索,论述了预浸料粘性的物理意义,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预浸料粘性的测量及表征方法,提出了以"平均剥离力"定量表征预浸料的粘性,并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上,研究了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取出时间、铺放压力、铺放速率、热风温度等)对预浸料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浸料的粘性随取出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而随铺放压力的增加、铺放速率的减小、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自动铺带工艺参数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 自动铺带 预浸料 工艺参数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berSIM的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齐德胜 刘秀芝 +1 位作者 宫少波 周国臣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
通过FiberSIM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改变了复合材料传统的制造模式,由依赖模线一样板进行制造的模拟量传递转变为由计算机设计数据直接转化为制造信息的数字量传递,信息更加准确,体现了并行工程的设计理念.针对复合材料设计特点,应... 通过FiberSIM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改变了复合材料传统的制造模式,由依赖模线一样板进行制造的模拟量传递转变为由计算机设计数据直接转化为制造信息的数字量传递,信息更加准确,体现了并行工程的设计理念.针对复合材料设计特点,应用复合材料设计软件FiberSIM对涵道垂尾右侧蒙皮、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和主减平台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打通了复合材料构件设计、制造的数字化流程.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是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复合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特别是在航空工业,各种先进的飞行器无不与先进的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件和数控设备相继出现,使数字量传递成为可能,为复合材料构件实现数字化提供了基础.复合材料数字化即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CAD/CAM、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首先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研制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形成该项技术的基础主要有两点:一是依赖于模线一样板的复合材料制造过程转变为可根据计算机数据文件进行全面运作的制造过程;二是针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特点的工艺性评估软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涵道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铺层 FiberSIM 预浸料 碳纤维布 蜂窝夹层结构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评价(二)--铺覆性篇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文宗 孙容磊 +1 位作者 张鹏 宋文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共6页
在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粘性和铺覆性是用于描述预浸料是否适合铺贴的两个重要因素,将粘性和铺覆性分别独立地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本文主要针对预浸料的铺覆性进行了探索,论述了铺覆性的含义并总结了现有的预浸料铺覆... 在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粘性和铺覆性是用于描述预浸料是否适合铺贴的两个重要因素,将粘性和铺覆性分别独立地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预浸料的铺放适宜性。本文主要针对预浸料的铺覆性进行了探索,论述了铺覆性的含义并总结了现有的预浸料铺覆性的定量表征方法,提出了以"最大弯曲力"定量表征预浸料的铺覆性,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预浸料的粘弹性特征及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铺放速率、湿度、热风温度、老化时间等)对预浸料铺覆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浸料的铺覆性会随热风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老化时间和铺放速率的增加而减小。最后总结了铺覆性实验的工程意义,为自动铺带工艺参数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覆性 预浸料 工艺参数 自动铺带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铣床基于CATIA V5复合材料蜂窝件数控编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永岩 张超 李薇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2,共4页
本文针对超声五坐标数控加工设备的蜂窝数控加工方法及后处理特性进行分析,开展了在CATIAV5软件中相应编程方法和体系研究,开发了满足该设备数控编程需要的基于CATIAV5的资源库,制定了相应的编程方法规范。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蜂窝 超声加工 CATIA V5编程 刀具库 宏命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强化对30CrMnSiA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包俊成 赵捷 +2 位作者 王志奇 黄玉华 赵伟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3,共3页
对30CrMnSiA钢磨削表面分别进行了振动强化和喷丸强化,然后再进行镀铬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化方法对该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表面经过振动强化和喷丸强化处理后,其疲劳强度分别提高了13.0%和19.6%,达到617 MPa和653 MPa;表面经... 对30CrMnSiA钢磨削表面分别进行了振动强化和喷丸强化,然后再进行镀铬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化方法对该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表面经过振动强化和喷丸强化处理后,其疲劳强度分别提高了13.0%和19.6%,达到617 MPa和653 MPa;表面经过振动强化和喷丸强化再经过镀铬处理后的疲劳强度略微增加了2.1%和2.6%,达到630 MPa和6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A高强度钢 表面强化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