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和富集的控制——以沁水盆地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方爱民 侯泉林 +3 位作者 雷家锦 李继亮 杨陆武 胡爱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煤变质作用与煤层气形成、赋存和富集关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阐述了煤变质作用类型及煤变质作用程度与煤层气的生成、吸附量、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形成发育及煤层特性的相互关系,认为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富集的影...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煤变质作用与煤层气形成、赋存和富集关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阐述了煤变质作用类型及煤变质作用程度与煤层气的生成、吸附量、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形成发育及煤层特性的相互关系,认为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富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形成发育过程的控制上。并以沁水盆地为例,探讨了高阶煤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富集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对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变质作用 高阶煤 煤储层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用压裂液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汪永利 丛连铸 +2 位作者 李安启 张遂安 马方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针对沁水 3# 煤储层的地质特征 ,在优选水基压裂液添加剂的基础上 ,结合压裂工艺的要求 ,形成了不同类型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 ,并且较完整地对煤层气井用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优选的不同水基压裂液性能的实验表明 ,其各... 针对沁水 3# 煤储层的地质特征 ,在优选水基压裂液添加剂的基础上 ,结合压裂工艺的要求 ,形成了不同类型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 ,并且较完整地对煤层气井用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优选的不同水基压裂液性能的实验表明 ,其各项性能较好地满足了煤储层和压裂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压裂液技术 开发 煤储层 活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在煤层气井中的适应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丛连铸 吴庆红 +1 位作者 赵波 张遂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2,56,共3页
CO2泡沫压裂液由于对储层伤害小、返排能力强、滤失量小和携砂能力强等特点,在油气田,特别在低压、水敏性储层中得到应用。CO2泡沫压裂液与常规水基压裂液最大的差异是交联环境的不同。常规水基压裂液是在碱性环境下交联、酸性环境下破... CO2泡沫压裂液由于对储层伤害小、返排能力强、滤失量小和携砂能力强等特点,在油气田,特别在低压、水敏性储层中得到应用。CO2泡沫压裂液与常规水基压裂液最大的差异是交联环境的不同。常规水基压裂液是在碱性环境下交联、酸性环境下破胶,而CO2泡沫压裂液则要求在酸性环境下交联。为使稠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形成良好的冻胶,开发研制出了AC8酸性交联剂,并通过室内研究,形成了CO2泡沫压裂的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表明,CO2泡沫压裂液是一种优质低伤害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粘度高,滤失量低,能够清洁裂缝,对地层损害小,易返排,能够满足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压裂液 返排 滤失量 水基压裂液 煤层气井 冻胶 携砂 交联剂 开发研制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潜在酸压裂液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万钢 孙晗森 +3 位作者 肖庆华 杨琦 赵俊 冯文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32-137,共6页
据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6.8×1012m3,可采储量为10.9×1012m3,开采潜力巨大。以沁水盆地3#煤层为例,对煤层割理特征、孔缝填充物赋存状态及类型、酸液对煤岩孔缝中的充填物溶蚀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3#煤... 据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6.8×1012m3,可采储量为10.9×1012m3,开采潜力巨大。以沁水盆地3#煤层为例,对煤层割理特征、孔缝填充物赋存状态及类型、酸液对煤岩孔缝中的充填物溶蚀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3#煤层主要发育两组割理系统,裂隙多为方解石充填,可通过有机酸酸化解除部分填充物对煤岩孔缝的堵塞。根据煤岩可酸化的性能特征研究出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潜在酸压裂液。实验表明:压裂液p H在1 h后才趋于稳定,3 h时p H可降至最低(<1);对煤粉的平均溶蚀率为3.48%,且具有较好的缓速性能;抗剪切性能好,2 h时表观黏度仍高于35 m Pa·s;破胶液对煤心的渗透率伤害率<10%。现场应用5口井,施工曲线表明,该潜在酸压裂液能降施工压力,提高施工成功率;微地震监测结果表明,该潜在酸压裂液能够实现储层深度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井 有机酸 潜在酸 扫描电镜 微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煤层气直井增产改造技术 被引量:25
5
作者 孙晗森 冯三利 +1 位作者 王国强 左景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3,113-114,共3页
沁水盆地南部潘河煤层气田3#煤层和15#煤层的煤阶属于无烟煤,储层具有低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煤层气井压裂前基本不产气。水力加砂压裂是该地区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区低压致密煤层气藏的储层地质特点,通... 沁水盆地南部潘河煤层气田3#煤层和15#煤层的煤阶属于无烟煤,储层具有低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煤层气井压裂前基本不产气。水力加砂压裂是该地区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区低压致密煤层气藏的储层地质特点,通过近年来的攻关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经对比后效果最佳的压裂工艺技术方案——氮气泡沫压裂,大大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初步形成了该地区低压致密煤层气藏压裂工艺体系。应用结果表明:无烟煤煤层气增产措施增产量排序为氮气泡沫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清水+氮气压裂或清水压裂;在压裂正常的情况下,前置液量大、携砂液量大,总液量在400 m3以上的压裂增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南部 潘河煤层气田 无烟煤 煤层气 直井 压裂 类型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煤层储气层损害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军 贺承祖 +1 位作者 冯文光 孙晗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1,共4页
考察了6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两个矿区17个煤样渗透率的损害。煤岩心流动实验程序如下:注5 g/L盐水测水相渗透率Kw,反向通氮气0.5~2.0 h测气相渗透率Kg随时间变化,正向注2 g/L的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并测K′w,反向注氮气测K′g随时间... 考察了6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两个矿区17个煤样渗透率的损害。煤岩心流动实验程序如下:注5 g/L盐水测水相渗透率Kw,反向通氮气0.5~2.0 h测气相渗透率Kg随时间变化,正向注2 g/L的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并测K′w,反向注氮气测K′g随时间变化,由Kw和K′w计算水相损害率αw,由Kg和K′g(t)计算气相渗透率αg(t),其稳定值αg∞被称为热力学水锁损害率。给出了17个煤样/表面活性剂组合的实测数据和典型的Kg、K′g^t和αg^t曲线。阴离子(SDS,AOT)阳离子(CTAC,DMAO),非离子(OP10,Span80)表面活性剂造成的煤样αw平均值分别为882%,64.8%,64.6%,造成的煤样αg∞平均值分别为97.2%,77.9%,62.6%。与砂岩岩心相比,表面活性剂对煤岩岩心的损害要严重得多。认为表面活性剂对煤岩渗透率的损害机理,可能是表面活性剂吸附引起煤岩中微粒分散、运移。不同表面活性剂造成的损害差异尚不能完满解释。图3表1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煤层 煤样 表面活性剂 水相渗透率 气相渗透率 损害 水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储层应力敏感、速敏和水敏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军 贺承祖 +1 位作者 冯文光 孙晗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78,94,共3页
研究了煤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水敏和速敏。结果表明,煤岩对应力的敏感规律与砂岩类似,但煤岩是有机质,骨架容易压缩,所以敏感性比砂岩强烈;煤岩疏水接触角为78°~85°,水作为非润湿性流体,不能使孔隙表面疏水性微粒脱落和运移,... 研究了煤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水敏和速敏。结果表明,煤岩对应力的敏感规律与砂岩类似,但煤岩是有机质,骨架容易压缩,所以敏感性比砂岩强烈;煤岩疏水接触角为78°~85°,水作为非润湿性流体,不能使孔隙表面疏水性微粒脱落和运移,故无速敏;煤岩在不含水敏性粘土矿物时为无水敏或弱水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地层损害 应力敏感 速敏 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 被引量:50
8
作者 孙全力 孙晗森 +2 位作者 贾趵 禹建军 罗文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1-757,共7页
致密气藏产气量在我国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其气藏分布复杂、储层预测难度大等因素,阻碍了该类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但在致密背景下发育相对优质储层,这些相对优质储层有较... 致密气藏产气量在我国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其气藏分布复杂、储层预测难度大等因素,阻碍了该类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但在致密背景下发育相对优质储层,这些相对优质储层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气井的高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相对优质储层中有一种以绿泥石环边胶结发育为特征。文中通过大量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手段,结合沉积相分析资料、区域地质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绿泥石形成的相对时期及其成因。研究认为,绿泥石主要是对原生孔隙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不是存在绿泥石环边胶结的砂岩储层均能成为相对优质的储层,其必须满足环边厚度足够并连续的条件、而且储层必须发育在高能的沉积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致密砂岩 储层 须家河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庆华 孙晗森 +2 位作者 杨宇 郑军 冯文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8,94-95,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静态氮吸附仪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的吸附量和对煤粉微观孔隙的伤害机理。主要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浓度、液固比、氯化钠含量对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煤粉吸附聚丙烯酰胺后的比表面和孔径变化。实...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静态氮吸附仪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的吸附量和对煤粉微观孔隙的伤害机理。主要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浓度、液固比、氯化钠含量对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煤粉吸附聚丙烯酰胺后的比表面和孔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在煤粉上3 h时吸附可达到平衡,吸附量与聚丙烯酰胺浓度、液固比、氯化钠含量有关;煤粉吸附聚丙烯酰胺后比表面变小,部分小孔隙被堵塞,孔径为2~4 nm的孔隙相对变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地层损害 聚丙烯酰胺 煤粉 吸附 比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