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然气水合物人工矿体高温分解模拟实验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粟科华
孙长宇
李楠
钟小禹
陈光进
辛显治
-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分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亚/跨音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演化机理"(编号:2013M530849)
-
文摘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藏对地质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微弱波动即可造成水合物藏被破坏。为研究水合物藏在温度突变下的分解过程,在水合物三维成藏物模实验系统(装置主体为32 MPa高压反应釜,反应釜内部由5个温度传感器和30个电阻率探测电极构成空间点阵)中合成了100 L的人工水合物矿体,测定了水合物矿体在外界温度升高到295 K后其内部温度、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水合物薇在温度发生突变以后的演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人工水合物矿体在环境温度升高后会迅速分解(经过600 h才生成并达到稳定的矿体仅需38 h即可完全分解),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中介质温度和电阻率变化,可以对分解过程中的分解量、分解速度进行考察;②分解过程中,电阻率变化受水合物饱和度、孔隙水盐度以及地层位置的影响,其中,水合物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发生少量分解时,由于孔隙水被稀释会导致电阻率上升;③对于海底水合物藏,当发生持续、显著的温度变化后,其气体组分、赋存方式等均会发生明显改变。
-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
矿体
电阻率
温度
演化
分解
模拟实验
-
Key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Reservoir formation
Ore body
Resistivity
Temperature
Evolution
Decomposi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掺氢天然气管道能耗和碳排放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恩斌
李茜
鲁绪栋
郝天舒
周廉乐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分公司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6,共13页
-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NSFSC0422)。
-
文摘
目的天然气管道掺氢可实现氢气长距离、大规模、低成本运输,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考虑到掺氢比对压缩机性能、管道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了掺氢天然气管道能耗和碳排放优化模型,并对站场运行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方法结合模型特点,提出改进霜冰优化算法(IRIME算法),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得出,IRIME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上准确性较高。结果以某输气管道为例,使用IRIME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与实际运行工况相比,总能耗和总碳排放量等均降低;与不掺氢工况相比,掺氢后出口压力和出口温度均增高;压降、燃驱压缩机组效率、电驱压缩机组效率、压缩机组平均效率、天然气碳排放量、电能碳排放量、总碳排放量、耗电量、耗气量、总能耗均降低。结论与不掺氢相比,当掺氢比为5%、10%、15%和20%时,总能耗分别降低了2.00%、4.70%、7.00%和9.83%,总碳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99%、5.36%、8.32%和10.68%,对现场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掺氢
天然气
IRIME算法
压缩机性能
碳排放
-
Keywords
hydrogen blending
natural gas
IRIME algorithm
compressor performance
carbon emission
-
分类号
TK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