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艺 王琳 +1 位作者 焦浩鹏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原料生产、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及能源使用等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了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奶牛整体碳排放的贡献,旨在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碳减排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奶牛养殖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牧场层面的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监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孔令钿 年雪妍 +1 位作者 张庆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49-2857,共9页
随着全球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奶牛养殖业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奶牛养殖不断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奶牛养殖场的... 随着全球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奶牛养殖业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奶牛养殖不断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奶牛养殖场的规模化比例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动物胃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以及粪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不仅是饲粮能源的重要损失,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传统的基于动物个体的碳排放监测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度,但是无法对整个牧场层面的碳排放总量进行准确测定和分析。针对奶牛养殖场开展科学、准确的碳排放监测是获取奶牛养殖业碳基础排放量、研发减排调控措施等的关键内容。因此,本文综述了牧场层面上对奶牛碳排放监测的方法和原理,介绍了其在奶牛养殖场中碳排放监测与核算的应用,旨在为推动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以及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监测技术 甲烷 氧化亚氮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世纪以来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小琴 王公龙 《国际展望》 2013年第1期39-51,148-149,共13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美外交中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成为新世纪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缩小,两国共同利益扩大,分歧与矛盾增多,中国对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美外交中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成为新世纪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缩小,两国共同利益扩大,分歧与矛盾增多,中国对美外交思想顺应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是新世纪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目标。为此中方主张坚持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方向,相互尊重恪守诺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及相互尊重国家核心利益。在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主张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明确两国关系定位和管理控制两国分歧。这些目标、思路和主张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美外交思想框架。中美关系的未来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对美外交思想需要与时俱进,从而构建更加成熟的面向21世纪的新型中美大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外交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个体选择:一个基于中美样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建国 张悦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46,共16页
通过一个公共物品自愿供给实验和最后通牒实验,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试的行为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在个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中美两国被试在实验中的行为有系统性的差异:在公共物品实验中,美国被试相对中国被试表现出更强的... 通过一个公共物品自愿供给实验和最后通牒实验,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试的行为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在个体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中美两国被试在实验中的行为有系统性的差异:在公共物品实验中,美国被试相对中国被试表现出更强的合作倾向;在最后通牒实验中,虽然美国被试作为提议者时的出价相对于中国被试并无太大差别,但是作为回应者时其拒绝行为更多。这一结果表明:美国参与者对自身收益低于他人时的忍受程度低于中国被试,而中国被试对制裁机制的存在与否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证实:行为差异确实在不同文化的被试中存在,即使他们的实验环境几乎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实验 最后通牒实验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城市基层治理的比较研究——以南京与芝加哥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8-238,328,共11页
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深刻变革,实现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战略选择。充分理解治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方式在于比较研究,本文着眼于基层结构与社区治理的分析框架,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与特点,思考治理绩效背后的... 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深刻变革,实现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战略选择。充分理解治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方式在于比较研究,本文着眼于基层结构与社区治理的分析框架,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与特点,思考治理绩效背后的因果机制,探究发挥后发优势,优化治理体系,从而有效推进我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基层社会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城市社会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世纪以来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研究
6
作者 郭小琴 王公龙 《亚非纵横》 2013年第2期16-22,共7页
大国外交是中国外交中的重要环节,中关关系更是中国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对中美两国,还是就世界影响,两国关系在新世纪里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关外交思想,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外交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跨境水资源安全影响的战略评估
7
作者 贾佳美子 王志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水资源议题已成为美国对华竞争的重要场域,这其中美国智库的推手作用不可忽视。以美国智库为核心研究视角,分析美国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认知及影响,为相关议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决策者研判中国跨... [研究目的]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水资源议题已成为美国对华竞争的重要场域,这其中美国智库的推手作用不可忽视。以美国智库为核心研究视角,分析美国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认知及影响,为相关议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决策者研判中国跨境水资源治理态势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及应对之策。[研究方法]选取美国8家智库22篇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进行文本分析,梳理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跨境水资源安全现状及安全手段的认知和评估,就其核心观点的特点、动因及内外部影响展开讨论。[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美国智库对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的战略评估多以负面为主,认为中国“控制”了其周边流域的水资源,并依托此展开地缘竞争。这一负面认知扩散到了美国的政府外交、公众舆论中,中国逐渐被塑造为“水霸权国”。中国应从健全情报建设体系、加强周边跨境河流跨学科研究、舆论管控等方面,对有关认知加以鉴别,科学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水资源安全 周边安全 美国对华政策 战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只重量而不重质吗?——基于RTA文本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小康 韩剑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共28页
基于协定文本数据,本文系统评估了中国迄今签订的所有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质量,即协定在不同议题上的覆盖程度和法律可执行程度。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全球2000年之后签订的所有RTA中,中国RTA的质量为中等偏上水平。第二,中国-澳大... 基于协定文本数据,本文系统评估了中国迄今签订的所有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质量,即协定在不同议题上的覆盖程度和法律可执行程度。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全球2000年之后签订的所有RTA中,中国RTA的质量为中等偏上水平。第二,中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等新近签订的RTA平均比中国内地-香港地区、中国-东盟等早期签订的RTA深度高。第三,在“WTO+”传统议题中,中国在关税减让、贸易便利化、SPS、TBT、反倾销、反补贴、TRIMS、GATS、TRIPs上的覆盖率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甚至更高;但在国营贸易企业、国家援助、政府采购上,中国RTA的覆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四,在“WTOX”新议题中,中国RTA与其他RTA一样,覆盖率普遍不高。中国RTA虽在政治对话、人权等与贸易弱相关的议题上的覆盖率偏低,但在产业和文化合作等方面覆盖率更高。这些发现表明,中国的RTA战略数量和质量并重,除了寻求关税减让,亦积极向高标准贸易规则看齐。认为中国无意为全球贸易规则升级提供公共产品以及中国将被排除于21世纪国际贸易体系的论断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RTA深度 国际贸易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中的英美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任东来 刘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冷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头。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上海事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外交调停,最终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并在5... "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冷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头。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上海事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外交调停,最终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并在5月初与中国达成了《淞沪停战协定》,维持了上海的和平。该协定的达成,与英美两个大国的调处是分不开的。不过,英美两国调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绥靖日本倾向,也对本次调解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事变 东亚国际关系 英美外交调停《淞沪停战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治极化中的妥协困境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玲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9,I0003,共10页
政治妥协是利益多元化的现代代议制民主得以运行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美国政党政治与意识形态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其民主运作中的政治妥协遭遇着巨大挑战。当前美国政治中的妥协困境呈现为政治力量的结构性对抗态势,主要表征在支持两党的选... 政治妥协是利益多元化的现代代议制民主得以运行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美国政党政治与意识形态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其民主运作中的政治妥协遭遇着巨大挑战。当前美国政治中的妥协困境呈现为政治力量的结构性对抗态势,主要表征在支持两党的选民态度中。通过分析“美国国家选举研究”(ANES)等最新数据发现,美国普通选民对于政治妥协的态度高度分化,这一格局受制于政党认同、意识形态、政治精英等因素。其中,年轻的、低收入且意识形态保守的坚定共和党人是最为反对政治妥协的群体,他们同时也构成了2016与2020年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基本票仓,数据还同时表明在特朗普执政四年后左翼的民主党人也更加趋于不妥协,美国政治妥协困境仍在加剧。当前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国,以民主-共和两党为基本载体,社会在各个维度的撕裂已日趋固化,从政治精英到普通民众,妥协的日渐消失是当前美国民主运行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妥协 美国民主 政治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理论之于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研究的适用性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维瞻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2-31,共10页
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分析中,但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度,国际关系理论在应用于分析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时必须谨慎使用。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不适合用西方国际关... 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分析中,但国际关系理论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度,国际关系理论在应用于分析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时必须谨慎使用。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不适合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研究,有些中国古代政治行为体间的关系也不适合作为部分理论的案例。尽管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判断上述适用性的前提,是对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及其演变过程做完整而系统的分析。以处于"分裂格局"中的行为体关系为例,对这种适用性进行分析认为,尽管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未必适合对中国的研究,但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过滤方法,就可以最大可能地将其作为分析工具,这可能是未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古代国家间关系 适用性 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由来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东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2,共5页
中美两国关于最惠国待遇的协定最惠国(英文 Most Favored Nation,MFN,以下一律用MFN)在国际法中是指缔约一方给予对方享受不低于其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同等待遇。中美两国间的MFN待遇最早见于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
关键词 中美两国 美国国会 中国政府 最惠国待遇 中美关系 布什 贸易协定 修正案 参议院 否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强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3,共5页
本文首先简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在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叙述了整个建设流程... 本文首先简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在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叙述了整个建设流程中所取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专业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的中国HIV-1流行亚型gp120共识序列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璐 张春华 +3 位作者 李军 黄祖瑚 卢山 王世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构建能表达密码子优化的中国HIV-1流行亚型AE、BC和B’gp120共识序列的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根据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和包膜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设计了针对中国流行的AE,BC和B’(ThB)亚型的gp120共识序列。按... 目的:构建能表达密码子优化的中国HIV-1流行亚型AE、BC和B’gp120共识序列的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根据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和包膜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设计了针对中国流行的AE,BC和B’(ThB)亚型的gp120共识序列。按哺乳动物细胞偏好的密码子对AE,BC和ThB3个亚型的gp120共识序列分别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优化基因。将密码子优化的gp120基因克隆到核酸疫苗载体pSW3891,构建重组质粒核酸疫苗。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并以重组质粒疫苗免疫新西兰兔。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gp120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兔血清中gp120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结果:3个密码子优化的gp120核酸疫苗,均能正确表达gp120。这些gp120核酸疫苗免疫家兔后,能产生HIV-1包膜糖蛋白特异性的抗体。结论:成功构建3个密码子优化的、表达HIV-1中国流行亚型AE,BC和ThB的共识序列的gp120核酸疫苗,能诱导HIV-1包膜蛋白特异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核酸疫苗 HIV-1 GP120 密码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共同开发:困境中求新机——《南海共同开发六国学者共同研究报告》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57-65,I0003,共10页
共同开发是现代国家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中国倡导的共同开发概念,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但由于地缘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有关当事国内政、外交等诸多因素的挑战,目前为止南海地区的共同开发没有得到很好... 共同开发是现代国家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中国倡导的共同开发概念,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但由于地缘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有关当事国内政、外交等诸多因素的挑战,目前为止南海地区的共同开发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发布的《南海共同开发六国学者共同研究报告》,将几个当事国的政策解析、国家实践进行横向比较和深度解读,认为共同开发这一概念本身是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持久性的和平方案,符合中国和其他声索国的利益,同时对南海共同开发面临的困境和瓶颈达成共识,并结合当前南海形势提出了相对可行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共同开发 南海共同开发六国学者共同研究报告 和平解决领土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调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瘤胃甲烷排放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佳艺 刘卓凡 +3 位作者 戴一多 焦浩鹏 孙天晴 董利锋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7-52,共6页
蛋白质类饲料资源的短缺和畜牧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低蛋白日粮技术是基于动物精准营养需要所进行的日粮优化配制技术,可通过降低饲料成本达到畜禽稳产增产的效果。甲烷是... 蛋白质类饲料资源的短缺和畜牧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低蛋白日粮技术是基于动物精准营养需要所进行的日粮优化配制技术,可通过降低饲料成本达到畜禽稳产增产的效果。甲烷是反刍动物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排放不仅是饲料能量的损失,也成为温室气体污染。近年来,低蛋白日粮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甲烷排放等方面的研究正成为热点和焦点。文章通过简述反刍动物低蛋白日粮的定义,综述了近年来低蛋白日粮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甲烷排放量影响的研究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及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日粮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肠道甲烷减排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工智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17
作者 沈坤荣 丁露 赵倩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5,F0003,239,共11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加快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需要指出,人工智能在赋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存在阶段性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由于存在“索洛悖论”,人工智能并未显著带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加剧就业总量压力与就业结构矛盾,产生安全风险与治理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我国需要统筹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既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从而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又要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发展 生产率提升 人工智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动还是缓行:异质威胁下的去安全化博弈
18
作者 李骏 陈子懿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18,167,共29页
现有的去安全化理论大多聚焦于一元威胁而非多元威胁的去安全化逻辑,且较为关注存在性威胁的“绝对值”而非“相对威胁”信号在去安全化博弈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威胁去安全化博弈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多元异质威胁作用于去安全化治理意愿... 现有的去安全化理论大多聚焦于一元威胁而非多元威胁的去安全化逻辑,且较为关注存在性威胁的“绝对值”而非“相对威胁”信号在去安全化博弈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威胁去安全化博弈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多元异质威胁作用于去安全化治理意愿的因果机制。基于威胁的本体性特征,异质威胁可分为原初威胁与比对威胁两大主体。在异质威胁的相关性与紧迫性这两大核心自变量的影响下,施动者对原初威胁的去安全化博弈选择将导向基础路径与演化路径两种模式。其中,施动者在基础路径中对原初威胁进行去安全化施动的意愿最强;在演化路径中,施动者虽然在初始阶段并不会呈现明显的去安全化倾向,但其持续的安全化会使治理逐步演化为基础路径模式,进而使施动者对原初威胁产生较强的去安全化意愿。印度尼西亚、玻利维亚与塞内加尔三国政府对其国内气候变化议题的去安全化治理案例,分别验证了基础路径、紧迫性演化路径和相关性演化路径理论假说,并可解释“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气候合作治理中的逆向施动行为,即去安全化施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安全化 多元异质威胁 施动博弈 气候安全 族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区域竞争与地方政府补贴 被引量:15
19
作者 于津平 吴小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果高成本地区的产量偏好远大于低成本地区,高成本地区地方产业补贴率就会大于低成本地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生产成本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逆成本优势选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区域竞争 政府补贴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枪权的全国化与美国联邦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东来 江振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78,263-270,共17页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是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的宪法基础。美国各界对第二修正案不同理解成为美国枪械管制举步维艰的一个主要原因。在2008年"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和2010年"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中,最高法院对第二修正...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是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的宪法基础。美国各界对第二修正案不同理解成为美国枪械管制举步维艰的一个主要原因。在2008年"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和2010年"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中,最高法院对第二修正案做出历史性解释:"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是一项个人基本权利,并通过第十四修正案予以吸收适用于全美各地。持枪权的"全国化"引发了一系列宪政问题,其中就包括联邦制。枪械管制传统上属于州权中的治安权范畴,联邦政府的介入,将损害联邦制的价值,特别对历史悠久的"州试验"原则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枪权 第二修正案 第十四修正案 吸收原则 州试验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