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1
作者 毛齐正 罗上华 +5 位作者 马克明 邬建国 唐荣莉 张育新 宝乐 张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89-5600,共12页
城市绿地的科学评价为绿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对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绿地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绿地结构的评价为基础,总结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服务评价、健康评价的方法和研究进... 城市绿地的科学评价为绿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对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绿地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绿地结构的评价为基础,总结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服务评价、健康评价的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城市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并概括了城市绿地可持续评价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当前城市绿地的生态评价在范围上逐渐从微观尺度发展到宏观尺度,日益强调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重点关注于绿地的碳储量与降温增湿功能与效益评价以及价值化研究;城市绿地的健康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均尚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指出了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结果在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在评价内容上必须关注各部分的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借助基础研究的长期监测、评价的量化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评价 生态功能 生态服务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孙小丽 康萨如拉 +3 位作者 张庆 常昌明 马文静 牛建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9,共10页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内蒙古荒漠草原80个野外植被、土壤调查样地资料,结合气候数据,探讨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提供参考。结...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内蒙古荒漠草原80个野外植被、土壤调查样地资料,结合气候数据,探讨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与年平均降水量均呈线性正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均呈线性负相关,与干燥指数均呈线性正相关。2)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线性负相关(R2=0.072,P<0.05),与速效氮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2=0.183,P<0.01),Shannon-Wiener指数与速效氮也呈线性正相关(R2=0.061,P<0.05);生物量与土壤全氮、速效氮和有机碳含量都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0.177,0.089(P<0.01)。3)群落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呈线性正相关关系。4)干燥指数是影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水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46
3
作者 张艳楠 牛建明 +2 位作者 张庆 杨艳 董建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草地遥感估产研究,通过不同尺度数据之间建立植被指数—生物量函数关系来完成由点及面的转换。本研究选用了14种常用于草地估产的植被指数,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分别建立... 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草地遥感估产研究,通过不同尺度数据之间建立植被指数—生物量函数关系来完成由点及面的转换。本研究选用了14种常用于草地估产的植被指数,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分别建立植被指数—干重、植被指数—鲜重的回归模型并对14种植被指数进行DCA分析发现,1)鲜重及干重应用在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中均是可行的,但干重效果要优于鲜重,考虑到实验条件限制,鲜重具有更广泛的应用;2)DCA排序的第一、二轴分别代表土壤、大气的影响,且土壤是影响植被指数最主要的因子;DCA排序将14个植被指数分为4类,综合排除了土壤及大气影响的一类植被指数,也就是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及由其衍生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效果最好;3)经验数据显示:当生物量低于370g/m2时,建立的估产模型都是一元线性的;当生物量在370~720g/m2时,一元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的模拟效果都很好;当生物量高于720g/m2时,估产模型都是指数的,因此,随着生物量范围的增大,模型逐渐由一元线性趋近于指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估产 植被指数 DCA排序 模型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2
4
作者 毛齐正 马克明 +5 位作者 邬建国 唐荣莉 张育新 罗上华 宝乐 蔡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64,共14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刻改变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导致了诸如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大量研究结果既回答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又提出了诸多新的论题和挑战。分析了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总结了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方法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在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尺度 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壤碳循环与碳固持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5
作者 罗上华 毛齐正 +1 位作者 马克明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177-7189,共13页
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污染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方面,城市为人们了解人类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天然实验室"。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 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污染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方面,城市为人们了解人类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天然实验室"。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人们对城市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影响知之甚少,城市土壤碳循环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城市土壤的主要特性和碳循环特征,指出强烈的人为作用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综述了城市土壤碳库、碳通量和碳固持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中生物及土壤管护措施、城市小气候、大气污染沉降和土壤污染等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提出未来城市碳循环研究需要开展长期系统监测、深化城市土壤碳循环机制研究、创新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相结合,提升城市土壤碳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碳循环 土壤有机碳 碳固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添加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贺星 马文红 +7 位作者 梁存柱 红梅 柴曦 赵巴音那木拉 张宇平 杨绍欢 张佳鑫 辛晓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666,共10页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在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分别建立长期养分添加试验。在三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分(N和P)添加、不同梯度(N:10,5和2.5 g/m2;P:10 g/m2)对这3种代...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在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分别建立长期养分添加试验。在三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分(N和P)添加、不同梯度(N:10,5和2.5 g/m2;P:10 g/m2)对这3种代表性草地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生物量增加27%-53.3%,平均增加37.8%,并且施氮浓度越高,地上生物量增加越多。地下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比地上生物量小,整体上,高浓度的氮添加使内蒙古草原的群落总生物量平均增加10.2%。较干旱的荒漠草原对氮限制的响应比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更明显。磷肥对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施氮肥促进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根冠比(R/S)降低,典型草原的根冠比则轻度增加。施肥对内蒙古温带草原根系的垂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位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意味着在碳循环模型预算和草地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高于地下部分,如果不考虑地下部分,可能会高估整个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内蒙古温带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欣 牛建明 +1 位作者 郭晓川 张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7-265,共9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依据牧户调查样本数据及统计资料,研究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及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因牲畜规模不同,家庭牧场在融资、草场流转、超载经营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分大户组和小户组对家庭...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依据牧户调查样本数据及统计资料,研究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机制及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因牲畜规模不同,家庭牧场在融资、草场流转、超载经营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分大户组和小户组对家庭牧场面板数据(Panel Data)生产函数模型回归,发现规模报酬和要素弹性存在分组差异。可见,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分异的内在机制是以牲畜特殊资产性质为基础的家庭牧场融资能力-生产经营行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差异,外部驱动条件则是市场化经营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现行草原制度管理政策与家庭牧场差异性行为存在矛盾,建议设立草场流转补贴,以改善当前草场流转不畅的局面;考虑家庭牧场超载差异,减轻违规超载处罚力度,重视合法超载限额管理;加强牧业技能培训和非牧就业培训等,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牧场 草地资源 生产经营 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模型的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田光进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51-4459,共9页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对区域水循环、大气循环、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具有重要影响,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的智能体模型(ABM)成为土地...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对区域水循环、大气循环、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具有重要影响,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的智能体模型(ABM)成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的重要方法。智能体模型能模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决策模式,从而能将政府、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商、住户等社会群体及个人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进行模拟,同时能对不同社会经济政策对土地动态影响进行模拟。智能体模型在元胞自动机基础上,加入了人为因素的智能体概念,从而能更好地模拟土地动态。在分析总结了智能体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组织结构,并分析了其在土地利用动态、城市动态模拟及生态过程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与元胞自动机的关系,比较了常用的智能体模型的主要软件,最后概括了智能体模型优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模型 土地利用动态 复杂性科学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区矿产开发对景观格局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 被引量:36
9
作者 康萨如拉 牛建明 +3 位作者 张庆 韩砚君 董建军 张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55-2867,共13页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推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探讨矿产开发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并阐明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内...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推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探讨矿产开发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并阐明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草原区的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利用3S(RS、GIS和GPS)技术,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年以来矿产开发导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景观格局动态及其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提出了界定最适研究区范围的方法,认为沿矿区边界向外建立10 km的缓冲区是该研究最适研究区域的大小;(2)草地和耕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但是在过去20多年间其面积在逐渐减少,而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面积在急剧增加;(3)矿产开发导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并且在两种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区和矿区)上表现出总体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但在后期有较大差异;(4)初级生产力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矿区的降低更为突出;(5)以生长季降水量为控制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景观配置(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景观形状指数)与初级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在研究区尺度上尤其显著,但在矿区尺度上,景观结构组成(斑块密度、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更为重要,与初级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6)受复垦规模和演替进程的影响,局限在矿区排土场上的植被重建尚不能改变研究区尺度景观-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可见,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均存在尺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覆盖 露天煤矿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花针茅叶片解剖结构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9
10
作者 康萨如拉 牛建明 +1 位作者 张庆 陈丽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6,共10页
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物种,在放牧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的抗旱性可为草原物种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短花针茅叶片石蜡切片对叶片实际结构进行矢量化,统计各结构面积、厚度... 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物种,在放牧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的抗旱性可为草原物种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短花针茅叶片石蜡切片对叶片实际结构进行矢量化,统计各结构面积、厚度、密度等参数,选择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叶片面积、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主脉维管束导管腔/主维管束面积、表皮细胞密度和表皮毛密度等6个指标进行统计得到叶片结构数据,随后分别对8个样地的叶片结构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CCA分析,对叶片结构与主导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为了适应高温、干旱的生长环境,短花针茅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2)影响8个样地短花针茅叶片结构差异的主导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水分因子居于次要地位;3)短花针茅叶片维管束和叶面积的比值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主维管束导管腔与维管束面积的比值与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4)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相似性矩阵和遗传相似性矩阵之间不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 气候因子 短花针茅 叶片结构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近30年草原植被格局动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韩砚君 牛建明 +3 位作者 张庆 董建军 张雪峰 康萨如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7,共8页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对象,利用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1983~2011年研究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探讨植被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草原是锡林河流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地带性规律明显,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和...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对象,利用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1983~2011年研究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探讨植被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草原是锡林河流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地带性规律明显,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隐域性沙地植被和湿地草甸分布其中.(2)近30年间,锡林河流域植被面积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天然草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原灌丛化趋势加剧,沙地植被和盐碱地分布范围不断扩大.(3)近30年来,研究区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显著,破碎化程度加剧,其中中生杂类草草甸草原和羊草草原破碎化尤为突出.(4)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趋势明显,但2000年后趋于减缓.(5)人类干扰是导致锡林河流域植被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双权一制”制度的实施缓解了区域草地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 景观格局 草原 驱动力 锡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碳汇潜力估测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庄洋 赵娜 赵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9-1474,共6页
草地固碳潜力巨大,而我国北方草地退化现象严重,恢复和保护草地资源,增强草地植被和土壤固碳增汇潜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本研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地退化的现状,对不同类型草地的固碳增汇潜力进行了评估,估算出内蒙古退化草地的增... 草地固碳潜力巨大,而我国北方草地退化现象严重,恢复和保护草地资源,增强草地植被和土壤固碳增汇潜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本研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地退化的现状,对不同类型草地的固碳增汇潜力进行了评估,估算出内蒙古退化草地的增汇潜力为每年45.86Tg,潜在的自然碳汇价值可达到每年119亿元。根据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固碳潜力的评估结果,预测了草地碳汇的收益前景,在分析完善草地碳汇机制和政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和建立促进牧区发展,使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草地固碳 碳汇机制 牧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9
13
作者 刘瑾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39-1353,共15页
利用储量巨大的生物质能发展可再生的清洁型生物燃料可以帮助缓解世界能源危机,扭转由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拟对现代生物燃料的3种生产转化途径、相应产品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利用储量巨大的生物质能发展可再生的清洁型生物燃料可以帮助缓解世界能源危机,扭转由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拟对现代生物燃料的3种生产转化途径、相应产品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应用情况作一介绍,分析生物燃料的优、缺点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利用生物燃料的前景。发展生物燃料不能单纯地考虑能源,而应该在可持续科学的框架下进行,须建立多样化、多功能的景观格局和生产体系,高度整合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诸方面,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物燃料 转化途径 多功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杨树春季物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鹏雁 牛建明 +2 位作者 Alexander Buyantuyev 张庆 董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944-5952,共9页
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在局地、区域以及全球尺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局地尺度上,大面积的不透水地面以及较少的植被覆盖格局已经导致城郊物候的差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区选取新疆杨、青杨和毛白杨作为观测树种,... 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在局地、区域以及全球尺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局地尺度上,大面积的不透水地面以及较少的植被覆盖格局已经导致城郊物候的差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区选取新疆杨、青杨和毛白杨作为观测树种,通过定点定株的春季物候及温度的观测,探讨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物候期发生当月(即4月)的平均气温、≥5℃积温、最低气温与各物候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日平均最高气温与各物候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绿地及裸土壤面积与4—6月的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5℃积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不透水面面积与各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绿地及水体面积与展叶始期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不透水面面积与展叶始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下,其温度之间存在差异,土地利用/覆盖显著地影响着温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植物的春季物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温度 土地利用/覆盖 格局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建伟 郝百惠 +2 位作者 刘新民 马文红 李永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54-1265,共12页
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元素,氮输入的变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过程。目前有关氮添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而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设计了氮素添加试验,研究了在4个氮添加[对照(... 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元素,氮输入的变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过程。目前有关氮添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而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设计了氮素添加试验,研究了在4个氮添加[对照(N0)、低氮(N2.5)、中氮(N5)、高氮(N10)]水平下草原凋落物层土壤动物主要功能类群的群落结构变化,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氮和中氮添加显著促进土壤动物的多度,而高氮添加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的多度和多样性(P<0.05)。土壤动物的不同功能群对氮输入增加的响应不同,捕食性和腐食性功能群多度在高氮处理下显著减少(P<0.05),而植食性和杂食性动物功能群多度则不随氮添加水平变化(P>0.05)。冗余分析(RDA)显示,中气门亚目若螨(Mesostigmata nymphs)和厉螨科(Laelapidae)等类群的多度与氮添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等节跳科(Isotomidae)和长角跳科(Entomobryidae)等类群的多度变化主要受氮添加引起植物物种丰富度、土壤SOC和凋落物pH改变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氮添加可增加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的多度,但较高的氮供应[10g·(m2·a)-1]则降低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输入增加 凋落物层 群落结构 功能群 多度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