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糖营养成分评估与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车夏宁 陈海军 +7 位作者 王宝 李一 陆婉瑶 徐光辉 梁幼飞 邓国强 黄振红 赵抒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4-200,共7页
红糖是一种传统糖品,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饮用习惯,同时也是一种非分蜜糖,保留了甘蔗中的诸多营养成分。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对国内的红糖以及世界范围内非分蜜糖的营养成分(包括矿物质、维生素、酚类、氨基酸、脂肪醇等)进行了整理... 红糖是一种传统糖品,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饮用习惯,同时也是一种非分蜜糖,保留了甘蔗中的诸多营养成分。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对国内的红糖以及世界范围内非分蜜糖的营养成分(包括矿物质、维生素、酚类、氨基酸、脂肪醇等)进行了整理与评估,同时综述了红糖以及非分蜜糖的潜在健康功效,以期为更深入地阐述红糖的营养与功效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非分蜜糖 营养成分 健康功效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营养健康知识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晓燕 何洪优 张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当今社会营养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各种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迫切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级别的营养健康知识服务体系。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营养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开拓了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营养健... 当今社会营养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各种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迫切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级别的营养健康知识服务体系。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营养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开拓了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营养健康知识服务系统设计,深入研究了基于大数据的营养健康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关键问题,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合理化、健康、科学的营养专家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营养健康 知识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健康领域专利分析——以科汉森公司为例
3
作者 杨凯 颜国政 +3 位作者 杨佳 何洪优 郭敏 彭超 《乳品与人类》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科汉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自有营养健康中心益生菌供应商,在乳酸菌菌种生产加工方面实力雄厚。文章分析了科汉森公司在乳酸菌健康领域的专利技术、申请趋势、法律状态、区域分布和技术方案等,为国内公司和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研究和专利布... 科汉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自有营养健康中心益生菌供应商,在乳酸菌菌种生产加工方面实力雄厚。文章分析了科汉森公司在乳酸菌健康领域的专利技术、申请趋势、法律状态、区域分布和技术方案等,为国内公司和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研究和专利布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汉森 乳酸菌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区小包装食用油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8
4
作者 何景 杨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北京市地区随机抽取120份小包装食用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AF、AFB1、ZEN、DON、OTA和FB 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危害性评估。结果表明:120份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分别为6. 67%和17. 5... 在北京市地区随机抽取120份小包装食用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AF、AFB1、ZEN、DON、OTA和FB 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危害性评估。结果表明:120份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分别为6. 67%和17. 50%,且检出黄曲霉毒素的食用油都为花生油,检出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用油都为玉米油,未检出其他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虽然没有超出我国食用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但超出了欧盟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虽然很高,但没有超出人体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真菌毒素 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芽谷物中γ-氨基丁酸代谢及应激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路静 白术群 郑学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80-386,共7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缓解焦虑、失眠以及抗衰老等功效,因此从饮食中适当摄入GABA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谷物是适合现代生活饮食需求的食物来源之一,经萌芽后的谷物富含G...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缓解焦虑、失眠以及抗衰老等功效,因此从饮食中适当摄入GABA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谷物是适合现代生活饮食需求的食物来源之一,经萌芽后的谷物富含GABA,是绿色环保、味道鲜美的天然健康食品。在谷物萌芽的过程中,GABA通过GABA支路及多胺降解途径合成;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外界因素对GABA的代谢积累具有不同影响,并且在非生物胁迫下,谷物中的GABA能够迅速积累。该文综述了GABA的合成代谢途径、对代谢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以及GABA在逆境胁迫下的应激积累机制,以期为未来谷物萌芽富集GABA的研究做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富集机制 谷物 萌芽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配莲 张刚 +5 位作者 陈焱 李世磊 王翔宇 王满意 王风艳 黄昭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7,共6页
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脱除食品与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脱毒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以... 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脱除食品与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脱毒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以期为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食品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物理法脱毒 化学法脱毒 生物法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食品酵母菌在谷物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杨海莺 赵凯 +3 位作者 杨书林 高嘉星 牛兴和 李慧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34-45,共12页
酵母菌在发酵谷物制品尤其是发酵面制品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制品的质构、香气、外观和营养等。为了选育特色谷物微生物发酵剂,改善发酵面制品品质,从采集于中国不同省市的传统老面、天然面种中分离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26S rDNA序列比对... 酵母菌在发酵谷物制品尤其是发酵面制品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制品的质构、香气、外观和营养等。为了选育特色谷物微生物发酵剂,改善发酵面制品品质,从采集于中国不同省市的传统老面、天然面种中分离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26S rDNA序列比对进行酵母鉴定,并筛选出耐高糖、耐热、发酵力强的优质酵母菌,验证其在馒头、吐司面包、冷冻面团中的应用特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5株酵母菌,种类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筛选出9株发酵力强的酵母菌,其中5株可改善馒头的比容、质构、口感,另4株耐高糖、耐热,可改善吐司面包的质构和风味,此外1株酵母抗冻性强,可延长冷冻面团的活力期。发掘的菌株有望将其开发成发酵粮谷制品的优质发酵剂,改善不同种类发酵面制品的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特色产品,促进谷物加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传统发酵食品 面制品 面包 馒头 冷冻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检测主要原粮与油料中10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柄钧 史晓梅 +4 位作者 张巍巍 张江旭 赵文君 罗云敬 钱承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272-7280,共9页
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检测主要原粮与油料中101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加入乙腈后涡旋混匀并超声提取,采用无水硫酸镁和N-丙基硅烷化硅胶(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固相吸附剂净化,以... 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检测主要原粮与油料中101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加入乙腈后涡旋混匀并超声提取,采用无水硫酸镁和N-丙基硅烷化硅胶(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固相吸附剂净化,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V:V)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T3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101种农药残留在3个添加水平(50、100和200μg/kg)下回收率在62.31%~119.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定量限为0.06~23.81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应用于主要原粮与油料中农药残留日常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主要原粮与油料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加工过程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生成及脱除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风艳 程倩 +7 位作者 陈焱 刘孟涛 王满意 翟孟婷 彭许云 于雷 周胜利 王翔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2,共5页
研究了12种共计74批次市售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污染情况,及脱臭条件对二者生成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和分子蒸馏对二者脱除的影响。结果发现,12种食用油中3-MCPDE和GE的检出率为100%,其中3-MCPDE含量范围为0.234~12... 研究了12种共计74批次市售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污染情况,及脱臭条件对二者生成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和分子蒸馏对二者脱除的影响。结果发现,12种食用油中3-MCPDE和GE的检出率为100%,其中3-MCPDE含量范围为0.234~12.212mg/kg,GE含量范围为0.196~10.891 mg/kg,米糠油中3-MCPDE和GE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液油。脱臭温度对3-MCPDE和GE的影响显著,3-MCPDE和GE大量生成的脱臭温度分别为大于220℃和大于200℃,并且随着脱臭时间的延长3-MCPDE和GE含量增加。GE可以通过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胶和凹凸棒土等吸附剂吸附脱除,脱除率可达96%以上。3-MCPDE难以通过吸附剂吸附的方式脱除。分子蒸馏可同时脱除3-MCPDE和GE,蒸馏温度230℃时3-MCPDE和GE脱除率分别达到88%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食用油 生成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加工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7
10
作者 武亭亭 杨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3674-3678,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粮食加工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和网购的200批次样品进行随机抽检,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粮食加工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初步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粮食加工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和网购的200批次样品进行随机抽检,分别采用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粮食加工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初步调查发现玉米碾磨加工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小麦粉中的呕吐毒素检出率较高,分别达34%和74%;散装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不合格率和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样品。结论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散装玉米碾磨加工品和小麦粉等粮食加工品中毒素指标的监控力度和监测频次,同时针对我国特殊敏感人群加快设定合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加工品 玉米赤霉烯酮 呕吐毒素 污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脱除玉米油中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倩 王风艳 +7 位作者 苗木 周澍堃 王满意 彭许云 黄昭先 周胜利 于燕 惠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脱除玉米油中3-氯丙醇脂肪酸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效果。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和进油速度是影响3-MCPDE脱除效果的显著因素;在进油速度160mL/h、刮膜速率240 r/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随着蒸馏温度的...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脱除玉米油中3-氯丙醇脂肪酸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效果。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和进油速度是影响3-MCPDE脱除效果的显著因素;在进油速度160mL/h、刮膜速率240 r/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蒸馏温度达到230℃时,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即可从2. 90 mg/kg降低到0. 82 mg/kg,脱除效率达到71. 7%;在蒸馏温度210℃、刮膜速率240 r/min的条件下,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随着进油速度的减缓而降低,3-MCPDE的脱除效率在15. 9%~60. 3%之间;在蒸馏温度210℃、进油速度160 mL/h的条件下,刮膜速率的改变对玉米油中3-MCPDE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所有实验中,分子蒸馏可以使玉米油中的GE含量从4. 73 mg/kg均降至0. 5 mg/kg以下,脱除效率均超过9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油 3-氯丙醇脂肪酸酯 缩水甘油酯 分子蒸馏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麦粉在国内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佳佳 谢天 +1 位作者 任晨刚 郇美丽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7期4-8,共5页
全麦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传统的精制小麦粉相比,全麦粉保留了小麦籽粒所含有全部营养成分。随着人们对全谷物食品营养健康功能认识的逐步深入,全麦粉的生产和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全麦粉的口感、储藏稳定性及其食品加工适... 全麦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传统的精制小麦粉相比,全麦粉保留了小麦籽粒所含有全部营养成分。随着人们对全谷物食品营养健康功能认识的逐步深入,全麦粉的生产和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全麦粉的口感、储藏稳定性及其食品加工适宜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全麦粉的营养特性、生产工艺与装备和食品中应用进行研究与综述,展望全麦粉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粉 营养 应用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深加工中真菌毒素污染、检测及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晓园 张恩东 +2 位作者 沈乃东 王慧丽 武国庆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
概述了玉米深加工中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情况、限量标准、检测方法,并深入探讨了毒素降解方法。以期为玉米深加工企业、饲料生产及养殖企业解决真菌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深加工 真菌毒素 毒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DRIs推荐为依据的营养调和油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初柏君 惠菊 +6 位作者 李晓龙 王满意 赵慧敏 孟祥永 周胜利 于雷 王翔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2,共4页
依据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以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为原料,以脂肪酸平衡和营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编程,设计3种调和油配方,并对样品进行18个月... 依据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以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为原料,以脂肪酸平衡和营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编程,设计3种调和油配方,并对样品进行18个月货架期跟踪。结果表明:3种调和油中n-3 PUFA、n-6 PUFA均满足脂肪酸摄入推荐范围,但配方三中n-3 PUFA不满足适宜推荐摄入量;3种调和油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和谷维素;18个月后样品营养伴随物含量衰减率均在20%以内。因此,所得结果中2种调和油配方是满足推荐的营养调和油,可以为其他营养调和油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S 脂肪酸 营养伴随物 调和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碾减率青稞营养成分及糊化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鞠栋 亓盛敏 +1 位作者 任晨刚 谢天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9期1-3,共3页
以青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碾减率青稞的营养成分及糊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碾磨程度对青稞营养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碾减率的提高,青稞米的粒型减小,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均... 以青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碾减率青稞的营养成分及糊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碾磨程度对青稞营养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碾减率的提高,青稞米的粒型减小,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逐渐减小,β-葡聚糖由于主要分布在胚乳细胞壁中,所以其含量也增加。碾磨处理后的青稞米其糊化特性和糊化时间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碾磨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青稞米的食用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碾减率 营养成分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的主要成分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鑫宇 韩艳芳 +3 位作者 李沿 郭子璇 郇美丽 任晨刚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馒头的品质除了与馒头配方、加工工艺等有关之外,面粉的品质是影响馒头品质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馒头专用粉的优势日渐凸显。综述面粉中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类和灰分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 馒头的品质除了与馒头配方、加工工艺等有关之外,面粉的品质是影响馒头品质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馒头专用粉的优势日渐凸显。综述面粉中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类和灰分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优质馒头粉和制作优质馒头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粉 馒头品质 主要成分 研究进展 馒头专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脱胶油脚中大豆磷脂组成及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德银 王翔宇 +3 位作者 孔录 黄蔚霞 王满意 杨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8期31-33,39,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酶法脱胶大豆油油脚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与传统水化方法相比较,经含有PLA_1和PLC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卵磷脂(PC)和脑磷脂(PE)含量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降低。经含有PLA_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 利用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酶法脱胶大豆油油脚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与传统水化方法相比较,经含有PLA_1和PLC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卵磷脂(PC)和脑磷脂(PE)含量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降低。经含有PLA_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含有大量的溶血磷脂(1-LPC、2-LPC、LPE、LPI),分别为3.37、1.46、4.21,、1.72g/100g油脚。经含有PLA_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脚的分散力、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经传统水化方法及PLC磷脂酶脱胶的油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酶法脱胶 磷脂组成 核磁共振磷谱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萌芽对青稞γ-氨基丁酸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静 白术群 +2 位作者 郑学玲 杨佳 杨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72-79,共8页
为探究低温胁迫萌芽对青稞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富集情况及其调控机理,以柴青一号青稞为原料,考察浸泡时间、萌芽时间、培养温度3个因素对青稞GABA合成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胁迫萌... 为探究低温胁迫萌芽对青稞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富集情况及其调控机理,以柴青一号青稞为原料,考察浸泡时间、萌芽时间、培养温度3个因素对青稞GABA合成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胁迫萌芽富集青稞GABA的工艺条件,进一步研发低温胁迫萌芽对GABA关键调控酶(谷氨酸脱羧酶、多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浸泡时间8 h、萌芽时间16 h、培养温度0℃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萌芽青稞籽粒中GABA质量分数为(78.70±1.73)mg/100 g,是青稞原料的1.74倍,表明低温胁迫可以高效富集青稞GABA;谷氨酸脱羧酶对GABA合成影响较明显,多胺氧化酶活性普遍较低,揭示GABA支路为低温胁迫青稞合成GABA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Γ-氨基丁酸 低温处理 萌芽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黑猪和白猪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琪 檀馨悦 +2 位作者 王晴 张晓琳 李晓敏 《肉类研究》 2022年第12期22-27,共6页
对比市售2款黑猪(吉神黑猪(BP1)和太湖黑猪(BP2))和2款白猪(均为大三元杂交猪种(WP1,WP2))背最长肌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白猪WP2和黑猪BP2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猪WP1和黑猪BP1,分别为2.88、2.98 g/100 g,WP... 对比市售2款黑猪(吉神黑猪(BP1)和太湖黑猪(BP2))和2款白猪(均为大三元杂交猪种(WP1,WP2))背最长肌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白猪WP2和黑猪BP2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猪WP1和黑猪BP1,分别为2.88、2.98 g/100 g,WP1水分含量显著高于WP2,为74.3 g/100 g,所有样品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WP2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较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为52.72%,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相对含量最低,为5.28%;BP2 PUFA相对含量最高,为12.30%,Σn-6 PUFA/Σn-3 PUFA比值最低,为8.5;WP2和BP1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占比显著高于BP2,分别为41.35%和41.38%,各样品氨基酸总量、EAA、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经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最高,为1.44,缬氨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外)是限制性氨基酸,其他氨基酸均接近于1,说明所有猪肉样品氨基酸构成比例较合理,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猪 白猪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脱酸过程中碱炼效果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世磊 张海军 +5 位作者 刘德安 高开放 程倩 王风艳 裴云堂 王翔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第5期1-5,9,共6页
油脂脱酸处理过程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在去除原料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的同时,也会形成产生大量的皂,如果皂不能被有效脱除,会增大油脂后续的加工难度。本文通过对油脂脱酸过程中碱炼的实验条件的研究和优化,确定了在碱反应... 油脂脱酸处理过程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在去除原料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的同时,也会形成产生大量的皂,如果皂不能被有效脱除,会增大油脂后续的加工难度。本文通过对油脂脱酸过程中碱炼的实验条件的研究和优化,确定了在碱反应温度为75℃、碱反应时间为20 min、水洗温度为92℃、水洗水添加量为8%、柠檬酸添加量为0.04%时,可以有效的将脱酸油的含磷量控制在5 mg/kg左右,含皂量控制在30 mg/kg内,为油脂后续的精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脱酸 碱炼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