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饲料原料日粮纤维水平的近红外测定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姜训鹏 雷恒 +3 位作者 李海涛 焦鹏 张宏宇 王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3-358,共6页
分别针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2个日粮纤维水平评价指标,开展适用于不同饲料原料的NDF和ADF近红外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收集包括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大豆皮、小麦麸、苜蓿草颗粒、喷浆玉米皮和甜菜粕共6种饲料原料,共... 分别针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2个日粮纤维水平评价指标,开展适用于不同饲料原料的NDF和ADF近红外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收集包括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大豆皮、小麦麸、苜蓿草颗粒、喷浆玉米皮和甜菜粕共6种饲料原料,共计327个样品。按照Van Soest滤袋法测定每个样品的NDF和ADF,获取参考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选择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导数处理、多元散射校正和变量标准化等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构建定标模型。结果表明:6种饲料原料的NDF和ADF分布范围分别在21.20%~65.28%和6.40%~48.31%,洗涤纤维含量覆盖范围广。NDF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最优预处理方法为二阶导数,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63,预测标准误差为1.82,相对分析误差为5.2。ADF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最优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结合变量标准化,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85,预测标准误差为1.63,相对分析误差为8.23。本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这种无损分析技术,可构建适用于多种纤维类饲料原料的日粮纤维水平快速预测模型,该方法可为饲料工厂快速检测洗涤纤维、精细调控饲料中纤维水平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饲料原料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加工工艺及海藻β-1,3葡聚糖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勇 程宗佳 柏世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20,共4页
试验旨在相同配方条件下,研究饲料加工工艺及海藻β-1,3葡聚糖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生长性能、存活率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12.16±0.24)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草鱼,分别... 试验旨在相同配方条件下,研究饲料加工工艺及海藻β-1,3葡聚糖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生长性能、存活率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12.16±0.24)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草鱼,分别饲喂硬颗粒饲料、含0.20%海藻β-1,3葡聚糖硬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及含0.20%海藻β-1,3葡聚糖膨化饲料,并命名为NEC、NEG、EC及EG。饲养周期为35 d。结果显示,在配方相同条件下,饲料加工工艺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各项指标、肥满度、脏体比及体成分中的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仅肝体比和体成分中的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饲喂膨化料的草鱼其肝体比显著高于硬颗粒料组(P<0.05),但灰分含量恰恰相反。其中EG组草鱼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及蛋白沉积率值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同一加工工艺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海藻β-1,3葡聚糖后,草鱼的FBW、RWG及PPV显著升高(P<0.05);FCR、SGR、SR、形体指标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加工工艺水平及海藻β-1,3葡聚糖水平对草鱼的生长性能及体成分各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相同配方条件下,草鱼饲喂膨化料的生长性能优于饲喂硬颗粒料组,但肝脏较大;饲料加工工艺对体成分影响不大。饲料中添加0.20%海藻β-1,3葡聚糖可显著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对形体指标及体成分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加工工艺 海藻β-1 3葡聚糖 草鱼 生长性能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和西伯利亚鲟生长激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相关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勇 薛敏 +3 位作者 王嘉 吴秀峰 郑银桦 韩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8-1292,共15页
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技术克隆花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 Acipenser baerii Brandt)生长激素( GH)和生长激素受体( GHR ) cDNA 全长序列。结果显示:花鲈 ... 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技术克隆花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 Acipenser baerii Brandt)生长激素( GH)和生长激素受体( GHR ) cDNA 全长序列。结果显示:花鲈 GH ( GenBank 登录号 JQ995145) cDNA 全长949 bp,开放阅读框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23.06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36.0%~90.2%;花鲈GHRⅠ( GenBank登录号JX402001) cDNA全长3070 bp,开放阅读框1911 bp,编码63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70.79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32.2%~86.2%;花鲈GHRⅡ( GenBank登录号JQ995146) cDNA全长2926 bp,开放阅读框1749 bp,编码58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64.42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30.8%~81.4%。西伯利亚鲟GH( GenBank登录号JX003684) cDNA全长999 bp,开放阅读框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24.14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38.3%~70.1%;西伯利亚鲟GHR( GenBank登录号JX003685) cDNA全长2283 bp,开放阅读框1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63.41 ku,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39.5%~49.2%。花鲈和西伯利亚鲟GH和GHR cDNA全长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鱼类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轴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西伯利亚鲟 基因克隆 GH/IGF-Ⅰ轴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勇 程宗佳 +3 位作者 柏世军 姜思然 Paul Horst 林黑着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15,共4页
试验旨在观察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存活率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10.84±0.30)g的南美白对虾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含海藻β-1,3葡聚糖为... 试验旨在观察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存活率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10.84±0.30)g的南美白对虾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含海藻β-1,3葡聚糖为0、0.05%、0.10%、0.15%及0.20%的饲料,并命名为S-0.00%、S-0.05%、S-0.10%、S-0.15%和S-0.20%;饲养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在0~32 d阶段,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添加水平的上升,其成活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在32~60 d及0~60 d阶段,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性能、存活率及蛋白沉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0~60 d S-0.05%处理组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及相对增重率均高于其它各组,且饲料系数低于其它处理组。各个处理组的对虾体成分中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水分和蛋白含量差异明显,随着海藻β-1,3葡聚糖添加水平上升,水分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蛋白含量恰好相反,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以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饲料中添加低水平(≤0.05%)的海藻β-1,3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有益,并可提高其体成分中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β-1 3葡聚糖 南美白对虾 生长性能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