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施用沼液的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承载力估算——以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汤逸帆 汪玲玉 +2 位作者 吴旦 戴成 韩建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87-1695,共9页
以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为对象,研究沼液施用0, 3, 5a对土壤和作物籽粒重金属(Cu、Zn、Pb、Cd)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污染风险并估算农田沼液承载力.结果表明:沼液施用3,5a后,土壤和作物籽粒中Cu、Zn、Pb、Cd均未超标,内梅罗指数与土壤和农产... 以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为对象,研究沼液施用0, 3, 5a对土壤和作物籽粒重金属(Cu、Zn、Pb、Cd)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污染风险并估算农田沼液承载力.结果表明:沼液施用3,5a后,土壤和作物籽粒中Cu、Zn、Pb、Cd均未超标,内梅罗指数与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显示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清洁.土壤Cu和Zn显著富集,沼液施用5a后,小麦季土壤Cu、Zn含量分别为22.59,63.08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19.52%和28.89%.水稻季土壤Cu、Zn含量分别为26.12,78.74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27.73%和31.80%.小麦和水稻籽粒Zn含量随沼液施用年限增加而增加(P <0.05),沼液施用5a分别达到25.07,30.98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23.50%和16.29%.小麦季和水稻季0~15cm土壤中Cu的累积速率分别为0.74,1.13mg/(kg·a),Zn的累积速率分别为2.83,3.80mg/(kg·a).基于土壤重金属累积速率,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沼液安全施用年限为6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重金属 施用年限 滨海农田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施用对杨树林地土壤性质及林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莉 周伟 +4 位作者 俞元春 王玫 侯文军 徐长柏 戴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禽畜粪便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数量增加,沼液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丰富,直接排放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以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沼气厂的猪粪沼液为试验材料,通过2次施入不同量沼液的处理... 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禽畜粪便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数量增加,沼液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丰富,直接排放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以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沼气厂的猪粪沼液为试验材料,通过2次施入不同量沼液的处理,研究了施用沼液对杨树Populus林地土壤性质及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质量分数,提高土壤肥力。施沼液1 125 m3·hm-2(处理C5)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28.0%,土壤全氮增加35.5%,有效磷增加62.3%,速效钾增加33.5%。施沼液量450 m3·hm-2以下对杨树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猪粪沼液 杨树 土壤肥力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伟 徐莉 +4 位作者 俞元春 侯文军 徐长柏 王玫 戴成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研究了不同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范围分别为4.29% ~ 61.62%和6.08% ~ 76...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研究了不同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范围分别为4.29% ~ 61.62%和6.08% ~ 76.1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9.92 ~ 10.8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施肥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量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养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荆丹丹 陈一良 +1 位作者 戴成 李萍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886-5890,5906,共6页
畜禽粪污发酵所产生沼液的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沼液养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从沼液的有效成分、沼液促进鱼的生长机制、沼液养鱼技术及效益、沼液养鱼潜在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等方面进行... 畜禽粪污发酵所产生沼液的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沼液养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从沼液的有效成分、沼液促进鱼的生长机制、沼液养鱼技术及效益、沼液养鱼潜在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养鱼 综合利用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养鱼对池塘水体环境及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一良 史浩 +4 位作者 戴成 蒋广震 荆丹丹 韩建刚 李萍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212-216,共5页
将沼液用于水产养殖已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沼液施用过程中对水体环境及鱼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阐明。通过大塘沼液养鱼试验,考察了沼液施用对池塘水质指标、池塘底泥以及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养殖池塘水... 将沼液用于水产养殖已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沼液施用过程中对水体环境及鱼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阐明。通过大塘沼液养鱼试验,考察了沼液施用对池塘水质指标、池塘底泥以及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养殖池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氨氮、总磷含量有所上升但未超过相关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比对照组高,添加沼液池塘重金属含量和对照塘无明显差异,都存在部分重金属超标;池塘底泥中有机质、全氮、总磷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施用沼液增加了鱼产量,添加沼液后鱼的品质与对照鱼差异不大,鱼肉重金属含量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养鱼 水产养殖 底泥 重金属 水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施用沼液稻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根 汤逸帆 +1 位作者 申建华 朱咏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为探讨施用沼液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滨海盐土农区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0、250、500、750 m^(3)∙hm^(-2)四个沼液施用水平(折合施氮量分别为0、205、410、615 kg∙hm^(-2))以及0、15 t∙hm^(-2)两个生物... 为探讨施用沼液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滨海盐土农区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0、250、500、750 m^(3)∙hm^(-2)四个沼液施用水平(折合施氮量分别为0、205、410、615 kg∙hm^(-2))以及0、15 t∙hm^(-2)两个生物炭用量,对0~2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Cu、Zn、Pb、Cd)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沼液用量(250 m^(3)∙hm^(-2))下,无论是否添加生物炭,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弱酸提取态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变化。中、高沼液用量(500~750 m^(3)∙hm^(-2))下,添加生物炭前,与不施用沼液相比,Cu、Zn、Pb和Cd弱酸提取态质量分数显著提升;添加生物炭后,Cu和Pb弱酸提取态质量分数较添加前显著下降(P<0.05)。添加生物炭前,施用沼液使水稻籽粒中Cu含量增加了44.0%~116.5%,Pb、Cd含量无显著变化。添加生物炭后,中、高沼液用量下籽粒中Zn、Pb和Cd含量无显著变化,但Cu含量降低了21.8%~37.5%(四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2762—2017限值)。研究表明,对施用沼液稻田而言,添加生物炭能显著降低土壤中Cu和Pb的生物有效性,是降低水稻籽粒中Cu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生物炭 稻田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养鱼水质变化及鲫鱼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一良 荆丹丹 +3 位作者 岳一莹 吴绍朕 韩建刚 李萍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48-151,共4页
通过分析沼液养鱼过程中的水质变化以探究鲫鱼对沼液施加的适应性。在鱼缸中投加沼液喂养鲫鱼并同步进行对照组试验,考察养殖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鲫鱼的生长曲线以及鱼肉品质。结果表明,投加沼液的鱼缸水中的氨氮、亚硝... 通过分析沼液养鱼过程中的水质变化以探究鲫鱼对沼液施加的适应性。在鱼缸中投加沼液喂养鲫鱼并同步进行对照组试验,考察养殖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鲫鱼的生长曲线以及鱼肉品质。结果表明,投加沼液的鱼缸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有机质、重金属、无机盐等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随沼液投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沼液鱼养殖过程中鱼质量先下降后持续增加,增长速率与对照组鱼相当;沼液鱼肉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Cu、Zn、Cr、Pb等重金属含量比对照组鱼略高。研究证明,即使在高浓度的沼液环境下,鲫鱼仍能保持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鱼肉品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金属含量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综合利用 水产养殖 水质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猪限制饲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成 刘则学 +2 位作者 任凤芸 钟辉 李宁宁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4期3-4,共2页
近年来,育肥猪生产究竟是选择自由采食模式还是限制饲喂模式一直争论不休,两者之间各有明显的优缺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往往难以取舍。特别是对限制饲喂技术,理解不是特别透彻,现对育肥猪的限制饲喂技术进行分析,指出限制饲喂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育肥猪生产究竟是选择自由采食模式还是限制饲喂模式一直争论不休,两者之间各有明显的优缺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往往难以取舍。特别是对限制饲喂技术,理解不是特别透彻,现对育肥猪的限制饲喂技术进行分析,指出限制饲喂的最佳时机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实际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限制饲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毒力非洲猪瘟病毒猪的同居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禚宝山 章红军 +6 位作者 范鹏程 欧士利 冯佩平 张配配 唐彩琰 C.Gallardol A.Solerl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第7期40-43,共4页
自2007 年以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在东欧的猪群中持续流行,俄罗斯联邦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已发现两个非洲猪瘟流行区。中毒力至低毒力ASF 病毒分离株在地方性ASF 感染区域中循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ASF 病毒感染恢复动物中... 自2007 年以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在东欧的猪群中持续流行,俄罗斯联邦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已发现两个非洲猪瘟流行区。中毒力至低毒力ASF 病毒分离株在地方性ASF 感染区域中循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ASF 病毒感染恢复动物中病毒传播的知识,本试验进行了体内研究。用ASF 病毒NH/P68 毒株感染4 只家猪,在感染72 d 后在同一猪栏中引入另外2 头健康猪进行同居。ASF感染猪发展成温和型ASF,研究人员从感染猪的组织中分离出了ASF 病毒,直至感染的第36 天、第65 天、第99 天和第134 天安乐死。同居猪表现出轻微的临床症状或没有临床症状,但血清呈现ASF 病毒抗体阳性,研究人员在感染后28 d 检测到短暂的病毒血症。同居猪的病毒传播发生在同居后4 周,原发感染后的3 个月。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设计出能够对抗ASF 的更好、更有效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低毒力 感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