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铁虎 卢宗梅 +4 位作者 陈博 陈影 李义 佟毅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或10%的发酵饲料A、B、C,饲喂21 d后每组选5头育肥猪肛门采集新鲜粪便测定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在饲喂第29天和第30天,各组每个重复连续收集粪便混合后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喂发酵饲料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有所提高(最高组提高2.9%);同时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增加,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率 菌群多样性 育肥猪 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木在中国白酒陈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力 丁子元 +3 位作者 李睿尧 皮雪媛 邓莉川 郝赛楠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橡木桶陈酿法是西方烈酒使用的一种酒体增香处理法,普遍用于白兰地、威士忌等产品的生产。中国传统白酒主要应用陶罐和不锈钢罐储存,并依靠自身反应进行陈酿。本文介绍了橡木的分类及应用,探讨了目前橡木在白酒行业的应用进展。通过对... 橡木桶陈酿法是西方烈酒使用的一种酒体增香处理法,普遍用于白兰地、威士忌等产品的生产。中国传统白酒主要应用陶罐和不锈钢罐储存,并依靠自身反应进行陈酿。本文介绍了橡木的分类及应用,探讨了目前橡木在白酒行业的应用进展。通过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为中国新风味和新品类白酒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木 种类 陈酿 白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扫描技术对高粱中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勇生 李洁 +2 位作者 王博 张宇婷 耿俊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3—2006、SN/T 0800.8—1999及GB/T6438—2007对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高粱粉末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4 000~12 800 cm^-1,... 以收集的110份高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GB/T 6433—2006、SN/T 0800.8—1999及GB/T6438—2007对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高粱粉末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4 000~12 800 cm^-1,分辨率16 cm^-1。根据定标集决定系数、定标集标准偏差、定标集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定标集交互验证标准误差等指标,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高粱中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的近红外扫描光谱交互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3.93、1.47与2.37;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2.57、1.23与2.34。粗脂肪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实际应用,而粗纤维和粗灰分预测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高粱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白酒中50种风味物质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明 殷红 +5 位作者 靳喜庆 郑晓卫 姬红晶 郝赛楠 丁子元 陈晓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172,共5页
为满足企业对白酒中多种风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的需求,以叔戊醇、乙酸正戊酯、2-乙基丁酸为内标物,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检测白酒中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为CP-WAX57CB色谱柱(50 m&#... 为满足企业对白酒中多种风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的需求,以叔戊醇、乙酸正戊酯、2-乙基丁酸为内标物,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检测白酒中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为CP-WAX57CB色谱柱(50 m×0.25 mm×0.20μm),载气为高纯氮气(N2),流速1.0 m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标准品比对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50种风味物质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5。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检出限在0.34~25.62 m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06%~106.30%之间。该方法简单,精密度及准确度均满足白酒中风味物质检测的要求,可用于白酒中50种风味物质含量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白酒 风味物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钙制备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玉丽 潘喜春 +4 位作者 陶俊 孙铁虎 李义 陈博 佟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3期40-44,共5页
柠檬酸钙在食品行业作为钙补充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的历史悠长,而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在饲料生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有机酸盐,柠檬酸钙不仅可作为酸化剂在饲料工业中应用,还可以为动物提供钙源,对预防疾... 柠檬酸钙在食品行业作为钙补充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的历史悠长,而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在饲料生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有机酸盐,柠檬酸钙不仅可作为酸化剂在饲料工业中应用,还可以为动物提供钙源,对预防疾病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综述了柠檬酸钙的生产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功能作用以及柠檬酸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钙 仔猪 家禽 反刍动物 生物利用率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黑曲霉菌丝体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武丽达 沈雪梅 +8 位作者 杨鑫 魏超 王琪 陈影 卢宗梅 李义 佟毅 杨凯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白羽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肉雏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0 mg/k...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白羽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肉雏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0 mg/kg丁酸梭菌1、160 mg/kg丁酸梭菌2、0.6%黑曲霉菌丝体、0.6%酶解黑曲霉菌丝体,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酶解黑曲霉菌丝体可以显著提高白羽肉鸡日增重(4.6%~9.6%),降低料重比(2.9%~5.2%),其中添加0.6%的酶解黑曲霉菌丝体效果最佳(平均日增重提高9.6%,料重比降低5.2%)。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IgG、Ig 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P<0.05),并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综上可知,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酶解黑曲霉菌丝体有助于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提升抗氧化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畜禽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黑曲霉菌丝体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铁虎 金渭武 +4 位作者 陈影 卢宗梅 李义 佟毅 杨鑫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58,79,共5页
为研究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3 kg左右健康断奶公猪180头,按体重相近,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正对照组P:基础日粮+0... 为研究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3 kg左右健康断奶公猪180头,按体重相近,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正对照组P:基础日粮+0.2%氧化锌;(2)负对照组C:基础日粮;(3)试验组A: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4)试验组B:基础日粮+0.6%低聚果糖;(5)试验组D: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0.02%丁酸梭菌;(6)试验组E:基础日粮+0.02%丁酸梭菌。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正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腹泻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试验E组1~21 d仔猪的腹泻率最低,日增重最高,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促进动物生长。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组的日采食量增加,且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表明低聚果糖有诱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腹泻 生长性能 低聚果糖 丁酸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工艺开发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佳硕 杨鑫 +6 位作者 陈博 卢宗梅 陈影 乔龙江 杨硕 李义 佟毅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得到植物乳杆菌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植物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葡萄糖、酵母浸粉、牛肉膏的质量浓度进行了优化,利用1 L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植物乳杆菌BC00171... 为得到植物乳杆菌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植物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葡萄糖、酵母浸粉、牛肉膏的质量浓度进行了优化,利用1 L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植物乳杆菌BC00171摇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30 g/L、硫酸镁0.3 g/L、醋酸钠7 g/L、柠檬酸三铵2 g/L、磷酸氢二钾2 g/L、硫酸锰0.3 g/L、吐温801 mL/L,在此培养基配方下发酵20 h后活菌数达到3.9×10^9 CFU/mL。发酵罐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优化结果是:葡萄糖40 g/L、酵母浸粉30 g/L、硫酸镁0.3 g/L、醋酸钠7 g/L、柠檬酸三铵2 g/L、磷酸氢二钾2 g/L、硫酸锰0.3 g/L、吐温801 mL/L,按照接种量3%,pH调控至6.8,培养12 h活菌数即可达到3×10^9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响应面法 Box-Behnken实验设计 pH缓冲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甜味剂甜菊糖苷产品的开发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绍鹏 周卫强 +4 位作者 李皓然 唐堂 郭元亨 丁子元 陈博 《现代食品》 2020年第5期45-49,共5页
甜菊糖苷具有甜度高、能量低、口感与蔗糖极其相似的特点,是一种代替蔗糖的理想天然甜味剂.本文全面介绍了现有新型甜味剂甜菊糖苷系列产品的种类、性质、研究现状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性评价等,为甜菊糖苷类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甜味剂 甜菊糖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