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传统工业生物发酵产业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罗虎 周勇 +1 位作者 俞建良 满云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2期12-17,共6页
我国传统生物发酵产业在过去20年经历了快速发展,产量和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然而“十二五”后期,整个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还面临原料价格震荡、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延伸和服务水平低等诸多新的挑战。在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 我国传统生物发酵产业在过去20年经历了快速发展,产量和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然而“十二五”后期,整个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还面临原料价格震荡、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延伸和服务水平低等诸多新的挑战。在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导下,传统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思路正在从过去的注重产能和规模转到深层次的转型升级,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用开发和服务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向发酵强国的目标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延伸 生物发酵 传统工业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服务能力 产品结构 原料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柠檬酸工业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晓立 郑小梅 +5 位作者 满云 罗虎 于建东 郑平 刘浩 孙际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黑曲霉是柠檬酸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发酵菌株。尽管现代遗传操作技术在黑曲霉的实验室菌株、蛋白质生产菌株等的应用中获得了成功,但是柠檬酸工业菌株遗传转化异常困难,成为柠檬酸工业持续升级的重要限制因素。以柠檬酸工业生产实际应用的... 黑曲霉是柠檬酸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发酵菌株。尽管现代遗传操作技术在黑曲霉的实验室菌株、蛋白质生产菌株等的应用中获得了成功,但是柠檬酸工业菌株遗传转化异常困难,成为柠檬酸工业持续升级的重要限制因素。以柠檬酸工业生产实际应用的黑曲霉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以及PEG介导的转化等条件进行了细致优化。结果表明,柠檬酸高产工业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需选取丰富培养基中培养48 h的年轻菌丝体,在1.5%裂解酶-0.5%蜗牛酶-0.2%溶菌酶的复合酶解体系下裂解2.5 h,原生质体的制备浓度可达106个/m L以上,原生质体再生效率可达90%以上。原生质体的浓度是原生质体-PEG介导转化方法的关键,当原生质体浓度达到106个/m L以上时,高产柠檬酸菌株的转化效率大幅提高。成功建立了由原生质体-PEG所介导的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柠檬酸 遗传操作系统 原生质体 DNA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赖氨酸高产菌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勇 满云 张伟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4-927,共4页
在摇瓶条件下对赖氨酸发酵的供氧、初糖浓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氮源硫酸铵、营养因素玉米浆和L-苏氨酸进行了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最优的摇瓶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7L自控发酵罐赖氨酸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L发酵罐中发酵64h左... 在摇瓶条件下对赖氨酸发酵的供氧、初糖浓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氮源硫酸铵、营养因素玉米浆和L-苏氨酸进行了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最优的摇瓶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7L自控发酵罐赖氨酸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L发酵罐中发酵64h左右,积累赖氨酸盐酸盐可达161g/L,糖酸转化率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氨酸 发酵 黄色短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乙酰丙酸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俞建良 郭孝孝 熊结青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9期10-15,共6页
5-氨基乙酰丙酸(ALA)作为一种生物体内源性的活性物质,其应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ALA在光动力治疗药物、化妆品、保健品、肥料、农药、动物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培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了ALA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 5-氨基乙酰丙酸(ALA)作为一种生物体内源性的活性物质,其应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ALA在光动力治疗药物、化妆品、保健品、肥料、农药、动物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培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了ALA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动力治疗药物 化妆品 保健品 饲料添加剂 肥料 农药 微生物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柠檬酸结块行为研究
5
作者 张昭昭 郝琳 +3 位作者 满云 许贵珍 周唯英 卫宏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4-117,共4页
研究了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晶体粒径以及添加剂(甘油)对无水柠檬酸晶体结块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温度以及添加剂(甘油)是主要影响因素。35℃下低于临界相对湿度(约75%)或温度高于晶型转换温度(约36.6℃)时储存晶体... 研究了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晶体粒径以及添加剂(甘油)对无水柠檬酸晶体结块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温度以及添加剂(甘油)是主要影响因素。35℃下低于临界相对湿度(约75%)或温度高于晶型转换温度(约36.6℃)时储存晶体不会结块。此外,添加1%(wt)的甘油也能阻止结块现象的发生。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结块产品进行分析认为,无水柠檬酸的结块机理为无水酸向一水酸的晶型转化过程中,水分的吸收和挥发造成了晶体的溶解-重结晶并形成晶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结块 晶型转化 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3赖氨酸发酵罐搅拌系统改造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远海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7期146-148,共3页
以加强传质混合为目的提出300m3赖氨酸发酵罐搅拌系统改造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搅拌系统轴功率、流型、传质混合能力,成功指导了搅拌系统改造,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平均单罐产量提高2.44t,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约... 以加强传质混合为目的提出300m3赖氨酸发酵罐搅拌系统改造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搅拌系统轴功率、流型、传质混合能力,成功指导了搅拌系统改造,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平均单罐产量提高2.44t,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搅拌系统 改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赖氨酸的培养优化和产酸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苏会波 林海龙 +2 位作者 罗虎 周勇 卢宗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0-133,共4页
在5L发酵罐中利用优化培养基进行了谷氨酸棒杆菌连续培养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相同发酵条件下,优化培养基和原始培养基中的菌种生物量分别达到8.0g/L和9.3g/L,最快生长速率分别为0.53g/L/h和0.72g/L/h。发酵48h后,优化培养基中的L-赖氨... 在5L发酵罐中利用优化培养基进行了谷氨酸棒杆菌连续培养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相同发酵条件下,优化培养基和原始培养基中的菌种生物量分别达到8.0g/L和9.3g/L,最快生长速率分别为0.53g/L/h和0.72g/L/h。发酵48h后,优化培养基中的L-赖氨酸浓度、产酸总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为20.8g/100mL、588.2g和0.713g酸/g糖,和原始培养基相比分别提高了6.1%、2.3%和12.2%。优化培养基显著降低了L-赖氨酸生产的原料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L-赖氨酸 培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和氮源改进优化L-赖氨酸发酵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苏会波 林海龙 +3 位作者 梁恒宇 罗虎 周勇 卢宗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144,149,共6页
为提高赖氨酸发酵的产酸浓度、糖酸转化率等发酵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培养基中对赖氨酸发酵影响最大的成分为蛋氨酸、糖蜜和谷氨酸,再通过响应面设计实验对这3种成分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含量为蛋氨酸0.195g/L,糖蜜15.70... 为提高赖氨酸发酵的产酸浓度、糖酸转化率等发酵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培养基中对赖氨酸发酵影响最大的成分为蛋氨酸、糖蜜和谷氨酸,再通过响应面设计实验对这3种成分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含量为蛋氨酸0.195g/L,糖蜜15.70mL/L,谷氨酸0.215g/L,赖氨酸浓度从1.90g/100mL提高至2.25g/100mL。发酵培养基中加入10g/L的(NH4)2SO4作为改进氮源,赖氨酸浓度可进一步提高至2.41g/100mL,发酵周期由30h缩短至25h。通过优化培养基和改进氮源,可以显著降低赖氨酸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 氮源L-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木薯粉碎工艺的改进
9
作者 纪伟东 丁海生 于颖 《黑龙江粮食》 2013年第9期51-52,共2页
原料木薯从形状上可分为大块状和小块状,小块状木薯通过一次性粉碎可达到使用要求,而大块状木薯则需要二次性粉碎达到使用要求。在原料块状大小发生变化时,将二次粉碎工艺调整为一次性粉碎工艺,则每次在调整时至少需要三名维修人员和一... 原料木薯从形状上可分为大块状和小块状,小块状木薯通过一次性粉碎可达到使用要求,而大块状木薯则需要二次性粉碎达到使用要求。在原料块状大小发生变化时,将二次粉碎工艺调整为一次性粉碎工艺,则每次在调整时至少需要三名维修人员和一名电器维修人员对两台小粉碎机进行移位,移位时间需要4小时左右,这样不仅增加劳动量,也比较麻烦。为此,为两台小粉碎机铺设专用轨道,使其在需要二次粉碎向一次粉碎工艺切换时能够省人、省力、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块状 工艺 一次粉碎 二次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控制对玉米发酵生成柠檬酸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杨翠华 刘存孝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1期12-13,16,共3页
在黑曲霉利用玉米发酵生成柠檬酸过程中,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很多,如溶解氧、培养温度、罐压、pH值等,但CO2对黑曲霉柠檬酸的影响也很大,一定量的CO2体积分数对提高柠檬酸的收率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CO2 发酵 柠檬酸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蛋白风味酶酶解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年论文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7期108-109,113,共3页
[:目的]优化风味酶酶解花生蛋白工艺。[方法]探讨酶浓度、pH、底物浓度、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花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风味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7.0、酶浓度0... [:目的]优化风味酶酶解花生蛋白工艺。[方法]探讨酶浓度、pH、底物浓度、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花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风味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7.0、酶浓度0.2 g酶/g花生蛋白、底物浓度5%、酶解时间6 h,最佳条件下水解度为26.12%。[结论]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酶浓度,酶解时间和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风味酶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力输送颗粒样品物料防破碎技术
12
作者 马兰 纪伟东 丁海生 《黑龙江粮食》 2015年第6期50-51,共2页
粮食企业自动化机械取样装置存在明显弊端,样品在管道内输送过程中因撞击而产生破碎,尤其是东北的烘干玉米,最为明显。气力输送颗粒样品物料防破碎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线速度与抛物线的关系,通过科学方法对现用管道结构进行小的改造,... 粮食企业自动化机械取样装置存在明显弊端,样品在管道内输送过程中因撞击而产生破碎,尤其是东北的烘干玉米,最为明显。气力输送颗粒样品物料防破碎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线速度与抛物线的关系,通过科学方法对现用管道结构进行小的改造,使样品物料防破碎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撞击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