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DHA藻油及其在水包油型乳液中的氧化行为分析
1
作者 张泽楠 刘君 +6 位作者 黄雪艳 朱雪晴 金帅祥 杨瑞楠 马祥 孙聪 毕艳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53,共13页
以3%的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油相、1%的Tween 60为乳化剂和96%水相,应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得低内相水包油型藻油乳液,研究常温密闭储存条件下富DHA藻油及其在乳液体系中的氧化行为。实验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以3%的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油相、1%的Tween 60为乳化剂和96%水相,应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得低内相水包油型藻油乳液,研究常温密闭储存条件下富DHA藻油及其在乳液体系中的氧化行为。实验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反映藻油的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水平,应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顶空固相微萃取-GC-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法分析各脂肪酸损耗及氧化产物分子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乳液体系藻油的PV、TBARS值及脂肪酸损耗均高于纯藻油体系,藻油在低内相乳液中的氧化速率更快。在1H NMR谱图中观测到藻油DHA端位单氢过氧化物(DHA-terminal monohydroperoxide,DHA-TMHP)和内位单氢过氧化物(DHA-inner monohydroperoxide,DHA-IMHP)共振信号,内位氢过氧化物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环化氢过氧化物,次级裂解产生非挥发性α,β-含氧烯醛;定量分析共轭二烯类氧化产物(DHA-conjugated diene,DHA-CD)、氢过氧化物(DHA-OOH)和非挥发性醛类氧化产物(DHA-non-volatile aldehyde oxidation products,DHA-NAD),含量水平为DHA-CD>DHA-OOH>DHA-NAD,反映了DHA产生较高水平的中间氧化产物;比较乳液及纯藻油体系DHA-TMHP与DHA-IMHP相对比例,发现乳液体系中DHA-TMHP比例显著高于纯藻油体系,说明乳液体系利于端位DHA-OOH的生成路径;DHA-NAD在氧化初级阶段即产生,含量水平为饱和醛>(E,Z)-2,4-二烯醛>α,β-含氧烯醛>(E)-2-烯醛。GC-MS的结果显示,DHA藻油乳液在储藏开始即产生挥发性次级氧化产物(volatile secondary oxidation products,VSOPs)。乳液和纯藻油VSOPs的主要成分包括烯醛、烯酮类和烯醇,相对水平为醛类>酮类>醇类。其中,(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3,5-辛二烯-2-酮、2,4-壬二烯醛、2-戊烯基呋喃、1-戊烯-3-醇、庚烷、1-壬烯和辛醛为主要VSOPs贡献物质,推测由DHA-IMHP发生α、β裂解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 氢过氧化物 挥发性氧化产物 核磁共振氢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来源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琴 张晶晶 +4 位作者 李聪 候国峰 魏冰 史宣明 申烨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5,共7页
旨在为植物油中塑化剂的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种类和性质,植物油中PAEs的来源以及植物油中PAEs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PAEs是脂溶性物质,易迁移到植物油中。植物油中PAEs的来源主要有植物油原料、植物油加工过程以及... 旨在为植物油中塑化剂的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种类和性质,植物油中PAEs的来源以及植物油中PAEs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PAEs是脂溶性物质,易迁移到植物油中。植物油中PAEs的来源主要有植物油原料、植物油加工过程以及植物油包装材料。测定植物油中PAEs的前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常用的植物油PAEs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AEs是植物油的风险因素之一,建立植物油中PAEs快速、便捷、重现性好的检测方法对于实现植物油中PAEs的实时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剂 邻苯酸二甲酯 植物油 来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建造技术在油脂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红霞 陈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148,共4页
智慧建造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项目管理的施工进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降低后期工程质量缺陷风险,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对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对智慧建造技术在... 智慧建造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项目管理的施工进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降低后期工程质量缺陷风险,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对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对智慧建造技术在油脂工程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主要阐述了智慧建造技术的特点及内涵,详细分析了智慧建造技术在油脂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具体说明了智慧建造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有效工具在油脂工程中的应用,为油脂工程实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为油脂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建造 项目管理 油脂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压榨车间大修技改管理实践
4
作者 吕瑞 杨磊 +2 位作者 王刚 鲁海龙 张林尚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3-I0006,共4页
大豆压榨车间作为24 h连续化生产车间,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磨损、腐蚀等现象,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每2~3年安排一次大修技改作业。大修技改作业是指以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提高产量、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 大豆压榨车间作为24 h连续化生产车间,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磨损、腐蚀等现象,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每2~3年安排一次大修技改作业。大修技改作业是指以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提高产量、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自控水平等为目的,对大豆压榨车间现有的设备、工艺开展重大修理维护和技术改造的活动。通过大修技改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还能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设备性能,降低故障停机率、维修成本、生产消耗,提高产品品质,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进而提升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环境保护 提高产量 大修技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豆粕粉末度的工业实践
5
作者 吕瑞 杨磊 +3 位作者 王刚 侯广友 鲁海龙 蒋守业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3-I0005,共3页
豆粕是大豆压榨车间的主要产品,已成为油脂生产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1]。然而,受原料品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存储、发货等因素的影响,豆粕粉末度容易偏高。豆粕粉末度高直接影响豆粕卖相,不利于鸡的啄食,容易导致豆粕板结等,同... 豆粕是大豆压榨车间的主要产品,已成为油脂生产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1]。然而,受原料品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存储、发货等因素的影响,豆粕粉末度容易偏高。豆粕粉末度高直接影响豆粕卖相,不利于鸡的啄食,容易导致豆粕板结等,同时在打包和输送过程中会导致环境粉尘增大,污染生产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豆粕粉末度尤其重要。本文总结了豆粕粉末度高的影响因素,设计了优化控制措施,经过实践证实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度 生产工艺 鸡的啄食 发货 豆粕 生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6
作者 李俊超 秦学磊 +2 位作者 蔡佳峻 任春明 刘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旨在促进小米糠资源利用,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小米糠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料液比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小米糠提油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试验对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旨在促进小米糠资源利用,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小米糠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料液比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小米糠提油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试验对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亚临界低温萃取小米糠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温度35℃、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小米糠的提油率为95.3%。综上,该工艺可用于小米糠油的有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低温萃取 小米糠油 响应面法 提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在油脂制取、精炼与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书成 鲁海龙 +3 位作者 张林尚 陈小军 杨硕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39,共9页
为了探索绿色、高效的油脂加工工艺,对酶法制油、酶法精炼和酶法改性三个方面的原理,涉及酶的种类和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就酶技术在油脂加工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生物酶技术具有绿色、健康、专一性强等优点,其在油脂... 为了探索绿色、高效的油脂加工工艺,对酶法制油、酶法精炼和酶法改性三个方面的原理,涉及酶的种类和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就酶技术在油脂加工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生物酶技术具有绿色、健康、专一性强等优点,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油脂加工工艺,提升油脂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以及减少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料等。酶技术在油脂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未来油脂的研发方向是细胞油脂和酶技术改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工 酶技术 酶法制油 酶法精炼 酶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和3-氯丙醇酯的形成及脱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壮 刘萱 +4 位作者 罗日明 陈东升 杨博 王卫飞 蓝东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缩水甘油酯(GEs)和3-氯丙醇酯(3-MCPDE)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GEs和3-MCPDE伴随食用油摄入人体后,经脂肪酶水解产生的缩水甘油和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和遗传毒性。植物油中GEs和3-MCPDE主要产生于油脂精炼脱臭工段,... 缩水甘油酯(GEs)和3-氯丙醇酯(3-MCPDE)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GEs和3-MCPDE伴随食用油摄入人体后,经脂肪酶水解产生的缩水甘油和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和遗传毒性。植物油中GEs和3-MCPDE主要产生于油脂精炼脱臭工段,脱臭温度、脱臭时间对GEs和3-MCPDE的生成影响巨大。从油脂精炼加工过程中GEs和3-MCPDE的形成及脱除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脱色和脱臭工段可促进GEs和3-MCPDE的生成,当前可通过抑制及脱除其前体物质、优化植物油脱臭条件、脱除精炼油中的GEs及3-MCPDE等方式降低植物油中GEs和3-MCPDE含量。酶制剂具有安全、无污染等优点,通过酶法酯交换降低待脱臭油脂中的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进而减少脱臭过程中GEs及3-MCPDE的生成是降低GEs和3-MCPDE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缩水甘油酯 3-氯丙醇酯 油脂精炼 脱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精炼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孟佳 刘建 +3 位作者 张旋 史宣明 方晓璞 张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了探索特色油脂加工新工艺,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精炼工艺中脱除游离脂肪酸、塑化剂和提高油脂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子蒸馏技术因具有加热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特别适合应用... 为了探索特色油脂加工新工艺,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精炼工艺中脱除游离脂肪酸、塑化剂和提高油脂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子蒸馏技术因具有加热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特别适合应用于特色油脂精炼工艺,在高效脱除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的同时,有效保留其中的功能性微量活性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蒸馏技术在特色油脂精炼中将得到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脱酸 脱塑化剂 油脂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核桃深加工中试生产工艺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缪福俊 魏冰 +2 位作者 刘润民 邱立明 宁德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2,152,共4页
铁核桃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商业价值,然而目前缺少对其深加工的生产工艺。以铁核桃为试验材料,结合我院已建立的铁核桃粉碎脱壳、压榨制油及速溶蛋白粉制备的中试生产线进行工艺实践。结果表明,铁核桃出仁率达95%以上,压榨出油率达85%以上... 铁核桃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商业价值,然而目前缺少对其深加工的生产工艺。以铁核桃为试验材料,结合我院已建立的铁核桃粉碎脱壳、压榨制油及速溶蛋白粉制备的中试生产线进行工艺实践。结果表明,铁核桃出仁率达95%以上,压榨出油率达85%以上,脱脂粕粉中残油降至1%以下,制备的铁核桃速溶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达82%。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可直接应用于其他相关产品的研发,提高了铁核桃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核桃 核桃油 速溶蛋白粉 中试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比亚粮油行业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羽霄 魏冰 +2 位作者 曹万新 柏云爱 周晔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0,127,共5页
考察组从种植情况、消费情况、企业加工情况、市场情况等方面对纳米比亚3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油加工业进行考察。考察组了解到白玉米、小麦和珍珠粟是纳米比亚的三大主食作物,白玉米和珍珠粟来源主要是当地种植,小麦来源主要是进口... 考察组从种植情况、消费情况、企业加工情况、市场情况等方面对纳米比亚3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油加工业进行考察。考察组了解到白玉米、小麦和珍珠粟是纳米比亚的三大主食作物,白玉米和珍珠粟来源主要是当地种植,小麦来源主要是进口。纳米比亚国内只有一家食用油加工企业,其余市售食用油均为进口,且大部分来自南非。该调研结果可为国内相关人员了解纳米比亚粮油状况以及国内粮油机械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比亚 粮油行业 调研 白玉米 小麦 珍珠粟 葵花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长柄扁桃肽的酶解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聪 苏晨灿 +5 位作者 李皓瑜 魏冰 张煜 史宣明 陈邦 申烨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为高值化开发长柄扁桃种仁蛋白,以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脱脂后提取水溶性蛋白,采用蛋白酶对其酶解制备长柄扁桃肽。通过比较5种蛋白酶对长柄扁桃水溶性蛋白水解度及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合适的酶解用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 为高值化开发长柄扁桃种仁蛋白,以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脱脂后提取水溶性蛋白,采用蛋白酶对其酶解制备长柄扁桃肽。通过比较5种蛋白酶对长柄扁桃水溶性蛋白水解度及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合适的酶解用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长柄扁桃多肽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可以得到更高的长柄扁桃蛋白水解度(16.03%)和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59.49%),更适于长柄扁桃蛋白的酶解;长柄扁桃蛋白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7℃、酶解时间4 h、碱性蛋白酶用量1 192 U/g、pH 8.4,在此条件下长柄扁桃蛋白水解度为18.12%。酶解长柄扁桃蛋白制备多肽可提高长柄扁桃种仁的附加值,同时可为功能性肽产品提供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多肽 酶解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抗氧化剂的主要转化产物——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亚星 鲁海龙 +1 位作者 孙尚德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酚类抗氧化剂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产物为醌类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醌类物质的特点,从化学结构、检测方法、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总结常用抗氧化剂生育酚、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主要转化产物生育醌... 酚类抗氧化剂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产物为醌类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醌类物质的特点,从化学结构、检测方法、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总结常用抗氧化剂生育酚、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主要转化产物生育醌、鼠尾草醌、迷迭香醌、表儿茶素类醌及叔丁基对苯醌(TBBQ)的研究进展,另外,对一些醌类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归纳。上述几种酚类抗氧化剂的转化产物醌类物质,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它们中大部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有些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促氧化效果。目前,关于醌类细胞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BBQ和生育醌。今后应加强醌类物质抗氧化作用、细胞毒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科学认识抗氧化剂和开发新型抗氧化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生育醌 鼠尾草醌 迷迭香醌 表儿茶素类醌 叔丁基对苯醌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大型灌装线换油提效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嘉华 刘海荣 +3 位作者 张小勇 周万猛 鲁海龙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3-I0005,共3页
随着粮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粮油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食用油小包装领域。一般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包装车间由5~10条自动化生产线构成,这些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产品,同一条生产线也可能会... 随着粮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粮油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食用油小包装领域。一般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包装车间由5~10条自动化生产线构成,这些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产品,同一条生产线也可能会兼容更换其他品种和规格的产品[1]。近年来,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需求日益增多,包装车间生产流程受到不断更换油品的制约,造成了灌装工段以外的其他工段设备停机时间长、人员闲置率高、生产计划达成率紧张、客户方面交货压力大等问题,致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粮油行业 包装车间 自动化生产线 停机时间 灌装线 闲置率 生产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级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程 梁宇柱 +3 位作者 苗榕宸 杜远东 廉婷 张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以牡丹叶为实验对象,建立牡丹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再采用不同体积分数(25%、45%、65%、85%)乙醇分级沉淀,得牡丹叶多糖PW-25、PW-45、PW-65、PW-85,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各组分的光谱学特征,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 以牡丹叶为实验对象,建立牡丹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再采用不同体积分数(25%、45%、65%、85%)乙醇分级沉淀,得牡丹叶多糖PW-25、PW-45、PW-65、PW-85,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各组分的光谱学特征,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各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脱蛋白和过氧化氢脱色法联用进行牡丹叶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在此方法下牡丹叶粗多糖中蛋白脱除率为89.66%,色素脱除率为79.35%,多糖保留率为61.41%,得到PW-25多糖纯度达91.23%,得率为1.29%;4种牡丹叶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PW-25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清除能力,且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36、65.77μg/m L,但均略差于VC(IC50分别为7.89、46.46μg/m L)。研究结果为牡丹叶多糖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叶 多糖 提取纯化 体外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酶水解制备桐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克华 成江 +2 位作者 张小勇 任春明 刘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为探索利用桐油酶水解制备桐酸的合理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水添加量和酶添加量对桐油水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对桐油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酶水解制备... 为探索利用桐油酶水解制备桐酸的合理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水添加量和酶添加量对桐油水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对桐油酶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酶水解制备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45℃、水添加量22%、酶添加量0.5%,在此条件下桐油水解率为90.15%,α-桐酸保留率为9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α-桐酸 酶水解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研究
17
作者 唐克华 成江 +2 位作者 张小勇 任春明 刘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76,共4页
为探索利用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对高压水解桐油的水解条件(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水油体积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 为探索利用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桐油水解率和α-桐酸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对高压水解桐油的水解条件(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水油体积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桐油高压水解制备α-桐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230℃、水解时间4 h、水油体积比3∶1,该工艺条件下桐油的水解率为90.26%,α-桐酸保留率为9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α-桐酸 高压水解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杨敏 魏冰 +4 位作者 孟橘 沈雷雷 陈文 李婷婷 陈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EPA和DHA,是重要的脂质营养素,广泛存在于植物、鱼类及藻类生物中,能有效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具有抗炎、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和降血脂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分别阐述α-亚麻酸、EPA和DH...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EPA和DHA,是重要的脂质营养素,广泛存在于植物、鱼类及藻类生物中,能有效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具有抗炎、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和降血脂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分别阐述α-亚麻酸、EPA和DHA的来源及生理功能,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并对α-亚麻酸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 EPA DHA 来源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55
19
作者 孟佳 方晓璞 +2 位作者 史宣明 张煜 刘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6,103,共4页
为了助力我国核桃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阐述了我国核桃产业现状,指出了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核桃适应性强,在我国20多个省(区)均有种植,2020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479.59万t,核桃油产量为3.12万t。我国核桃产业... 为了助力我国核桃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阐述了我国核桃产业现状,指出了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核桃适应性强,在我国20多个省(区)均有种植,2020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479.59万t,核桃油产量为3.12万t。我国核桃产业存在经济林发展速度缓慢,采摘机械化程度低,采后处理技术手段落后,加工的专用装备落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等问题。建议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优化核桃品种,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等措施,解决我国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核桃产业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大豆对浸出制油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左青 吕瑞 +3 位作者 徐宏闯 鲁海龙 杨帆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地,由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的差异,在预处理浸出过程中主要根据大豆蛋白质含量生产高、中、低蛋白含量的豆粕,因此生产的大豆油和豆粕质量存在差异。由于储存、环境气候和运输条件不同...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地,由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的差异,在预处理浸出过程中主要根据大豆蛋白质含量生产高、中、低蛋白含量的豆粕,因此生产的大豆油和豆粕质量存在差异。由于储存、环境气候和运输条件不同,大豆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各种损伤,特别是热损伤率高的大豆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处理量下降,蒸汽、溶剂和电耗增加,豆粕蛋白质溶解度低,只能生产低蛋白质豆粕,豆粕贬值3%~5%,其毛油酸值和含磷量高,毛油贬值1%~2%,其副产品浓缩磷脂中卵磷脂含量低,无法生产食品级粉末磷脂,浓缩磷脂贬值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来源 热损 霉变 赤变 加工过程 产品 贬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