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关键新技术开发与示范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兴国 金青哲 +7 位作者 白长军 周胜利 徐斌 严有兵 黄健花 常明 刘方波 王小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2,共6页
以"多出油、出好油"为目标,自主研发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新工艺,开发出了大豆原料质量检测控制、大豆去皮-瞬时高压湿热酶钝化、双酶脱胶/超级脱胶-无水洗长混脱酸耦合、低活性脱色剂两步脱色、低温短时两级捕集回流脱臭,并进... 以"多出油、出好油"为目标,自主研发大豆油精准适度加工新工艺,开发出了大豆原料质量检测控制、大豆去皮-瞬时高压湿热酶钝化、双酶脱胶/超级脱胶-无水洗长混脱酸耦合、低活性脱色剂两步脱色、低温短时两级捕集回流脱臭,并进行有机集成,建成6 000 t/d大豆的精准适度加工生产线。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精炼率提高1.5%以上,吨溶耗降低7.7%,吨汽耗降低14%,吨电耗降低5%,脱色剂用量减少38%,软水消耗降低73%,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内源性VE和甾醇保留率大于90%,无需添加抗氧化剂,产品符合国家一级大豆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精准适度加工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伟 邓克权 +2 位作者 华欲飞 梁盈 林亲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3,28,共6页
以干热预处理低温脱脂豆粕和溶剂浸提预处理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球蛋白,研究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制备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低温脱脂豆粕,干热预处理使得大豆球蛋白氧化程度增加,而溶剂浸提预处理则减小大豆球蛋... 以干热预处理低温脱脂豆粕和溶剂浸提预处理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球蛋白,研究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制备大豆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低温脱脂豆粕,干热预处理使得大豆球蛋白氧化程度增加,而溶剂浸提预处理则减小大豆球蛋白的氧化程度。随着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增加,大豆球蛋白游离巯基和总巯基含量、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表面疏水性以及内源荧光强度下降,内源荧光最大吸收峰发生蓝移,并且伴随着氧化聚集体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脂豆粕 预处理 大豆球蛋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豆粕预处理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伟 梁盈 +2 位作者 林亲录 邓克权 华欲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新鲜低温脱脂豆粕、两种预处理豆粕(干热处理脱脂豆粕和溶剂浸提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球蛋白,研究脱脂豆粕预处理方法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可降低脱脂豆粕中脂肪氧合酶酶活,以干热处理脱脂豆粕为原料制... 以新鲜低温脱脂豆粕、两种预处理豆粕(干热处理脱脂豆粕和溶剂浸提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球蛋白,研究脱脂豆粕预处理方法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可降低脱脂豆粕中脂肪氧合酶酶活,以干热处理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的大豆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以及凝胶性质变差;溶剂浸提可显著降低脱脂豆粕中残余脂质含量和脂肪氧合酶酶活,以溶剂浸提脱脂豆粕为原料制备的大豆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以及凝胶性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豆粕 预处理 大豆球蛋白 功能性质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条件对大豆11S球蛋白得率及纯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克权 黄友如 华欲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63,共5页
以低脂质含量豆粕为原料,探讨大豆11S球蛋白分级分离过程中提取条件(pH值、还原剂和冷沉时间)对蛋白得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浸提液pH值由6.2调至6.6时,大豆11S球蛋白的得率降低了16.71%,而纯度提高了4.60%。随着浸提pH值的提高,... 以低脂质含量豆粕为原料,探讨大豆11S球蛋白分级分离过程中提取条件(pH值、还原剂和冷沉时间)对蛋白得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浸提液pH值由6.2调至6.6时,大豆11S球蛋白的得率降低了16.71%,而纯度提高了4.60%。随着浸提pH值的提高,蛋白质的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增加。与二硫苏糖醇(DTT)或β-巯基乙醇(ME)相比,在pH6.4的浸提液中添加亚硫酸氢钠(SBS),大豆11S球蛋白的得率最高。而DTT、ME和SBS还原剂中,使用DTT时的11S球蛋白组分得率与纯度最低。在蛋白沉淀阶段,当冷沉时间为10h时,蛋白的得率与纯度最佳,随着冷沉时间的延长(12~16h)巯基与二硫键总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部分巯基发生氧化形成二硫键,大豆11S球蛋白游离巯基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11S球蛋白 工艺条件 得率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条件对大豆β-伴球蛋白(7S)得率及纯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克权 黄友如 华欲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0,共5页
以低脂质含量豆粕为原料,探讨了大豆β-伴球蛋白(7S)分级分离过程中还原剂、冷沉时间和pH对其得率及纯度的影响。与亚硫酸氢钠或二硫苏糖醇相比,在提取液中添加β-巯基乙醇,7S得率与纯度均最高。在蛋白提取的冷沉阶段,随着冷沉时间的延... 以低脂质含量豆粕为原料,探讨了大豆β-伴球蛋白(7S)分级分离过程中还原剂、冷沉时间和pH对其得率及纯度的影响。与亚硫酸氢钠或二硫苏糖醇相比,在提取液中添加β-巯基乙醇,7S得率与纯度均最高。在蛋白提取的冷沉阶段,随着冷沉时间的延长,后续分离所得7S得率持续降低,而纯度逐渐提高,当冷沉时间超过12 h以后,7S纯度增速放缓,此时在P≥0.05水平上,总的巯基与二硫键含量略有差异。在7S酸沉阶段,采用pH 4.70酸沉时7S得率与纯度均最佳,这与目前文献报道的7S分离多采用pH 4.80的酸沉条件有差异,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球蛋白 提取 得率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食用油脂加工技术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金青哲 齐策 +2 位作者 谢丹 邹孝强 蔡春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近年来,世界油脂加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预处理和制炼油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出现,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该文主要从提高油/粕质量、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出发,阐述世界油脂加工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关键词 食用油脂 油脂加工 油脂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